《雜病心法要訣》~ 卷— (3)
卷— (3)
1. 中風死候
三生飲
三生飲治中風寒,厥逆沉伏湧氣痰、星香烏附俱生用,氣虛加參脫倍添。
【注】中風寒,謂不論經絡臟腑、風邪中臟寒之人也。厥逆,謂四肢冷也。沉伏,謂六脈沉伏也。是方生南星、生川烏、生附子、木香也。惟寒盛氣實者宜之。若氣虛者加人參,虛極將脫者大倍人參,始可用之而無倒戈之害也。
祛風至寶湯
祛風至寶中風熱,浮數面赤熱而煩,通聖加蠍天麻細,白附羌獨連柏蠶。
【注】中風熱,謂不論經絡臟腑,風邪中腑熱之人也。浮數,謂六脈浮數也。熱而煩,謂身熱心煩也。通聖,謂防風通聖散,方中加全蠍、天麻、細辛、白附、羌活、獨活、黃柏、黃連、殭蠶也。防風通聖散,詳在傷寒門。
青州白丸子
青州白丸中風痰,喎斜癱瘓湧痰涎,小兒驚痰為妙藥,白附烏星半夏丸。
【注】中風痰,謂不論經絡臟腑、風邪中表,有痰飲之人也。湧痰涎,謂痰涎湧盛也。是方生白附子、生川烏,生南星、生半夏、法制為丸也。
羌活愈風湯
羌活愈風治外中,手足無力語出難,肌肉微掣不仁用,大秦艽湯參再添,官桂黃耆杜防己,知枳柴荷蔓菊前,蒼麻半樸杞地骨,調理諸風症可安。
【注】治外中,謂風從外中之病也,此病之來,必有先兆,如手足無力,語言謇澀,時有肌肉微動牽掣,大指次指麻木不用,皆風邪外中之先兆也,宜用此湯。大秦艽湯參再添,謂大秦艽湯方中,再添人參、官桂、黃耆、杜仲、防己、知母、枳殼、柴胡、薄荷、蔓荊子、菊花、前胡、蒼朮、麻黃、半夏、厚朴、枸杞、地骨皮也。
調理諸風症可安,謂凡中風內邪將除,外邪漸盡,更服此藥調理,以行導諸經,久則大風悉去,清濁自分,榮衛自和矣。
清熱化痰湯
清熱化痰治內發,神短忽忽語失常,頭眩腳軟六君麥,芩連菖枳竹星香。
【注】治內發,謂痰火內發之病也。此病之來,必有先兆,如神短忽忽,言語失常,上盛下虛,頭眩腳軟,皆痰火內發之先兆也,宜用此湯,即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橘紅、半夏、麥冬、黃芩、黃連、石菖蒲、枳實、竹茹,南星、木香也。
地黃飲子
四肢不收無痛痱,偏枯身偏不用疼,其言不變志不亂,邪在分腠五物能。甚不能言為喑痱,奪厥入臟病多凶,地黃桂附蓉巴遠,萸斛冬味薄菖苓。
【注】風痱、偏枯、喑痱三病,皆屬外中,而有微甚淺深之別也。風痱,謂四肢不收,身無痛處,偏枯,謂半身不遂,身有痛處。其言不變志不亂,乃邪微淺,病在分腠榮衛之間,以黃耆五物湯能補榮衛而散風邪也。甚者不能言,志亂神昏,則為喑痱,乃腎虛內奪,少陰不至而厥,其邪已入於臟,故曰病多凶也。
地黃飲子是治腎虛內奪之方,是方熟地、肉桂、附子、肉蓯蓉、巴戟、遠志、山萸、石斛、麥冬、五味子、薄荷、石菖蒲、茯苓也。
白話文:
中風死候
三生飲
三生飲這個方子是治療中風寒的,症狀是手腳冰冷、脈象沉伏、氣往上衝且有痰。藥物組成是生南星、生川烏、生附子、木香,一起使用。如果病人氣虛,要加人參;如果虛弱到快要脫陽,人參要加倍,這樣使用才不會有反效果。
【說明】中風寒是指不論病邪侵犯哪個經絡或臟腑,只要是感受寒邪導致的中風。手腳冰冷是厥逆的表現,脈象沉伏是六脈沉伏。這個方子的主要藥物是生南星、生川烏、生附子和木香,適合寒氣盛、身體強壯的人使用。如果病人氣虛,要加入人參;虛弱到快要脫陽的,要大量加入人參,才能有效且安全。
祛風至寶湯
祛風至寶湯是治療中風熱的,症狀是脈象浮數、臉色潮紅、發熱且煩躁。藥物是在防風通聖散的基礎上,加入全蠍、天麻、細辛、白附子、羌活、獨活、黃柏、黃連、殭蠶。
【說明】中風熱是指不論病邪侵犯哪個經絡或臟腑,只要是感受熱邪導致的中風。脈象浮數指的是六脈浮且數。發熱煩躁是指身體發熱、心中煩躁。這個方子是在防風通聖散的基礎上,加入了全蠍、天麻等藥物。防風通聖散的詳細說明在《傷寒門》中有記載。
青州白丸子
青州白丸子是治療中風痰的,症狀是口眼歪斜、半身不遂、痰多且湧盛。這個方子對小兒驚風痰也很有療效。藥物組成是生白附子、生川烏、生南星、生半夏,製成丸劑。
【說明】中風痰是指不論病邪侵犯哪個經絡或臟腑,只要是感受風邪且有痰飲的人。痰涎湧盛是指痰液很多且不斷湧出。這個方子的主要藥物是生白附子、生川烏、生南星、生半夏,將這些藥物研磨成粉後製成藥丸。
羌活愈風湯
羌活愈風湯是治療外感風邪引起的中風,症狀是手腳無力、說話困難、肌肉輕微抽動或麻木。治療時,在大秦艽湯的基礎上,再加入人參、官桂、黃耆、杜仲、防己、知母、枳殼、柴胡、薄荷、蔓荊子、菊花、前胡、蒼朮、麻黃、半夏、厚朴、枸杞、地骨皮。
【說明】外中是指風邪從體表侵入導致的疾病。這種疾病發病前通常會有先兆,例如手腳無力、說話不清楚、肌肉時常輕微抽動、大拇指和食指麻木等。出現這些症狀時,就適合使用這個方子。這個方子是在大秦艽湯的基礎上,再加入人參、官桂等藥物。
這個方子可以調和治療各種中風症狀,等內邪逐漸清除、外邪也快要散盡時,再服用此藥調理,可以疏通各條經絡,長期下來可以徹底去除風邪,使身體清濁分明、營衛調和。
清熱化痰湯
清熱化痰湯是治療痰火內發引起的中風,症狀是精神恍惚、語無倫次、頭暈腳軟。藥物組成是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橘紅、半夏、麥冬、黃芩、黃連、石菖蒲、枳實、竹茹、南星、木香。
【說明】內發是指痰火在體內發作引起的疾病。這種疾病發病前通常會有先兆,例如精神恍惚、說話不正常、上實下虛、頭暈腳軟等。出現這些症狀時,就適合使用這個方子,這個方子的主要藥物是人參、白朮、茯苓等。
地黃飲子
地黃飲子是治療肢體不聽使喚、身體麻痺、半身不遂但沒有痛感等症狀。如果只是半身不遂且沒有痛感、說話沒有障礙、意識清楚,表示病邪還在體表,可以用黃耆五物湯來治療。如果嚴重到說不出話、意識不清,則屬於腎虛內奪、邪氣深入臟腑,病情很危險。
地黃飲子這個方子是治療腎虛內奪的,藥物組成是熟地、肉桂、附子、肉蓯蓉、巴戟天、遠志、山茱萸、石斛、麥冬、五味子、薄荷、石菖蒲、茯苓。
【說明】風痱、偏枯、喑痱這三種疾病都屬於外感風邪引起,但有輕重深淺之分。風痱是指四肢不聽使喚,身體沒有痛感;偏枯是指半身不遂,身體有痛感;如果說話沒有障礙,意識清楚,則表示病邪還很淺,病在肌肉和體表之間,可以用黃耆五物湯來補益營衛、驅散風邪。如果病情嚴重到說不出話,意識不清,則屬於喑痱,這是腎虛內奪導致的,邪氣已經深入臟腑,所以病情很危險。地黃飲子這個方子就是用來治療腎虛內奪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