祝補齋

《衛生寶鑒》~ 卷十八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八 (7)

1. 灸婦人崩漏及諸疾

血海二穴。乃足太陰脾經。在膝臏上內臁白肉際二寸中。主女子漏下惡血。月事不調。逆氣腹脹。其脈緩者是也。可灸三壯。陰谷二穴。乃足少陰腎之經。在足內輔骨後大筋下小筋上。按之應手。屈膝取之。主女子如妊娠。赤白帶下。婦人漏血不止。腹脹滿不得息。小便黃如蠱。

白話文:

血海穴:位於足太陰脾經,在膝蓋骨上內側白肉的交界處,約為二寸。主治婦女月經不調、出血不止、逆氣腹脹,脈搏緩慢。可灸三壯。

陰谷穴:位於足少陰腎經,在腳內側輔骨後方的筋下、小筋上。按壓時會有明顯的感覺,屈膝取穴。主治婦女如妊娠狀、赤白帶下、出血不止、腹脹滿悶、小便黃如蠱。

及治膝痛如錐刺。不得屈伸。舌縱涎下。煩逆溺難。小腹急引陰痛。股內臁痛。會陰一穴。在兩陰間。主女子不月。可灸三壯。氣衝二穴。在歸來下鼠鼷上一寸。動脈應手宛宛中。主婦人月水不利。難產。子上衝心。痛不得息。可灸七壯。炷如小麥大。

白話文:

用於治療膝蓋疼痛,就好像被錐子刺一樣,不能彎曲或伸直。舌頭伸出,口水往下流。煩躁,小便不通。小腹疼痛,陰部疼痛。大腿內側疼痛。會陰穴,在兩陰之間,主治女子不月經。可灸三壯。氣衝穴,在歸來穴下方,鼠鼷骨上1寸,動脈搏動應手宛宛中,主治婦女月經不調,難產,心臟絞痛,疼痛不已。可灸七壯,每壯如小麥大小。

水泉二穴。在內踝下。主婦人月事不利。利即多。心下滿。目䀮䀮不能遠視。腹中痛。可灸五壯。氣海一穴。在臍下一寸五分。主婦人月事不調。帶下崩中。因產惡露不止。繞臍㽲痛。帶脈二穴。在季脅下一寸八分陷者宛宛中。灸七壯。主婦人不月。及不調勻。赤白帶下。氣轉連背引痛不可忍。

白話文:

水泉二穴:位於內踝下方。主治婦女月經不調,月經量多,心下滿悶,眼睛昏花看不遠,腹中疼痛。可灸五壯。

氣海穴:位於臍下一寸五分。主治婦女月經不調,帶下崩漏,產後惡露不止,臍周刺痛。

帶脈二穴:位於季脅下一寸八分,陷中宛宛。灸七壯。主治婦女閉經或月經不調,赤白帶下,氣血運行不暢,導致背部疼痛難忍。

氣門二穴。在臍下三寸兩傍各三寸。灸五十壯。治婦人產後惡露不止。及諸淋。炷如小麥大。

石關二穴。在心下二寸兩傍各五寸。灸五十壯。主產後兩脅急痛不可忍。

陰交一穴。在臍下一寸。主女子月事不調。帶下。及產後惡露不止。繞臍冷疼。灸百壯。

關元一穴。在臍下三寸。主婦人帶下癥瘕。因產惡露不止。斷產絕下經冷。可灸百壯。

白話文:

ERROR

足下廉二穴。在膝下三寸䯒外廉兩筋內。舉足取之。主乳癰喉痹。胻腫足跗不收。可灸三壯。承漿一穴。在唇下。灸五壯。主婦人卒口噤。語音不出。風癇之疾。凡婦人產後氣血俱虛。灸臍下一寸至四寸各百壯。炷如大麥大。元氣自生。

白話文:

足下廉二穴。位於膝蓋下方三寸,小腿外側肌肉的內側。取穴時,舉起腿部即可找到。主治乳癰、喉嚨疼痛、胻腫、足跗不能收縮。可灸三壯。

承漿穴。位於嘴脣下方。灸五壯。主治婦人突然口噤,不能說話,以及風癇之疾。凡婦人生產後,氣血俱虛,可在臍下一寸到四寸處,各灸百壯。灸炷的大小如大麥。元氣自然會生長起來。

2. 中氣不足治驗

佚庵劉尚書第五子太常少卿叔謙之內李氏。中統三年春。欲歸寧父母不得。情動於中。又因勞役。四肢困倦。躁熱惡寒。時作疼痛。不欲食。食即嘔吐。氣弱短促、怠惰嗜臥。醫作傷寒治之。解表發汗。次日傳變。又以大小柴胡之類治之。至十餘日之後。病證愈劇。病家云。

白話文:

佚庵劉侍郎的第五個兒子,太常少卿叔謙的妻子李氏,在中統三年春天,想要回家探望父母,但因丈夫不同意而未能成行。因此情緒抑鬱,加上勞累過度,四肢痠痛沉重,煩躁發熱,怕冷,時常頭痛、肌肉痠痛。而且不想吃東西,吃了就嘔吐,呼吸急促,身體虛弱,懶惰嗜睡。大夫診斷她患了傷寒,於是用瞭解表發汗的藥物治療。第二天,病情加重,又用大小柴胡之類的藥物治療。十幾天後,病情更加嚴重。病人家屬說:

前藥無效。莫非他病否。醫曰。此傷寒六經傳變。至再經傳盡。當得汗而愈。翌日。見爪甲微青黑色。足脛至腰如冰冷。目上視而睹不轉睛。咽溢不利。小腹冷。氣上衝心而痛。嘔吐不止。氣短欲絕。召予治之。予診其脈沉細而微。不見傷寒之證。此屬中氣不足。妄作傷寒治之。

白話文:

前次用藥無效,難道他的病?醫生說:這是傷寒六經傳變,已經到了再經傳盡的地步,只要發汗就能痊癒。第二天,我看見他的指甲微青發黑,從小腿到腰部如同冰涼。眼睛往上看而不能轉動,咽喉不利。小腹冰涼,氣往上衝至心臟而疼痛。嘔吐不止,氣短欲絕。找我來治療。我診斷了他的脈象,發現脈象沉細而微弱,看不到傷寒的證候。這是由於中氣不足,卻誤認為傷寒來治療。

發表攻裡。中氣愈損。壞證明矣。太夫人泣下避席曰。病固危困。君盡心救治。予以辛熱之藥。㕮咀一兩。作一服。至夜藥熟而不能飲。續續灌下一口。飲至半夜。稍有呻吟之聲。身體漸溫。忽索粥飲。至旦食粥兩次。又煎一服。投之。至日高。眾醫皆至。診之曰。脈生證回矣。

白話文:

到了攻下體內邪氣的時候,中氣越來越虛弱,病情已經非常危急。太夫人落淚離開座位說:「病情本來就十分危險,您盡心救治,我給他服辛熱的藥物,藥物濃煮六錢,做成一劑。到了晚上藥煮好了卻不能喝,勉強灌下去一口。喝到半夜,才稍有呻吟的聲音。身體漸漸溫暖起來,忽然想喝粥,到天亮喝粥兩次。我又煎了一劑藥,給他服用。到了日頭高時,眾醫都來了,診斷說:「脈象已恢復,病情好轉了。」

眾喜而退。後越三日。太夫人曰。病人大便不利。或以用脾約丸潤之可乎。予曰。前證用大辛熱之劑。陽生陰退而愈。若以大黃之劑下之。恐寒不協。轉生他證。眾以為不然。遂用脾約丸二十丸潤之。至夜下利而行。翌日面色微青。精神困弱。嘔吐復作。予再以辛熱前藥溫之而愈矣。

白話文:

大家都很高興地離開了。過了三天之後,太夫人說:「病人大便不通,可以用脾約丸來潤腸通便嗎?」我說:「上次用辛熱的藥方治好了病,因為陽氣生髮,陰氣退卻而痊癒。如果用大黃的藥方瀉下,恐怕寒氣與病邪不相容,轉而產生其他病症。」大家都不認同我的意見,於是用了二十丸脾約丸來潤腸通便。到了晚上,病人腹瀉不止。第二天,他的臉色微青,精神睏倦,嘔吐又開始了。我再次用辛熱的藥物溫暖他的身體,他才痊癒。

故制此方。

溫中益氣湯

白話文:

【溫中益氣湯】

附子(炮。去皮臍),乾薑(炮。各五錢),草豆蔻,甘草(炙。各三錢),益智仁白芍藥,丁香藿香白朮(各二錢),人參陳皮吳茱萸(各一錢半),當歸(一錢)

白話文:

附子(用炮製的方法,去除皮和臍),乾薑(用炮製的方法,各五錢),草豆蔻,甘草(經過炙製,各三錢),益智仁,白芍藥,丁香,藿香,白朮(各二錢),人參,陳皮,吳茱萸(各一錢半),當歸(一錢)。

上十三味。㕮咀。每服五錢。水二盞。煎至一盞。去渣。溫服食前。病勢大者。服一兩重。

白話文:

十三味。研磨成粉碎。每次服用五錢。水兩碗。煎煮至剩一碗。去除渣滓。溫熱服下,於飯前服用。病勢嚴重者。服用一兩加重劑量。

論曰。內經云。寒淫於內。治以辛熱。佐以苦甘溫。附子、乾薑大辛熱。助陽退陰。故以為君。丁香、藿香、豆蔻、益智、茱萸辛熱。溫中止吐。用以為臣。人參、當歸、白朮、陳皮、白芍藥、炙。甘草苦甘溫。補中益氣。和血脈協力。用以為佐使矣。

白話文:

古文:論曰。內經雲。寒淫於內。治以辛熱。佐以苦甘溫。附子、乾薑大辛熱。助陽退陰。故以為君。丁香、藿香、豆蔻、益智、茱萸辛熱。溫中止吐。用以為臣。人參、當歸、白朮、陳皮、白芍藥、炙。甘草苦甘溫。補中益氣。和血脈協力。用以為佐使矣。

內經曰:寒邪侵害體內,可用辛熱藥物治療,輔以苦甘溫藥。附子、乾薑辛熱大熱,能增強陽氣,排出陰氣,故為君藥。丁香、藿香、豆蔻、益智、茱萸辛熱,溫中止吐,故為臣藥。人參、當歸、白朮、陳皮、白芍藥、炙甘草苦甘溫,補中益氣,和血脈,協力調理,故為佐使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