祝補齋

《衛生寶鑒》~ 卷十四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四 (3)

1. 諸濕腫滿

【沉香海金砂丸】,治一切聚積。散脾濕腫脹、肚大、青筋、羸瘦惡證。

沉香(二錢),海金砂,輕粉(各一錢),牽牛頭末(一兩)

白話文:

「沉香海金砂丸」是一種中藥方劑,用於治療各種積聚的病症。它可以消散脾濕腫脹、改善肚大、青筋、羸瘦和惡證等症狀。

沉香(二錢),海金砂,輕粉(各一錢),牽牛頭末(一兩)

上為末。研獨頭蒜如泥丸。如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。煎燈草湯送下。量虛實加減丸數。取利為驗。大便利止後服。

【海金砂散】,治脾濕太過。遍身腫滿不得臥。及腹脹如鼓。

白話文:

將中藥研磨成粉末狀,像泥丸一樣。

每顆藥丸的大小約桐子大,每次服用五十顆。

將藥丸用煎燈草湯送服,根據患者的體質虛弱程度,調整服用藥丸的數量。

藥物的功效是利尿通便,以大便通暢為驗證。

在大便通暢後再服用藥物。

【金砂散】

用於治療脾濕過盛,導致全身腫脹,無法平躺。腹部脹得像鼓一樣。

牽牛(半生半熟),白朮(各一兩),甘遂(半兩),海金砂(三錢)

白話文:

牽牛子(生的和熟的各半),白朮(各一兩),甘遂(半兩),海金砂(三錢)。

上為末。每服二錢。煎倒流水一盞調下。食前。待宣利。止後服。以上二方。系太醫劉仲安傳。用之累累獲效如神尤速。故錄於此。

【續隨子丸】,治通身腫滿。喘悶不快。

白話文:

將上方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倒流的水煎煮後,加入一盞水調和後服用。在飯前服用,以宣通利氣。等症狀停止後再繼續服用。以上兩個方劑,是太醫劉仲安傳授的,使用後屢屢收到神效,尤其是見效快。因此將此方記錄於此。

續隨子丸

**主治:**全身腫脹,呼吸困難,身體不適。

人參,木香,漢防己,赤茯苓(面蒸),大檳榔,海金砂(各五錢。另研),續隨子(一兩),葶藶(四兩。炒)

白話文:

  • 人參:五錢。

  • 木香:五錢。

  • 漢防己(用麵粉蒸過):五錢。

  • 赤茯苓(用麵粉蒸過):五錢。

  • 大檳榔:五錢。

  • 海金砂(研成細末):五錢。

  • 續隨子:一兩。

  • 葶藶(炒熟):四兩。

上為末。棗肉丸如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。煎桑白皮湯送下。食前。

【聖靈丹】,治脾肺有濕。喘滿腫盛。小便赤澀。

白話文:

上藥研成末。 將棗肉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。 每次服用20到30丸,用煎好的桑白皮湯送服。在飯前服用。

聖靈丹

**主治:**脾肺濕氣過重,導致氣喘胸滿、水腫嚴重、小便赤澀。

人參(去蘆),木香,漢防己,茯苓(寒食麵煨),檳榔,木通(各二錢。炒),苦葶藶(半兩炒)

上七味為末。棗肉和丸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。煎桑白皮湯送下。食前。

白話文:

  • 人參(去掉蘆頭):2 錢

  • 木香:2 錢

  • 漢防己:2 錢

  • 茯苓(在寒食節的麵粉中煨過):2 錢

  • 檳榔:2 錢

  • 木通(炒過):2 錢

  • 苦葶藶(炒過):半兩

將七味藥材研磨成細末。加入棗肉揉成桐子大小的丸劑。每次服用三十粒。以煎煮後的桑白皮湯送服。於飯前服用。

【赤茯苓丸】,治脾濕太過。四肢腫滿。腹脹喘逆。氣不宣通。小便赤澀。

白話文:

赤茯苓丸

治療脾臟濕氣過多。四肢腫脹。腹脹氣逆。氣血不暢。小便赤澀。

木香(半兩),赤茯苓(二兩。一方一兩),防己(二兩),苦葶藶(四兩。炒)

上為末。棗肉丸如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。煎桑白皮湯送下。食前。

【人參葶藶丸】,治一切水腫。及喘滿不可當者。

人參(一兩。去蘆),苦葶藶(四兩炒)

上為末。棗肉丸如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。煎桑白皮湯送下。食前。

【海藻散】,治男子婦人通身虛腫。喘滿悶不快。

白話文:

【水腫散】

材料:

  • 木香(半兩)
  • 赤茯苓(兩兩,另有說法為一兩)
  • 防己(兩兩)
  • 苦葶藶(四兩,炒過)

製法: 將上述材料研磨成細末,用棗肉捏成桐子大小的丸子。

服用方式: 每次服用三十丸,以煎煮過的桑白皮湯送服。在飯前服用。

【人參葶藶丸】

治癒:各種類型的水腫、氣喘胸悶嚴重者。

材料:

  • 人參(一兩,去除鬚根)
  • 苦葶藶(四兩,炒過)

製法: 將上述材料研磨成細末,用棗肉捏成桐子大小的丸子。

服用方式: 每次服用三十丸,以煎煮過的桑白皮湯送服。在飯前服用。

【海藻散】

治癒:男女全身虛腫、氣喘胸悶、身體不適。

海藻,大戟,錦紋大黃,續隨子(去殼。各一兩)

上銼碎。用好酒二盞。淨碗內。浸一宿。取出曬乾後用。

白話文:

海藻、大戟、錦紋大黃、續隨子(去殼),各一兩。

取兩杯好酒。倒入乾淨的碗中。浸泡一夜。取出後曬乾,即可使用。

白牽牛(頭末一兩。生用),桂府滑石(半兩),甘遂(麩炒黃。一兩),肉豆蔻(一個),青皮(去白),陳皮(去白。各半兩)

白話文:

白牽牛(頭尾一兩。生用),桂府滑石(半兩),甘遂(用麩皮炒至黃色。一兩),肉豆蔻(一個),青皮(去白色部分),陳皮(去白色部分。各半兩)

上共前藥一處為細末。大人每服二錢。氣實者三錢。平明冷茶清調下。至辰時取下水三二行。腫減五七分。隔二三日平明又一服。腫消忌鹽魚肉百日。○小兒腫服一錢。五歲以下者半錢。婦人有孕不可服。

白話文:

將以上所有藥材混合成細末。大人每次服二錢,如果氣力較強盛的人,可增加到三錢。早上用冷茶送服藥粉,直到早上九點左右,排尿2-3次,腫脹減少五七分。間隔兩三天,再服用一次。在腫脹消退後,要忌食鹽魚肉100天。幼童服用一錢,五歲以下者半錢。孕婦不可服用。

【白丸子】,治通身腫。及脾腹脹滿。喘悶不快。小便赤澀。神效。

白話文:

【白丸子】,可用於治療全身腫脹,以及脾臟和腹部脹滿。還可治療呼吸急促、胸悶不適和小便疼痛。非常有效。

輕粉(半錢),桂府滑石(研炒),粉霜(研細炒。各四錢),硇砂(研炒),白丁香(杵如米。炒。真者),寒水石(火燒。研細。各三錢)

白話文:

輕粉(半錢),桂府滑石(研磨炒製後)、粉霜(研磨後炒細,各四錢)、硇砂(研磨炒製後)、白丁香(搗碎如米粒,炒製。必須是真品)、寒水石(用火燒製,研磨至細膩。各三錢)

上先將輕粉、滑石二味研勻。用油紙裹了。卻更和白麵作餅。再裹合藥。用桑柴火燒。以熟為度。取出。與前四味一處研勻。水浸。蒸餅搦干為丸。如綠豆大。第一日每服二丸。煎生薑湯送下。食前。一日三服。第二日三丸三服。第三日四丸一服。第四日五丸亦三服。如覺小便多時。腫漸減。便休服白丸子。如小便

白話文:

先把輕粉和滑石研成粉末。用油紙包起來,再和白麵做成餅。然後把藥物包在麵餅裡,用桑柴火燒製,直到藥熟為止。取出藥物,與之前四種藥物一起研成細粉。用清水浸潤藥粉,蒸成餅狀,曬乾後搓成綠豆大小的丸藥。

第一天,每次服用兩粒藥丸,用生薑湯送服,在飯前服用。每天服用三次。第二天,每次服用三粒藥丸,每天服用三次。第三天,每次服用四粒藥丸,每天服用一次。第四天,每次服用五粒藥丸,每天服用三次。

如果感覺小便增多,腫脹逐漸減輕,就可以停止服用白丸子。如果小便次數減少,腫脹加劇,則需要繼續服用白丸子。

未多。更服一日。至兩服加作六丸做一服。一日亦三服。腫消為效。如服藥至第三日。覺牙縫內癢痛。口氣惡。便用漱口藥。

黃連(去須),貫眾(各等分)

白話文:

服用了一劑藥之後,腫脹並沒有消退。於是再服一劑。又服用兩劑藥,加起來是做了六丸藥分成一劑服用。一天也服用三劑。以腫脹消退為目標。如果服用藥物到第三天,感覺牙縫內部有發癢疼痛的感覺,還有口臭的現象。這時就應該使用漱口藥。

黃連(去除須根),貫眾(等分)

上為散。每用一錢。水一盞。煎至七分。入龍腦少許攪勻。溫漱之。每日煎一錢漱口。如腫消。忌鹽魚肉、冷硬果食。只吃粥百日。永瘥。如臟腑秘澀氣實人。先服治腫海藻散。此藥親用。救人甚多。神效。

【除濕丹】,治諸濕腫客搏。腰膝重痛。足脛浮腫。

白話文:

上藥配製成散末,每次用一錢。加水一茶杯,煎至七分湯汁。 加入少量龍腦,攪拌均勻。用溫熱的藥液漱口。每日煎一錢,漱口一次。如果腫脹消退,應忌食鹽魚肉、冷硬堅果。只吃粥食一百天,即可永絕後患。如果是臟腑祕澀、氣盛體實的人,先服用治腫海藻散。此藥親身使用,救助過很多人,療效神奇。

除濕丹

**功效:**治療各種濕熱腫痛、腰膝痠痛、足踝浮腫。

乳香(研),沒藥(研。各一兩),牽牛頭末(半兩),檳榔,威靈仙,赤芍藥,澤瀉,葶藶,甘遂(各二兩),大戟(炒。三兩),陳皮(去白。四兩)

白話文:

乳香(研磨成粉)、沒藥(研磨成粉。各一兩)、牽牛頭末(半兩)、檳榔、威靈仙、赤芍藥、澤瀉、葶藶、甘遂(各二兩)、大戟(炒熟。三兩)、陳皮(去除白色部分。四兩)

上為末。糊丸如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至七八十丸。溫水送下。食前。得更衣。止後服。如服藥前後。忌酒二日。濕面兩三日。食後。溫淡粥補胃尤佳。

白話文:

以上這些藥材磨成粉末。將藥粉製成桐子般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五十到八十顆藥丸。溫水送下。飯前服用。吃完藥後可以換衣服。服用藥物前後兩天內避免喝酒。臉部沾濕後兩三天內,飯後溫淡粥最適合滋補胃部。

【三花神佑丸】,治中滿腹脹。喘嗽淋閟。一切水濕腫滿。濕熱腸垢沉積。變生疾病。久病不已。黃瘦困倦。血氣壅滯不宣通。或風熱燥郁。肢體麻痹。走注疼痛。風痰咳嗽。頭目旋運。瘧氣不已。癥瘕積聚。堅滿痞悶。酒積食積。一切痰飲嘔逆。濕熱腹滿實痛。並宜服之。

白話文:

中滿:腹脹

腹脹:腹部脹滿

喘嗽:氣喘和咳嗽

淋閟:小便困難和排尿不暢

水濕腫滿:因水濕引起的身體浮腫和腫脹

濕熱腸垢沉積:濕熱之氣積聚在腸道,形成腸垢沉積,累積許多疾病。

久病不已:長期疾病纏身,久治不癒

黃瘦睏倦:形容面目安黃、身體瘦弱、精神疲倦的狀態

血氣壅滯不宣通:血氣運行不暢,不能正常流通

或風熱燥鬱:外感風熱之邪,氣機阻滯,導致鬱證

肢體麻痹:四肢麻木不仁,失去知覺

走注疼痛:遊走不定,忽左忽右的疼痛

風痰咳嗽:由風、痰引起的咳嗽

頭目旋運:頭暈目眩,眼花繚亂

瘧氣不已:瘧疾反覆發作,難以根除

癥瘕積聚:各種症瘕、積聚堆積在體內

堅滿痞悶:形容身體堅硬、飽滿、胸悶脹痛的狀態

酒積食積:因過度飲酒或飲食不當導致的食物積滯

一切痰飲嘔逆:各種痰液和飲液引起的反胃嘔吐

濕熱腹滿實痛:由濕熱引起的腹部脹滿和疼痛

並宜服之:以上症狀皆可服用本藥治療

輕粉(一錢),大黃(一兩。為末),牽牛(二兩),芫花(醋拌炒),甘遂,大戟(各半兩)

白話文:

輕粉一錢,大黃一兩研末,牽牛二兩,芫花用醋拌炒,甘遂和大戟各半兩。

上為末。滴水丸如小豆大。初服五丸。每服加五丸。溫水送下。無時。日三服。加至快利後。卻常服。病去為度。

白話文:

將上方的藥材磨成粉狀。將藥粉做成如小豆般大小的丸狀。一開始服用五顆藥丸。每次服用再增加五顆藥丸。用溫水送服。沒有服用時間限制。每天服用三次。服用至排便順暢後,再繼續服用日常用量。直到病症痊癒為止。

【十棗湯】,治太陽中風下痢。嘔逆短氣。不惡寒。漐漐汗出。發作有時。頭痛。心下痞硬。引脅下痛。兼下水腫腹脹。並酒食積腸垢積滯。痃癖堅積。蓄熱暴痛。瘧氣久不已。或表之正氣與邪熱。並甚於里。熱極似陰。反寒戰。表氣入里。陽氣極深。脈微而絕。並風熱煩甚。結於下焦。大小便不通。實熱腰痛。

白話文:

【十棗湯】:治療太陽中風,導致的腹瀉。嘔吐、呼吸急促。不畏寒,卻汗流不止。發病有規律,會頭痛,心腹脹悶、堅硬,牽引脅下疼痛。同時伴有水腫、腹脹,以及酒食積聚在腸道內,形成垢積和滯留。瘰癧、癖積、堅硬的積聚,蓄積的熱量突然發作,瘧疾久治不癒。或者表層的正氣和邪熱,都大於體內。熱極就像寒症,反倒寒戰。表氣深入體內,陽氣極度虛弱,脈搏微弱甚至停止。加上風熱煩躁嚴重,阻塞在下焦,大小便不通。實熱導致的腰痛。

甘遂,芫花(慢火炒紫色。仲景與俗異。炒作熬。下凡言熬者同炒),大戟(各等分)

上為末。水一大盞。棗十枚切開。煮取汁半盞。調半錢。人實更加一錢。量虛實加減。

【葶藶木香丸】,治水氣通身虛腫。

人參,漢防己(各一兩),苦葶藶(炒。四兩),木香,檳榔,木通,白茯苓(去皮。麵裹煨。各一兩)

上為末。棗肉和丸如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。溫水送下。食前。

【木香通氣丸】,導滯寬膈。塌腫進食。

白話文:

甘遂、芫花(慢火炒至紫色。仲景與民間做法不同。炒至熬成糊狀。凡是文中提到熬煮皆與炒製同義)、大戟(各等分)

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。取一大碗水,取十顆棗子切開,煮成半碗湯汁。將半錢藥粉加入湯汁中攪拌。體實的人可以增加一錢,根據虛實狀況調整用量。

【葶藶木香丸】

,治療水氣導致全身腫脹。

人參、漢防己(各一兩),苦葶藶(炒後。四兩),木香、檳榔、木通、白茯苓(去皮後裹上麵粉煨熟。各一兩)

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。加入棗肉搓成桐子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溫水送服。飯前服用。

【木香通氣丸】

,疏導氣滯,寬敞胸膈。消腫進食。

南木香,茴香(各一兩。炒),檳榔(二兩),海金砂,破故紙(炒),陳皮(去白。各四兩),牽牛(半斤。半生半熟)

上為末。清醋為丸。如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。熟水送下。食後。

白話文:

  • 南木香,茴香(各 30 公克,炒過)

  • 檳榔(60 公克)

  • 海金砂,破故紙(炒過),陳皮(去白色,各 120 公克)

  • 牽牛(150 公克,一半生一半熟)

將醋蒸乾,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溫水送服,於飯後服用。

【神秘湯】,治病人不得臥。臥則喘。水氣逆行。上乘於肺。肺得水而浮。使氣不通流。脈沉大。

白話文:

【神祕湯】:治療病人無法平臥。一平躺,就喘不過氣。身體的水分代謝向上逆行。它在肺部大量聚集。肺泡中充斥了水份,造成呼吸不暢。病人的脈搏沉緩而有力。

白茯苓(去皮),木香(各半兩),桑白皮,紫蘇葉,橘皮(炒),人參(各七錢)

上㕮咀。水三升。入生薑七錢。煎至一升半。去渣。分作五服。食後。

白話文:

  • 白茯苓: 半兩 (9 公克),去皮

  • 木香: 半兩 (9 公克)

  • 桑白皮: 七錢 (10.5 公克)

  • 紫蘇葉: 七錢 (10.5 公克)

  • 橘皮: 七錢 (10.5 公克),炒過

  • 人參: 七錢 (10.5 公克)

將三升水加入七錢(約14克)的生薑,熬煮至剩餘一升半。去除渣滓後,分作五次服用。飯後服用。

【消痞丸】,治積濕熱毒。甚者身體面目黃腫。心脅腹滿。嘔吐不能飲食。痿弱難以運動。咽嗌不利。肢體焦。眩悸膈熱。坐臥不寧。心火有餘而妄行。上為咳血、衄血。下為大小便血、腸風、痔漏。三焦壅滯閟塞。熱中消渴。傳化失常。小兒疳積熱。

白話文:

【消痞丸】,治療積濕熱毒。嚴重的症狀是身體和麪部黃腫,心窩和腹部飽滿,嘔吐不能飲食,虛弱難以運動,咽喉不利,四肢焦躁,頭暈心跳,膈熱,坐臥不安。心火旺盛而妄行,向上表現為咳血、鼻血,向下表現為大小便出血、腸風、痔漏。三焦壅滯閉塞,熱中消渴,傳化功能異常。小兒疳積熱。

木香,官桂(各一分),青黛,牽牛,黃連,黃芩(各一兩),大黃,黃柏,葛根,梔子,薄荷,藿香,茴香(炒),厚朴(各半兩)

白話文:

木香、官桂(各1錢),青黛、牽牛、黃連、黃芩(各1兩),大黃、黃柏、葛根、梔子、薄荷、藿香、茴香(炒)、厚朴(各半兩)

上為末。滴水丸如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。溫水送下。食前。

【無礙丸】,治脾病橫流。四肢腫滿。

白話文:

【無礙丸】,治療脾病橫流,四肢腫脹。

  • 每粒丸子大小如桐子。
  • 每服二十粒。
  • 用溫水送服。
  • 飯前服用。

木香(半兩),蓬莪朮(炮),京三稜(炮),檳榔(生),郁李仁(湯泡去皮。各一兩),大腹皮(二兩)

白話文:

木香(半兩),蓬莪朮(炮製),京三稜(炮製),檳榔(生),郁李仁(先用熱水泡過,去掉外皮,一兩),大腹皮(二兩)。

上六味為末。炒麥櫱杵為粉。煮糊丸如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。生薑湯送下。無時。

【香蘇散】,治水氣虛腫。小便赤澀。

陳皮(去白。一兩),防己,木通,紫蘇葉(各半兩)

上四味為末。每服二錢。水二盞。生薑三片。煎至一盞。去渣。溫服。食前。

白話文:

香蘇散

主治:水氣虛腫,小便赤澀。

材料:

  • 陳皮(去除白色表皮):1 兩
  • 防己:半兩
  • 木通:半兩
  • 紫蘇葉:半兩

製法:

以上四味藥材研磨成細末。

用法:

每次服用 2 錢藥末,加入 2 杯水和 3 片生薑片。煎煮至剩下 1 杯水,濾除藥渣,溫服。

服用時機:

不拘時段,餐前服用。

【五皮飲】,治他病瘥後。或久痢之後。身體面目四肢浮腫。小便不利。脈虛而大。此由脾肺虛弱。不能運行諸氣。諸氣不理。散漫於皮膚肌腠之間。故令腫滿也。

白話文:

五皮飲,用於治療其他疾病痊癒以後,或是久痢之後,身體面部和四肢浮腫,小便不利,脈搏虛弱而洪大的情況。這是由於脾肺虛弱,不能運行諸氣,諸氣不調和,散佈在皮膚肌膚之間,所以導致腫脹。

大腹皮,生薑皮,赤茯苓皮,桑白皮,陳皮(各等分)

上㕮咀。每服五錢水一盞。煎至八分。去渣。溫服。無時。日二服。此方異於局方。載中藏經。

白話文:

  • 大腹皮:大腹皮是山楂的果皮,具有消食、化積、活血化瘀的功效。

  • 生薑皮:生薑皮是生薑的表皮,具有溫中散寒、發汗解表、止嘔止瀉的功效。

  • 赤茯苓皮:赤茯苓皮是茯苓的紅皮,具有利尿消腫、健脾益氣的功效。

  • 桑白皮:桑白皮是桑樹的樹皮,具有清熱祛風、平肝明目的功效。

  • 陳皮:陳皮是橘子的果皮,具有理氣健脾、燥濕化痰的功效。

以上五味中藥材均具有消食、化積、活血化瘀的功效,可以搭配使用,治療消化不良、腹脹、腹痛等症狀。

每服五錢,搭配一杯水。煎煮至剩餘八分之三的量。過濾渣滓。溫熱服用。不限時間。每日兩次。此方與一般的藥方不同,記載於《中藏經》中。

【牡蠣澤瀉散】,治脾胃氣虛。不能制納腎水。水溢下焦。腰以下有腫也。○金匱要略曰。腰以下有腫。當利小便。

白話文:

【牡蠣澤瀉散】,用於治療脾胃氣虛,不能制納腎水,水溢下焦,腰部以下出現腫脹的疾病。

《金匱要略》中說:腰部以下出現腫脹,應該利小便。

牡蠣(炒),澤瀉,蜀漆(洗去腥),葶藶(炒),栝蔞根,商陸根,海藻(以上各等分)

上七味異搗。篩為散。更入臼中制之。自飲和服方寸匕。小便利止。後服。

白話文:

牡蠣(炒熟),澤瀉,蜀漆(洗去腥味),葶藶(炒熟),栝蔞根,商陸根,海藻(以上各等分)。

把七種不同的藥材搗碎。過篩後成散狀。然後放入臼中研磨。自行服用,每次一副藥匙的份量。可以止小便頻繁的症狀。隨後再服用。

內經云。鹹味湧泄。牡蠣、澤瀉、海藻之咸。以瀉水氣。濕淫於內。平以苦。佐以酸辛。以苦瀉之。蜀漆、葶藶、商陸、栝蔞之酸辛與苦以導腫。利小便以散水。

白話文:

《內經》說:鹹味有瀉水的作用。牡蠣、澤瀉、海藻這類鹹味藥物可以用來瀉水氣。寒濕之邪侵入體內,可用苦味藥物平調,輔以酸辛藥物以瀉之。蜀漆、葶藶、商陸、栝蔞的酸辛味和苦味可以導腫散結,利小便以祛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