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衛生寶鑒》~ 重刊衛生寶鑑後序
重刊衛生寶鑑後序
1. 重刊衛生寶鑑後序
夷幼承先子嚴訓,言東垣李先生醫術之精,古今罕及;門人羅謙甫深得其秘奧。二公所著《脾胃論》、《衛生實鑑》諸書,皆補前人之未備,分門辨誤,不執於一偏,以至針法、本草,無不詳盡,誠醫家切要而不可缺者。或乃論其用藥不施攻法而多補,迂緩難用,此不能深究其旨而妄為之說也。
觀各方中所用麻黃、葛根,汗劑也;瓜蒂、赤豆,吐劑也;大黃、芒硝、牽牛、巴豆,下劑也。三攻之法,未嘗不用,特其攻補隨宜,施之先後,各有攸當。傳諸書皆已版行於世,惜乎毀於元兵,今抄本傳訛者多,吾嘗正其缺誤,欲壽諸梓,因循未果,汝他日當成吾志焉!未幾,
先子下世,夷拳拳服膺,弗敢忘。邇年以來,《東垣脾胃論》、《內外傷辨》、《用藥珍珠囊》三書,刊板已就。今復捐俸資,令醫士錢垣繕寫羅氏《衛生寶鑑》二十四卷,補遺一卷,計四百八十一板,共一十五萬五千餘字,募工刊完,將以廣布四方,庶幾不負我先子平昔之志。非惟從事於活人之術者,
究心於此,大有所益,而遐壤僻邑無醫之處,倉卒遇病,檢方用藥,亦必得其效也。
永樂十五年十二月初一日承德郎太醫院院判吳郡韓夷公達謹識。
白話文:
我從小就承蒙父親嚴厲的教誨,說到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東垣先生,他的醫術精湛,古今都很少有人能比得上。他的學生羅謙甫,更是深深領悟了他的醫學精髓。他們兩位先生所著作的《脾胃論》、《衛生實鑑》等書,都補足了前人的不足之處,分類辨別錯誤,不固執於片面的看法,甚至連針灸和本草的相關知識都寫得非常詳盡,確實是醫家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寶典。有些人評論他們用藥,不使用攻伐的方法而多用補益,覺得藥效緩慢難以使用,這都是不能深入研究他們的醫理,而隨意說出的錯誤言論。
看看各個方劑中所使用的麻黃、葛根等發汗的藥物,瓜蒂、赤豆等催吐的藥物,大黃、芒硝、牽牛、巴豆等瀉下的藥物,三種攻邪的方法,他們從來沒有不用過。只是他們的攻補之法,會隨著病情的輕重緩急而做調整,先用攻邪還是先用補益,都有他們適當的道理。這些醫書都已經出版發行於世了。可惜的是,因為元朝戰亂而遭到毀壞,現在流傳的抄本又有很多錯誤的地方。我曾經校正過那些缺失和錯誤的地方,想要重新刊印,卻因為種種原因而沒有完成。你們以後一定要完成我的心願。沒過多久,
我的父親就過世了,我一直謹記父親的教誨,不敢忘記。近幾年來,東垣先生的《脾胃論》、《內外傷辨惑論》、《用藥珍珠囊》三本書,都已經重新刊印完成。現在我又拿出自己的俸祿,請醫師錢垣繕寫羅氏的《衛生寶鑑》二十四卷,加上補遺一卷,總共四百八十一板,一共十五萬五千多字。募集工匠刊刻完成,想要廣泛流傳到各地,希望不要辜負我父親平時的心願。不僅是從事醫療行業的人應該深入研究,對此大有助益,就連偏遠地區沒有醫生的地方,如果遇到緊急的疾病,也能夠翻閱醫書,用藥治療,也一定能發揮它的療效。
永樂十五年十二月初一日 承德郎太醫院院判 吳郡韓夷公達 謹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