祝補齋

《衛生寶鑒》~ 卷九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九 (7)

1. 鶴膝風方

【清空膏】,治偏正頭痛。年深不愈。及暗風濕熱頭痛。上壅損目。及腦痛不止。

羌活,防風(去蘆。各一兩),甘草(炙。一兩半),柴胡(七錢),川芎(五錢),黃芩(三兩。半炒半酒浸焙),黃連(酒洗。炒。一兩)

上同為末。每服二錢匕。熱盞入茶少許。調如膏。以匙抄入口內。少用白湯下。臨臥。如苦頭痛。每服加細辛二分。如太陰脈緩有痰。名痰厥頭疼。去羌活、防風、川芎、甘草、加半夏一兩半。如頭疼服之不愈。減羌活、防風、川芎一半。加柴胡一倍。

【白虎加白芷湯】,治陽明頭痛發熱。惡寒而渴。止於白虎湯加吳白芷。依本方煎。

【石膏散】,治頭疼。

川芎,石膏,白芷(各等分)

上末四錢。熱茶清調下。

【如聖散】,治眼目及頭風偏頭痛。

麻黃(燒灰。半兩),盆硝(二錢半),麝香(少許),腦子(少許)

上為末。搐鼻內神效。

【半夏茯苓天麻湯】,治痰厥頭痛。頭旋眼黑。煩悶噁心。氣短促。言語心神顛倒。目不敢開。如在風雲中。頭痛如裂。身重如山。四肢厥冷。

天麻,黃耆,人參,蒼朮,橘皮,澤瀉,白茯苓,炒曲(各五分),白朮(一錢),半夏(一錢半。泡),麥櫱(一錢半),乾薑(泡。二錢。一方二分),黃柏(二分。酒洗)

上㕮咀。每服五錢。水二盞。煎至一盞。去渣。稍熱。食後服。此頭痛為足太陰痰厥頭痛。非半夏不能療。眼黑頭旋。風虛內作。非天麻不能除。天麻苗謂之定風草。獨不為風所搖。以治內風之神藥。內風者、虛風是也。黃耆甘溫。瀉火補元氣。實表虛。止自汗。人參甘溫。

調中補氣瀉火。二術甘溫。除濕補中益氣。澤瀉、茯苓。利小便。導濕。橘皮苦溫。益氣調中而升陽。炒曲消食、蕩胃中滯氣。麥櫱寬中而助胃氣。乾薑辛熱。以滌中寒。黃柏苦寒。用酒洗。以療冬日少火在泉而發躁也。

【川芎散】,治偏頭痛神效。

白殭蠶(六錢。生用),甘菊花,石膏,川芎(各三錢)

上四味為末。每服三錢。茶清調下。食後無時服。忌豬肉蕎麥麵。

白話文:

鶴膝風方

【清空膏】治偏頭痛,久治不癒,以及因風濕熱引起的頭痛,頭痛上衝導致眼睛受損,以及持續劇烈的頭痛。

配方:羌活、防風(去蘆根,各一兩)、炙甘草(一兩半)、柴胡(七錢)、川芎(五錢)、黃芩(三兩,半炒半酒浸焙)、酒洗炒黃連(一兩)。

用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熱水少許調成膏狀,用匙舀入口中,少量溫水送服。臨睡前服用。如果頭痛劇烈,每次可加細辛二分。如果脈象屬太陰脈緩,伴有痰濕,稱為痰厥頭痛,則需去除羌活、防風、川芎、甘草,加入半夏一兩半。如果服用後頭痛未癒,則減少羌活、防風、川芎用量一半,並增加柴胡用量一倍。

【白虎加白芷湯】治陽明頭痛、發熱、惡寒、口渴。在白虎湯的基礎上加吳白芷,按原方煎服。

【石膏散】治頭痛。

配方:川芎、石膏、白芷(各等分)。

用法:將藥材磨成粉末四錢,用熱茶水調服。

【如聖散】治眼目及頭風引起的偏頭痛。

配方:燒灰麻黃(半兩)、盆硝(二錢半)、麝香(少許)、龍腦(少許)。

用法:將藥材磨成粉末,搐入鼻中,效果神奇。

【半夏茯苓天麻湯】治痰厥頭痛,伴隨頭暈眼花、煩悶噁心、氣短、神志錯亂、不敢睜眼,感覺像在風雲之中,頭痛劇烈如裂,身體沉重如山,四肢厥冷。

配方:天麻、黃耆、人參、蒼朮、橘皮、澤瀉、白茯苓、炒神曲(各五分)、白朮(一錢)、泡半夏(一錢半)、麥芽(一錢半)、泡乾薑(二錢,另一方用二分)、酒洗黃柏(二分)。

用法:將藥材研磨成粗末。每次服用五錢,加水二盞,煎至一盞,去渣,稍溫服,飯後服用。此頭痛為足太陰經的痰厥頭痛,非半夏不能治療;眼花頭暈,是風虛內盛,非天麻不能去除。天麻苗又稱定風草,獨不被風吹動,是治療內風的妙藥。內風指虛風。黃耆甘溫,瀉火補元氣,固表止汗;人參甘溫,調和脾胃,補氣瀉火;二術甘溫,除濕補中益氣;澤瀉、茯苓利小便,利濕;橘皮苦溫,益氣調中,升發陽氣;神曲消食,去除胃中停滯之氣;麥芽寬中和胃;乾薑辛熱,溫中散寒;酒洗黃柏苦寒,治療冬季陽氣不足而煩躁。

【川芎散】治偏頭痛,效果神奇。

配方:生白殭蠶(六錢)、甘菊花、石膏、川芎(各三錢)。

用法:將四味藥材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清茶送服,飯後隨時服用。忌食豬肉和蕎麥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