祝補齋

《衛生寶鑒》~ 卷八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八 (9)

1. 治風雜方

上八味為粗末。每服二兩。生絹袋盛水二桶。約四斗。煎四五沸。放熱於無風處淋渫洗了。避風少時。如水冷。少時更添熱湯。斟酌得可使用。勿令添冷水。不添藥末。

【拈痛散】,治肢節疼痛。熨烙藥。

羌活,獨活,防風,細辛,肉桂,白朮,良薑,麻黃(不去節),天麻(去苗),川烏(生用。去皮),葛根,吳茱萸,乳香(研),小椒(去目),全蠍(生用),當歸(去苗。各一兩),川薑(生。半兩)

上十七味為粗末。入乳香研勻。每抄藥十錢。痛甚者十五錢。同細鹽一升炒令極熱。熟絹袋盛。熨烙痛處。不拘時。早晚頓用。藥冷再炒一次。用畢甚妙。藥不用。

白話文:

治風雜方:

將以上八味藥材研磨成粗粉。每次服用二兩。用生絹布袋盛裝,加入約四斗水(兩桶水)煎煮四五沸。放涼至溫熱後,在無風處用藥水淋洗患處。洗完後避風片刻。如果水涼了,再加些熱水,根據需要調整水溫,但不要加冷水,也不要再添加藥粉。

拈痛散:治療肢體關節疼痛,可用於熨烙。

羌活、獨活、防風、細辛、肉桂、白朮、良薑、麻黃(不去節)、天麻(去苗)、川烏(生用,去皮)、葛根、吳茱萸、乳香(研磨)、小椒(去蒂)、全蠍(生用)、當歸(去苗),各一兩;川薑(生用)半兩。

將以上十七味藥材研磨成粗粉,再加入研磨好的乳香拌勻。每次取藥粉十錢(疼痛嚴重者可取十五錢),與一升細鹽一起炒熱,用熟絹布袋盛裝,熨烙疼痛處,不限時間,早晚皆可使用。藥涼了再重新炒熱,用完效果很好。藥物不用時需妥善保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