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衛生寶鑒》~ 卷九 (8)
卷九 (8)
1. 升麻湯辨
或曰。升麻湯加黃連治面熱。加附子治面寒。有何依據。答曰。出自仲景。云岐子注仲景傷寒論中辨葛根湯云。尺寸脈俱長者。陽明經受病也。當二三日發。以其脈夾鼻絡目。故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。此陽明經受病也。始於鼻交額中。從頭至足。行身之前。為表之裡。陽明經標熱本實。
從標脈浮而長。從本脈沉而實。陽明為病。主蒸蒸而熱。不惡寒。身熱為標。陽明本實者。胃中燥。鼻乾目疼。為肌肉之本病。兀兀而熱。陽明禁不可發汗。在本者不禁下。發之則變黃證。太陽主表。榮衛是也。榮衛之下。肌肉屬陽明。二陽並病。葛根湯主之。衛者桂枝。榮者麻黃。
榮衛之中。桂枝麻黃各半湯。榮衛之下肌肉之分者。葛根湯主之。又名解肌湯。故陽明為肌肉之本。非專於發汗止汗之治。桂枝麻黃兩方互併為一方。加葛根者。便作葛根湯。故榮衛。肌肉之次也。桂枝、芍藥、甘草、生薑、大棗止汗。麻黃、桂枝、甘草、生薑發汗。葛根味薄。
獨加一味。非發汗止汗。從葛根以解肌。故名葛根湯。錢仲陽制升麻湯。治傷寒溫疫風熱壯熱。頭痛體痛。瘡疹已發未發。用葛根為君。升麻為佐。甘草、芍藥安其中氣。朱奉議活人書。將升麻湯列為陽明經解。若予診楊氏婦陽明標本俱實。先攻其里。後瀉經絡中風熱。故升麻湯加黃連。
以寒治熱也。尼長老陽明標本俱虛寒。先實其里。次行經絡。升麻湯加附子。以熱治寒也。仲景群方之祖。信哉。
白話文:
有人問:升麻湯加黃連治療臉部發熱,加附子治療臉部發冷,有什麼依據嗎?
我回答:這是出自張仲景的理論。岐子註解《傷寒論》中提到辨別葛根湯時說,如果寸脈和尺脈都呈現長脈,這是陽明經受病了。大約兩三天就會發病,因為脈搏與鼻和眼睛相連,所以會出現身體發熱、眼睛疼痛、鼻子乾燥、難以入睡等症狀。這是陽明經受病的表現,病邪從鼻子與額頭交界處開始,從頭到腳,行走於身體前部,屬於表之內。陽明經的病症表現為熱,但本質是實證。
從脈象來看,標(表)脈浮而長,本(裡)脈沉而實。陽明病的特點是持續發熱,但不怕冷。身體發熱是表面現象,陽明本實的本質是胃中燥熱,鼻子乾燥、眼睛疼痛則是肌肉的本病。感到悶熱不適。陽明病不可以發汗,如果病在裡面,則可以採用瀉下法。如果發汗,就會出現黃疸的變證。太陽經主表,負責營衛功能。營衛之下是肌肉,屬陽明經。二陽經同時發病,用葛根湯治療。衛氣的代表方劑是桂枝湯,營氣的代表方劑是麻黃湯。
營衛之間,可以用桂枝麻黃各半湯來調理。營衛之下,肌肉的病症,則用葛根湯治療,又名解肌湯。所以,陽明經是肌肉的根本,並非專門用來發汗或止汗。將桂枝湯和麻黃湯兩方合用成一方,再加入葛根,就成了葛根湯。因此,營衛和肌肉之間是有層次的。桂枝、芍藥、甘草、生薑、大棗具有止汗的作用;麻黃、桂枝、甘草、生薑具有發汗的作用。葛根味道淡薄,
單獨加入葛根,並非為了發汗或止汗,而是用葛根來解除肌肉的病邪,所以稱作葛根湯。錢仲陽創製升麻湯,用來治療傷寒、溫疫、風熱引起的壯熱、頭痛、身體疼痛,以及瘡疹剛發或未發之時。他以葛根為君藥,升麻為輔助藥,甘草和芍藥來調和中氣。朱奉議的《活人書》將升麻湯歸類為治療陽明經的方劑。如果我診斷楊氏婦人,發現她陽明經的表和本都呈現實證,我會先攻瀉她的裡證,然後再疏瀉經絡中的風熱,所以會用升麻湯加黃連,用寒涼藥來治療熱證。
如果尼長老的陽明經表裡都是虛寒證,我會先補益他的裡證,然後再疏通經絡,使用升麻湯加附子,用溫熱藥來治療寒證。張仲景是所有方劑的鼻祖,真是可信啊!
2. 陰出乘陽治法方
一婦人三十餘歲。憂思不已。飲食失節。脾胃有傷。面色黧黑不澤。環唇尤甚。心懸如飢狀。飢不欲食。氣短而促。大抵心肺在上。行榮衛而光澤於外。宜顯而不藏。腎肝在下。養筋骨而強於內。當隱而不見。脾胃在中。主傳化精微以灌四臟。沖和而不息。其氣一傷。則四臟失所。
憂思不已。氣結而不行。飲食失節。氣耗而不足。使陰氣上溢於陽中。故黑色見於面。又經云。脾氣通於口。其華在唇。今水反來侮土。故黑色見於唇。此陰陽相反。病之逆也。上古天真論云。陽明脈衰於上。面始焦。始知陽明之氣不足。故用沖和順氣湯。此藥助陽明生髮之劑。
以復其色耳。
【沖和順氣湯】
葛根(一錢半),升麻,防風,白芷(各一錢),黃耆(八分),人參(七分),甘草(四分),芍藥,蒼朮(各三分)
上㕮咀。作一服。水二盞。姜三片。棗兩個。煎至一盞。去渣。溫服。早飯後、午前。取天氣上升之時。使人之陽氣易達故也。數服而愈。
內經曰。上氣不足。推而揚之。以升麻苦平。葛根甘溫。自地昇天。通行陽明之氣為君。人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。氣留而不行者。以辛散之。防風辛溫。白芷甘辛溫。以散滯氣。用以為臣。蒼朮苦辛。蠲除陽明經之寒濕。白芍藥之酸。安太陰經之怯弱。十劑云。補可去弱。
人參、羊肉之屬是也。人參黃耆、甘草、甘溫。益正氣以為臣。至真要大論云。辛甘發散為陽。生薑辛熱。大棗甘溫。和榮衛。開腠理。致津液。以復其陽氣。故以為使也。
白話文:
有一個三十多歲的婦人,因為長期憂愁思慮,加上飲食不節制,導致脾胃受損。她的臉色呈現暗黑色,沒有光澤,尤其嘴唇周圍更明顯。她常常感到心裡空空的像肚子餓一樣,但又沒有食慾。同時,她也覺得呼吸短促。
一般來說,心肺在身體上方,負責運送營養物質,使皮膚外觀看起來有光澤,應該是外顯而不隱藏的。而腎臟和肝臟則在身體下方,負責滋養筋骨,使身體內部強壯,應該是內藏而不顯露的。脾胃位居中間,主要負責消化吸收食物的精華,供給身體各個器官,使身體和諧運作。一旦脾胃的氣受到損傷,就會導致其他器官的功能失調。
這個婦人因為憂愁思慮不斷,導致氣機鬱結,無法順暢運行。飲食不節制,又耗損了氣,使氣變得不足。這些因素使身體陰氣向上溢出到陽氣的範圍,導致臉色呈現暗黑色。另外,中醫認為,脾的氣會通過口表現出來,而嘴唇的色澤反映了脾的功能。現在,水(陰氣)反而來侵犯土(脾胃),所以嘴唇的顏色也呈現暗黑色。這種情況是陰陽失調、病情逆轉的表現。古代醫書《上古天真論》提到,陽明經的氣衰弱時,臉色會開始焦黃,這也說明了她的陽明之氣不足。因此,使用「沖和順氣湯」來治療,這個藥方主要是幫助陽明經的氣生發,以恢復她原有的面色。
【沖和順氣湯】
葛根(五點六公克),升麻、防風、白芷(各三點七公克),黃耆(三公克),人參(二點六公克),甘草(一點五公克),芍藥、蒼朮(各一點一公克)
將以上藥材切碎,加水兩碗,生薑三片,紅棗兩顆,煎煮至剩一碗。去除藥渣後,溫熱服用。最好在早餐後、中午前服用,因為這段時間是天氣上升的時候,可以幫助人體的陽氣容易發散。連續服用幾次就會痊癒。
《內經》說,當人體上部的氣不足時,要用升提的方式來幫助它上升。升麻味苦性平,葛根味甘性溫,這兩種藥材可以從下往上提升,通行陽明經的氣,作為主要藥材。人的氣就像自然界的疾風一樣,如果氣機阻塞不通,就用辛味藥來發散它。防風味辛性溫,白芷味甘辛性溫,可以發散停滯的氣,作為輔助藥材。蒼朮味苦辛,可以去除陽明經的寒濕。白芍藥味酸,可以安撫太陰經的虛弱。十劑的理論認為,補益可以治療虛弱,就像人參、羊肉等食物一樣。人參、黃耆、甘草這些藥材味甘性溫,可以補益正氣,作為輔助藥材。中醫經典《至真要大論》說,辛味和甘味具有發散陽氣的作用。生薑味辛性熱,紅棗味甘性溫,可以調和營衛,開啟毛孔,促進津液生成,以恢復陽氣,所以作為使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