祝補齋

《衛生寶鑒》~ 卷十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 (2)

1. 灸雀目疳眼法

小兒雀目。夜不見物。灸手大拇指甲後一寸內臁橫紋頭白肉際。灸一壯。炷如小麥大。

白話文:

小兒夜盲症。晚上看不見東西。在左手大拇指指甲後一寸處的橫紋盡頭的白色肉邊處灸一壯。灸艾炷如小麥那麼大。

小兒疳眼。灸合谷二穴各一壯。炷如小麥大。在手大指次指兩骨間陷中者是。

白話文:

小兒疳眼症:

灸合谷穴,左右各一次。

使用大小如小麥 зерна пшеницы 的艾柱。

合谷穴位於手部大拇指和食指間,骨頭之間的凹陷處。

2. 鼻中諸病並方

論曰。膽遺熱於腦。則嚏頻而鼻淵腦熱。濁涕不止。如湧泉不常。久而不已。必成衄血之疾。宜以防風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古時醫書《太平聖惠方》中說:膽經的熱氣上溢到腦部,就會連續打噴嚏,並且可能有鼻水、腦部發熱、濁涕不止的症狀,就像泉水不斷湧出一樣。如果這種情況長時間持續下去,很可能發展成鼻出血的疾病。這種情況下,應該使用防風湯來治療。

防風湯】

白話文:

防風湯

組成:

  • 防風三錢
  • 柴胡三錢
  • 黃芪三錢
  • 升麻三錢
  • 羌活三錢
  • 白芷三錢
  • 防己三錢
  • 葛根三錢
  • 當歸三錢
  • 芍藥三錢
  • 生薑三片
  • 大棗十枚

製作:

水煎服。

功效:

解表散寒、祛風止痛。

主治:

風寒感冒、肌肉痠痛、關節炎、頭風頭痛等。

防風(去蘆。一錢半),人參黃芩麥門冬(去心),甘草(炙),川芎(各一兩)

白話文:

防風(去掉蘆葦。一錢半),人參,黃芩,麥門冬(去掉種子),甘草(炙烤過的),川芎(各一兩)

上為末。每服二錢,。沸湯點服。食後。日三服。

白話文:

每服二錢,以沸騰的熱湯沖泡溶解。飯後服用。一天三次。

犀角地黃湯,治傷寒及溫病。應發汗而不發汗。內有瘀血。鼻衄吐血。面黃。大便黑。此方主消化瘀血。兼治瘡疹出得太盛。以此解之。

白話文:

[犀角地黃湯],用於治療傷寒和溫病。應該發汗而沒有發汗。內有瘀血。流鼻血,吐血。面黃。大便黑色。此方主要消化瘀血。兼治瘡疹出現的太盛。以此來解除。

犀角(一兩。如無。以升麻代之),生地黃(半斤),牡丹皮(去心。一兩),芍藥(七錢半)

白話文:

犀牛角(一兩。如果沒有,可以用升麻代替),生地黃(半斤),牡丹皮(去心。一兩),芍藥(七錢半)

上㕮咀。每服五錢。水一盞半。煎至一盞服。有熱加黃芩二兩。脈大來遲。腹不滿自言滿。為無熱。不加黃芩也。

白話文:

上苭咀,每次服用五錢。加入一杯半的水煎煮至剩一杯藥液服用。如果有發熱症狀,加二兩黃芩。脈搏大而來遲緩,腹部不滿卻自覺滿腹為無熱。不加黃芩也可以。

生地黃湯,治鼻衄昏迷不省。以生地黃三五斤。不暇取汁。使患衄者生吃。吸汁一二斤許。又以渣塞鼻。須臾血止。取汁服尤佳。一婦人病經血半年不通。因見塗中余渣汁。以為棄去。言可惜。輒飲數杯。其經即通。乃知地黃之治血。其功如此。

白話文:

【生地黃湯】,用於鼻出血導致昏迷不醒的情況。用生地黃三到五斤,來不及取汁時,讓患有鼻出血的人生吃,吮吸汁液一到二斤左右。再用渣滓塞住鼻子,一會兒血就會止住。取汁服用效果更好。有一位婦女,月經半年沒有來。她看到塗在地上的藥渣汁液,認為是廢棄之物,覺得可惜,就喝了幾杯。她的月經就來了。由此可知,生地黃的治血功效如此顯著。

地黃散,治衄血往來久不愈。

白話文:

【地黃散】 治療鼻血不止,久治不癒。

生地黃,熟地枸杞子地骨皮(各等分)

白話文:

生地黃、熟地、枸杞子、地骨皮(各等份)

上四味。焙乾為末。每服二錢。蜜湯調下。日三服。不拘時。

白話文:

將四味藥材焙乾後研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蜂蜜水調和後服用。每天服用三次,不拘時段。

三黃補血湯,治六脈俱大。按之空虛。必面赤善驚上熱。乃手少陰心之脈也。此氣盛多而亡血。以甘寒鎮墜之劑瀉火補氣。以墜氣浮。以甘溫微苦酸補其血。此藥補之。以防血溢止渴。

白話文:

【三黃補血湯】,治療六脈皆大,按之空虛。必定臉紅、易受驚、上半身發熱。這是手少陰心脈的症狀。這種情況是氣盛血虧,用甘寒鎮墜的藥方瀉火補氣,以降低氣的浮動。用甘溫微苦酸的藥物補充血液。此藥可以補血,防止血溢和止渴。

生地黃(三錢),熟地黃(二錢),川芎(二錢),當歸柴胡(各錢半),升麻,黃耆,牡丹皮(各一錢),芍藥(半兩)

白話文:

生地黃(九公克),熟地黃(六公克),川芎(六公克),當歸、柴胡(各四點五公克),升麻、黃耆、牡丹皮(各三公克),芍藥(十五公克)

上㕮咀。每服五錢。水二盞。煎至一盞。去渣稍熱服。食前。凡兩寸脈兩頭則有中間全無曰芤。以血在上焦。或衄血。或嘔血。以犀角地黃湯則愈。

白話文:

上顎的牙齦腫脹。每次服用五錢。水二碗。煎到一碗。去掉渣滓,稍微加熱後服用。在飯前服用。凡是兩寸脈兩頭有,中間完全沒有,稱作芤。因為血在上焦,或者鼻衄出血,或者嘔吐出血。服用犀角地黃湯就可以痊癒。

清肺飲子,治衄血吐血久不愈。服此藥。以三稜針刺氣衝穴出血。立愈。

白話文:

【清肺飲子】:治療鼻血、吐血長期無法治癒的病症。服用此藥物,再用三稜針刺氣衝穴至出血。即可立即痊癒。

五味子(十個),黃耆(一錢),當歸身,麥門冬(去心),生地黃,人參(各半錢)

白話文:

五味子(十個)、黃耆(一錢),當歸身、麥門冬(去心)、生地黃、人參(各半錢)

上為粗末。都作一服。水二盞。煎至一盞。去渣溫服。不拘時候。治鼻衄不止。或素有熱而暴衄。諸藥不效。以白紙一張。作八疊或十疊。極冷水內浸濕。紙置項中。以熱熨斗熨至一二重紙干。立愈。

白話文:

用以上藥物配成一劑,以兩杯水煎至剩下一杯,去渣溫服。服用時間不拘,可治療鼻出血不止,或因體質燥熱而突然出血,其他藥物無效的情形。以一張白紙摺疊八到十層,浸入極冷的水中,然後將浸濕的紙塊放在後頸部,用熱熨斗熨至一或兩層紙乾,就能立即使症狀消失。

寸金散,治鼻衄不止。

甘草(生),土馬騌(牆上有者是。各一兩),黃藥子(半兩)

上為末。每服二錢。新汲水調下。未止再服。立止。

麥門冬飲子,治脾胃虛弱。氣促氣弱。精神短少。衄血吐血。

人參(去蘆),麥門冬,當歸身(各五分),五味子(五個)

黃耆,甘草,芍藥(各一錢),紫菀(一錢半)

上㕮咀。分作二服。水二盞。煎至一盞。去渣。溫服。食前。

白話文:

寸金散(治療鼻血不止)

甘草(生)、土馬騌(牆上有的是。各一兩)、黃藥子(半兩)

以上磨成細粉。每次服二錢。用新汲的水調下。如果尚未止血,再服一次。立即可止血。

麥門冬飲子(治療脾胃虛弱、氣促氣弱、精神短少、鼻血、吐血)

人參(去掉鬚根)、麥門冬、當歸身(各五分)、五味子(五個)

黃耆、甘草、芍藥(各一錢)、紫菀(一錢半)

以上切碎。分成兩份。用水二杯煎煮至剩一杯。去掉渣滓。溫熱服用。飯前服用。

麗澤通氣湯,治鼻不聞香氣。服之。忌一切冷物。及風寒處坐臥行立。

白話文:

【麗澤通氣湯】,治療鼻子聞不到香味。

用藥之後,應忌一切寒涼之物。

及避免坐在、臥、站、走於風寒之處。

黃耆(四錢),羌活獨活,防風,升麻,葛根蒼朮(各三錢),甘草(炙三錢),白芷麻黃(不去節),川椒(各一錢)

白話文:

黃耆(40 公克),羌活、獨活、防風、升麻、葛根、蒼朮(各 30 公克),甘草(炙 30 公克),白芷、麻黃(不去節)、川椒(各 10 公克)

上㕮咀。每服五錢。水二盞。姜三片。棗二枚。蔥白三寸。煎至一盞。去渣。稍熱。食遠服之。

白話文:

上鍋煎煮(藥物)。每次服用五錢。加水二碗。加入生薑三片。棗子二枚。蔥白三寸。煎煮至一碗藥湯。去掉藥渣。稍微加熱。飯後服用。

輕黃散,治鼻中瘜肉。

白話文:

【輕黃散】,治療鼻中瘜肉。

輕粉(一錢),雄黃(半兩),杏仁(一錢。湯浸之。去皮尖。並雙仁),麝香(少許)

白話文:

輕粉(一錢):即碳酸鉛,是一種白色粉末,有收斂止汗、殺菌消炎的作用。

雄黃(半兩):即硫化砷,是一種黃色粉末,有殺蟲、解毒的作用。

杏仁(一錢。湯浸之。去皮尖。並雙仁):將杏仁浸泡在熱水中,然後去皮和尖端,並取兩個杏仁仁。杏仁有潤肺止咳、平喘祛痰的作用。

麝香(少許):麝香是一種香料,有活血化瘀、通經止痛的作用。

上於乳缽內。先研杏仁如泥。余藥同研細勻。瓷盒蓋定。每有患者。不問深淺。夜臥用骨箸或竹箸。點如粳米大在鼻中瘜肉上。隔一日夜。臥點一次。半月取效。

白話文:

把這些藥材放進乳缽裡,先把杏仁研磨成泥狀,然後把其餘的藥材研磨成細粉,並將其混合均勻。然後把藥粉裝入瓷盒並蓋緊。如果有病人,無論病情深淺,都可以在晚上睡覺前用骨箸或竹箸,在鼻子的息肉上點上像粳米一樣大的藥粉,每隔一夜點一次,半個月就會見效。

鉛紅散,治風熱上攻陽明經絡。面鼻紫赤刺癮疹。俗呼肺風。以肺而淺(一作泄)在皮膚也。

白話文:

鉛紅散:治療風熱侵犯陽明經絡,面部和鼻子紫紅刺痛,還有疹子。俗稱肺風。是由於肺臟的病邪淺在於皮膚。

舶上硫黃,白礬灰(各半兩)

白話文:

硫磺、白礬灰(各半兩)

上為末。入黃丹少許。染與病人面色同。每上半錢。津液塗之。洗漱罷。及臨臥再上。兼服升麻湯。下瀉青丸服之。除其本也。

白話文:

研磨成細末。加入少許黃丹。染成與病人面色相同的顏色。每次敷上半錢。用津液塗抹。洗漱完畢後,以及睡覺前再敷一次。同時服用升麻湯。服用青丸下瀉。這樣才能除掉根本的病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