祝補齋

《衛生寶鑒》~ 卷八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八 (3)

1. 風中腑諸方

【大通聖白花蛇散】,治諸風疾。

杜仲,天麻,海桐皮,乾蠍,赤箭,郁李仁,當歸,厚朴,蔓荊子,木香,防風,藁本,官桂,羌活,白附子,萆薢虎骨,白芷,山藥,菊花,白花蛇肉,牛膝,甘草,威靈仙

上二十四味。等分為末。每服一二錢。溫酒調下。荊芥湯亦得。空心服之。

【犀角防風湯】,治一切諸風。口眼喎斜。手足嚲拽。語言謇澀。四肢麻木。並皆治之。

犀角,防風,甘草(炙),天麻,羌活(各一兩),滑石(三兩),石膏(一兩半),麻黃(七錢半。不去節),獨活,山梔子(各七錢),荊芥,連翹,當歸,黃芩,全蠍(炒),薄荷,大黃(各半兩),桔梗(半兩),白朮,細辛(各四錢)

上二十味。㕮咀。每服五錢。水二盞。生薑十片。煎至一盞。去渣。稍熱服。未汗再一服。如病人臟氣虛。則全去大黃。

【木香丸】,疏風順氣。調榮衛。寬胸膈。清頭目。化痰涎。明視聽。散積滯。

檳榔,大黃(煨。各二兩),陳皮(去白。焙。一兩),木香,附子(炮),人參(各一兩),官桂,川芎,羌活,獨活,三稜(炮。各半兩),肉豆蔻(六個。去皮)

上十二味為細末。每料末二兩。入牽牛淨末。一兩。蜜丸桐子大。每服十丸至十五丸,臨臥生薑橘皮湯下。此藥治療極多。不可具述。

【續命丹】,治男子婦人卒中諸風。口眼喎斜。言語謇澀。牙關緊急。半身不遂。手足搐搦。頑麻疼痛。涎潮悶亂。婦人血運血風。喘嗽吐逆。睡臥不寧。

川芎,羌活,南星(薑製),川烏(炮。去皮),天麻,白鮮皮,當歸,防風,海桐皮,地榆,虎骨,熟地黃,硃砂,烏蛇(生),鉛白霜,乾蠍,肉桂(各一兩),牛黃,雄黃(各三錢),輕粉(二錢。或一錢),麻黃(去節。四兩。以好酒三升浸三晝夜。不用麻黃用酒)

上二十一味為末。麻黃酒汁入蜜半升同熬成膏。和前藥末為丸彈子大。每服一丸。豆淋酒下。或蔥汁化下。不拘時候。張文叔傳此二方。戊辰春。中書左丞張仲謙患半身不遂麻木。太醫劉子益與服之。汗大出。一服而愈。故錄之。

【疏風湯】,治半身不遂麻木。及語言微澀。季春初夏宜服。

麻黃(三兩。去節),杏仁(去皮),益智仁(各一兩),甘草(炙),升麻(各半兩)

上五味。㕮咀。每服五錢。水一小碗。煎至六分。去渣。溫服。腳蹬熱水葫蘆。以大汗出。去葫蘆不用。

【趁風膏】,治中風手足偏廢不舉。

紅海蛤(如棋子大者。一本雲海紅蛤),川烏(去皮臍),穿山甲(各二兩。生用半。酥炙一半)

上為末。每服用半兩。搗蔥白汁和成厚餅子。約一寸半。貼在所患一邊腳心中。縛定。避風密室中椅上坐。椅前用熱湯一盆。將貼藥腳於湯內浸。仍用人扶病人。恐汗出不能支持。候汗出。急去了藥。汗欲出。身麻木。得汗周遍為妙。宜謹避風。自然手足可舉。如病未盡除。候半月再用一次。自除根本。仍服治諸。風之藥補理。忌口遠欲以自養。

白話文:

[大通聖白花蛇散],可以治療各種風病。

藥材包含:杜仲、天麻、海桐皮、乾蠍、赤箭、郁李仁、當歸、厚朴、蔓荊子、木香、防風、藁本、官桂、羌活、白附子、萆薢、虎骨、白芷、山藥、菊花、白花蛇肉、牛膝、甘草、威靈仙。

以上二十四種藥材,全部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到二錢,用溫酒調服,也可以用荊芥湯送服,最好在空腹時服用。

[犀角防風湯],可以治療各種風病,包括口眼歪斜、手腳無力拖曳、說話不清楚、四肢麻木等症狀,都可以治療。

藥材包含:犀角、防風、炙甘草、天麻、羌活(各一兩)、滑石(三兩)、石膏(一兩半)、麻黃(七錢半,不去節)、獨活、山梔子(各七錢)、荊芥、連翹、當歸、黃芩、炒全蠍、薄荷、大黃(各半兩)、桔梗(半兩)、白朮、細辛(各四錢)。

以上二十種藥材,稍微搗碎,每次取五錢,加兩碗水和十片生薑一起煎煮,煮到剩一碗時,去除藥渣,稍微加熱後服用。如果沒出汗,可以再服一次。如果病人體質虛弱,則去掉大黃。

[木香丸],可以疏通風邪、調順氣息、調整營衛、寬闊胸膈、清醒頭目、化解痰涎、使視聽敏銳、消除積滯。

藥材包含:檳榔、煨大黃(各二兩)、去白焙過的陳皮(一兩)、木香、炮附子、人參(各一兩)、官桂、川芎、羌活、獨活、炮三稜(各半兩)、去皮的肉豆蔻(六個)。

以上十二種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二兩藥末加入一兩牽牛子淨末,用蜂蜜調和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十到十五丸,睡前用生薑橘皮湯送服。此藥治療的疾病非常多,無法一一詳述。

[續命丹],可以治療男女突然中風的各種症狀,包括口眼歪斜、說話不清楚、牙關緊閉、半身不遂、手腳抽搐、頑固性麻木疼痛、口吐涎沫、煩悶昏亂。也可用於治療婦女血氣運行不暢、血風、喘咳嘔逆、睡眠不安等症狀。

藥材包含:川芎、羌活、薑製南星、炮製去皮的川烏、天麻、白鮮皮、當歸、防風、海桐皮、地榆、虎骨、熟地黃、硃砂、生烏蛇、鉛白霜、乾蠍、肉桂(各一兩)、牛黃、雄黃(各三錢)、輕粉(二錢或一錢)、麻黃(去節,四兩,用好酒三升浸泡三晝夜,不用麻黃,只用酒)。

以上二十一種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麻黃浸泡的酒汁和半升蜂蜜一起熬成膏,再和之前的藥末混合,製成彈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豆淋酒送服,也可以用蔥汁化開服用,不拘泥於時間。張文叔傳下這兩個方子,戊辰年春天,中書左丞張仲謙患上半身不遂麻木,太醫劉子益給他服用此藥,出了很多汗,服一次就好了,因此記錄下來。

[疏風湯],可以治療半身不遂麻木,以及說話稍微不清楚的症狀。適合在暮春初夏服用。

藥材包含:麻黃(三兩,去節)、杏仁(去皮)、益智仁(各一兩)、炙甘草、升麻(各半兩)。

以上五種藥材,稍微搗碎,每次取五錢,加一小碗水煎煮至六分,去除藥渣,溫熱服用。同時把腳放在裝有熱水的葫蘆上,使身體大量出汗,出汗後拿開葫蘆。

[趁風膏],可以治療中風導致的手腳偏癱、不能活動。

藥材包含:紅海蛤(像棋子大小,一本書上說是海紅蛤)、去皮臍的川烏、穿山甲(各二兩,一半生用,一半用酥油炙烤)。

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取半兩,用搗碎的蔥白汁調成厚餅狀,約一寸半大小,貼在患病一側的腳心,綁緊。讓病人在避風的密室中坐在椅子上,椅子前面放一盆熱水,把貼藥的腳放在熱水中浸泡。需要有人扶著病人,以防出汗無力支持。等汗出後,立刻去掉藥。最好是剛要出汗時,身體麻木,能出汗遍及全身最好。應該注意避風,這樣手腳自然能活動。如果病沒完全好,可以等半個月再用一次,這樣可以從根本上消除病根。之後再服用治療風病的藥物調理。要忌口,遠離慾望,以保養身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