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衛生寶鑒》~ 卷六 (6)
卷六 (6)
1. 血分寒
【巴戟丸】,治肝腎俱虛。收斂精氣。補真戢陽。充悅肌膚。進美飲食。
白話文:
【巴戟丸】,用於治療肝腎同時虛弱。可以收斂精氣,補益身體的真陽,使肌膚光澤飽滿,促進食慾。
白朮,五味子,川巴戟(去心),茴香(炒),熟地黃,肉蓯蓉(酒浸),人參,覆盆子,菟絲子(酒浸),牡蠣,益智仁,骨碎補,白龍骨(各二兩)
上十三味為末。蜜丸如桐子大。焙乾。每服三十丸。食前米飲下。日三服。
白話文:
白朮、五味子、川巴戟(去心)、茴香(炒)、熟地黃、肉蓯蓉(酒浸)、人參、覆盆子、菟絲子(酒浸)、牡蠣、益智仁、骨碎補、白龍骨(各八公克)
將上列十三種藥材研磨成粉末,與蜂蜜製成如桐子般大小的丸子。將丸子烘乾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於飯前用米湯送服。每日服用三次。
【神珠丹】,治下焦元氣虛弱。小腹疼痛。皮膚燥澀。小便自利。病機云。澄澈清冷。皆屬於寒。此之謂也。一名
離珠丹。
白話文:
【神珠丹】,用來治療下焦元氣虛弱、小腹疼痛、皮膚乾燥、小便自利等症狀。它的病機是:清澈透明、寒冷冰涼的物質,都屬於寒性。這就是它的病機。另一個名稱是
離珠丹
【組成】 烏頭(生)、巴豆(去油)、牽牛(生)、大戟(生)、芒硝(生)、甘遂(生)、芫花(生)各一兩
【製法】 上七味,粗末,蜜丸,如梧桐子大。
【功能主治】 去惡瘡,殺蟲,破血。
【用法用量】 每服二至五丸,米湯送下。
【注意事項】 此方有毒,不可久服。
杜仲(二兩。炒),萆薢(二兩),訶子(五個),龍骨(一兩),破故紙(三兩。炒),胡桃仁(一百二十個),巴戟(二兩),砂仁(半兩),硃砂(一兩。另研)
白話文:
杜仲(二兩。炒),即杜仲樹的樹皮,具有補肝腎、強筋骨的功效。
萆薢(二兩),即萆薢的根莖,具有補腎益精、強筋壯骨的功效。
訶子(五個),具有收斂止瀉、固精縮尿的功效。
龍骨(一兩),即恐龍的骨骼化石,具有鎮靜安神、收斂止瀉的功效。
破故紙(三兩。炒),指經過特殊處理的廢紙,具有消積導滯、行氣活血的功效。
胡桃仁(一百二十個),具有補腎填精、溫肺定喘的功效。
巴戟(二兩),即巴戟天的根莖,具有補腎壯陽、活血通絡的功效。
砂仁(半兩),即砂仁的果實,具有化痰止咳、理氣健脾的功效。
硃砂(一兩。另研),即硫化汞,具有安神鎮驚、清熱解毒的功效。
上九味為末。酒糊丸如桐子大。硃砂為衣。每服三十丸。空心溫酒或鹽湯送下。氣不化。小便不利。濕一(作溫)肌潤滑。熱蒸少。陰氣不化。氣走小便自利。皮膚燥澀。為迫津液不能停。離珠丹主之。弦數者。陽陷於內。從外而之內也。弦則帶數。甲終於甲也。緊則帶洪。壬終於丙也。若弦虛則無火。細則有水。此二脈從內之外也。不宜離珠丹。
白話文:
將九味藥搗成粉末,用米酒做成丸劑,大小如桐子。用硃砂作藥丸外衣,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時用溫酒或鹽湯送服。
小便不利,皮膚濕潤滑膩,熱氣蒸騰少,陰氣不化,氣走小便自利,皮膚乾燥粗糙。這是因為津液不能停留在體內,可以使用離珠丹來治療。
脈弦而數,表示陽氣陷於內部,從內部向外發展。弦脈伴隨數脈,弦脈的終點是絃脈。脈緊伴隨洪脈,緊脈的終點是丙脈。如果脈弦虛,則無火;脈細,則有水。這兩種脈搏都是從內部向外發展,不適合使用離珠丹。
2. 通治三焦甚寒之氣
【大已寒丸】,治臟腑虛寒。心腹㽲痛。泄瀉腸鳴。自利自汗。米穀不化。手足厥冷。
白話文:
大已寒丸:
- 主要治療臟腑虛寒引起的疾病。
- 心腹疼痛,腸鳴腹瀉,自發性腹瀉和自發性出汗。
- 消化不良,米穀類食物無法消化吸收。
- 手腳冰涼。
蓽茇,肉桂(各六兩半),乾薑,良薑(各十兩)
上為末。麵糊丸如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。米飲湯下。食前服。
白話文:
-
蓽茇:6.5 兩
-
肉桂:6.5 兩
-
乾薑:10 兩
-
良薑:10 兩
麵粉做成的丸子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二十丸。用米湯送下。在進食前服用。
【四逆湯】,治傷寒自利不渴。嘔噦不止。或吐利俱發。小便或澀或利。或汗出過多。脈微欲絕。腹痛脹滿。手足逆冷。及一切虛寒逆冷。並宜服之。
白話文:
【四逆湯】:治療傷寒自利不渴。嘔吐呃逆不止。或嘔吐、腹瀉同時發作。小便有時不通暢,有時又通暢。或汗出過多。脈搏微弱,幾乎消失。腹痛腹脹。手足冰冷。以及一切虛寒、冰冷的疾病。都適合服用。
甘草(炙。二兩),乾薑(一兩半),附子(生。去皮臍。細切。半兩)
上㕮咀。每服三錢。水一盞半。煎至八分。去渣。溫服。不計時。
白話文:
-
甘草(經過炙烤處理,二兩)
-
薑乾(一兩半)
-
附子(生附子,去皮去臍,切碎,半兩)
每服三錢。加水一盞半。煎煮至剩餘八分。濾去藥渣。溫服。不拘泥於服用的時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