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衛生寶鑒》~ 卷二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5)

1. 用藥無據反為氣賊

北京按察書吏李仲寬,年逾五旬,至元己巳春,患風證,半身不遂,四肢麻痹,言語謇澀,精神昏憒。一友處一法,用大黃半斤,黑豆三升,水一斗,同煮豆熟,去大黃,新汲水淘淨黑豆,每日服二三合,則風熱自去。服之過半,又一友云:「通聖散、四物湯、黃連解毒湯,相合服之,其效尤速。」服月餘,精神愈困,遂還真定,歸家養病。親舊獻方無數,不能悉錄,又增喑啞不能言,氣冷手足寒,命予診視,細詢前由,盡得其說。予診之,六脈如蛛絲細。

予謂之曰:「夫病有表裡虛實寒熱不等,藥有君臣佐使大小奇偶之制,君所服藥無考憑,故病愈甚,今為不救,君自取耳。」未幾而死。

有曹通甫外郎妻蕭氏,六旬有餘,孤寒無依,春月忽患風疾,半身不遂,語言謇澀,精神昏憒,口眼喎斜,與李仲寬證同。予刺十二經井穴,接其經絡不通,又灸肩井、曲池,詳病時月,處藥服之,減半。予曰:「不須服藥,病將自愈。」明年春,張子敬郎中家見行步如故。

予嘆曰:「夫人病全得不亂服藥之力。由此論李仲寬亂服藥,終身不救;蕭氏貧困,恬憺自如獲安。《內經》曰:『用藥無據,反為氣賊。』聖人戒之。」

一日,姚雪齋舉許先生之言曰:「富貴人有二事反不如貧賤人:有過惡不能匡救,有病不能醫療。噫,其李氏之謂歟!」

白話文:

北京的按察書吏李仲寬,年過五十歲,在元朝己巳年春天,得了中風的病症,半身不遂,四肢麻木,說話口齒不清,精神也變得昏亂。有一個朋友給他一個偏方,用半斤大黃、三升黑豆,加一斗水一起煮,煮到豆子熟了就把大黃去掉,用新打的水把黑豆洗乾淨,每天吃二三合,說這樣風熱就會退去。他吃了超過一半的量,又有一個朋友說,把通聖散、四物湯、黃連解毒湯這些藥合在一起吃,效果會更快。他吃了個把月,精神反而更加困頓,就回到真定老家養病。親戚朋友們給他獻了無數的藥方,多到記都記不完。結果還增加了說不出話的症狀,手腳冰冷。於是請我去看診,我仔細詢問他之前的狀況,才知道他用藥的經過。我替他把脈,六脈都像蜘蛛絲一樣微弱,我對他說:「病有表裡虛實寒熱的不同,用藥也有君臣佐使、劑量大小奇偶的搭配。你吃的那些藥都沒有根據,所以病才會越來越嚴重,現在已經沒救了,這都是你自己造成的。」沒多久他就過世了。

另外有一個叫曹通甫的外郎,他的妻子蕭氏,六十多歲,孤苦無依。春天時也突然得了中風,半身不遂,說話口齒不清,精神昏亂,口眼歪斜,症狀和李仲寬一樣。我替她針刺十二經絡的井穴,疏通她不通的經絡,又針灸肩井、曲池等穴位,詳細詢問她發病的時間,開藥給她吃,病情減輕了一半。我說:「不需要再吃藥了,病就會自己好。」隔年春天,在張子敬郎中家裡看到她走路像平常人一樣。

我感嘆說:「人能痊癒,全是因為沒有亂吃藥的功勞。」由此來看,李仲寬因為亂吃藥,最後沒有救回來,蕭氏因為貧困而沒有亂服藥,反而安然痊癒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用藥沒有根據,反而會損耗正氣。」聖人早就告誡過這點。有一天,姚雪齋舉了許先生的話說:「富貴之人有兩件事情反而不如貧賤之人,有過錯不能改正,有病不能好好治療。」唉,說的就是李仲寬這種人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