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衛生寶鑒》~ 補遺 (13)
補遺 (13)
1. 似外感陽明中熱證
有天氣大熱時。勞役得病。或路途勞役。或田野中勞役。或身體怯弱。食少勞役。或長齋久素。胃氣久虛勞役。其病肌體壯熱。躁熱悶亂。大惡熱。渴飲水、此與陽明傷寒熱白虎湯證相似。鼻口中氣短促上喘。此乃脾胃久虛。元氣不足之證。身亦疼痛。至日西作。必譫語熱渴。
白話文:
在天氣非常炎熱的時候,因勞動而生病。或者是在趕路勞累時。或者是在田野裡勞動。或者身體虛弱,飲食不足而勞動。或者長期吃齋茹素。胃氣長期虛弱而勞動。病症表現為肌體壯熱,躁熱煩悶,非常怕熱。口渴想喝水,這與陽明傷寒熱白虎湯的證狀相似。鼻子和嘴巴裡呼吸急促,喘氣。這是脾胃長期虛弱,元氣不足的證據。身體也會疼痛。到了日落西山的時候,一定會譫語狂言而口渴。
悶不止。脈洪大空虛。或微弱。白虎湯證其脈洪大有力。與此內傷中熱不同。治用清暑益氣湯。
白話文:
悶熱難過,脈象洪大而空虛,或者脈象微弱。白虎湯主治脈象洪大有力。與內傷中熱的這種情況不同。治療使用清暑益氣湯。
人參,白朮,陳皮,神麯,澤瀉(各半錢),黃耆(一錢半。少汗者減半錢),甘草(炙),黃柏(酒浸),葛根,青皮,當歸身,麥門冬(各三分),蒼朮(一錢半),升麻(一錢),五味子(九枚)
上十五味銼。作一服。水二盞。煎至一盞。去渣。稍熱服。食遠。
白話文:
人蔘、白茯苓、陳皮、神曲、澤瀉(各0.5克),黃芪(1.5克。少汗者減0.5克),炙甘草、黃柏(用酒浸泡過)、葛根、青皮、當歸身、麥門冬(各0.3克),蒼朮(1.5克),升麻(1克),五味子(9枚)
取十五味藥材磨成細末。用兩碗水煎煮,煎至剩下一碗。濾掉渣滓。藥湯稍熱時服用。服藥後宜進食。
2. 似外感惡風寒證
有因勞力坐臥陰涼處。後病表虛。不任風寒。少氣短促。懶言語聲。困弱無力。○此因勞役辛苦。腎中陰火沸騰。後因脫衣。或沐浴歇息於陰涼處。其陰火不行。還歸皮膚。腠理極虛。無陽。被風與陰涼所遏。以此表虛不任風寒。與外感惡風相似。不可同外感治。宜用補中益氣湯。(方見前)
白話文:
有的人因為勞累而坐臥在陰涼的地方,之後患上表虛的疾病,不能抵禦風寒,呼吸急促,懶得說話,感到睏倦虛弱,沒有力氣。這是因為勞累辛苦,腎中的陰火沸騰,之後因為脫衣服或者在陰涼處沐浴休息,陰火不流通,又回到皮膚,腠理極度虛弱,沒有陽氣,被風和陰涼遏制,所以表虛,不能抵禦風寒,與外感惡風類似。但是不能和外感一起治療,應該使用補中益氣湯。(方子見前)
3. 似外感雜證
勞役形體。飲食失節。脾胃中州。變寒走痛而發黃。治用小建中湯。或大建中湯。或理中湯。(方見前)
【小建中湯】
白話文:
過度勞累傷身,飲食失調,脾胃中氣不足,寒氣內侵,四處遊走,導致皮膚發黃。治療方法是使用小建中湯、大建中湯或理中湯。(具體方劑見前)
小建中湯
組成: 人參、乾薑、炙甘草、白朮、茯苓、陳皮、生薑、大棗
功效: 溫中補氣健脾利濕
適用: 脾胃虛寒,中氣不足,脘腹脹滿,嘔吐洩瀉,肢體乏力,面色萎黃。
芍藥(六兩),桂枝,甘草(各二兩),大棗(七個),生薑(三兩),膠飴(一升)
上㕮咀。以水七升。煎至三升。去渣。入膠飴。更上微火消解。溫服一升。日三服。
白話文:
芍藥(240克),桂枝、甘草(各80克),大棗(7枚),生薑(120克),膠飴(500毫升)
將水七升。煎煮至三升。去除渣滓。加入膠飴。再用文火慢慢熬化。溫服一升。每日三次。
4. 長夏濕熱胃困
有長夏五六月濕熱之時。人困倦。四肢不收。精神短少。胸滿短氣。肢節疼痛。氣促而喘。身熱而煩。或大便泄利而黃。或白泔色。或渴。或不渴。或不飲食。或小便頻數而黃。治用清暑益氣湯。(方見前)
白話文:
到了五、六月夏季炎熱的時候,人們會感到疲倦睏乏,四肢倦怠麻木,精神萎靡不振,胸部鬱悶,呼吸短促,肢體關節疼痛,氣促喘息,身體發熱煩躁。有的腹瀉,大便稀黃或白色稀薄如泔水。有的口渴,也有的不渴,有的不想吃東西,也有的小便頻繁且黃色。治療時應服用清暑益氣湯。
【五苓散】,治中暑煩渴。身熱頭痛。霍亂吐瀉。小便赤少。或飲水即吐。亦宜服之。
白話文:
【五苓散】,治療中暑煩渴,身體發熱、頭痛,霍亂吐瀉,排尿量少或發紅,或是喝水就嘔吐。也適合服用。
澤瀉(二十五兩),白朮(十五兩),赤茯苓(去皮。十五兩),豬苓(去皮。十五兩),肉桂(去粗皮。十兩)
上為細末。每服二錢。熱湯調下。不拘時服。
白話文:
澤瀉(25 兩),白朮(15 兩),赤茯苓(去皮,15 兩),豬苓(去皮,15 兩),肉桂(去粗皮,10 兩)
每次服用兩錢。用熱湯送服。早晚服皆可。
【縮脾飲】,解伏熱。除煩渴。消暑毒。止吐利。霍亂之後。服熱藥太多致煩躁者。並宜服之。
白話文:
【縮脾飲】,可治療夏季暑熱、煩渴、暑毒、嘔吐、腹瀉等症狀。霍亂之後,服用過多熱性藥物導致煩躁的人,也適合服用。
縮砂仁,乾葛,烏梅肉,白扁豆(各二兩),草果(煨。去殼),甘草(炙。各四兩)
上㕮咀。每服五錢。水二盞。煎至一盞。不拘時。任意代熟水飲之。極妙。
白話文:
縮砂仁、乾葛、烏梅肉、白扁豆(各二兩),草果(煨熟、去殼),甘草(炙烤,各四兩)
一次服用五錢(藥材)。用兩碗水煎煮,煎至剩下一碗。不限時間,直接用開水送服。效果極好。
【枇杷葉散】,治中暑伏熱。引飲太過。脾胃傷冷。飲食不化。胸膈痞悶。嘔噦噁心。頭目昏眩。口乾煩渴。肢體困倦。全不思食。或陰陽不和。致成霍亂。吐利轉筋。煩躁引飲。
白話文:
枇杷葉散,用於治療因天氣炎熱而中暑的人。飲太多雨水。脾胃受寒。飲食不消化。胸悶腹脹。嘔吐噁心。頭暈目眩。口乾煩渴。疲勞。完全沒有胃口。或陰陽不合。導致霍亂。嘔吐和腹瀉引起的肌肉痙攣。煩躁不安。喝很多水。
枇杷葉(去毛。炙半兩),香薷(三分),白茅根,麥門冬(各一兩。去心)
白話文:
枇杷葉(去除毛。烘烤半兩),香薷(三分),白茅根,麥門冬(各一兩。去除中心)
丁香,甘草(炙),乾木瓜(各一兩),陳皮(去白焙。半兩),厚朴(去皮。薑汁炙。各半兩)
白話文:
-
丁香:一兩
-
甘草(炙):一兩
-
乾木瓜:一兩
-
陳皮(去白焙):半兩
-
厚朴(去皮、薑汁炙):半兩
上為末。每服二錢。溫水調下。煩躁用新汲水調下。不拘時服。小兒亦可服。量歲數減少與之。
【桂苓甘露飲】,治伏暑引飲過度。肚腹膨脹。霍亂瀉利。並皆治之。
白話文:
【桂苓甘露飲】用於治療中暑導致過度飲水,導致腹部脹滿、霍亂腹瀉。此方對所有這些情況都有效。
每服兩錢,用溫水調服。煩躁不安時,使用新汲取的冷水調服。不受時間限制,不拘時服。兒童也可以服用,根據年齡酌量減少用量。
白朮,豬苓(去皮),白茯苓(去皮),滑石(研。各二兩),甘草(炙),寒水石(研),澤瀉(各一兩),肉桂(去皮。半兩)
上為末。每服三錢。熱湯或冷水調下。不拘時服。入蜜少許亦好。
白話文:
白朮、豬苓(去掉外皮)、白茯苓(去掉外皮)、滑石(研磨成粉末。各二兩)、甘草(烤過的)、寒水石(研磨成粉末)、澤瀉(各一兩)、肉桂(去掉外皮。半兩)
每服三錢重。可用熱湯或冷水調和服用。不受特定時間限制。若加入少許蜂蜜亦可。
【黃連香薷湯】,治伏暑引飲。口燥咽乾。或吐或瀉。及治臟腑冷熱不調。飲食不節。或食腥膾生冷過度。或起居不節。或露臥濕地。或當風取涼。而風冷之氣。歸於三焦。傳於脾胃。脾胃得冷。不能消化水穀。致令真邪相干。腸胃虛弱。飲食變亂於腸胃之間。便致吐利。心腹疼痛。霍亂氣逆。有心痛而先吐者。有腹痛而先利者。有吐利俱發者。有發熱頭痛體疼。而復吐利虛煩者。或但吐利心腹刺痛者。或轉筋拘急疼痛。或但嘔而無物出。或四肢逆冷而脈欲絕。或煩悶昏塞而欲死者。此藥悉能主之。
白話文:
(黃連香薷湯),治療中暑口渴的疾病。症狀有:口乾舌燥、嘔吐或腹瀉。以及治療臟腑冷熱不調。飲食不節制。或食太多腥味或生的食物。或起居沒有規律。或在潮濕的地方睡覺。或吹風取涼。風和冷的氣歸於三焦,並傳到脾胃。脾胃受寒,不能消化食物。導致正氣與邪氣相互影響,腸胃虛弱。食物在腸胃之間變亂,導致嘔吐、腹瀉、心腹疼痛、霍亂、氣喘等。症症狀包括:心痛先嘔吐、腹痛先腹瀉、嘔吐腹瀉同時發生、發熱頭痛全身疼痛後又嘔吐腹瀉、虛弱煩躁、或僅有嘔吐腹瀉,心腹疼痛、轉筋拘急疼痛、或僅有嘔吐但沒有東西吐出、或四肢逆冷,脈搏微弱,或煩悶昏塞,瀕臨死亡等。此藥都能治療這些症狀。
黃連(四兩),香薷(一斤),白扁豆(微炒。半斤),厚朴(去皮。薑汁炙熟。半斤)
白話文:
黃連(一兩六錢),香薷(四兩),白扁豆(微炒。二兩),厚朴(去皮。薑汁炙熟。二兩)
上㕮咀。每服五錢。水二盞。入酒少許。煎至一盞。沉冷。不拘時服。
【消暑十全飲】,消暑氣。進飲食。
白話文:
【消暑十全湯】,可以消暑氣,增進食慾。
使用方法:
每次服用五錢。加水二碗。加入少量酒。煎煮至一碗。放涼後,不拘時服用。
人參,厚朴(薑製),白朮,香薷,木瓜,白扁豆,黃耆,陳皮,白茯苓,甘草(各等分)
上㕮咀。每服五錢。水二盞。生薑三片。煎至一盞。不拘時服。
白話文:
人參、厚朴(薑製)、白朮、香薷、木瓜、白扁豆、黃耆、陳皮、白茯苓、甘草(各一樣多)
每次服用五錢(藥材)。加兩碗水和三片生薑。煎煮至剩一碗。不限服用的時間。
【六和湯】,治心脾不調。氣不升降。霍亂輕筋。嘔吐泄瀉。寒熱交作。痰喘咳嗽。胸膈痞滿。頭目昏痛。肢體浮腫。嗜臥怠惰。小便赤澀。並傷寒陰陽不分。冒暑伏熱、煩悶。或成痢疾。中酒煩渴。畏食。婦人胎前產後。並宜服之。
白話文:
【六和湯】,用來治療心脾不和調,氣息不升降。霍亂抽筋,嘔吐腹瀉。寒熱交替,痰多喘咳。胸膈脹滿,頭昏眼花。四肢浮腫,嗜睡懶散。小便赤澀。還有外感風寒陰陽不分,夏季伏熱、煩躁。或患痢疾。喝酒過多煩渴,畏食。婦女懷孕前後,都適合服用。
半夏,杏仁,縮砂仁,人參,甘草(各一兩),赤茯苓,藿香,木瓜,白扁豆(各二兩),香薷,厚朴(各四兩)
上㕮咀。每服五錢。水二盞。生薑三片。棗一枚。煎至一盞。不拘時服。
白話文:
半夏、杏仁、縮砂仁、人參、甘草(各 30 公克),赤茯苓、藿香、木瓜、白扁豆(各 60 公克),香薷、厚朴(各 120 公克)。
每服五錢重。用兩碗水,搭配三片生薑和一顆紅棗。煎煮至只剩一碗水。不拘時間服用。
【大順散】,治冒暑伏熱。引飲過多。脾胃受濕。水穀不分。清濁相干。陰陽氣逆。霍亂嘔吐。臟腑不調。
白話文:
「大順散」這種藥,用來治療在酷暑天氣受熱。過多喝水導致脾胃受濕,水穀不能分別、清濁混合,陰陽之氣逆亂,引發霍亂嘔吐,臟腑功能失調。
甘草(三斤),乾薑(四斤),杏仁(去皮尖炒。四斤),肉桂(去粗皮。四斤)
白話文:
甘草(三斤):甘草是一種中藥,具有清熱解毒、潤肺止咳、益氣補脾等功效。
乾薑(四斤):乾薑是一種中藥,具有溫中散寒、發汗解表的作用。
杏仁(去皮尖炒。四斤):杏仁是一種中藥,具有止咳平喘、潤肺定喘的作用。
肉桂(去粗皮。四斤):肉桂是一種中藥,具有溫中散寒、活血通脈的作用。
上為末。每服三錢。白湯調下。不拘時服。
【益元散】,治中暑身熱。小便不利。此藥性涼。除胃脘積熱。
滑石(六兩),甘草(一兩)
白話文:
【益元散】,治療中暑身熱、小便不通。此藥性涼,能清胃脘積熱。
滑石(六兩),甘草(一兩)
服用方法:每服三錢,用白開水調勻後服用,不拘時間
上為細末。每服三錢。用熱湯或冷水調下。如欲發汗。以蔥白、豆豉調湯下。不拘時服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。可以用熱湯或冷水調服。若想發汗,可以用蔥白、豆豉煮湯來調服。不拘泥於服用時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