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衛生寶鑒》~
1. 卷二十二
2. 北方下疰腳氣論
內經云。太陽之勝。火氣內郁。流散於外。足胻胕腫。飲發於中。胕腫於上。又云。脾脈搏堅而長。其色黃。當病少氣。其耎而散色不澤者。當病足胻腫。若水狀也。脾病者、身重肉痿。足不能行。善瘈。腳下痛。此谷入多而氣少。濕居下也。故濕從下受之。如上所說。皆謂脾胃濕氣下流。
乘其肝腎之位。由是足脛疼痛而胕腫也。夫五穀入胃。糟粕、津液、宗氣。分為三隧。故宗氣積於胸中。出於喉嚨。以貫心肺而行呼吸焉。營氣者秘其津液。注之於脈。化而為血。以營四末。內注五臟六腑。以應刻數焉。衛氣者。出悍氣之慓疾。而先行於四末分肉之間。行而不休者也。
又宗氣之道。內谷為實。谷入於胃。乃傳之於脈。流溢於中。布散於外。精專者行於經隧。常營無已。終而復始。是謂天地之紀。或飲食失常。胃氣不能鼓舞。脾氣不能運化。行於百脈。其氣下流。乘其肝腎。土木水相合。下疰於足胻。胕腫而作疼痛。晉蘇敬號為腳氣是也。
凡治此疾。每旦早飯。任意飽食。午飯少食。日晚不食。彌佳。恐傷脾胃營運之氣。失其天度。況夜食則血氣壅滯。而行陰道。愈增腫痛。古之人少有此疾。自永嘉南渡。衣纓士人多有之。大唐開關。爪牙之士作鎮於南極。其地卑濕。霧露所聚。不襲水土。往者皆遭之。關西河北人。
皆不生此疾。外臺秘要總錄。亦說江東嶺南大率有此。此蓋清濕襲虛傷於下。故經云。感則害人皮肉筋骨者也。故制方立論。皆詳其當時土地所宜而治之。今觀此方爽愷。(謂爽明愷燥也。本左傳)而無卑濕之地。況腠理致密。外邪難侵。而有此疾者。何也。蓋多飲乳酪醇酒。
水濕之屬也。加以奉養過度。以滋其濕水之潤下。氣不能呴之。故下疰於足胻。積久而作腫滿疼痛。此飲之下流之所致也。豈可與南方之地同法而治哉。當察其地勢高下。詳其飲食居處。立為二法。一則治地之濕氣。一則治飲食之下流。隨其氣宜。用藥施治。使無疾之苦。庶幾合軒岐之旨哉。
孫真人云。醫者、意也。隨時增損。物無定方。真知言哉。
白話文:
《黃帝內經》說,太陽經氣太盛,火熱之氣鬱積在體內,就會向外散發,導致腳踝和小腿腫脹。如果體內有水飲,水氣會從內部向上溢出,使腳踝腫脹。還說,脾脈搏動強勁且長,顏色發黃,就會出現氣虛的症狀。如果脈搏軟弱鬆散,顏色沒有光澤,就會出現腳踝和小腿腫脹,像水腫一樣。脾臟有病的人,身體沉重、肌肉萎縮,腳無法行走,容易抽搐,腳底疼痛。這是因為吃進去的食物多,但氣不足,濕氣停留在下方。所以,濕氣是從下部感受到的。以上所說的,都是指脾胃的濕氣向下流動,侵犯到肝腎的部位,因此導致腳和小腿疼痛並腫脹。
五穀雜糧進入胃後,會分成糟粕、津液和宗氣三個部分。宗氣積聚在胸中,從喉嚨發出,貫通心肺,進行呼吸。營氣會把津液藏好,注入脈搏,化為血液,來滋養四肢末端,並內注五臟六腑,以應和身體的正常運作。衛氣是快速流動的陽氣,先運行於四肢末端的肌肉之間,不停地循環。
宗氣的運行之道,以從食物中攝取的精華為根本。食物進入胃後,會傳送到脈絡,流遍全身,散佈於外。精純的部分會行於經絡,不斷地運轉,周而復始,這是自然運行的規律。如果飲食不正常,胃氣就不能正常運行,脾氣也不能運化,氣就向下流動,侵犯到肝腎,造成土、木、水三者相互影響,導致氣往下衝到腳和小腿,引發腫脹和疼痛。晉朝的蘇敬把這種病稱為腳氣。
治療這種病,每天早上要盡情吃飽,中午少吃,晚上不吃,這樣最好。以免損傷脾胃的運化之氣,失去正常的規律。況且晚上吃飯會使血氣阻塞,運行於陰經,反而會增加腫痛。古人很少有這種病,自從永嘉之亂後,南方遷徙的士大夫就多有這種病。唐朝開疆擴土,派兵鎮守南方邊陲,那裡地勢低窪潮濕,霧氣濃厚,不適應當地水土的人,都會得這種病。關西、河北一帶的人,都不會得這種病。《外臺秘要》也記載江東、嶺南一帶大都容易得這種病。這大概是因為清冷的濕氣侵襲虛弱的下半身所導致的。《黃帝內經》說,感受濕邪會傷害人的皮肉筋骨。所以制定藥方和理論,都要詳細考慮當時當地的環境,來對症治療。現在看來,這裡的環境清爽乾燥,沒有低窪潮濕的地方,而且皮膚紋理緻密,外邪難以入侵,但卻有這種病,這是為什麼呢?大概是因為過多飲用乳酪、濃酒等,這些都屬於水濕類的食物。再加上過度滋養,更增加了濕水的潤下之勢,導致氣無法向上運行,所以就下注到腳和小腿,久而久之就會腫脹疼痛。這是因為飲食物的濕氣向下流動所導致的。難道可以和南方的方法一樣治療嗎?應當仔細觀察當地地勢的高低,詳細了解飲食起居,制定兩種方法:一是治療當地的濕氣,二是治療飲食向下流動的問題。根據具體情況,採用不同的藥物治療,使人們不再受疾病困擾,這樣才符合黃帝和岐伯的醫理。
孫思邈說,醫生用藥,要根據病情變化來調整,沒有固定不變的藥方,這句話真是至理名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