祝補齋

《衛生寶鑒》~ 卷二十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十 (3)

1. 離合真邪說

古有離合真邪云者。蓋聖人慾使其真邪相離而勿合之謂也。若邪入於真。則真受其蠹而不遂其純一之真。真之不遂。則其所謂真也、罹害有不可言者。真被乎邪。竊其柄而肆其橫逆。邪既橫逆。則其為患。復可勝言哉。嗚呼真邪之不可合也如此。胡為真。胡為邪。真之為言也、天理流行。

白話文:

古人有說過「離合真邪」這個概念。聖人的意思是,使真、邪兩者分開,不要合在一起。如果邪氣侵入真氣,那麼真氣就會受到損害,無法保持其純淨和諧的狀態。真氣一旦受損,那麼所謂的真,就會受到無法言喻的傷害。真氣被邪氣侵襲,邪氣就會竊取真氣的權柄,肆意橫行。邪氣橫行跋扈,那麼它所造成的危害,又豈是言語能形容的呢?唉,真、邪兩者是不能合在一起的啊。什麼是真?什麼是邪?真,就是天理的運行。

付與萬物。萬物得以為生者。皆真也。聖人保之如持盈。邪之為言也、天地間非四時五行之正氣。而差臻迭至者、皆邪也。聖人避之猶矢石。其防微杜漸之嚴如是。淵有旨哉。蓋真立則邪遠。邪厲則真殘。邪固可除。真尤宜養。養真之道。無須異求。但飲食男女。節之以限。

白話文:

賦予萬物生機,萬物得以生存,這都是真氣的作用。聖人保護真氣,就像保護裝滿水的器皿,唯恐溢出。邪氣,就是天地間不是四時五行正氣,而是交雜不純、迭至不絕的各種惡氣,聖人避之猶如躲避箭石。防微杜漸的嚴格要求就是如此。這話的意思是:真氣確立,邪氣自然遠離;邪氣盛行,真氣就會衰弱。邪氣固然可以祛除,更重要的是要養護正氣。養護真氣的方法,無須特別尋求,只要在飲食男女上加以節制,不要過度,即可。

風寒暑濕。御之以時。復能實慈恕以愛人。虛中襟而應物。念慮必為之防。舉止必為之敬。如斯內外交養周備。則吾之生。不永生而生。不期壽而壽矣。不然。攝養少或不嚴。則六邪乘隙競入。諸疾交生。眾害並作。則吾之真所能存者幾希。故聖人憂之。揆度權衡機宜所在。

白話文:

風寒暑濕,要依照時節變化來防護。又要能夠充實慈悲寬恕的胸懷來愛人。心胸虛空純淨來應對事物。念慮必須要有預防。舉止必定要恭敬。像這樣內外交養周到齊備,那麼我的生命,就會長生不老。不刻意求長壽,自然就能長壽。否則,保養稍有不足或不嚴格,那麼六種邪氣就會乘虛而入。各種疾病產生,多種危害同時出現。那麼我的真氣所能保全的就很稀少了。所以聖人憂慮這些,揆度權衡機宜所在。

示之以克邪之方。使屏之如沃雪拔刺而無遺者以此。古人有云。樹德務滋。除惡務本。亦此意也。然去邪之方。經旨俱存。再拜遺詮。敬為節錄。

白話文:

(醫師)指示給他可以剋制邪惡的方法,使他把體內的邪惡全部排出,像沖洗雪水拔除刺一樣,沒有殘留。這就像古人說過的「樹立道德品格務必使之滋長,清除邪惡務必除掉根源」。也是這個意思。但是清除邪惡的方法,經書旨意都已經寫明瞭,我再拜讀前人的著作,恭敬地節錄如下:

2. 針有補瀉法

帝問邪氣在經。其病何如。取之奈何。對曰。邪之在經。如水得風。波湧隴起。其行脈中循循然。其中手也。時大時小。動無常處。在陰與陽。不可為度。卒然逢之。早遏其路。吸則內針。無令氣忤。靜以久留。無令邪市。吸則轉針。以得氣為故。候呼引針。呼盡乃去。大氣皆出。

白話文:

皇帝問道,邪氣在經脈中會出現什麼樣的症狀,要如何治療呢?

回答說,邪氣存在經脈中,就像水遇到了風,波浪洶湧,上下起伏。它在脈中循著經絡運行,忽大忽小,沒有固定的位置。邪氣或在陰,或在陽,沒有一定的規律。一旦突然遇到邪氣,要及早遏制它的路徑。吸氣時就要內針,不要讓氣逆亂。以靜謐的狀態久留針灸,不要讓邪氣有立足之地。呼氣時要轉動針灸,以獲得氣為目的。觀察呼氣時針灸是否引起疼痛,呼氣結束後才拔出針灸。這樣,大氣就會全部排出。

故命曰瀉。帝曰。不足者補之奈何。必先捫而循之。切而散之。推而按之。彈而挐(一作弩)之。爪而下之。通而取之。外引其門。以閉其神。呼盡內針。靜以久留。以氣至為故。如待所貴。不知日暮。其氣以至。過而自緩(一作護)候吸引針。氣不得出。各在其處。推闔其門。

白話文:

因此稱為瀉法。[黃帝]說,不足的用什麼方法補充?應先用[望、聞、問、切]等方法診視,再用推、按、彈、撥、掐、拿等手法治療,然後用針灸方法治療。用針灸的方法治療,要通利病人的經絡,使其門戶洞開,以閉固病人的精神,然後沿經脈慢慢地把鍼刺入體內,留針一段時間,直到產生針感。如同對待貴賓一樣,不知不覺中日已西沉,這時針感已經產生。現在病人的氣血逐漸不足,應從容緩慢地旋轉針柄,再慢慢地將針拔出,使病人的元氣不得外出,各歸其位,又應輕輕地按壓住針眼,使血氣得到閉固。

令神氣存。大氣留止。故命曰補。○瀉法。先以左手揣按得穴。以右手置針於穴上。令病人咳嗽一聲。捻針入腠理。得穴。令病人吸氣一口。針至六分。覺針沉澀。復退至三四分。再覺沉澀。更退針一豆許。仰手轉針頭向病所。以手循經絡。循捫至病所。氣至病已。合手回針。

白話文:

使精神氣體保存,大氣停留在體內,所以稱之為補法。瀉法為:先用左手按壓穴位,用右手把針放在穴位上,令病人咳嗽一聲,捻動針刺入肌肉裡面,找到穴位,令病人吸一口氣,針刺到六分深,感覺針沉重遲澀,再退針到三四分,再感覺沉重遲澀,再退針一豆許。仰起手使針頭朝向病處,用手沿著經絡循摸到病處,氣血到達病處,病自愈,合手回針。

引氣過針三寸。隨呼徐徐出針。勿閉其穴。命之曰瀉。○補法。先以左手揣按得穴。以右手按之。置針於穴上。令病人咳嗽一聲。捻針入腠理。得穴。令病人呼氣一口將盡。內針至八分。覺針沉緊。復退一分許。如更覺沉緊。仰手轉針頭向病所。依前循捫至病所。氣至病已。

白話文:

  • 瀉法:將針刺入三寸深,隨著病人呼氣時慢慢拔針,不要閉住穴位,稱之為瀉法。

  • 補法:先用左手撫摸按壓,找到穴位。用右手按住穴位,將針放在穴位上。讓病人咳嗽一聲,將針捻入皮膚組織,找到穴位。讓病人呼出一口氣,將針刺入八分深。感覺到針刺沉緊,再退針一分左右。如果仍然感覺沉緊,將手向上轉動針頭,指向病竈。依循剛才的步驟,找到病竈。氣到病竈,病情即可痊癒。

隨吸而疾出。針速閉其穴。命之曰補。

白話文:

針刺後隨吸氣而快速拔針,用針尖瞬間封閉穴位,稱為「補法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