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衛生寶鑒》~ 卷一 (3)
卷一 (3)
1. 古方名實辨
仲景以小柴胡治少陽證口苦舌乾、往來寒熱而嘔。蓋柴胡味苦平。行少陽經。黃芩味苦寒為佐。治發熱口苦。生薑辛溫。半夏辛熱。治發寒而嘔。人參甘溫。安胃和中。大棗甘平溫。和陰陽。調榮衛。生律液。使半表半裡之邪而自解矣。大承氣湯治陽明本實痞滿燥實。枳實苦微寒、泄痞。
厚朴苦溫、除滿。芒硝辛寒、潤燥。邪入於腑而作熱實。以大黃苦寒下之。酒製者為因用。熱散氣升而作汗解矣。因以承氣名之。錢仲陽以升麻湯治小兒寒暄不時。陽明經受邪。身熱目疼。鼻乾不得臥。及瘡疹未發。發而不勻。升麻苦平、葛根甘平、解散外邪。甘草甘溫。芍藥酸微寒。
調和中氣。拒邪不能傷其里。白朮散治小兒陽明本虛。陰陽不和。吐利後而亡津液。虛熱口乾。人參、甘草、白朮、甘溫。和中補胃。藿香、木香辛溫芳馨。可以助脾。茯苓甘平。分陰陽而導其濕。葛根甘平。倍於眾藥。其氣輕浮。鼓舞胃氣上行。生津液而解肌熱。局方中四物湯。
調榮養衛。益氣滋血。當歸辛溫。熟地黃甘溫能滋血。川芎辛溫。白芍藥味酸微寒。能養氣。蓋血為榮。氣為衛。四物相合。故有調益滋養之實。黃耆建中湯治面色痿黃。臍腹急痛。脾胃不足者。肝木乘之也。木勝其中。土走於外。故痿黃見於面。難經曰。其平和不可得見。
衰乃見耳。黃耆、甘草。甘溫能補脾土。芍藥之酸。能瀉肝木。水挾木勢。亦來侮土。故作臍腹急痛。官桂辛熱。散其寒水。生薑、大棗、飴糖。辛甘大溫。益氣緩中。又與脾胃行其津液。以養四臟。建脾制水。補子瀉鬼。使四臟各安其氣。必清必淨。則病氣衰去。建中之名。
亦不誣矣。上數方。藥證相對。名實相輔。可垂法於世。近世用雙解散。治風寒暑濕。飢飽勞逸。殆無此理。且如風邪傷衛。必自汗而惡風。寒邪傷榮。必無汗而惡寒。又云。傷寒傷風。其證不同。中暑自汗。必身熱而氣虛。中濕自汗。必體疼而沉重。且四時之氣。更傷五臟。
一往一來。未有齊至者也。飢則損氣。飽則傷胃。勞則氣耗。逸則氣滯。其證不同。治法亦異。蓋勞者溫之。損者補之。逸者行之。內傷者消導之。今內外八邪。一方治之。有此理乎。內經云調氣之方。必別陰陽。內者內治。外者外治。故仲景云。且除其表。又攻其里。言仍似是。
其理實違。其是之謂歟。如搜風丸、祛風丸。有搜風祛風之名。無搜風祛風之實。百解散亦此類也。諺云看方三年。無病可醫。療病三年。無藥可用。此亦名實不相輔故也。噫。去聖逾遠。其術晻昧。人自為法。無可考證。昔在聖人。垂好生之德著本草。作內經。仲景遵而行之以立方。
號群方之祖。後之學者。以仲景之心為心。庶得制方之旨。
白話文:
古方名稱與實際功效辨析
張仲景用小柴胡湯治療少陽病症,像是口苦、舌頭乾燥、忽冷忽熱而且想吐。因為柴胡味道苦,性平,主要走少陽經;黃芩味苦性寒,作為輔助藥,治療發熱口苦;生薑味辛性溫,半夏味辛性熱,用來治療發冷想吐;人參味甘性溫,可以安穩胃氣、調和中焦;大棗味甘性平溫,調和陰陽,協調營衛,產生津液,使半表半裡的邪氣自然消解。
大承氣湯治療陽明腑實症,也就是腹部脹滿、乾燥便秘的情況。枳實味苦性微寒,可以消除腹部痞塊;厚朴味苦性溫,可以消除腹部脹滿;芒硝味辛性寒,可以潤燥。邪氣進入腸道造成熱實證,用大黃味苦性寒來攻下,用酒來炮製是為了引導藥效。使熱邪消散,氣機上升,發汗而解。因此命名為承氣湯。
錢乙用升麻湯治療小兒寒熱不定的情況,這是陽明經受到邪氣侵襲,出現身體發熱、眼睛疼痛、鼻腔乾燥睡不著,以及疹子還沒發出來或是發出來不均勻的狀況。升麻味苦性平,葛根味甘性平,可以解散體表邪氣;甘草味甘性溫,芍藥味酸性微寒,可以調和中焦之氣,讓邪氣無法深入侵犯體內。
白朮散治療小兒陽明本虛,陰陽不協調,在吐瀉後傷了津液,出現虛熱口乾的狀況。人參、甘草、白朮都是味甘性溫,可以調和中焦、補養胃氣;藿香、木香味辛性溫,氣味芳香,可以幫助脾氣運化;茯苓味甘性平,可以區分陰陽並導引體內濕氣;葛根味甘性平,用量是其他藥物的加倍,它氣輕上浮,可以鼓舞胃氣上升,產生津液、解除肌肉發熱。
局方中的四物湯,主要調養營血,滋養衛氣,補益氣血。當歸味辛性溫,熟地黃味甘性溫,可以滋養血液;川芎味辛性溫,白芍藥味酸性微寒,可以養氣。因為血屬於營,氣屬於衛,四味藥合在一起,就能夠達到調和、補益、滋養的功效。
黃耆建中湯治療面色萎黃、肚臍腹部急痛,這是因為脾胃虛弱,肝木乘虛攻擊所導致。當肝木過盛,脾土就會衰弱,因此面色會出現萎黃。正如《難經》所說,身體平和的狀態不易察覺,只有當衰弱時才會顯現出來。黃耆、甘草味甘性溫,能夠補益脾土;芍藥味酸,能夠瀉肝木;水氣夾著木勢也會來侵犯脾土,所以會出現肚臍腹部急痛。官桂味辛性熱,可以驅散寒水;生薑、大棗、飴糖味辛甘性大溫,可以補益氣機、緩和中焦,還可以幫助脾胃運化津液,滋養全身臟腑。建立脾氣,控制水邪,補益虛弱的臟腑,瀉除過盛的邪氣,讓各臟腑安定。臟腑清淨了,病氣自然衰退,所以建中這個名稱,也是名副其實。
以上這些藥方,藥物和病症相對應,名稱和實際功效相符,可以作為後人學習的典範。
近來有人使用雙解散來治療風寒暑濕、飢飽勞逸引起的各種病症,這實在是沒有道理的。比如說,風邪傷了衛氣,一定會出現自汗怕風;寒邪傷了營血,一定會沒有汗而怕冷。又說,傷寒和傷風,病症並不相同;中暑自汗,一定會身體發熱且氣虛;中濕自汗,一定會身體疼痛且沉重。而且四季之氣,會輪流侵犯五臟,不會同時發生。飢餓會損耗氣機,吃太飽會傷害胃氣,勞累會耗損氣血,安逸會使氣機阻滯,這些病症都不相同,治療方法也應該不同。勞累的要溫補,損耗的要補益,安逸的要疏通,內傷的要消食導滯。現在卻用一個藥方來治療內外八種邪氣,怎麼會有這種道理呢?
《內經》說,調氣的藥方,一定要區分陰陽,內傷的要用內治的方法,外傷的要用外治的方法。所以張仲景說,要先去除體表的病邪,再去攻擊體內的病邪,這話聽起來好像有道理,但實際上違背了醫理。
像搜風丸、祛風丸,有搜風祛風的名字,卻沒有搜風祛風的功效,百解散也是這一類。俗話說,看藥方三年,沒有病可以醫;治療疾病三年,沒有藥可以用。這也是因為名稱與實際功效不符所導致。
唉!距離聖賢越來越遠,醫術也越來越模糊不清,大家各自為政,沒有可以考證的依據。古時候的聖人,秉持著好生之德,寫了《本草》,作了《內經》,張仲景遵循這些經典,制定了許多藥方,被稱為群方之祖。後世的學者,應該以仲景的心為心,才能領會製方的精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