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衛生寶鑒》~
1. 卷十九
2. 小兒門
3. 時氣溫疫外傷風寒
【升麻葛根湯】,治大人小兒時氣溫疫。頭痛發熱。肢體煩疼。
升麻,甘草,白芍藥(各十兩),葛根(十五兩)
上四味銼碎。每服三錢。水一盞半。煎八分。稍熱服。不以時。日二三服。
【惺惺散】,治小兒風熱瘡疹。傷寒時氣。頭痛壯熱。目澀多睡。咳嗽喘粗。鼻塞清涕。
人參,細辛,栝蔞根,茯苓,白朮,甘草,桔梗(各一兩半)
上七味為末。每服一錢。水一小盞。入薄荷三葉。同煎。至四分。溫服。如要和氣。入生薑煎服。不以時。○一法加防風、川芎各一分。同煎。
【人參生犀散】,解小兒時氣。寒壅咳嗽。痰逆喘滿。心忪驚悸。臟腑或秘或瀉。調胃進食。又主一切風熱。服尋常涼藥即瀉而減食者。(錢氏方)
前胡(七錢),杏仁(去皮尖。麩炒),桔梗(各五錢),人參(三錢),甘草(炙。二錢)
上為粗末。每服二錢。水一盞。煎至六分。去渣。溫服。食後。
【大青膏】,治傷風吐瀉。身溫涼熱。(匕謂匙也。應服藥多少。逐方說不盡。並臨時以意加減之。錢氏方)
天麻(一分末),白附(生末。一錢半),青黛(一錢。研),蠍尾(去毒。半錢),天竺黃(一字),烏梢蛇肉(酒浸焙末。半錢),麝香(一字匕),硃砂(一字)
上再研細和勻。生蜜和成膏。每服半皂角子大至一皂角子大。月中兒粳米大。同牛黃膏、溫薄荷水化一處服之。五歲以上。同甘露散服之。
【天麻防風丸】,治一切驚風。身體壯熱。多睡驚悸。手足抽掣。痰涎不利。及風溫邪熱。
乾蠍(炒),白殭蠶(炒。各半兩),天麻,防風,人參(各一兩),硃砂,雄黃(各二錢半),麝香(一錢),甘草(二錢半),牛黃(一錢)
上十味為末。蜜丸桐子大。每服一丸至二丸。薄荷湯化下。不以時。
【塗囟法】,治傷寒。(錢氏方)
麝香(研。一字),牛黃(末一字),青黛(末。一字匕),蜈蚣(末。半字)蠍尾(去毒炒末。半字),薄荷(半字匕)
上同研勻。熟棗肉劑成膏。新綿上塗勻。貼囟上四方。可出一指許。火上炙手熱。頻熨。百日裡內外兒。可用此塗。
【浴體法】(錢氏方)
青黛(三錢),天麻(末。二錢),烏梢肉(酒浸焙末。三錢),蠍尾(去毒炒),硃砂(研。各半錢),白礬(三錢),麝香(一字)
上七味。同研勻。入白礬末三錢和勻。每用三錢。水三碗。桃枝一握。並葉五七枚同煎十沸。溫熱得所。浴之。勿浴背上。
【紫霜丸】,治乳哺失節。宿滯不化。胸膈痞滿。嘔吐噁心。或大便酸臭。乳食不消。
代赭石(醋淬。細研),赤石脂(各一兩),杏仁(去皮尖炒別研。五十枚),巴豆(去皮心。出油炒研。三十粒)
上為末和勻。湯浸蒸餅。丸如黃米大。兒生三十日外。可服一丸。一歲至三歲可服二丸至三丸。皂角子煎湯送下。米飲亦得。微利為度。未利再服。更量虛實加減。
【消積丸】(錢氏方)
砂仁(十二個),丁香(九個),烏梅(三個),巴豆(二個去心膜。出油)
上為末。糊丸如黍米大。三歲以上三五丸。以下二三丸。溫水送下。無時。
【厚腸丸】,治小兒失乳。以食飼之。未有食腸。不能克化。而生腹脹。四肢瘦弱。或病色無常。
蒼朮(三錢。炒),神麯(五分。炒),大麥櫱(五分。炒),橘皮(去白),半夏(湯洗),枳實(炒。各三分),人參,厚朴(薑製),青皮(各二分)
上為末。糊丸如麻子大。每服二十丸。溫水送下。食前。忌飽食。
白話文:
[升麻葛根湯],治療大人小孩感染時疫,出現頭痛發熱、四肢痠痛等症狀。
藥材:升麻、甘草、白芍藥(各十兩)、葛根(十五兩)
用法:將以上四種藥材切碎,每次取三錢,加水一碗半煎煮至八分,稍微溫熱服用。不拘時間,一天可服用二至三次。
[惺惺散],治療小兒因風熱引起的瘡疹、傷寒時疫,出現頭痛高燒、眼睛乾澀想睡、咳嗽氣喘、鼻塞流清涕等症狀。
藥材:人參、細辛、栝蔞根、茯苓、白朮、甘草、桔梗(各一兩半)
用法:將以上七種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取一錢,加水一小碗,放入薄荷葉三片一同煎煮至四分,溫熱服用。如果需要調和氣血,可以加入生薑一同煎煮服用。不拘時間。另一種做法是加入防風、川芎各一分一同煎煮。
[人參生犀散],解除小兒時疫,因寒氣引起的咳嗽、痰多氣喘、心悸驚慌、腸胃功能失調(便秘或腹瀉),並能調理腸胃幫助消化。也主治一切風熱症狀,適用於服用一般涼性藥物後反而腹瀉、食慾不振的患者。(錢氏方)
藥材:前胡(七錢)、杏仁(去皮尖,麩炒)(五錢)、桔梗(五錢)、人參(三錢)、甘草(炙)(二錢)
用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,每次取二錢,加水一碗煎煮至六分,去除藥渣後溫熱服用。飯後服用。
[大青膏],治療傷風引起的嘔吐腹瀉,以及身體忽冷忽熱的症狀。(此處的「匕」指湯匙,用藥的量應根據具體情況酌情加減,無法在每個藥方中都詳細說明。錢氏方)
藥材:天麻(一分,磨成粉)、白附子(一錢半,生磨成粉)、青黛(一錢,研磨)、蠍尾(半錢,去毒)、天竺黃(一字)、烏梢蛇肉(半錢,用酒浸泡後烘乾磨成粉)、麝香(一字湯匙)、硃砂(一字)
用法:將以上藥材再次研磨混合均勻,加入蜂蜜調成膏狀。每次服用半個至一個皂角子大小。對於月齡較小的嬰兒,則服用粳米大小。與牛黃膏、溫薄荷水一同化開服用。五歲以上的兒童可以與甘露散一同服用。
[天麻防風丸],治療各種驚風症狀,如身體發熱、嗜睡、驚悸、手腳抽搐、痰液不易排出,以及風溫引起的發熱。
藥材:乾蠍(炒)(半兩)、白殭蠶(炒)(半兩)、天麻(一兩)、防風(一兩)、人參(一兩)、硃砂(二錢半)、雄黃(二錢半)、麝香(一錢)、甘草(二錢半)、牛黃(一錢)
用法:將以上十種藥材磨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桐子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一至二丸,用薄荷湯化開後服用。不拘時間。
[塗囟法],治療傷寒。(錢氏方)
藥材:麝香(一字,研磨)、牛黃(一字,磨成粉)、青黛(一字湯匙,磨成粉)、蜈蚣(半字,磨成粉)、蠍尾(半字,去毒炒過磨成粉)、薄荷(半字湯匙)
用法:將以上藥材混合研磨均勻,加入煮熟的棗泥調成膏狀,塗在新棉布上,敷貼在嬰兒囟門四周,範圍可超出囟門一指寬。用手在火上烤熱,頻繁熨燙。百日內的嬰兒可以使用此法。
[浴體法](錢氏方)
藥材:青黛(三錢)、天麻(二錢,磨成粉)、烏梢蛇肉(三錢,用酒浸泡後烘乾磨成粉)、蠍尾(半錢,去毒炒過)、硃砂(半錢,研磨)、白礬(三錢)、麝香(一字)
用法:將以上七種藥材混合研磨均勻,再加入白礬末三錢混合均勻。每次取三錢,加入三碗水,放入一把桃枝和五七片桃葉一同煎煮十沸,溫度適宜時,用來洗澡。不要洗背部。
[紫霜丸],治療因哺乳不當、食物積滯在腸胃、消化不良引起的胸悶腹脹、嘔吐噁心、大便酸臭、乳食不消化等症狀。
藥材:代赭石(一兩,用醋淬過,細研)、赤石脂(一兩)、杏仁(五十枚,去皮尖炒過另研)、巴豆(三十粒,去皮心,出油炒過研磨)
用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湯水浸泡過的蒸餅做成黃米大小的丸子。嬰兒出生三十天後,可服用一丸。一歲至三歲的兒童可服用二至三丸。用皂角子煎湯送服,米湯也可以。以產生輕微腹瀉為宜。如果沒有腹瀉,可以再次服用,並根據身體情況酌情加減。
[消積丸](錢氏方)
藥材:砂仁(十二個)、丁香(九個)、烏梅(三個)、巴豆(二個,去心膜出油)
用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米糊製成黍米大小的丸子。三歲以上的兒童每次服用三至五丸,三歲以下的兒童每次服用二至三丸,用溫水送服。不拘時間。
[厚腸丸],治療嬰幼兒因缺乏母乳而改用其他食物餵養,導致腸胃功能尚未健全,無法消化食物而引起的腹脹、四肢消瘦、面色不佳等症狀。
藥材:蒼朮(三錢,炒)、神麯(五分,炒)、大麥芽(五分,炒)、橘皮(三分,去白)、半夏(三分,用湯洗過)、枳實(三分,炒)、人參(二分)、厚朴(二分,用薑製)、青皮(二分)
用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米糊製成麻子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用溫水送服。飯前服用。忌吃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