齊德之

《外科精義》~ 卷上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上 (6)

1. 灸療瘡腫法

夫疽則宜灸不宜烙,癰則宜烙不宜灸,丹瘤腫毒宜溻漬之,腫皮光軟則針開之,以泄其毒。治瘡之手法,迨不過此,而各有所宜。故《聖惠方》論曰:認是疽瘡,便宜灸之一、二百壯,如綠豆許,大灸後覺似焮痛,經一宿,乃是火氣下徹,腫內熱氣被火導之,隨火而出,所以然也,若其瘡癢,宜隔豉餅子灸之,其餅須以椒薑鹽蔥相和,爛搗捏作餅子,厚薄如折三錢以來,當瘡頭豉餅子上灸之。若覺太熱則抬起,又安其上餅子若干,更換新者尤佳。

白話文:

如果是疽瘡,適合用灸法,而不適合烙法;如果是癰瘡,適合用烙法,而不適合灸法;如果是丹毒腫塊,適合用溫水浸泡。如果皮膚腫脹光滑柔軟,可以用針刺開,以排出毒液。治療瘡瘍的手法,大體上不超過這些,但各有所宜。所以《聖惠方》說:辨認為疽瘡時,可以適當灸一、二百壯,像綠豆那麼大,灸後覺得像燒灼的疼痛,過了一夜,那是火氣向下傳達,瘡瘍裡面的熱氣被火引導出來,隨著火氣外出,就是這個道理。如果瘡瘍發癢,可以隔著豉餅來灸,這種餅要加入花椒、生薑、鹽、蔥一起搗爛後捏成小餅,厚度像折疊起來的三錢,放在瘡口的豉餅上進行灸法。如果覺得太熱,就可以把餅子取下,再放上若干個新餅子,更換新的餅子效果最好。

若其瘡痛,即須急灸,壯數多為妙。若其膿已成者,慎不可灸,即便針開之,即得瘥也。若諸瘡經久不瘥,變成瘻者,宜用硫黃灸法灸之。其法:硫黃一塊,可瘡口大小安之,別取少許硫黃,於火上燒,用釵尖挑起,點硫黃令著三五遍,取膿水乾差為度。若其發背初生,即宜上餅灸法灸之。

白話文:

如果瘡口疼痛,就要立即灸,灸的次數越多越好。如果膿已經形成,則不能灸,應立即用針挑開,就會痊癒。如果各種瘡經久不癒,變成瘻管,宜用硫磺灸法灸之。方法是:取一塊硫磺,大小能覆蓋住瘡口,另取少許硫磺,在火上燒,用釵子尖挑起,點燃硫磺,讓其在患處灼燒三五遍,直到膿水乾枯為止。如果發背初起,則宜用餅灸法灸之。

初覺背上有瘡疼癢頗異,認是發背,即取淨土水和捻作餅子,徑一寸,厚二分,貼著瘡上,以艾作炷灸之,一炷一易餅子。其瘡粟米大時,可灸五、七炷;其瘡如錢許大,日夜不住灸,以瘥為度。已以數法,並依本方,一一親驗,所以載之。愚謂瘡醫自幼至老,凡所經驗,必須寫之。

白話文:

一開始覺得背上疼痛得厲害,體型消瘦,認為是發背,立即取淨水和麪,捏成餅狀,大小比一寸,厚二分,貼在瘡上,用艾條灸之,每灸一炷,就換掉餅子。其瘡粟米大時,大約需灸五、七次,其瘡如銅錢大時,日夜不斷灸,直到痊癒為止。已經用過好幾次,皆依此方法,逐一親自驗證,所以記載之。愚以為,行醫者從小到老,凡有所經驗,務必寫下,以供參考。

嘗記疳瘻惡瘡,諸醫不驗者,取蠐螬,剪去兩頭,安瘡口上,以艾灸之,七壯一易,不過七枚,無不效者。又法:用乞火婆蟲灸之,同前法,累驗之神效,人皆秘之,往往父子不傳。又法:赤皮蒜搗爛,焊作餅子,一如豆豉餅子灸法灸之,彌佳。

白話文:

我曾經記錄過一個疳瘻惡瘡的病例,很多醫生都無法治癒。我取來蠐螬,剪去它的兩頭,放在瘡口上,用艾灸灼燒它,七壯換一個,最多不過七次,沒有一個不有效的。也有另外一種方法:用乞火婆蟲來灸,像前面所說的,經過多次驗證都很有效,但是大家都把這個方法當成祕密,往往父子之間也不傳授。再有另一種方法:把赤皮蒜搗爛,做成餅子,像豆豉餅一樣用艾灸來灸,效果更加好。

2. 內消法

夫瘡疽丹腫之生,皆由陰陽不調,榮衛凝澀、氣血不流之所生也。古人有言曰:陽滯於陰則生瘡,陰滯於陽則生疽。瘡疽之生,有內有外,內生於臟腑胸腹之中,外則生於膚肉筋骨之表,發無定處。夫鬱滯之本,則因氣血不流,蒸氣不能外達,留滯而成內熱,瘡疽所生焉。

白話文:

瘡疽丹腫的產生,都是因為陰陽失衡,榮衛凝滯、氣血不暢通而引起的。古人說:陽氣滯留在陰處就會生瘡,陰氣滯留在陽處就會生疽。瘡疽的產生,有內有外,內在的生於臟腑胸腹之中,外在的生於皮膚肌肉筋骨的表面,沒有固定的發作部位。鬱滯的根本原因,是由於氣血不流通,蒸騰之氣不能向外發散,滯留而形成內熱,因此瘡疽就產生了。

若初覺氣血鬱滯,皮肉結聚,腫而未潰,特可疏滌風熱,通利臟腑一、二行,徐次諸湯溻漬,即得內消矣。不然,則治之稍慢,毒熱不散,反攻其內,致令膿血之聚也。《內經》謂:治病必求於本。蓋瘡疽本乎中熱之鬱結不通也,其風邪寒氣所聚也。治之宜溫熱之劑,和血令內消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在初期發現氣血鬱結,皮肉腫脹且尚未潰爛,只要疏通風邪熱氣、暢通臟腑一兩次,再用藥物慢慢調理,就能使腫脹自行消失。否則,治療速度太慢,毒熱不能散去,反而會攻入體內,導致膿血積聚。《內經》說:治療疾病一定要找到根本原因。瘡疽的根本原因是體內熱氣鬱結不通,風邪寒氣積聚所致。因此,治療瘡疽應該使用溫熱的藥物,使血液通暢,從而使瘡疽自行消失。

辨之有法,須認風寒則腫硬色白,熱毒則焮腫色赤,以為異也。如有氣已結聚,不可論內消之法,宜用排膿托裡之藥,此皆先後之次也。

白話文:

診斷方法是有規律可循的,一定要認清是風寒引起的腫脹堅硬、顏色發白,還是熱毒引起的腫脹發紅發赤,以便區別對待。如果有膿液積聚,就不能考慮內消的方法,應該使用排膿託裡的中藥,這些都是先後治療的順序。

3. 追蝕瘡疽腫法

夫瘡瘍生於外,皆由積熱蘊於內。《內經》謂:血熱肉敗,榮衛不行,必將為膿,留於節腠,必將為敗。蓋瘡疽膿潰爛之時,頭小未破,瘡口未開,或毒氣不出,疼痛難任者,所以立追蝕膿之方法,使毒外泄,而不內攻,惡肉易去,好肉易生也。若其瘡紝,其血出不止者,則未可紝;於瘡上糝追蝕之藥,待其熟可紝方紝。

白話文:

*瘡瘍是由於熱量積聚在體內而產生的。

*《內經》說:血液過熱會導致肌肉敗壞,氣血不通,最終形成膿液。 *膿液積聚在關節和肌肉組織中,會導致潰爛。 *在瘡瘍膿腫潰爛期間,如果瘡口尚未破裂,毒氣無法排出,患者會感到疼痛難忍。 *因此,需要使用追蝕膿的療法,讓毒氣排出體外,防止其侵入體內。 *這樣,腐爛的肉更容易清除,健康的肉更容易生長。 *如果瘡瘍有出血不止的情況,則不能立刻貼上藥敷。 *應該在瘡口上敷上追蝕膿的藥物,等瘡口成熟後再貼上藥敷。

若其瘡紝之痛應心根者,亦不可強紝之,誤觸其瘡,其焮痛必倍,變證不無,不可不慎也!若瘡癤膿成未破,於上薄皮剝起者,即當用破頭代針之劑安其上,以膏貼之。膿出之後,用搜膿化毒之藥,取效如神矣。若膿血未盡,便用生肌斂瘡之劑,務其早愈;殊不知惡肉不盡,其瘡早合,後必再發,不可不慎也!

白話文:

如果瘡口疼痛,是心根引起的,也不可以勉強擠壓,否則會誤傷瘡口,疼痛就會加倍,容易發生變症,所以必須小心謹慎。如果瘡腫膿液形成但還沒破掉,皮上出現薄薄的皮剝起來,就要用破頭代針的藥劑敷在上面,再用膏藥貼住。膿液出來後,使用搜膿化毒的藥物,就能藥到病除。如果膿血還沒清乾淨,就使用生肌斂瘡的藥物,想讓它趕快好,卻不知道惡肉還沒清乾淨,瘡口雖然很快癒合,但之後一定會再發,所以必須小心謹慎。

4. 托裡法

夫瘡疽丹腫結核瘰癧,初覺有之,即用內消之法,經久不除,氣血漸衰,肌寒肉冷,膿汁清稀,毒不出,瘡口不合,成聚腫不赤,結核無膿,外證不明者,並宜托裡。膿未成者,使膿早成;膿已潰者,使新肉早生。血氣虛者,托裡補之;陰陽不和,托裡調之。大抵托裡之法,使瘡無變壞之證。

凡為瘡醫,不可一日無托裡之藥。然而寒熱溫涼,煩渴利嘔,臨證宜審其緩急耳!

白話文:

如果患有瘡疽、丹腫、結核、瘰癧等疾病,在剛開始發現的時候,就應該採用內消的方法來治療。如果治療時間長了,但是疾病還沒有去除,那麼氣血就會逐漸衰退,肌肉和皮膚也會感到寒冷,膿液也會變得清稀,毒素無法排出,瘡口也無法癒合,形成聚腫但不發紅,結核沒有膿液,外在症狀不明顯的情況。這時候,就應該採用託裡的方法來治療。

對於膿液尚未形成的患者,託裡可以使膿液早日形成;對於膿液已經潰爛的患者,託裡可以使新的肉芽組織早日生長。對於血氣虛弱的患者,託裡可以補益氣血;對於陰陽不和的患者,託裡可以調和陰陽。

總之,託裡的方法可以防止瘡瘍發生惡化。

5. 止痛法

夫瘡疽之證候不同,寒熱虛實皆能為痛。止痛之法,殊非一端。世人皆謂乳、沒珍貴之藥,可住疼痛。殊不知臨病制宜,自有方法。蓋熱毒之痛者,以寒涼之劑折其熱,則痛自止也;寒邪之痛,以溫熱之藥熨其寒,則痛自除矣;因風而痛者,除其風;因濕而痛者,導其濕;燥而痛者潤之;塞而痛者通之;虛而痛者補之;實而痛者瀉之;因膿鬱而閉者開之;惡肉侵潰者引之;陰陽不和者調之;經絡秘澀者利之。臨機應變,方為上醫,不可執方而無權也。

白話文:

患有瘡疽疼痛時,要因應不同的症狀,虛寒和實熱都可能造成疼痛。止痛的方法有很多種,世人都認為乳香和沒藥是很貴重的藥物,能夠止痛。卻不知判斷病情時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開藥纔有效。所以熱毒引起的疼痛,就用寒涼的藥物減低它的熱,疼痛自然就消失了;寒邪引起的疼痛,就用溫熱的藥物溫暖它的寒,疼痛自然就消除;因為風而疼痛的,就去除風;因為濕而疼痛的,就疏導濕氣;乾燥而疼痛的,就滋潤它;不通暢而疼痛的,就打通它;虛弱而疼痛的,就補虛;充實而疼痛的,就瀉實;因為膿液鬱結而引起的疼痛,就疏通它;惡肉侵襲潰瘍的,就引導它;陰陽失調而引起的疼痛,就調節它;經絡不通暢而引起的疼痛,就使它通暢。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來開藥,這就是最高明的醫生,不能死守藥方而不懂得變通。

6. 用藥增損法

古人用藥,因病制宜,治不執方,隨病增損。積聚補益,可用丸藥,以從舊不改方增損。蓋瘡疽危要之際,證候多種,安有執方之論,固可臨時加減,以從其法。只如發背、腦疽、惡疔、腫膿潰前後虛而頭痛者,於托裡藥內加五味子;恍惚不寧加人參、茯苓;虛而發熱者,加地黃、栝萎根;往來寒熱者,並潮熱者,加柴胡、地骨皮;渴不止者,加知母、赤小豆;大便不通者,加芒硝;小便不通者,加木通、燈草;虛煩者,加枸杞子、天門冬;自利者,加厚朴;四肢厥逆者,加附子、生薑;嘔逆者,加丁香、藿香;多痰者,加半夏並陳皮;膿多者,加當歸、川芎;痛甚者,加芍藥、乳香;肌肉遲生者,加白蘞、官桂;有風邪者,加獨活、防風;心驚怯者,加丹砂;口目瞤動者,加羌活、細辛。愚雖不才,自幼及老,凡治瘡疽,常依此法加減用藥,取效如神。

後之學者,宜細詳焉。

白話文:

古人用藥,根據病情來決定,不拘泥於固定的方劑,而是根據病情的變化增減藥物。積聚補益的場合,可以用丸藥,沿用舊的方劑而不要增減。因為瘡疽是危急的疾病,症狀種類繁多,哪裡有固守方劑的道理,所以可以根據情況臨時加減,以符合治病的法則。比如像發背、腦疽、惡疔,腫膿潰破前後虛弱而頭痛的,在補益藥物中加入五味子;精神恍惚不安的,加入人參、茯苓;虛弱發熱的,加入地黃、栝萎根;往來寒熱,或者潮熱的,加入柴胡、地骨皮;口渴不止的,加入知母、赤小豆;大便不通的,加入芒硝;小便不通的,加入木通、燈草;虛煩的,加入枸杞子、天門冬;自發泄瀉的,加入厚朴;四肢厥逆的,加入附子、生薑;嘔逆的,加入丁香、藿香;痰多的,加入半夏和陳皮;膿多的,加入當歸、川芎;疼痛嚴重的,加入芍藥、乳香;肌肉遲緩不生的,加入白蘞、官桂;有風邪侵犯的,加入獨活、防風;心悸膽怯的,加入丹砂;口眼歪斜的,加入羌活、細辛。我雖不才,從幼年到老,凡治療瘡疽,常常依照這個方法加減用藥,取效如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