齊德之

《外科精義》~ 卷下 (1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下 (16)

1. 劉守真瘡論

回瘡蟾酥錠子,

(陝西醫局提舉馬雲卿親傳經驗方)

治疔瘡毒氣攻心欲死,以針刺其瘡向心行處,但覺痛有血處下錠子;若累刺至心側近,皆不痛無血者,急針百會穴,痛有血者下錠子;若無血,以親人熱血代之,猶活三四。況瘡初發,無有不效。大抵疔瘡生於四肢及胸背、頭項、骨節間,唯胸背、頭項最急。初生痛癢不常,中陷如疔蓋,撼之有根,壯熱噁心是也。

天南星,疑冬花,巴豆仁,黃丹,白信(以上各一錢),獨活(五分),斑蝥(去頭足十個)

上為極細末,用新蟾酥和藥如黍米大,捻作錠子。每遇疔瘡,先以針刺其瘡,必不知痛,有血出者,下錠子;如覺痛不須再用,若更不知痛,再隨瘡所行處,迎奪刺之,至有血知痛即止。其元瘡亦覺疼痛,以膏藥敷之,膿出自瘥。

用錠子法度:以銀作細筒子一個,約長三寸許,隨針下至瘡痛處,復以細銀絲子內藥於筒內,推至痛處。乳香托裡散(同前所傳)

治一切瘡腫疼痛不可忍。如少壯氣實者,先疏利,後服之大效。

罌粟殼(去槅、蒂、萼,蜜炒,三兩),當歸,芍藥,川芎(以上五錢),乳香,沒藥(以上各一錢)

上為粗末,每服五錢,水一盞半,煎至十分,去渣。湯服。病在上者食後,病在下者食前。若未止,即再服。

四聖旋丁散,

(各醫秘傳經驗方)

治疔瘡生於四肢,其勢微者,先以好醋調藥塗上,以紙封之,次服內托裡之藥,其疔自旋出根。

巴豆仁(五分),白殭蠶,輕粉,硇砂(以上各二錢五分)

上為細末,醋調用之。

天丁散,

(同前秘傳經驗方)

治一切疔瘡及諸惡瘡初生,以藥塗之,急服托裡內消。

山丹花蕊,香白芷(以上各二錢),牛蒡子根(春採去皮),天丁(乃皂角刺),蒼耳芽,大力子(以上各五錢),雄黃(一兩)

上五月五日,受氣修合,為細末,每用好醋塗紙,封之疔瘡上,有黑甲者,必須胡桃油浸,次塗之自可。

萬應膏,

(同前所傳)

治一切瘡瘍,初生腫焮甚者,無問大小,以膏可腫痕貼之,煎蔥白水熱淋兩焮時,良久再淋,腫消為度。如瘡老不能瘥者,亦收斂聚膿,決然早瘥。

黃柏,芍藥,白芷,黃耆,木鱉仁,杏仁,當歸,白芨,生地黃,官桂,玄參(去皮銼碎),沒藥,乳香(以上各五錢,研),白蘞,黃蠟(以上各一兩),黃芩,大黃(以上各二兩),黃丹(一斤),芝麻油(二斤八兩)

上件十四味,入油內浸一宿,絕早入沙鍋慢火熬,用生柳條攪至申時,以焦褐色出火,去粗渣,又以重綿濾過,入丹再熬,旋滴水中成珠子不散者,出火毒絕煙,入乳香、沒藥、黃蠟攪勻,用瓷器收貯,於土內埋七日,取出攤用。

治小兒面湮瘡,

白話文:

回瘡蟾酥錠子

這個藥方是陝西醫局的馬雲卿親自傳授的經驗方,專門治療疔瘡毒氣攻心、危急到快要死的情況。使用方法是先用針刺疔瘡,朝著毒氣可能侵入心臟的方向刺,如果刺到會痛而且有出血的地方,就放上藥錠子。如果連續刺到心臟附近,都感覺不到痛而且不出血,就要趕快針刺頭頂的百會穴,如果百會穴刺下去會痛而且有血,就放上錠子;如果百會穴不出血,就用親人的熱血代替,這樣通常還可以救活三、四成的人。更何況是疔瘡剛發作的時候使用,幾乎沒有不見效的。疔瘡大多長在四肢、胸背、頭頸、關節等地方,其中又以胸背和頭頸的疔瘡最危險。剛開始長的時候,痛癢的感覺不一定,中間會凹陷像疔瘡的蓋子,搖動它會感覺有根,同時會發高燒、噁心。

藥方成分:天南星、疑似冬花、巴豆仁、黃丹、白信(以上各一錢)、獨活(五分)、斑蝥(去掉頭和腳,十個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極細的粉末,用新鮮的蟾酥調和藥粉,搓成像黍米大小的藥錠。每次遇到疔瘡,先用針刺疔瘡,通常會感覺不到痛,如果有血出來,就放上藥錠;如果感覺到痛就不用再用藥。如果感覺不到痛,就繼續在疔瘡蔓延的地方刺,迎著毒氣的方向刺,直到刺到有血而且感覺到痛就停止。原來的疔瘡也會感覺疼痛,用膏藥敷在上面,等膿出來就會痊癒。

藥錠的使用方法:用銀子做一個細管子,大約三寸長,把針刺到疔瘡的痛處,然後用細銀絲將藥放入管內,推到痛的地方。還可以搭配乳香托裡散(用法和前面提到的一樣)。

乳香托裡散

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各種瘡腫,疼痛到無法忍受的情況。如果患者是年輕力壯、氣血旺盛的人,要先疏通身體,然後再服用這個藥,效果會非常好。

藥方成分:罌粟殼(去掉隔膜、蒂、萼,用蜂蜜炒過,三兩)、當歸、芍藥、川芎(以上各五錢)、乳香、沒藥(以上各一錢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粗粉,每次服用五錢,用水一碗半煎到剩十分,去掉藥渣,喝湯藥。病在上方(如頭部、胸部)飯後服用,病在下方(如腿部)飯前服用。如果還沒有止痛,可以再服用一次。

四聖旋丁散

這個藥方是各家醫生秘密相傳的經驗方,專門治療長在四肢、病情比較輕微的疔瘡。先用好醋調藥塗在疔瘡上,用紙封住,然後服用內服的托裡藥,這樣疔瘡就會自動把根拔出來。

藥方成分:巴豆仁(五分)、白殭蠶、輕粉、硇砂(以上各二錢五分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用醋調和使用。

天丁散

這個藥方是和前面一樣秘密相傳的經驗方,可以治療各種疔瘡和剛開始長的其他惡瘡。把藥塗在患處,同時趕快服用托裡內消的藥。

藥方成分:山丹花蕊、香白芷(以上各二錢)、牛蒡子根(春天採收,去掉外皮)、天丁(就是皂角刺)、蒼耳芽、大力子(以上各五錢)、雄黃(一兩)。

在農曆五月五日,收集以上藥材,製作成細粉。每次用好醋塗在紙上,貼在疔瘡上面。如果有黑痂,必須用胡桃油浸潤後再塗藥,這樣效果會更好。

萬應膏

這個藥方也是和前面一樣所傳的,可以治療各種瘡瘍,剛開始長、腫脹得很厲害的,不論大小,都可以用藥膏貼在腫脹的地方,然後用熱的蔥白水淋在腫脹處兩次,等一會兒再淋,直到腫脹消退為止。如果瘡已經長很久無法痊癒,也可以用這個藥膏來收斂傷口、聚膿,讓它很快痊癒。

藥方成分:黃柏、芍藥、白芷、黃耆、木鱉仁、杏仁、當歸、白芨、生地黃、官桂、玄參(去皮、切碎)、沒藥、乳香(以上各五錢,磨成粉)、白蘞、黃蠟(以上各一兩)、黃芩、大黃(以上各二兩)、黃丹(一斤)、芝麻油(二斤八兩)。

把前面十四種藥材放入芝麻油中浸泡一晚,隔天一早就用砂鍋用小火熬煮,用新鮮的柳樹枝攪拌,直到下午申時,藥油變成焦褐色就熄火,去掉粗渣,再用厚棉布過濾,然後放入黃丹再次熬煮,滴入水中會凝結成不散的珠子,就熄火,等藥油的火氣完全散去,再放入乳香、沒藥、黃蠟攪拌均勻,用瓷器裝起來,埋在土裡七天,取出後就可以攤開來使用了。

治療小兒臉部膿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