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外科精義》~ 卷下 (14)
卷下 (14)
1. 劉守真瘡論
抵聖丸,
治男子、婦人頭面手足虛腫。
苦葶藶(不以多少,於火上隔紙炒過)
上杵為細末,棗肉為丸,如小豆大。每服十丸,煎麻子湯下,食前,日進三服。五、七日,小便多,腫消為效。如喘嗽,煎桑白皮湯下,忌生冷醋滑物及鹽。須另丸一等,小丸兒與小兒服,看大小加減與服,煎棗肉湯下。
應效散,
治氣瘻疳瘡多年不效者。
地骨皮(不以多少,冬月自取,只要皮,陰乾)
上杵為細末,每用紙捻蘸紝瘡口內,頻用,自然生肉。更用米飲調二錢,無時,日進三服。又名托裡散。
白金散,
治風攻注毒遍身,及手足生熱瘡疼痛,有黃水出。
桂府滑石
上為細末,先用虎杖、甘草、豌豆各等分,約半兩許,二碗水煎上項三味至一碗,去渣,微熱淋洗瘡,水冷拭乾,上糝滑石末,令通,便睡至明,決愈。
如聖散,
治渾身搔癢,抓之成瘡及癮疹之類。
蠶砂(一升)
上用水二斗,煎至一斗,濾去渣,夜臥避風處淋洗,水冷即拭乾,便睡。
大蛾散,
治刀斧傷。止血定痛生肌。
晚蠶蛾(不以多少)
上為細末,每用藥貼於瘡口上,用綿裹,不須再動,一上便可。
必效散,
治蜘蛛咬著疼痛。
鹽豉(炒乾)
上為細末,每用油調塗之,必效。
蛤粉散,
治湯火燒燙瘡。
蛤礪(燒赤放冷)
上研如粉,每用油調塗之,日三次。
治小兒丹瘤,
木鱉子(新者去殼)
上研如泥,淡醋調敷之,一日三、五次,便效。
治小兒疳口瘡,
天南星(一個,去皮)
上為末,好醋調攤在紙上,男左女右,貼在腳心底,以帛系定,三日外取了,以溫水洗盡腳下藥。
治破傷風,
(並洗頭風藥)
麻黃(一錢,去節),蠍稍(二錢五分),蠻姜,草烏頭,黑附子(炮去皮),白附子,天麻烏梢蛇(好酒浸二夜,去骨,火上炙黃色),川芎(以上各五錢)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,熱酒調下,日進三五服,重者三五日必效。此證只宜早治,但邪氣入臟則難治。有四死證不可治:一頭面青黑色,二額上有汗珠不流,三眼小目瞪,四身上有汗出如油。
烏龍丸,
治遍身風瘡,搔癢疥癬等疾,服之消風散熱,利膈化痰唾,治肺氣不和。此藥推陳致新,去腸垢,治證甚多,要能用度。
皂角(肥者不以多少,炙,刮去皮弦,捶碎,甜水揉取濃汁,去渣,銀石器內熬成膏另放之),黑牽牛(不以多少,微炒令香熟,碾取頭末)
上將藥末與皂角膏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、五十丸,氣虛者一、二十丸,食後溫水送下。無病氣實人,一、二個月頓一服,取利三、五行,不傷正氣,身體輕健,肌膚光澤,永無風痰疥癬之疾。
紫參丸,
治熱毒瘰癧,腫毒未成者內消,已潰者行膿止痛散腫毒。
白話文:
劉守真瘡論
抵聖丸
治療男子、婦人頭面手腳虛腫的症狀。
將苦葶藶(不拘用量,隔著紙在火上炒過)研磨成細末,用棗肉做成丸子,像小豆般大小。每次服用十丸,用煎過的麻子湯送服,飯前服用,一天服用三次。服用五到七天,小便會增多,腫脹消退即為有效。如果出現喘咳,則用桑白皮湯送服,並忌食生冷、酸滑的食物及鹽。另外,需要做小顆丸子給小孩服用,根據小孩的大小調整用量,用棗肉湯送服。
應效散
治療氣瘻、疳瘡多年不見好轉的病症。
將地骨皮(不拘用量,冬天採摘,只取皮,陰乾)研磨成細末,用紙捻沾藥粉塗抹在瘡口內,頻繁使用,自然會長出新肉。另外,用米湯調和二錢藥粉,不拘時間,一天服用三次。此藥又名托裡散。
白金散
治療風邪侵襲導致全身中毒,以及手腳生熱瘡疼痛,有黃水流出的病症。
將桂府滑石研磨成細末,先用虎杖、甘草、豌豆各等份,約半兩左右,用兩碗水煎煮這三味藥至剩一碗,去除藥渣,稍微溫熱後用藥液淋洗瘡口,待水冷卻後擦乾,然後塗抹滑石粉,保持通透,即可入睡,到第二天就會痊癒。
如聖散
治療全身搔癢,抓撓後形成瘡,以及癮疹等類似病症。
將蠶砂(一升)用水兩斗煎煮至剩一斗,濾去藥渣,在晚上睡覺時避風處用藥液淋洗,待水冷卻後擦乾,即可入睡。
大蛾散
治療刀斧傷,有止血、止痛、生肌的效果。
將晚蠶蛾(不拘用量)研磨成細末,每次取藥粉敷在瘡口上,用棉花包裹,無需再移動,一次即可。
必效散
治療被蜘蛛咬傷引起的疼痛。
將鹽豉(炒乾)研磨成細末,每次用油調和後塗抹,必定有效。
蛤粉散
治療湯火燒燙傷。
將蛤蜊(燒紅後放涼)研磨成粉末,每次用油調和後塗抹,一天三次。
治療小兒丹瘤
將木鱉子(新鮮的,去殼)研磨成泥狀,用淡醋調和後敷在患處,一天三到五次,即可見效。
治療小兒疳口瘡
將天南星(一個,去皮)研磨成末,用好醋調和後攤在紙上,男孩貼在左腳心,女孩貼在右腳心,用布條固定,三天後取下,用溫水洗淨腳底藥物。
治療破傷風(兼治頭風的藥物)
將麻黃(一錢,去節)、蠍稍(二錢五分)、蠻姜、草烏頭、黑附子(炮製去皮)、白附子、天麻、烏梢蛇(用好酒浸泡兩夜,去骨,在火上烤至黃色)、川芎(以上各五錢)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錢,用熱酒調和後送服,一天服用三到五次,病情嚴重者三到五天必定有效。這種病症只適合及早治療,如果邪氣侵入臟腑則難以治癒。有四種死亡徵兆不可治:一是頭面青黑色,二是額頭有汗珠但不流淌,三是眼睛變小且目光呆滯,四是身上出汗如油。
烏龍丸
治療全身風瘡、搔癢、疥癬等疾病,服用後能消風散熱,通利腸胃,化解痰液,治療肺氣不調。此藥具有推陳出新的功效,清除腸道污垢,治療多種疾病,關鍵在於能否靈活運用。
將皂角(肥厚的,不拘用量,炙烤後刮去皮弦,搗碎,用甜水揉搓提取濃汁,去渣,在銀或石製器皿中熬成膏狀,另放一邊),黑牽牛(不拘用量,稍微炒香,碾成末,取最細的末)。將藥末與皂角膏混合製成丸子,如梧桐子般大小。每次服用五到五十丸,體質虛弱者服用一到二十丸,飯後用溫水送服。沒有疾病且體質強壯的人,一到兩個月服用一次,可以排泄三到五次,但不傷正氣,身體會感到輕快,皮膚光澤,永遠不會患上風痰疥癬等疾病。
紫參丸
治療熱毒引起的瘰癧,對於未成形的腫毒有內消的作用,對於已潰爛的腫毒能排膿止痛,消散腫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