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外科精義》~ 卷下 (13)
卷下 (13)
1. 劉守真瘡論
《素問》云:痛癢瘡瘍,癰腫疽疹,瘤氣結核,拂鬱甚者,皆熱;五臟不和,九竅不通,六腑不和,留結為癰。近於火氣,微熱則癢,熱甚則痛,附近則灼而為瘡,皆火之用也。人之瘡腫,因內熱外虛所生也。為風濕之所乘,則生瘡腫。然肺主氣,候於皮毛,脾主肌肉,氣虛則膚腠開,為風濕所乘,脾氣濕而內熱即生瘡也。
腫者,由寒熱毒氣客於經絡,使血澀而不通,壅結成腫,風邪不作,即無頭無根,寒血相搏作者,即有頭有根,壅盛則為膿,赤根腫則風氣流潰也。瘡以痛癢,痛則為實,癢則為虛,非虛為寒也,正謂熱之微甚也。癢則美疾也,故火旺於夏,而萬物蕃鮮榮美也。灸之以火,實之以湯,而其癢轉甚者,微熱之所使也。
癢去者謂熱,令皮膚縱緩,腠理開通,陽氣得泄,熱散而去。或夏熱皮膚癢,而以冷水沃之,其癢不去,謂寒能收斂腠理,閉密陽氣,鬱結不能散越,怫熱內作故也。瘡瘍皆為火熱,而反腐出膿水者,猶穀肉果菜,熱極則腐爛,而潰為汙水也。潰而腐爛者,水之化也。癰淺而大,疽深而惡,熱勝血則為癰膿也。
瘍有頭,小瘡也;疹浮而小,癮疹也;瘤氣赤瘤丹熛,熱勝氣火之色也。
沒藥膏,
治一切癰疽發背,瘡癤,傷折蹊跌壞膿,生肌止痛。又貼灸瘡,極妙。
麒麟竭,明乳香,沒藥(以上各一兩,研),當歸(去蘆),木鱉子仁(研),杏仁(以上各五錢),油頭髮(二兩),黃丹(六兩)
上先用油一斤,石器內或沙鍋內露天底煉油令熟,先下木鱉子、當歸、杏仁、頭髮,慢火熬黃焦。油耗五分,離火,用綿離渣不用,再入鍋下黃丹,以新柳篦子十條,旋換攪不住手,候黑色,滴在水中成珠子,硬軟得所,取下火,入三味研藥,再攪勻,瓷盒內盛,放地上,以盆合一宿,出火毒。用時或帛上或紙上攤,一日一換。
必效散,
治久患瘰癧不效,服此藥取效如神。
南硼砂(二錢五分),輕粉(一錢),麝香(五分),斑蝥(四十個,去頭翅),巴豆(五個,去皮心膜),白檳榔(一個)
上同研極細,取雞子清二個去黃,調藥勻卻,傾在雞子殼內,濕紙數重糊定,無令透氣,坐飯甑內與飯一處蒸,飯熟取藥,曝乾,研極細末。用時相度虛實,虛人每服半錢,實人每服一錢,並用炒生薑酒下。五更初服藥,至平明取下惡物。如覺小腹內疼痛,便用苘麻子燒灰入沒藥等分,同研細,用茶調下一錢,便入大腸。
其取下惡物,如爛肉老鼠兒及新成卵內雀兒,是藥之效。婦人有胎,不可服。
烏金散,
治癰癤腫硬,無頭不變色者。
米粉(四兩),蔥白(一兩,細切)
上同炒黑色,杵為細末,每用看多少,醋調攤紙上,貼病處,一伏時換一次,以消為度。
白話文:
劉守真瘡論
《素問》說:疼痛、搔癢的瘡瘍,癰腫、疽、疹,以及瘤、氣、結核,這些鬱結很嚴重的情況,都是熱證;五臟不調和,九竅不通,六腑不調和,停滯凝結就形成癰。接近火氣,微熱則搔癢,熱盛則疼痛,局部灼熱就形成瘡,這些都是火熱的表現。人體瘡腫的產生,是因為內熱外虛所致。如果遭受風濕侵襲,就會長瘡腫。因為肺主氣,外候於皮毛,脾主肌肉,氣虛則皮膚腠理開合失調,遭受風濕侵襲,脾氣濕困加上內熱就會生瘡。
腫脹,是由於寒熱毒邪侵犯經絡,導致血液瘀滯不通,壅塞而形成腫脹。如果是風邪引起的腫脹,則沒有根部;如果是寒邪與血液搏結造成的,則有根部。腫脹嚴重則化膿,赤根腫脹則表示風邪已經導致潰爛。瘡瘍以疼痛搔癢為表現,疼痛屬於實證,搔癢屬於虛證,並非虛證就是寒證,而是熱證輕重不同的表現。搔癢也代表疾病好轉,就像夏天火旺盛,萬物繁茂生長一樣。用灸火治療,或用熱湯洗敷,而搔癢加重的,是微熱引起的。
搔癢消失表示熱邪已去,使皮膚鬆弛,腠理通暢,陽氣得以宣洩,熱邪消散而去。或者夏天皮膚搔癢,用冷水沖洗,搔癢卻沒有消失,這是因為寒邪能收斂腠理,閉塞陽氣,導致鬱結不能散發,內熱鬱積而造成的。瘡瘍都是火熱所致,而反腐出膿水的現象,就像穀物、肉類、果菜一樣,熱極則腐爛,而潰瘍流出污水。潰爛腐敗,是水液的轉化。癰淺而廣,疽深而惡,熱勝於血則形成癰膿。
瘍有膿頭,是小瘡;疹子浮而小,是癮疹;瘤氣、赤瘤、丹毒,都是熱勝於氣火所致的顏色。
沒藥膏
治療一切癰疽、發背、瘡癤、傷折跌打損傷化膿,生肌止痛。也可用於貼敷灸瘡,效果極佳。
配方:沒藥、麒麟竭、明乳香(各一兩,研磨)、當歸(去蘆頭)、木鱉子仁(研磨)、杏仁(各五錢)、油頭髮(二兩)、黃丹(六兩)
製法:先用油一斤,用石器或沙鍋在露天底下煉油至熟,先放入木鱉子、當歸、杏仁、頭髮,小火熬煮至黃焦。油減少五分之一後,離火,用棉布過濾渣滓不用,再放入鍋中加入黃丹,用新的柳條篦子十條,輪換攪拌,不要停手,直到顏色變黑,滴入水中能成珠狀,硬度適中即可,離火,加入研磨好的三味藥(沒藥、麒麟竭、明乳香),再次攪拌均勻,盛入瓷盒中,放在地上,用盆蓋住一夜,去除火毒。使用時塗抹在布或紙上,一日換一次。
必效散
治療久患瘰癧無效者,服用此藥效果如神。
配方:南硼砂(二錢五分)、輕粉(一錢)、麝香(五分)、斑蝥(四十個,去頭翅)、巴豆(五個,去皮心膜)、白檳榔(一個)
製法:將以上藥物研磨至極細,取雞蛋清兩個(去蛋黃),調勻藥物,倒入雞蛋殼中,用濕紙多層糊好,不讓透氣,放在飯甑中與米飯一起蒸,飯熟後取出藥物,曬乾,研磨成極細粉末。使用時根據虛實情況,虛弱者每次服半錢,實證者每次服一錢,用炒熱的薑酒送服。五更初服用藥物,至天明排出惡物。如果感到小腹疼痛,則用苘麻子燒成的灰與沒藥等量混合研磨成細粉,用茶水送服一錢,就能導入大腸。
排出的惡物,像爛肉、老鼠或未孵化的鳥蛋,就是藥物生效的表現。孕婦禁用。
烏金散
治療癰癤腫硬,無頭不變色者。
配方:米粉(四兩)、蔥白(一兩,切細)
製法:將米粉和蔥白一起炒至黑色,搗碎成細末。使用時根據需要取適量,用醋調成糊狀,攤在紙上,貼在患處,一小時換一次,以消腫為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