齊德之

《外科精義》~ 卷下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下 (6)

1. 卷下
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蜜水調下。

葛根牛蒡子湯,

治時毒,大頭病是也。

葛根,貫眾,甘草,鹽豉,牛蒡子(以上各一兩)
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用水調下。此疾近代患者,傳染多致夭。枉治之者,少得方法,只云太熱必然。殊不知亦有虛實表裡,治之者,詳其汗、下、吐不同。大抵與傷寒頗類。其中亦有可針鐮砭射出血者,亦有久而敗爛出膿者,其間變異百端,不可不慎所宜時疾也。

通氣散,

治時氣頭面赤腫,或咽喉閉塞不通。用之取嚏噴七、八遍,泄出其毒則瘥。若看病之人,用此藥必不傳染。

玄胡(一兩五錢),豬牙,皂角,川芎(以上各一兩),藜蘆(五錢),躑躅花(二錢五分)

上為細末,每用紙捻子蘸一米許,紝於鼻中,取嚏為效。

白丁香散,

治婦人吹奶,初覺身熱頭痛寒熱及胸乳腫硬,是其候也。服之能令下其乳汁,通其血脈,立能自消矣。

白丁香(直者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酒調服,腫硬立消,甚者不過三服。

金銀花散,

治發背惡瘡,托裡止痛排膿。

金銀花(四兩,無花用苗葉嫩莖代之),甘草(一兩)

上為粗末,分為三服,酒、水各一盞,同煎至一盞,去渣,溫服,無時。

皂蛤散,

治婦人因露風,邪氣外客於乳內,始為吹奶,積久不消,以為奶癰。此藥導其汁,散其風邪,汗出,其病自然痊愈矣。

皂角(不蛀者,燒存性),真蛤粉(以上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溫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
十香膏,

治五發、惡瘡、結核、瘰癧、疳瘻、疽、痔。

沉香,麝香(以上各一錢),木香,丁香,乳香,甘松,白芷,安息,藿香,零陵香(各五錢,同為細末),當歸,川芎,黃耆,木通,芍藥,細辛,升麻,白蘞,獨活,川椒,藁本,菖蒲,厚朴,木鱉子,官桂,商陸根(各二兩,銼碎),桃仁,杏仁,柏子仁,松子仁(各五錢),槐枝,桑枝,柳枝,松枝(各二兩,銼),沒藥,輕粉,雄黃,硃砂,雲母石,生犀角亂髮灰,白礬灰(各二兩,另研如粉),真酥,豬脂,羊腎脂(各二兩),黃丹(一斤),清芝麻油(三斤)

上先於木炭火,煉油香熟,下一十六味銼碎藥,並四枝、四仁,熬至紫黑色,出火,濾去渣,入脂酥,煎十餘沸,再以新綿濾過,油澄清拭鐺令淨,再入火上煎油沸,下丹,用濕柳枝作簞子,不住攪,熬一日,滴在水中成珠,不散則成也。離火,入十味藥末,攪勻,再上火,入雲母等粉八味,輕煎令沸,出火,不住攪一食時,於瓷盒內密封收。每用量瘡口大小,緋帛上攤貼之。

腸胃癰疽可作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七丸,空心溫酒送下。

犀角膏,

當歸,川芎,黃耆,白芷,白蘞,杏仁,木鱉子,官桂,乳香,沒藥(以上各一兩),亂髮灰(五錢),黃丹,清油(五斤)

白話文:

[卷下]
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蜂蜜水調和後服用。

葛根牛蒡子湯

治療時疫引起的頭面腫大,也就是所謂的大頭病。

藥材包含:葛根、貫眾、甘草、鹽豉、牛蒡子(以上各一兩)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調和後服用。這種疾病在近代很常見,且傳染性強,很多人因此喪命。錯誤治療的人,很少能找到正確的方法,只認為是太熱引起的。其實,這種病也有虛實表裡的區別,治療時要仔細觀察病人出汗、腹瀉、嘔吐等不同情況。大體上與傷寒類似。其中有些病情可以用針刺或放血的方式治療,有些則會因病久而潰爛化膿。病情變化多端,必須謹慎處理,這是一種應當重視的時疫。

通氣散

治療時疫引起的頭面紅腫,或咽喉腫痛阻塞不通。使用此藥可以讓人打噴嚏七八次,將毒氣排出體外,病就好了。如果看病的人使用了此藥,就不會被傳染。

藥材包含:玄胡(一兩五錢)、豬牙、皂角、川芎(以上各一兩)、藜蘆(五錢)、躑躅花(二錢五分)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細紙捻沾取少量藥粉,塞入鼻孔中,打噴嚏後即可見效。

白丁香散

治療婦女產後乳房脹痛,剛開始會感到身體發熱、頭痛、怕冷發熱,以及胸部乳房腫脹堅硬,這就是病症的徵兆。服用此藥可以幫助排出乳汁,疏通血脈,腫脹很快就能消退。

藥材包含:白丁香(直的)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酒調和服用,腫脹堅硬的症狀立即消退,嚴重者服用不超過三次就會痊癒。

金銀花散

治療背部惡瘡,可以托扶正氣、止痛排膿。

藥材包含:金銀花(四兩,沒有花時可用嫩莖葉代替)、甘草(一兩)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粗末,分成三次服用,每次用酒、水各一杯,一同煎煮至剩一杯,去除藥渣,溫服,不拘時間。

皂蛤散

治療婦女因受風寒,邪氣侵入乳房內,起初只是乳房脹痛,時間久了不消退,就會變成乳癰。此藥可以疏導乳汁,驅散風邪,出汗後,病自然就會痊癒。

藥材包含:皂角(沒有蟲蛀的,燒成灰)、真蛤粉(以上各等份)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溫酒調和服用,不拘時間。

十香膏

治療各種癰疽、惡瘡、結核、瘰癧、疳瘻、痔瘡等疾病。

藥材包含:沉香、麝香(以上各一錢)、木香、丁香、乳香、甘松、白芷、安息、藿香、零陵香(各五錢,一同研磨成細末)、當歸、川芎、黃耆、木通、芍藥、細辛、升麻、白蘞、獨活、川椒、藁本、菖蒲、厚朴、木鱉子、官桂、商陸根(各二兩,切碎)、桃仁、杏仁、柏子仁、松子仁(各五錢)、槐枝、桑枝、柳枝、松枝(各二兩,切碎)、沒藥、輕粉、雄黃、硃砂、雲母石、生犀角亂髮灰、白礬灰(各二兩,分別研磨成粉)、真酥、豬脂、羊腎脂(各二兩)、黃丹(一斤)、清芝麻油(三斤)

先用木炭火煉油至有香味,放入十六味切碎的藥材,以及四枝、四仁,熬至紫黑色,取出,濾去藥渣,放入油脂,煎煮十餘次,再用新棉布過濾,把油澄清。將鍋擦拭乾淨,再次將油加熱至沸騰,放入黃丹,用濕柳枝製成的攪拌器不停攪拌,熬煮一天,滴在水中成珠狀,不散開就表示熬好了。離火,放入十味藥末,攪拌均勻,再加熱,放入雲母等八味粉末,略微煎煮至沸騰,取出,不停攪拌一個時辰,放入瓷盒中密封保存。每次使用時,根據瘡口大小,塗抹在緋色綢布上貼敷。

腸胃癰疽也可以製成丸藥,像梧桐子大小,每次服用七丸,空腹用溫酒送服。

犀角膏

藥材包含:當歸、川芎、黃耆、白芷、白蘞、杏仁、木鱉子、官桂、乳香、沒藥(以上各一兩)、亂髮灰(五錢)、黃丹、清油(五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