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秋

《筆花醫鏡》~ 自序

回本書目錄

自序

1. 自序

天下之至變者,病也。天下之至精者,醫也。欲極其精,以窮其變,雖千萬言,不足以發明其緒。是以岐雷貸季而後,名家輩出,議論紛如。而合諸病情變幻,有難以按圖而索驥者。暾何人斯?而敢以一二淺言,謂足以罄乃事乎?然至變者病,而可見者,恃乎形;至精者醫,而可據者,恃乎理。

以形求理,即以簡馭繁,達乎此,通乎彼。固有千萬言所不能盡,而一二語足以賅之矣。暾自中歲究心醫學,往來於江浙之間,深知其難,亦不敢自安於拙。迨服官東粵,學漸荒蕪。而習見此邦醫士,如文家相題布局,理法未清,其何以司活人之柄耶?病家固不甚講求,但以神鬼為福。

即偶延醫診,而默受其誤者,亦終莫之知,是誠不服藥為良矣,可嘅也夫!暾久思引救,礙於官箴。茲將引退還山,略舉其要,鐫為一編。俾人人得有簡要之方,偶遇一症,自可按對病情,審為何臟何腑,是陰是陽,不乖乎表裡虛實寒熱之真,即知為心肝脾胃肺腎之疾。症既洞澈,

藥自效靈。較諸授命於瞽,以身為鵠者,其損益可昭然判也。誠願有志者,熟玩是編,據為要領,而旁參諸大家之說,自可一覽瞭然。將近以事親,遠以濟眾,於生靈不無稍補焉。是為序。

時道光四年孟夏之月上浣,浙江歸安江涵暾自序。

白話文:

自序

天下變化最大的是疾病,天下最精妙的是醫術。想要窮盡醫術的精妙來應對疾病的變化,即使萬語千言也無法完全闡述其要領。因此從岐伯、雷敩、扁鵲、張仲景之後,名醫輩出,醫學論述紛繁複雜,但要將這些理論應用於千變萬化的病情,卻如同在圖畫中尋找千里馬般困難。我江涵暾不過是個普通人,怎敢用寥寥數語就自詡能把醫學的全部內容都講清楚呢?

然而,疾病變化多端,但可觀察的依據在於病人的形體;醫術精妙絕倫,但可遵循的依據在於醫理。從形體去探求醫理,就是用簡潔的方法駕馭複雜的醫學知識,理解了這個道理,就能貫通其他醫學知識。雖然萬語千言也無法完全闡述,但幾句話就能概括其精髓。我從中年開始鑽研醫學,往來於江浙之間,深深了解醫學的艱難,也不敢自滿於自己的拙劣。後來在廣東服官,醫學學習漸漸荒廢,但卻經常見到當地醫生,如同文人互相評點文章的布局,醫理法則不清,他們憑什麼掌握救死扶傷的大權呢?病人本身也不怎麼講究,只把神鬼當作依靠。

即使偶然請醫生診治,也默默承受錯誤的治療,最終也不知道錯誤在哪裡。所以,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本不吃藥啊!令人惋惜啊!我江涵暾長久以來想著要救治百姓,卻礙於官職,如今將要退休歸隱,便把醫學要點略作概括,刻錄成書,讓每個人都能得到簡要的醫治方法。偶然遇到一種病症,就能根據病情對照,判斷是哪個臟腑的疾病,是陰是陽,是否符合表裡、虛實、寒熱等病理的真實情況,就能知道是心、肝、脾、胃、肺、腎哪個臟器的疾病。病症一旦明瞭,藥物自然就會有效。

與其聽信盲人的指點,拿自己的身體當箭靶,其利弊得失將會非常明顯。我真誠地希望有志之士認真研讀此書,掌握其要領,並參閱其他名家的著作,就能一目瞭然。將近可以盡孝侍親,遠則可以救濟眾人,對百姓生命也多少會有些貢獻。這就是寫這篇序言的原因。

道光四年孟夏月上浣 浙江歸安 江涵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