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養老奉親書》~ 下籍 (6)
下籍 (6)
1. 冬時用藥諸方
治老人大腸風燥氣秘。陳橘丸(霍大使與馮尚藥同定此方)。
陳橘皮(去瓤,一兩),檳榔(細銼,半兩),木香(一分),羌活(去蘆頭,半兩),防風(去蘆頭,半兩),青皮(去瓤,半兩),枳殼(麩炒,去瓤,半兩),不蛀皂角(兩挺,去黑皮,酥炙黃),郁李仁(一兩,去皮尖,炒黃),牽牛(微炒,杵細,羅,取末,二兩)
上為末,郁李仁、牽牛同研拌勻,煉蜜為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。食前,用薑湯下。未利,漸加三十丸,以利為度。
老人有熱,壅滯不快,大腸時秘結,諸熱毒生瘡。搜風順氣牽牛丸。
牽牛(二兩,飯甑蒸過),木通(一兩),青橘(一兩,去瓤),桑白皮(一兩),赤芍藥(一兩),木香(半兩)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,丈夫酒下;婦人血氣,醋湯下。
解老人熱秘方。
大附子一個,燒過存性,研為末。每服一錢,熱酒調下。
白話文:
治療老年人大腸乾燥、氣滯便秘:陳橘丸(霍大使與馮尚藥共同制定此方)。
藥材包括:陳橘皮(去除內瓤,一兩)、檳榔(切碎,半兩)、木香(一分)、羌活(去除根莖鬚,半兩)、防風(去除根莖鬚,半兩)、青皮(去除內瓤,半兩)、枳殼(麩炒,去除內瓤,半兩)、無蛀蟲皂角(兩挺,去除黑皮,烘烤至黃色)、郁李仁(一兩,去除皮尖,炒黃)、牽牛子(微炒,搗碎過篩取粉末,二兩)。
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,將郁李仁和牽牛子粉末混合均勻,用煉好的蜂蜜製成丸藥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飯前用薑湯送服。如果沒有通便,可逐漸增加至三十丸,以通便為度。
治療老年人因熱邪壅滯導致大腸便秘,並伴隨各種熱毒引起的瘡瘍:搜風順氣牽牛丸。
藥材包括:牽牛子(二兩,用飯甑蒸過)、木通(一兩)、青橘皮(一兩,去除內瓤)、桑白皮(一兩)、赤芍藥(一兩)、木香(半兩)。
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,用煉好的蜂蜜製成丸藥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十五到二十丸,男性用酒送服;女性因血氣問題,用醋湯送服。
治療老年人熱邪引起的便秘:解老人熱秘方。
藥材:大附子一個,燒烤後存留藥性,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熱酒送服。
2. 簡妙老人備急方
治一切傷損血出,消腫毒。秦王背指散。
宣連,檳榔(各等分)
上為末。傷撲,干貼。消腫,冷水調,雞翎掃,妙。
治失音。回聲飲子。
皂角(一挺,刮去黑皮並子),蘿蔔(二個,切作片)
上以水二碗,同煎至半碗以下。服之。不過三服,便語。吃卻蘿蔔,更妙。
治鼻衄。醍醐酒。
上以蘿蔔自然汁半盞,熱酒半盞,相和令勻。再用湯溫過,服之,立驗。
補下元,烏髭鬚,壯腳膝,進食,悅顏色,治腰疼。杜仲丸。
杜仲(一兩,炙,令黃為度),補骨脂(一兩,炒令香熟,為末),胡桃仁(一兩,湯浸,去皮,細研)
上件三味,研令勻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空心,溫酒下三十丸。
治一切眼,洗眼藥。
膽礬(一兩,煅令白,去火毒用),滑石(一兩,研),秦皮(半兩),膩粉(二錢七)
上每用一字。湯泡,候溫,閉目,洗兩眥頭,以冷為度。
補益療眼有黑花。明目川椒丸。
川椒(一斤,每用鹽一斤,拌淹一宿,三度換鹽,淹三夜,取出曬乾,去鹽用),黑參(半斤,銼)
上二味,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日鹽湯下三十丸,食後,臨臥服之。
治腎臟虛冷,肝膈浮熱,上衝兩目,生翳、黑花、風毒,久不治者。
青鹽(一兩,生研),蒼朮(一兩,先用米泔水浸洗三日,焙乾,切),木賊草(一兩,小便浸三日,焙乾)
上為末。空心,熟水調下一錢。如大段青白,不見物者,不過十服。小可,只三二服。
治眼有冷淚,木賊散。
木賊(一兩,為末),木耳(一兩,燒為黑灰)
上件二味,同研令勻。每用二錢,以清米泔煎熟,放溫調下。食後、臨臥各一服。
治腸風瀉血,當日止方。
附子(一兩,炮去皮臍,為末),綠礬(四兩,用瓶子盛之,火煅,食頃候冷,取食鹽一合,硫黃一兩,同礬研,依前入瓶子內燒,食久候冷取出,研細用之)
上二味,一處研令勻,粟米粥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空心,用生地黃汁下三十丸,當日止。一月除根,亦可久服。助下元,除風氣,補益臟腑。
治瀉痢。乳香散。和氣,止藏毒瀉血,腹內疼痛等。
乳香(少許),訶子皮(一分),當歸(半兩),木香(半分)
上細銼,與乳香微炒,候當歸干為度,杵為末。每服二錢,用陳米第三度泔,六分一盞,煎至五分。空心,午前服。此方最妙,患及百餘日者,服之皆愈。
芸香丸治風血留滯,下成腸風,痔疾。
鹿角(一兩,燒令紅,候冷研),蕓薹子(半兩,微炒)
上二味,為末,醋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十丸,飯飲下,溫酒下亦得。空心、食前服。
白香散,治一切惡瘡,疼痛不可忍者。
楓香(一分,紙襯於地上,食頃令脆,細研),膩粉(一分)
上二味,同細研令勻。每有患者,先用口內含漿水令暖,吐出洗瘡令淨後,以藥末干敷之,疼痛立止,貼至瘥為度。治金瘡,水毒,及木簽刺、癰疽、熱毒等,刻聖散方。金瘡,此藥最妙。糯米三升,揀去粳米,入瓷盆內,於端午日前四十九日,以冷水浸之,以一日兩度換水,輕輕以手淘,轉,瀝去水,勿令攪碎,浸至端午日取出。用干生絹裹,掛於通風處收之。
上,旋取少許,炒令焦黑,碾為末,冷水調如膏藥大小,裹定瘡口外,以絹布包定,更不要動著,候瘡愈。若金瘡誤犯生水,瘡口作膿,烘漸甚者,急以藥膏裹定三食時,腫處已消,更不作膿,直至瘡合。若癰疽、毒瘡初發,才覺焮腫赤熱,急以膏藥貼之,一宿便消。喉閉及咽喉腫痛,吒腮,並用藥貼項下及腫處。
若竹木簽刺入肉者,臨臥貼之,明日揭看,其刺出在藥內。若貼腫毒,干即換之,常令濕為妙。惟金瘡水毒不可換,恐傷瘡口。治手臂疼痛,冷重無力,虎骨散。虎骨二錢,為粗末,炒黃。羚羊角屑二兩。芍藥二兩。上,一處酒浸一宿,焙杵為末。每服二錢,食前暖酒調下。
治上焦風,熱毒、瘡腫。黃耆散。並治發背熱毒。
黃耆(二兩),防風(一兩半),甘草(一兩,炙),上為末。如茶點,服一錢。
治風氣。神白散。
白芷(二兩),甘草(一兩)
上銼成骰子大。慢火一處炒,令深紫色,勿令焦黑。放地上,出火毒,杵為末。每服一錢半,水八分一盞,姜二片、棗二個,同煎至六分,通口服。如傷寒時疾,去棗姜,卻入蔥白三寸,豉五十粒,依前服。如人行五七里以來,更服,汗出為妙。
治一切心腹刺痛,應痛丸。
乳香(一兩),五靈脂(一兩),沒藥(一兩),川烏頭(二兩去皮臍)
上為末,麵糊為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熟水吞下二十丸。
治赤白痢方
黃連(半兩),漢椒(一兩)
上同炒,令黃色,去火毒,為末,以多年水梅肉,丸如綠豆大。每服二十丸,鹽湯下。小兒加減用之。
白話文:
處理所有外傷出血,消除腫脹毒素的秦王背指散,成分為黃連和檳榔,兩者份量相同。磨成粉末,外傷撞擊時,直接塗抹。若要消腫,用冷水調和,用雞毛刷塗抹,效果極佳。
治療失音的回聲飲子,使用一整條颳去黑皮和種子的皁角,和兩個切片的蘿蔔,加入兩碗水一同煎煮至剩半碗以下,服用即可,通常三劑內就能恢復說話能力,食用蘿蔔效果更佳。
治療鼻血不止的醍醐酒,將蘿蔔自榨汁半杯,熱酒半杯混合均勻,再次加熱後服用,立即見效。
杜仲丸補充下身能量,使鬍鬚烏黑,強健腳膝,增加食慾,改善面色,治療腰痛。成分為一兩經烘烤至黃色的杜仲,一兩炒至香熟的補骨脂,和一兩浸泡去皮細研的胡桃仁。三者混合均勻,以蜂蜜製成梧桐子大的丸子,空腹時,溫酒送服三十粒。
用於眼部疾病的洗眼藥,成分為煅燒至白色的膽礬,滑石,秦皮,膩粉。每次使用一字,用溫水泡開,閉眼清洗眼角,直至冷卻。
明目川椒丸,增強視力,去除眼睛黑斑。成分為一斤用鹽醃制三天,曬乾去鹽的川椒,和半斤切片的黑參。兩者磨成粉末,蜂蜜製成梧桐子大的丸子,每天鹽湯送服三十粒,飯後或睡前服用。
治療腎臟虛冷,肝部浮熱,導致的視力障礙,黑斑,風毒。成分為一兩生研的青鹽,一兩米泔水浸泡三天,烘乾切片的蒼朮,和一兩小便浸泡三天,烘乾的木賊草。磨成粉末,空腹時,熟水送服一錢,嚴重者十劑內可見效,輕微者只需二到三劑。
治療眼睛冷淚的木賊散,成分為一兩木賊和一兩燒成灰的木耳,兩者混合均勻,每次使用二錢,用清米泔煎煮至熟,放溫服用,飯後和睡前各一次。
治療當日止血的腸風瀉血方,成分為一兩去皮臍烘烤的附子,和四兩用瓶子盛裝,火煅後冷卻,與一合食鹽和一兩硫磺混合研磨的綠礬。兩者混合均勻,粟米粥製成梧桐子大的丸子,空腹時,生地黃汁送服三十粒,當日即可止血,一個月內可根除,也可長期服用,有助下身,去除風氣,補益臟腑。
乳香散治療瀉痢,和氣,止藏毒瀉血,腹痛等症狀。成分為少量乳香,一分訶子皮,半兩當歸,和半分木香。細切後與乳香微炒,待當歸乾燥後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陳米第三次的泔水煎煮至一半,空腹,上午前服用。此方極為有效,即使患病超過一百天,也能痊癒。
芸香丸治療風血滯留,形成腸風,痔瘡等疾病。成分為一兩燒紅後冷卻研磨的鹿角,和半兩微炒的蕓薹子。兩者混合均勻,醋煮麵糊製成梧桐子大的丸子,每次服用十粒,飯飲或溫酒送服,空腹或飯前服用。
白香散治療各種惡性潰瘍,劇烈疼痛難忍。成分為一分楓香和一分膩粉,兩者混合均勻,每次使用時,先含一口溫漿水,吐出清洗潰瘍至乾淨,然後塗抹藥末,立即止痛,直到痊癒。
治療金瘡,水毒,以及木簽刺,癰疽,熱毒等疾病的刻聖散方。成分為三升糯米,去除粳米後,端午節前四十九天,冷水浸泡,每日換水兩次,輕輕搓洗瀝乾,避免破碎,端午節取出,晾乾,隨時取少量炒至焦黑,碾成粉末,冷水調和成膏藥大小,固定在傷口外,用絹布包好,不需移動,等待傷口癒合。若金瘡不慎碰到生水,傷口化膿,疼痛加重,立即用藥膏固定三餐時間,腫脹會消退,不再化膿,直到傷口癒合。若癰疽,毒瘡初發,感覺紅腫熱痛,立即貼上膏藥,一夜後會消退。咽喉腫痛,吒腮等,也可以用藥膏貼在頸部和腫脹部位。若竹木簽刺入肉,睡前貼上,第二天早上查看,刺會出現在藥膏裡。若貼在腫脹部位,乾燥後立即更換,保持濕潤效果更佳,但金瘡水毒不能更換,以免傷口受影響。
虎骨散治療手臂疼痛,冷重無力。成分為二錢虎骨,磨成粗末,炒至黃色。二兩羚羊角屑,和二兩芍藥。全部材料酒浸泡一夜,烘乾後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飯前溫酒送服。
黃耆散治療上焦風,熱毒,瘡腫,包括背部熱毒。成分為二兩黃耆,一兩半防風,和一兩炙甘草。磨成粉末,像泡茶一樣服用一錢。
神白散治療風氣,成分為二兩白芷和一兩甘草。切成骰子大小,慢火炒至深紫色,避免燒焦。放在地上,去除火氣,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一錢半,八分之一杯水,二片薑,二個棗,一同煎煮至六分,整杯服用。若感冒,去掉薑棗,加入三寸蔥白,五十粒豆豉,按原方服用。行走五七里後,再服用一次,出汗效果更佳。
應痛丸治療所有心腹刺痛。成分為一兩乳香,一兩五靈脂,一兩沒藥,和二兩去皮臍的川烏頭。磨成粉末,麵糊製成梧桐子大的丸子,每次服用熟水吞下二十粒。
漢椒黃連丸治療赤白痢。成分為半兩黃連和一兩漢椒,一起炒至黃色,去除火氣,磨成粉末,用多年水梅肉製成綠豆大的丸子,每次服用二十粒,鹽湯送服。兒童根據情況減量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