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直

《養老奉親書》~ 下籍 (1)

回本書目錄

下籍 (1)

1. 飲食調治第一

主身者神;養氣者精;益精者氣;資氣者食;食者,生民之天,活人之本也。故飲食進則穀氣充,穀氣充則氣血盛,氣血盛則筋力強。故脾胃者,五臟之宗也。四臟之氣,皆稟於脾,故四時皆以胃氣為本。《生氣通天論》云:氣味辛甘發散為陽,酸苦湧泄為陰。是以一身之中,陰陽運用,五行相生,莫不由於飲食也。

白話文:

人體最重要的東西是精神,精神需要通過養氣來維持,養氣需要通過補充精氣來實現,精氣的來源是食物,食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。所以飲食量充足,穀物精華就能充盈,穀物精華充盈,氣血就會旺盛,氣血旺盛,筋骨強健。因此,脾胃是五臟的根本,四臟的氣血都來源於脾,所以一年四季都以胃氣為根本。《生氣通天論》說:辛辣甘甜的味道具有發散的作用,酸苦湧泄的味道具有收斂的作用。所以人體內部陰陽調和,五行相生,都是由於飲食造成的。

若少年之人,真元氣壯。或失於飢飽,食於生冷,以根本強盛,未易為患。其高年之人,真氣耗竭,五臟衰弱,全仰飲食以資氣血。若生冷無節,飢飽失宜,調停無度,動成疾患。

白話文:

如果年輕人的元氣強盛,偶爾飲食不節制,或是吃了生冷的食物,由於根本強盛,所以不容易生病。老年人的元氣衰竭,五臟虛弱,完全依靠飲食來滋養氣血。若飲食生冷不節制,飢飽不適宜,調養無度,很容易引發疾病。

凡人疾病,未有不因八邪而感。所謂八邪者,風、寒、暑、濕、飢、飽、勞、逸也。為人子者,得不慎之。

若有疾患,且先詳食醫之法,審其疾狀,以食療之。食療未愈,然後命藥,貴不傷其臟腑也。

凡百飲食,必在人子躬親調治,無縱婢使慢其所食。

老人之食,大抵宜其溫熱熟軟,忌其黏硬生冷。每日晨朝,宜以醇酒,先進平補下元藥一服。女人,則平補血海藥一服,無燥熱者,良。尋以豬、羊腎粟米粥一杯壓之,五味、蔥、薤、鶉膂等粥皆可。至辰時,服人參平胃散一服。然後次第以順四時軟熟飲食進之。食後,引行一二百步,令運動消散。臨臥時,進化痰利膈人參半夏丸一服。

白話文:

老年人的飲食,總體上應該溫和、熱的、熟的和軟的,忌諱黏的、硬的、生的和冷的。每天早上,應該用醇酒,先服用一劑平和地補益元氣的藥。女性則服用一劑平和地補益血海的藥,沒有燥熱症狀的,很好。然後用一杯豬、羊腎和粟米粥壓制藥物,五味、蔥、薤、鶉膂等粥都可以。到上午,服用一劑人蔘平胃散。然後按照四季順序,逐漸添加柔軟、熟的食物。飯後,散步一兩百步,使運動來消化、散發。睡覺前,服用一劑化痰、利膈的人參半夏丸。

尊年之人,不可頓飽,但頻頻與食,使脾胃易化,穀氣長存。若頓令飽食,則多傷滿,緣衰老人腸胃虛薄,不能消納,故成疾患。為人子者,深宜體悉,此養老人之大要也。

白話文:

老年人不能突然吃飽,但可以經常少量進食,這樣脾胃才能容易消化,穀氣才能持久。如果突然讓老人吃飽,就會造成消化不良,因為老年人的腸胃虛弱,不能消化,所以會生病。作為子女,應該深刻理解,這是養老人的重要事項。

日止可進前藥三服,不可多餌。如無疾患,亦不須服藥,但只調停飲食,自然無恙矣。

2. 形證脈候第二

《上古天真論》曰:女子之數七,丈夫之數八。女子七七四十九,任脈虛,衝脈衰,天癸竭,地道不通。丈夫八八六十四,五臟皆衰,筋骨解墮,天癸盡,脈弱形枯。女子過六十之期,丈夫逾七十之年,越天常數。上壽之人,若衣食豐備,子孫勤養,承順慈親,參行孝禮,能調其飲食,適其寒溫,上合神靈,下契人理,此順天之道也!

白話文:

《上古天真論》中提到:女子的生命週期是以七為數,男子的生命週期是以八為數。女子七七四十九歲時,任脈虛弱,衝脈衰退,天癸枯竭,月經停止。男子八八六十四歲時,五臟衰竭,筋骨鬆弛,天癸耗盡,脈搏虛弱,身體枯槁。女子超過六十歲,男子超過七十歲,都已經超越了天生的壽命。高壽之人在飲食上豐衣足食,子女在生活中勤於奉養父母,父母則慈愛地對待子女,全家上下都遵從與孝道。能夠調節好飲食,適應寒暖的變化,上天庇護、下地護佑,這是符合天道和人情的。

高年之人,形羸氣弱,理自當然。其有丈夫、女子,年逾七十,面色紅潤,形氣康強,飲食不退,尚多秘熱者,此理何哉?且年老之人,痿瘁為常,今反此者,非真陽血海氣壯也。但診左右手脈,須大緊數,此老人延永之兆也。老人真氣已衰,此得虛陽氣盛,充於肌體,則兩手脈大,飲食倍進,雙臉常紅,精神康健,此皆虛陽氣所助也。須時,有煩渴膈熱,大腑秘結。

白話文:

高齡的老人,形體瘦弱、氣力衰弱,這是自然規律。但是,有些老人,無論男女,年齡超過七十歲,面色紅潤、身體強壯,飲食沒有減少反而更加旺盛,而且很少積熱的情況。這又是什麼道理呢?而且,老年人通常體弱疲憊,現在卻相反,這並不是真正的陽氣血海旺盛。只要診斷左右手脈搏,如果脈搏非常緊促且數目很多,這就是老人長壽的徵兆。老人的真氣已經衰退,這時獲得了虛浮的陽氣旺盛,充沛於身體組織,因此兩手脈搏強勁,飲食大增,雙臉總是紅潤,精神健康,這些都是虛浮的陽氣所幫助的。但不久之後,就會出現煩渴、胸膈發熱、大腸祕結的症狀。

但隨時以平常湯藥,微微消解,三五日間自然平復。常得虛陽氣存,自然飲食得進,此天假其壽也。切不得為有小熱,頻用轉瀉之藥通利,苦冷之藥疏解。若虛陽氣退,還復真體,則形氣尫羸,臟腑衰弱,多生冷痰,無由補復。

白話文:

但應該隨時用一些平穩的湯藥藥方,讓病症慢慢消退,三五天後自然會好轉。通常只要虛陽之氣還存在,自然就會想吃東西,這是上天賜予他的壽命。千萬不要因為病人發了一點低燒,就經常服用瀉藥來通利,或服用苦寒的藥物來解除病症。如果虛陽之氣消失,恢復了原來的體質,那麼形體和氣血就會衰弱,臟腑也會衰弱,產生很多寒痰,無從補救。

若是從來無虛陽之氣,一向憊乏之人,全在斟量湯劑,常加溫補,調停饘粥,以為養治,此養老之先也!

3. 醫藥扶持第三

常見世人治高年之人疾患,將同年少,亂投湯藥,妄行針灸,以攻其疾,務欲速愈。殊不知上壽之人,血氣已衰,精神減耗,危若風燭,百疾易攻。至於視聽不至聰明,手足舉動不隨;其身體勞倦,頭目昏眩,風氣不順,宿疾時發;或秘或泄,或冷或熱,此皆老人之常態也。不順治之,緊用針藥,務求痊瘥,往往因此別緻危殆。

白話文:

常見世間很多人在治療老年人的疾病時,使用與年輕人相同的藥物,胡亂針灸,以為這樣才能攻破疾病,務求快速治癒。殊不知上了年紀的人,血氣已經衰弱,精神體力都大不如前,脆弱如同風中殘燭,各種疾病都很容易侵襲。以至於他們的視力、聽力都無法像年輕人一樣靈敏,手腳動作也變遲緩;身體容易疲倦,頭暈眼花,氣血運行不暢,老毛病也時常發作;有的人便祕,有的人腹瀉,有的人怕冷,有的人怕熱,這些都是老年人的正常現象。如果不順應自然,硬要用針灸和藥物來治療,務求痊癒,往往因此導致更加危險的局面。

且攻病之藥,或吐或汗,或解、或利。緣衰老之人,不同年少真氣壯盛,雖汗吐轉利,未至危困。其老弱之人,若汗之,則陽氣泄。吐之,則胃氣逆;瀉之,則元氣脫,立致不虞。此養老之大忌也。

白話文:

而且治療疾病的藥物,可能會導致嘔吐或出汗,或者利尿或通便。因為衰老的人,和年輕時真氣旺盛不同,即使汗吐轉利,也沒有到危急的地步。至於那些老弱的人,如果讓他們出汗,就會陽氣耗散。讓他們嘔吐,就會胃氣逆亂;讓他們瀉下,就會元氣離散,立馬會導致不測。這是養老的大忌啊。

大體老人藥餌,止是扶持之法。只可用溫平順氣,進食補虛、中和之藥治之,不可用市肆、贖買、他人惠送、不知方味及狼虎之藥與之服餌,切宜審詳。若身有宿疾,或時發動,則隨其疾狀,用中和湯藥順,三朝五日,自然無事。然後調停飲食,依食醫之法,隨食性變饌治之。此最為良也!

白話文:

針對老年人的用藥,只宜於使用溫和順氣、補虛中和的藥物來進行調理,不可服用市面上、贖買、他人惠送等來路不明或不知藥性方味的藥物,以及具毒性的藥物。若是有舊疾,可以依照疾病的症狀,服用中和的湯藥來調養,三到五天,自然會痊癒。之後,依照飲食醫學的原則,根據飲食的性質來調整飲食,這是最好的方法。

4. 性氣好嗜第四

眉壽之人,形氣雖衰,心亦自壯,但不能隨時、人、事遂其所欲。雖居處溫給,亦常不足,故多咨煎背執,等閒喜怒,性氣不定。止如小兒,全在承奉顏色,隨其所欲,嚴戒婢使子孫,不令違背。若憤怒一作,血氣虛弱,中氣不順,因而飲食,便成疾患。深宜體悉。

白話文:

長壽的人,雖然形體和精氣逐漸衰退,但內心依然很堅強。但是,不能隨時隨地、隨人、隨事都如自己所願。即使居住在溫暖寬敞,飲食充足的環境,也經常感到不滿足,所以經常多愁善感,容易生氣發火,脾氣暴躁多變。就像小孩子一樣,完全依賴別人的照護和奉承,隨意使喚僕人和子孫,不允許他們違背自己的意願。如果一旦發怒,就會導致血氣虛弱,中氣不順,從而引起飲食不佳,最終形成疾病。因此,對此種情況應該深切理解和體恤。

常令人隨侍左右,不可令孤坐獨寢;緣老人孤僻,易於傷感。才覺孤寂,便生鬱悶。養老之法,凡人平生為性,各有好嗜之事,見即喜之。有好書畫者,有好琴棋者,有好賭撲者,有好珍奇者,有好禽鳥者,有好古物者,有好佛事者,有好丹灶者。人之僻好,不能備舉。但以其平生偏嗜之物,時為尋求,擇其精純者,布於左右,使其喜愛、玩悅不已,老人衰倦,無所用心。若只令守家孤坐,自成滯悶。

白話文:

老人身邊要有人陪伴,不能讓他孤單獨坐獨睡。因為老人容易感到孤僻,容易傷感。一旦感到孤獨,就會產生鬱悶。贍養老人的方法,是根據每個人的一生習慣和喜好來決定。有的人喜歡書畫,有的人喜歡琴棋,有的人喜歡賭博,有的人喜歡珍奇古玩,有的人喜歡禽鳥,有的人喜歡古董,有的人喜歡佛法,有的人喜歡煉丹。人的喜好各不相同,不能一一列舉。但是,只要是老人平時偏愛的事物,就要及時尋找,選擇最好的放在老人身邊,讓他們喜歡和把玩,使他們感到快樂和滿足。老人年紀大了,精神不振,沒有什麼可以用心去做。如果只讓他們守在家裡孤坐著,就會自成一體,悶悶不樂。

今見所好之物,自然用心於物上,日日看承戲玩,自以為樂;雖有勞倦,咨煎性氣,自然減可。

5. 宴處起居第五

凡人衰晚之年,心力倦怠,精神耗短,百事懶於施為,蓋氣血筋力之使然也。全藉子孫孝養,竭力將護,以免非橫之虞。凡行住坐臥,宴處起居,皆須巧立制度,以助娛樂。

白話文:

當人到了衰老的晚年,心思和體力疲乏衰退、精神也更加短暫,百事都懶得去做,這是因為氣血、筋力和力氣衰退的緣故。完全依靠子孫的孝順奉養,竭盡全力地照顧和保護,以避免發生意外的傷害。凡是行走、住、坐、臥、宴請、起居等,都必須巧妙地建立制度,以幫助娛樂。

棲息之室,必常潔雅。夏則虛敞,冬則溫密。其寢寐床榻,不須高廣。比常之制,三分減一,低,則易於升降;狹,則不容漫風。裀褥厚藉,務在軟平;三面設屏,以防風冷。其枕,宜用夾熟色帛為之,實以菊花,制在低長:低,則寢無罅風;長則轉不落枕。其所坐椅,宜作矮襌床樣,坐可垂足履地,易於興居。

白話文:

居住的房間,一定經常保持乾淨雅緻。夏天時要空敞通風,冬天時要溫暖嚴密。睡覺的牀榻,不需要很高大。比普通的尺寸,要減少三分之一,這樣,低矮,就容易上下;狹窄,就不會讓風亂吹。被褥要厚厚地鋪墊,務必柔軟平整;三面設屏風,以防風寒。枕頭,應該用夾熟的彩色絲帛做成,裡面塞滿菊花,形狀要低長:低,睡覺時就沒有縫隙讓風吹進來;長,翻身時就不會掉下枕頭。坐著的椅子,應該做成矮禪牀的樣子,坐下時腳可以垂到地上,這樣容易起坐。

左右置欄,面前設幾,緣老人多困,坐則成眠,有所欄圍,免閃側之傷。

其衣服制度,不須寬長。長,則多有蹴絆;寬,則衣服不著身。緣老人骨肉疏冷,風寒易中,若窄衣貼身,暖氣著體,自然血氣流利,四肢和暢。雖遇盛夏,亦不可令袒露。其頸後連項,常用紫軟夾帛,自頸後巾幘中垂下著肉,入衣領中,至背甲間,以護腠理。尊年人肌肉瘦怯,腠理開疏,若風傷腠中,便成大患。深宜慎之。

白話文:

老人的穿著打扮並不需要寬鬆肥大。如果衣服太長,容易絆腳摔跤;如果衣服太寬鬆,穿著不貼身。老人骨肉瘦弱,容易受寒,如果衣服窄小貼身,能使暖氣貼近身體,自然血氣流通順暢,四肢和諧暢通。即使在大夏天,也不可袒胸露背。老年人脖頸後側,應經常使用紫色的柔軟夾襯絲綢,從後頸巾幘中垂下,蓋住後背及前胸,使衣服領口嚴密,保護腠理。老年人肌肉瘦弱,腠理疏鬆,很容易感染風寒,因此需要更加小心謹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