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養老奉親書》~ 上籍 (11)
上籍 (11)
1. 二
食治老人中風,言語謇澀,精神昏憒,手足不仁,緩弱不遂方。
葛粉(五兩),荊芥(一握),豉(五合)
上以搜葛粉,如常作之,煎二味取汁煮之,下蔥、椒、五味、臛頭。空心食之,一、二服,將息為效。忌豬肉、蕎麵。
食治老人中風,口面喎偏,大小便秘澀,煩熱。荊芥粥方。
荊芥(一把,切),青粱米(四合,淘),薄荷葉(半握,切),豉(五合,綿裹)
上以水煮取荊芥汁,下米及諸味,煮作粥,入少鹽、醋。空心食之。常服,佳。
食治老人中風,緩弱不仁,四肢動搖,無氣力。炙熊肉方。
熊肉(一斤,切),蔥白(半握,切),醬、椒等
上以五味醃之。炙熟,空心冷食之。恆服,為佳。亦可作羹粥,任性食之,尤佳。
食治老人中風,口目瞤動,煩悶不安,牛蒡餺飥方。
牛蒡根(切,一升,去皮。曝乾,杵為面),白米(四合,淨淘,研)
上以牛蒡粉和麵作之,向豉汁中煮。加蔥、椒、五味、臛頭,空心食之。恆服,極效。
食治老人中風,頭旋目眩,身體厥強,筋骨疼痛,手足煩熱,心神不安。烏驢頭方。
烏驢頭(一枚,炮,去毛淨,治之)
上,以煮令爛熟,細切。空心,以姜醋五味食之。漸進為佳。極除風熱,其汁如釅酒,亦醫前患尤效。
食治老人中風,四肢不仁,筋骨頑強。蒼耳葉羹方。
蒼耳葉(五兩,切,好、嫩者),豉心(二合,別煎)
上和煮作羹。下五味、椒、姜調和,空心食之尤佳。
食治老人中風熱毒、心悶,氣壅、昏倒。甘草豆方。
甘草(一兩),烏豆(三合),生薑(半兩,切)
上以水二升,煎取一升,去滓。冷,漸食服之。極治熱毒。
食治老人風熱煩毒,頑痹不仁,五緩六急。駝脂酒方。
野駝脂(五兩,煉之為上)
上,空心,酒五合,下半匙已上,調脂令消,頓服之,日二服,極效。
白話文:
[二]
治療老年人中風的食療方劑
方劑一:治療中風導致言語不清、神志不清、手腳麻木無力者
將葛粉五兩、荊芥一握、豉五合,先將葛粉用一般方法製作,然後煎煮荊芥和豉取汁,再加入蔥、椒、五味、醬汁一起煮,空腹食用。一到兩次療程見效。忌食豬肉和蕎麥。
方劑二:治療中風導致口角歪斜、大小便不通暢、煩熱者
將荊芥一把切碎、青粱米四合淘洗乾淨、薄荷葉半握切碎、豉五合用布包好,加水煮取荊芥汁,然後加入米和其它藥材煮成粥,加少許鹽和醋調味,空腹食用。經常服用效果佳。
方劑三:治療中風導致肢體無力、麻木、顫抖、乏力者
將熊肉一斤切塊,與蔥白半握切碎,醬、椒等佐料一起醃製,然後烤熟,空腹冷食。經常服用效果佳。也可做成羹或粥食用,效果更佳。
方劑四:治療中風導致眼瞼、口角抽搐、煩躁不安者
將牛蒡根一升去皮曬乾,搗碎成粉末,與白米四合淘洗乾淨後研磨成粉混合,用豉汁煮成糊狀,加入蔥、椒、五味、醬汁,空腹食用。經常服用,效果極佳。
方劑五:治療中風導致頭暈目眩、身體強直、筋骨疼痛、手腳發熱、心神不安者
將烏驢頭一個炮製乾淨,煮熟切碎,空腹食用,佐以薑醋和五味。逐漸增加用量效果最佳。極其有效去除風熱,其汁液如濃酒,亦可治療舊疾,效果尤佳。
方劑六:治療中風導致四肢麻木、筋骨僵硬者
將新鮮嫩的蒼耳葉五兩切碎,與豉心二合(另煎)一起煮成羹,加入五味、椒、薑調味,空腹食用效果最佳。
方劑七:治療中風導致心悶、氣壅、昏倒者
將甘草一兩、烏豆三合、生薑半兩切碎,加水二升煎至一升,去渣,放涼後少量多次服用。極佳治療熱毒。
方劑八:治療中風導致風熱煩躁、肢體麻木、大便不通暢者
將野駝脂五兩煉製後,空腹時用五合酒沖服半匙煉好的駝脂,每日服用兩次,效果極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