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匱翼》~ 卷七 (6)
卷七 (6)
1. 血積肝傷
喘因血積肝傷者,經曰:肝脈搏堅而長,色不青,當病墜若搏,因血在脅下,令人喘逆是也。
白話文:
喘息是由於血積在肝臟造成損傷。經書說:肝脈搏動堅實有力且綿長,面色不青,應診斷為脫肛或脈搏強烈有力。由於血積在脅下,因此會讓人喘氣急促。
2. 嘔吐統論
《仁齋直指》云:嘔吐出於胃氣之不和,人所共知也。然有胃寒,有胃熱,有痰水,有宿食,有膿血,有氣攻,又有所謂風邪干胃。凡是數者,可不究其所自來哉。寒而嘔吐,則喜熱惡寒,四肢悽清,法當以剛壯溫之。熱而嘔吐,則喜冷惡熱,煩躁中干,法當以清涼解之。痰水症者,吐沫怔忡,先渴後嘔,與之消痰逐水輩。
白話文:
《仁齋直指》說:嘔吐是胃氣不和引起的,這是眾所周知的。但也有胃寒、胃熱、痰水、宿食、膿血、氣攻、風邪幹胃等原因。凡是這些原因,難道就不能追究其根源嗎?
如果胃寒引起的嘔吐,就會喜歡熱而怕冷,四肢麻木痠痛,治療方法應該是用剛壯溫熱的藥物。
若胃熱引起的嘔吐,就會喜歡冷而怕熱,煩躁不安、口渴咽乾,治療方法應該是用清涼的藥物來解除。
如果痰水引起的嘔吐,就會吐出泡沫、心神不定,先渴後嘔,治療方法應該是用化痰、逐水的藥物。
宿食症者,胸腹脹滿,醋悶吞酸,與之消食去積輩。腥氣燥氣,熏炙噁心,此膿血之聚,經所謂嘔家有癰膿,不須治,膿儘自愈是也。七情內郁,關格不平,此氣攻之症,經所謂諸郁干胃則嘔吐是也。若夫風邪入胃,人多不審,率用參、術助之,攔住寒邪,於此猶關利害。其或惡聞食臭,湯水不下,粥藥不納,此則反胃之垂絕者也。
白話文:
宿食症的患者,胸腹脹滿,乾嘔吞酸,用去積消食的藥物為他治療。腥腥燥燥的氣味、燻烤過的食物令他噁心,這是膿血聚集的症狀,古經書上說:嘔吐的人,體內有膿瘡,不用治療,膿瘡自然會痊癒。七情在體內鬱結,胸膈之間鬱悶不舒,這是氣攻造成的症狀,古經書上說:各種鬱怒鬱積,傷害到胃,就會嘔吐。至於風邪侵襲胃,很多人並不認清,便隨便用參、術等藥物治療,從而留滯寒邪,這之間關係到是否痊癒的重要問題。另外,如果反胃的症狀已經垂危,如聞到食物的氣味就噁心,湯水粥藥都不肯下嚥。
辨之不早,其何以為對治乎。雖然,足陽明之經,胃之絡脈也,陽明之氣,下行則順,今逆而上行,謹不可泄,固也。然嘔吐者,每每大便秘結,上下壅遏,氣不流行,盍思所以區畫而利導之。他如汗後水藥不入口者,遂嘔而脈弱,小便複利,身微熱而手足厥者,虛寒之極也。
識者憂焉。
白話文:
如果辨證不明確,無法對症治療。足陽明經是胃的絡脈,陽明之氣是向下順行,如果逆向而上,應該避免泄下。但是嘔吐的人常常大便祕結,上下不通,氣血運行不暢,應該考慮用藥物來疏通。另外還有汗後不能喝水,嘔吐而脈搏虛弱,小便通利,身體微熱而手足冰冷的人,這是虛寒之極的表現。
識者憂之(焉)
潔古論吐,以氣、積、寒,分屬上、中、下三焦。大旨元從啟元子食不得入,是有火,食入反出,是無火來。至中焦吐,則獨以積字該之。夫中焦氣交之分,主運行上下,和調陰陽,其病有虛有實,有寒有熱,其治亦不拘一法,豈區區毒藥去積,檳榔、木香和氣所能盡其事哉。
東垣論吐,以嘔、吐、噦,分太陽、陽明、少陽,以其經氣血多少而為聲物有無之別,未見著實。
白話文:
潔古(即趙以德)論吐證,把吐證分為上焦、中焦、下焦三種類型,認為吐證是由氣、積、寒三種病因引起的。吐證的總綱領都追溯到《啟元子》中説的「飲食都不能進入」,這是因為體內有火;「吃進的食物反而吐出來」,這是因為沒有火。如果到了中焦吐,就單獨用「積」這個字來概括它。中焦是氣交接的地方,主管運化上下,調和陰陽,其病症虛實寒熱都有,它的治療方法也不能拘泥於一種,豈是用單單的毒藥來攻積,檳榔、木香來和氣就能治好吐證的嗎?
東垣論嘔吐,將嘔、吐、噦,分別屬於太陽(膀胱經)、陽明(胃經)、少陽(膽經),認為這些症狀的發生與經氣血的多寡有關,但並未見具體說明。
3. 剛壯之劑
吳茱萸湯,治冷涎嘔吐。
白話文:
吳茱萸湯(治)冷涎嘔吐。
吳茱萸(沸湯炮洗三次,焙乾),生薑(各一兩半),人參(三錢),大棗(五個)
白話文:
吳茱萸(用沸騰的水沖泡並清洗三次,然後烘乾),生薑(各一兩半),人參(三錢),大棗(五個)
上銼,每服四錢,水盞半,食前服。
《本事》附子散,治反胃嘔吐。
白話文:
《本事方》中的附子散,治療反胃嘔吐。藥物磨成細粉,每次服四錢(約6公克),用半碗水送服,在飯前服用。
附子一枚極大者,坐於磚上,四面著火,漸漸逼熱,淬入生薑自然汁中,再用火逼再淬,約盡薑汁半碗,焙乾末之,每服二錢,水一盞,粟米少許同煎七分,不過三服。
白話文:
取一整顆最大顆的附子,放在磚塊上,四面點火,逐漸加溫,將附子淬入生薑的自然汁液中,再用火加溫,再次淬入生薑汁液,反覆這個過程,直到薑汁只剩半碗左右,將附子焙乾後磨成粉末,每次取二錢的粉末,搭配一杯水和少許粟米,一起熬煮至藥液剩下七成,不超過三次服用。
4. 清涼之劑
《本事》竹茹湯,治胃熱嘔吐。
白話文:
《本事》[竹茹湯],治療胃部過熱導致的嘔吐。
乾葛(三兩),甘草(三錢),半夏(一兩,薑汁半盞漿水一升煮,耗半)
白話文:
-
乾葛:108公克
-
甘草:15公克
-
半夏:36公克,薑汁半湯匙,水500公克,煮至剩下250公克
上為粗末,每服五錢,水二盞,薑三片,棗一枚,竹茹一錢,同煮至一盞,去滓溫服。
白話文:
將上方藥材粗略研磨成末,每次服用五錢,加入兩碗水、三片生薑、一顆紅棗和一錢竹茹,一起煮至剩下一碗的量,過濾渣滓後,溫熱服用。
許叔微云:胃熱者,手足心熱。政和中一宗人病傷寒,得汗身涼。數日忽嘔吐,藥與食俱不下,醫者皆進丁香、藿香、滑石等藥,下咽即吐。予曰:此正汗後餘熱留胃皖,孫兆竹茹湯正相當耳。急治藥與之,即時愈。
龐老枇杷葉散
白話文:
許叔微說:胃熱的人,手足心發熱。政和年間,有個宗室因病傷寒,出汗後身體涼爽。幾天後突然嘔吐,服用的藥和食物都吐出來,醫生們都給他服用丁香、藿香、滑石等藥物,但藥一吞下去就吐出來。我說:這正是出汗後餘熱留在胃裡,應該用孫兆竹茹湯治療。趕緊給他服用了這種藥,立刻就好了。
龐老枇杷葉散
**組成:**枇杷葉、款冬花、桔梗、甘草、薄荷、桑白皮、前胡、陳皮、白芍、紫菀、細辛、防風、款冬葉、元參、百部、川貝母
**功效:**清肺止咳、化痰平喘
**主治:**外感風寒,肺氣壅滯引起的咳嗽、氣喘、痰多、胸悶、喉癢
**用法:**每日1劑,水煎服
**禁忌:**孕婦忌服。
枇杷葉(刷淨毛),人參(各一錢),茯苓(半兩),茅根(二兩),半夏(一錢)
白話文:
枇杷葉(洗淨絨毛),人參(各一錢),茯苓(半兩),茅根(二兩),半夏(一錢)
上細銼,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生薑七片,慢火煎至七分,去滓,入檳榔末半錢,和勻服之。此方宜入行氣項下。
(新定)清中止嘔方
白話文:
將中藥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四錢,加入一盞半的水和七片生薑,以慢火煎煮至七分熟,去除藥渣,再加入半錢檳榔末,攪拌均勻後服用。此方宜歸於行氣類藥物之下。
(新定)清中止嘔方
組成:
- 五味子半兩
- 半夏半兩
- 乾薑半兩
- 茯苓半兩
- 川椒半兩
- 砂仁半兩
製法:
- 將所有藥材研成細末。
用法:
- 每服一錢,一日二次,用溫水送服。
臨牀應用:
- 治療因胃寒嘔吐、口淡無味、神疲乏力等症狀。
半夏(一錢),茯苓(二錢),陳皮(一錢),竹茹(一錢),乾葛(五分),生薑(五分),蘆根(五錢),枇杷葉(三片),麥冬(一錢),白風米(百粒)
白話文:
-
半夏(6克):功效為化痰、止嘔、降氣、除濕。
-
茯苓(12克):功效為健脾、益氣、寧心、利水。
-
陳皮(6克):功效為理氣、化痰、健脾、燥濕。
-
竹茹(6克):功效為清熱、化痰、止咳。
-
乾葛(3克):功效為清熱、生津、止渴。
-
生薑(3克):功效為解表、散寒、溫中、止嘔。
-
蘆根(30克):功效為清熱、生津、止渴、利尿。
-
枇杷葉(3片):功效為清肺、止咳、化痰、降氣。
-
麥冬(6克):功效為清肺、潤肺、生津、止渴。
-
白風米(100粒):功效為清肺、化痰、止咳、平喘。
5. 消痰逐水之劑
大半夏湯,治痰症嘔吐。
半夏(制,二升),人參(三兩,切)
上每四錢,薑七片,蜜少許,熟煎服。
小半夏茯苓湯,《金匱》云:嘔家用半夏以去其水,水去嘔止。
半夏(一升),生薑(半斤),茯苓(四兩)
上三味,以水七升,煮取一升半,分溫再服。
《局方》二陳湯,治痰飲嘔惡,頭眩心悸。
白話文:
大半夏湯
主治:痰症嘔吐。
配方:
半夏(120克,炮製)、人參(180克,切片)
用法:
取以上藥材各4錢,薑7片,蜜少許,煎煮後服。
小半夏茯苓湯
《金匱要略》中記載:嘔吐症狀要使用半夏來去除水濕,水濕去除了嘔吐才能停止。
配方:
半夏(600克)、生薑(300克)、茯苓(240克)
用法:
取以上三味藥材,加入水7升,煎煮至剩餘1.5升,分次溫服。
局方二陳湯
主治:痰飲嘔吐噁心,頭暈心悸。
陳皮,半夏(制,各三錢),茯苓(二錢),炙甘草(一錢)
水二盅,薑三片,食遠服。
白話文:
陳皮、半夏(處理過的,各三錢),茯苓(二錢),炙烤過的甘草(一錢)
水二碗,薑湯三片,趁熱服用。
東垣云:辛藥生薑之類治嘔吐,但治上焦氣壅表實之病。若胃虛穀氣不行,胸中痞塞而嘔吐者,惟宜益胃,推揚穀氣而已。故服小半夏湯不愈者,服大半夏湯立愈,此仲景心法也。
《本事》神術丸,治嘔吐清水,亦治嘔酸。(方見痰飲門。)
白話文:
東垣說:像生薑這種辛味藥物可以治療嘔吐,但它只能用來治療上焦氣體鬱結、表實的疾病。如果是胃虛穀氣不運行、胸中痞塞而出現嘔吐的症狀,就應該以益胃、推動穀氣為主。所以,服用小半夏湯沒有療效的人,服用大半夏湯就可以痊癒,這也是仲景的治病方法。
《本事》神術丸,治療吐清水,也能治療吐酸水。(處方見「痰飲」類別。)
經云:太陰之復,嘔而密默,唾吐清液,治以苦熱,是嘔水屬濕也。或一味蒼朮制炒為丸服之。
白話文:
經典著作上說:太陰(脾)的復發,表現為嘔吐黏稠物,吐出的是清澈的液體,治療方法是用苦熱的藥物消除濕氣。有時候只需要使用蒼朮一種藥物,炒製後製成藥丸服用。
丹溪云:或問吞酸,《素問》明以為熱,東垣又以為寒,何也?曰:吐酸與酸不同,吐酸是吐出酸水如醋。平時津液隨上升之氣,鬱而成積,成積既久,濕中生熱,故從木化,遂作酸味,非熱而何?其有鬱積之久,不能自湧而出,伏於肺胃之間,咯不得上,咽不得下。肌表,得風寒,則內熱愈郁,而酸味刺心;肌表溫暖,腠理開發,或得香熱湯丸,津液得行,亦可暫解,非寒而何?《素問》言熱者,言其本也,東垣言寒者,言其末也。
白話文:
丹溪說:有人問吞酸,《素問》明明說它是熱症,而東垣又說它是寒證,這是為什麼呢?丹溪回答說:吐酸與酸不同,吐酸是吐出像醋一樣的酸水。平時津液隨著上升的氣,鬱積而成,鬱積時間久了,濕中生熱,所以從木化,於是產生酸味,這不是熱證是什麼?有些人鬱積已久,酸水不能自動湧出,憋在肺胃之間,咯不出來,也咽不下去。皮膚腠理,受到風寒,那麼內熱更加鬱結,而酸味刺激心臟;皮膚腠理溫暖,毛孔打開,或者吃了香熱的湯丸,津液得到運行,也可以暫時緩解,這不是寒證是什麼?《素問》說它是熱證,是說它的根本原因是熱;東垣說它是寒證,是說它的最終表現是寒。
但東垣不言外得風寒,而作收氣立說,欲瀉肺金之實,又謂寒藥不可治酸,而用安胃湯加二陳湯,俱犯丁香,且無治熱濕積鬱之法,為未合經意。予嘗論治吞酸,用黃連、茱萸各制炒,隨時令迭為佐使,蒼朮、茯苓為輔,湯浸蒸餅為小丸吞之,仍教以糲食蔬果自養,則病自愈。
白話文:
但是張仲景並沒有提到外感風寒,而是提出「收氣」的說法,想要瀉除肺金的實證,又認為寒藥不能治療酸症,就使用安胃湯加上二陳湯,都含有丁香,而且也沒有治療熱濕積鬱的方法,這與經意不符。我曾提出治療吞酸的方法,使用黃連、茱萸各炒,依據不同季節變化為佐使,蒼朮、茯苓為輔,將湯浸泡蒸餅做成小丸子吞服,並教導病人以粗糧、蔬菜水果來保養自己,這樣病就能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