尤怡

金匱翼》~ 卷七 (4)

卷七 (4)

11. 咳嗽失音

咳而失音,有新久虛實之異。新者多實,痰火閉郁,所謂金實不鳴也。久者多虛,肺損氣脫,所謂金破亦不鳴也。實者逐邪蠲飲易治。虛者補肺養氣難治。亦有肺已虛損而風寒未盡,或痰火閉塞者,則攻補俱礙,其治尤難也。

訶子飲,治久嗽語聲不出

訶子肉,杏仁(各一錢,炒),通草(一錢半)

分二服,每服水二盅,姜三片,煎一盅,食遠溫服。

一方,訶子四個,有桔梗一兩半,甘草二寸。

杏仁煎,治嗽失音不出。

杏仁(三兩,研泥),生薑汁,蜜(各一兩),木通桑白皮,貝母(各一兩二錢),紫菀,五味(各一兩)

水三升,煎半升,去滓,入杏仁、蜜、薑汁,再熬成稀膏,食後臥噙化一匙。

又方,皂角一握,去皮弦子,蘿蔔三個,切片,水一碗,煎至半碗服之。不過三服,能使語出聲。

治盛寒失音不語,咽喉癢痛。

桂心,杏仁(各一兩)

為末,蜜丸櫻桃大,綿裹咽津。

戴云:有嗽而咽痛失音,多進冷劑而聲愈不出者,宜生薑汁調消風散,少少進之。或只一味薑汁亦得。又云:聲啞聲,寒包其熱也,宜細辛半夏、生薑之屬,辛以散之。若痰熱壅於肺者,金空則鳴,必清肺中邪滯,用清咽寧肺湯主之。

清咽寧肺湯

桔梗(二錢),炒山梔,黃芩,桑皮,甘草,前胡知母,貝母(各一錢)

水二盅,煎八分,食後服。

《和劑》款冬花散,治肺已虛而風寒未盡,喘滿煩悶,痰涎壅盛,鼻塞流涕,咽喉不利。

杏仁,阿膠(炒),麻黃(去根節),半夏(湯洗,薑製),款冬花桑葉,知母,貝母(各一兩)

上㕮咀,每服二錢,水一盅,姜三片,水煎,食前溫服。《準繩》用炙甘草和半夏加一倍。

12. 喘統論

《三因方》云:喘病肺實者,肺必脹,上氣,咽中逆,如欲嘔狀,自汗。肺虛者,必咽乾無液,少氣不足以息也。王宇泰云:喘而無汗,煩躁,脈浮大者,汗之。喘而有汗,腹滿,脈沉實者,下之。又云:喘而自汗,腹滿便秘,氣口脈大於人迎,下之無疑,外此則不宜輕下也。

咳嗽氣急,喉聲如鼾者為虛。喉中如水雞聲者為實。戴復庵云:有痰喘,有氣喘,有胃虛喘,有火炎上喘。痰喘者,凡喘便有痰聲。氣喘者,呼吸急促而無痰聲。胃氣虛喘者,抬肩擷肚,喘而不休。火炎上喘者,乍進乍退,得食則減,食已復甚。大概胃中有實火,膈上有稠痰,得食入咽,墜下痰涎,其喘即止。

稍久食已入胃,反助其火,痰再升上,喘反大作。俗不知此,作胃虛,治以燥熱之藥者,以火濟火也。

13. 痰實肺閉

肺虛如器而不容物,痰熱實之,則氣不得宣,呼吸壅滯,喘急妨悶,胸膈痞痛徹背者,宜《濟生》栝蔞實丸。此與水氣相似,但水即飲也,飲體稀而痰質稠,飲多寒而痰多熱耳。

《濟生》栝蔞實丸

栝蔞實(研),枳實(去瓤,麩炒),桔梗半夏(等分)

上為末,薑汁打糊為丸,如梧子大,每服五七十丸,食後淡薑湯下。

《元戎》葶藶大棗湯

葶藶(二兩,炒紫色,杵成丸)

以水三升,大棗二十枚,同煮取二升,去滓,內麻黃五味子各半兩,取清,令二日服一劑盡,瘥。《外臺》方:葶藶、杏仁二味,杵末,棗肉丸。此又加麻黃、五味,其用彌廣矣。

14. 水氣乘肺

喘因水氣乘肺者,經所謂不得臥,臥則喘者,是水氣喘而不客也。古法:心下有水氣,上乘於肺,得臥者,以《直指》神秘湯主之。若腎中水邪干肺者,則《濟生》腎氣丸主之。

神秘湯

人參陳皮桔梗,紫蘇,半夏,桑皮,檳榔(各一錢),炙甘草(五分),五味子(十五粒)

上用水姜煎,食遠溫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