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匱翼》~ 卷五 (10)
卷五 (10)
1. 客熱咽痛
客熱咽痛者,凡風邪客喉間,氣鬱成熱,故為痛也。《統旨》云:有初得病發熱而咽喉自痛者,此得之感冒後,頓厚衣被,或用辛熱即臥,遂成上壅,或有壅熱而欲取寒涼,為外邪所襲者,俱宜甘桔湯,甘以除熱,辛以散結也。
白話文:
因外邪侵襲而引起的咽喉疼痛,通常是風邪侵襲喉嚨,鬱積成熱所造成的疼痛。《統旨》中曾提到:有的人一開始發病時有發燒,而且咽喉疼痛,這是因為感冒後,突然穿了厚重的衣物保暖,或是吃溫熱、辛熱的食物後立刻睡覺,進而引起上半身氣血壅塞;另外,也有些人原本就有氣血瘀熱的狀況,想要用寒涼的方式來治療,卻反被外邪所侵襲,這些情況都適合服用甘桔湯。甘桔湯中甘味可以去除熱氣,辛味可以化解瘀結。
喉痹咽痛,一鄉皆相似者,屬於天行運氣之邪,勿用酸寒之藥,點之下之,郁其邪於內,不得出也。
清咽利膈散
白話文:
喉嚨和咽喉疼痛,全鄉皆類似的情況,屬於天運流行的邪氣所致,切勿使用酸寒的藥物。用點這類藥物,會使邪氣鬱積於內,不得宣散出去。
中醫古代文字:
喉痺咽痛,一鄉皆相似者,天行運氣之邪,勿用酸寒之藥,點之下之,鬱其邪於內,不得出也。
【清咽利膈散】
薄荷,防風,元參,甘草(各五分),桔梗,連翹(各一錢),大黃(酒炒),芒硝,牛蒡,荊芥(各七分),片芩(酒炒),梔子(各五分)
上作一帖,水煎,溫服食後。(《醫鑑》)
甘桔湯
甘草(二兩,炒),桔梗(一兩,米泔浸)
白話文:
薄荷、防風、元參、甘草(各 2.5 公克),桔梗、連翹(各 5 公克),大黃(用酒炒過)、芒硝、牛蒡、荊芥(各 3.5 公克),片芩(用酒炒過)、梔子(各 2.5 公克)
甘桔湯
組成:
- 甘草(二兩,炒過)
- 桔梗(一兩,用米湯浸泡過)
服用方法:
水煎後,趁溫熱服用。(出自《醫鑑》)
每服五錢,水一盅半,煎服。錢氏加阿膠;海藏加牛蒡子、竹茹;太無加荊芥、生薑。
白話文:
每次服用五錢的藥,用水一盅半煎服。錢氏的方子裡增加了阿膠;海藏的方子裡增加了牛蒡子和竹茹;太無的方子裡增加了荊芥和生薑。
丹溪云:咽痛必用荊芥,陰虛火炎,必用元參。
《必用方》加荊芥、薄荷、元參、防風、黃芩各一兩
《聖濟總錄》云:一切咽喉痛,紫雪為要藥。
絳雪散,治咽喉熱痛腫塞。
白話文:
丹溪說:咽喉疼痛一定要用荊芥,陰虛火旺,一定要用元參。
《必用方》中加入荊芥、薄荷、元參、防風、黃芩,各一兩
《聖濟總錄》說:凡是咽喉疼痛,紫雪都是要藥。
絳雪散,用來治療咽喉熱痛腫塞。
寒水石(半兩,煅紅),硼砂,牙硝,硃砂(各研一錢),龍腦(半錢)
上為細末,每一字,摻入口咽津。
《千金》烏扇散
白話文:
-
寒水石(半兩,煅燒成紅色):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的功效。
-
硼砂(研磨成粉,一錢):具有清熱解毒、消炎止痛的功效。
-
牙硝(研磨成粉,一錢):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的功效。
-
硃砂(研磨成粉,一錢):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的功效。
-
龍腦(研磨成粉,半錢):具有清熱解毒、活血散瘀的功效。
《千金方》烏扇散
按照順序應是這樣:每咬一口,都細細嚼碎,用口中唾液送服。
生烏扇(十兩),升麻(三兩),羚羊角,通草,芍藥(各二兩),薔薇根(切,一升),生地(切,五升),豬脂(二斤),生艾葉(六銖)
白話文:
生烏扇(400克),升麻(120克),羚羊角,通草,芍藥(各80克),薔薇根(切片,400克),生地(切片,2000克),豬脂(800克),生艾葉(2.4克)
上㕮咀,綿裹,苦酒一升,淹浸一宿,內豬脂中,微火煎取苦酒盡,膏不鳴為度。去滓,薄綿裹膏,似大杏仁大,內喉中,細細吞之。
碧雪,治積熱,口舌生瘡,心煩喉閉。
白話文:
將上藥切成小塊,用棉紗包好,再用一升的苦酒浸泡一整晚,之後將藥包放入豬油中,用小火煎煮,直到苦酒完全蒸發,膏狀物不再發出聲響即可。將膏狀物過濾去除雜質,用薄棉紙包成像大杏仁般大小的藥丸,放入喉嚨中,慢慢吞服。
碧雪
用於治療積聚的熱毒,導致口腔生瘡,心煩意亂,喉嚨阻塞。
芒硝,青黛,寒水石,石膏(煅,各飛研),朴硝,硝石,馬牙硝(各等分)
白話文:
芒硝、青黛、寒水石、石膏(煅製後研成粉)、朴硝、硝石、馬牙硝(各等份)
甘草煎湯二升,入諸藥再煎,用柳枝不住攪令溶,方入青黛和勻,傾入砂盆內,冷即成霜,研末,每用少許,以津含化,如喉閉,以竹管吹入喉中。
牛蒡子湯
白話文:
1.將甘草煎煮出二升湯汁。
2.把其他的藥材放入湯汁中,繼續煎煮。
3.用柳樹枝不斷攪拌,直到藥物完全溶解。
4.加入青黛,攪拌均勻。
5.把藥液倒入砂盆中,冷卻後就會凝固成霜。
6.將凝固的藥霜研磨成細末。
7.每次使用少許藥末,含在口中慢慢化開。
8.如果喉嚨閉塞,可以用竹管將藥末吹入喉中。
牛蒡子湯
組成: 牛蒡子 二兩(約 12 公克) 甘草 一兩(約 6 公克)
製法: 將牛蒡子與甘草加水煎煮,取其湯液服用。
功效:
- 清風熱
- 利咽喉
- 解毒
- 散腫
適應症:
- 風熱感冒,發熱、頭痛、咳嗽、咽喉腫痛
- 風疹、麻疹
- 中毒
- 腫瘤
牛蒡子(二錢),元參,犀角,升麻,黃芩,木通,桔梗,甘草(各一錢)
白話文:
-
牛蒡子:6 公克。
-
元參:3 公克。
-
犀角:3 公克。
-
升麻:3 公克。
-
黃芩:3 公克。
-
木通:3 公克。
-
桔梗:3 公克。
-
甘草:3 公克。
水煎食後服,此辛涼解散之劑。
《聖濟》射干丸方
射干(一兩),香豉(一合),杏仁(去皮尖,炒),芍藥,犀角(各二兩),升麻(一兩),炙草(半兩)
蜜丸小彈子大,每一丸含化咽津,日三五服。
元參散
元參(一兩),升麻,射干,大黃(各五錢,酒浸),甘草(二錢半,炙)
每服五錢,水煎,時時含咽。
白話文:
這兩種中藥方劑具有辛涼散結的作用,適用於治療因氣滯血瘀導致的各種疾病,水煎後服用的話效果更好。
2. 客寒咽痛
《針經》云:寒氣客於會厭,卒然如啞,此寒氣與痰涎凝結咽喉之間,宜以甘辛溫藥治之。切忌寒涼,邪郁不解,則疾成矣。
《千金》母薑酒
白話文:
《針經》中提到:寒氣侵犯到會厭部,突然出現啞巴症狀,這是寒氣和痰涎凝結在咽喉之間造成的,應該用溫熱辛甘的藥物來治療。切忌使用寒涼的藥物,否則邪氣鬱結不散,病情就會加重。
千金母薑酒
藥材:
- 生薑三兩
- 白酒一升
製法: 將生薑洗淨、搗碎,加入白酒中,密封浸泡七天。
服用方法: 早晚各服用一小杯。
功效: 溫經散寒、活血化瘀、驅風止痛。
適用於: 風寒感冒、腹痛、寒經、痛經、風濕骨痛、跌打損傷等。
注意事項:
- 孕婦、酒過敏者不宜服用。
- 服用後應避免吹風受寒。
母薑汁(一升),酥,牛骨髓(各一升),桂心,秦椒(各一兩),防風(一兩半),芎藭,獨活(各一兩六銖)
白話文:
母薑汁一升,酥一升,牛骨髓一升,桂心一兩,秦椒一兩,防風一兩半,芎藭一兩六銖,獨活一兩六銖。
上為末,內薑汁中,煎取相淹濡,下酥髓等合調,微火三上三下煎,平旦溫清酒一升下膏二合,即細細吞之,日三夜一。
白話文:
將上文記載的藥物磨成粉末,加入薑汁拌勻,用文火煎煮,直到藥物充分融合。然後加入酥、髓等藥物,一起調和均勻。用小火煎煮三次,每次煎煮後都要上下翻動藥物。天亮後,用溫熱的清酒一升送服膏藥二合,細細地吞服。每天服用三次,晚上服用一次。
半夏桂甘湯,治冷症無陽,咽痛喉閉。
辣桂,甘草(炙),半夏(制)
上件等分銼,每服三錢,水一大盞,煎半盞,細細呷之。(《活人》)
白話文:
半夏桂甘湯,治療因寒症導致的陽氣不足,咽喉疼痛閉塞。
材料:
- 辣桂
- 甘草(炙製)
- 半夏(薑汁炮製)
做法: 將上述材料等量研磨成粉。每次服用三錢,加一大盞水煎成半盞水。細細地徐徐喝下。(出自《活人書》)
伏氣之病,謂非時暴寒中人,伏於少陰之經,始先不覺,旬日乃發,先發咽痛,次必下利,古方謂之腎傷寒,宜用半夏桂甘湯。
白話文:
伏氣之病,是指在非時暴寒時侵入人體的寒氣,潛伏在少陰經,開始時不覺得,十日後才發病,先是咽喉疼痛,繼而腹瀉,古方稱之為「腎傷寒」,宜用半夏桂甘湯治療。
3. 咽痛失音
咽痛失音者,風熱痰涎壅閉咽門也。亦有陰虛肺損者,蓋肺象金而出聲音,金破則不鳴,金實亦不鳴,辨之之法,實者壅遏不出,虛者聲嘶破也。
《宣明》訶子湯
白話文:
咽喉疼痛失聲的人,是風熱痰濕壅塞在咽喉部位所引起的。也有一部分是陰虛肺有損傷的人,因為肺象金,與發聲相關,金破壞了就聲音就發不出來,金過實了,聲音也不能發出。辨別的方法,實證是聲音被壅堵在喉部無法發出,虛證是聲音嘶啞而破裂。
組成
訶子 10枚,大黃 2錢,桃仁 10枚,甘草 3錢
製法
上四味,入水二盞,煎一盞,去滓溫服。
功能主治
治中風舌謇,喉痹聲啞,一切熱結氣壅。
名稱
宣明訶子湯
組成
訶子10顆,大黃2錢,桃仁10顆,甘草3錢
製備方法
將以上四味藥材放入水中煎煮,取一碗藥液,去除藥渣,溫服。
功效與主治
治療中風導致的言語不清、喉嚨腫脹聲啞,以及一切熱結氣壅引起的疾病。
訶子(四個,半生半熟),桔梗(一兩,半炙半生),甘草(二寸,半炙半生)
白話文:
訶子(四顆,一半生的、一半炒熟的),桔梗(一兩,一半炙過的、一半生的),甘草(二寸,一半炙過的、一半生的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用童子小便一盞,水一盞,煎五六沸,溫服,甚者不過三服即愈。
海藏發聲散,治咽喉痛,語聲不出。
栝蔞(一個),白殭蠶(去頭,炒,半兩),甘草(炙,二錢)
白話文:
藏發聲散
治療咽喉痛,說話聲音不出。
材料:
- 栝蔞(一個)
- 白殭蠶(去掉頭部,炒過,半兩)
- 甘草(炙過,二錢)
用法: 每服二錢,用童子小便一碗,水一碗,煎煮五六次,趁溫熱時服用。病情嚴重者,服用三次即可痊癒。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溫酒或生薑自然汁調下,用五分,綿裹噙化,咽津亦得,日兩三服。《寶鑑》有桔梗七錢半,炒為末,每一錢,入朴硝一錢匕,和勻口含咽津。
白話文:
把桔梗研磨成細末,每次參服三錢,用溫酒或生薑汁調服。或者用五分桔梗末,用布包起來含著,讓藥液隨唾液慢慢嚥下,每天服用兩三次。在《寶鑑》中,有桔梗七錢半,炒至焦黃研磨成末,每次服用一錢,加入朴硝一錢匕,攪拌均勻含在口中,讓藥液隨唾液慢慢嚥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