尤怡

《金匱翼》~ 卷三 (1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11)

1. 食瘧

食瘧,一名胃瘧。飲食無節,傷胃而成。其證腹痛,中滿不能食,食則嘔逆,噯腐吞酸,其脈氣口獨盛。戴復庵法:平胃散草果砂仁,吞紅丸子。(方見飲食門。)

《先醒齋筆記》,梁溪王興甫偶食牛肉,覺不快,後遂發瘧,飲食漸減,至食不下咽,已而水飲亦不下,白湯過喉間,嘔出作碧色。藥不受,小便一滴如赤茶,大便秘。醫皆束手。仲淳忽至,視之,令仰臥,以指按至心下偏右,大叫,因詢得其由。用丸藥一服,至喉輒不嘔,水道漸通。

次日下黑物數塊如鐵,其病如失。丸藥用礬紅和平胃散作末,棗肉丸,白湯下三錢。

2. 虛瘧

虛瘧者,或體虛而病瘧,或因瘧則致虛,六脈微弱,神氣倦怠,是以補養正氣為主。經云:瘧脈緩大虛,便用藥,不宜用針。蓋病瘧而脈虛,氣先餒矣,故不宜用針而宜用藥。所謂陰陽形氣俱不足者,勿刺以針,而調以甘藥也。

二方俱補虛散邪之劑。楊仁齋云:有中年人,臟腑久虛,大便常滑,忽得瘧疾,嘔吐異常,惟專用人參為能止嘔,其他瘧藥並不可施,遂以二陳湯加人參、縮砂,倍用白豆蔻一二服,病人因自覺氣脈頓平,於是寒熱不作。蓋白豆蔻能消能磨,流行三焦,營衛一轉,寒熱自平也。

(新定)人參烏梅散,治虛瘧、久瘧,少氣不食。亦治勞瘧,勞瘧者,遇勞即發,經年不差者是。

人參(三錢),烏梅(一枚),黃耆當歸茯苓陳皮(各一錢),鱉甲,制首烏,白朮(各二錢)

上都作一服,加姜煎。

3. 痎瘧

痎瘧者,老瘧也。三日一發,其氣深固,卒不得出。有累年不愈者,亦曰三陰瘧。大抵瘧病在三陽者,宜汗宜和;在三陰者,宜溫宜利,甚者非吐下不能拔其病根也。其脅下有塊者,名曰瘧母,以鱉甲丸主之。

《千金》常山丸

常山(三兩),鱉甲(二兩,炙),知母(一兩),甘草(五錢)

蜜丸梧子大,未發前酒服十丸,臨發一服,正發又一服。

鱉甲丸

鱉甲,香附(各二兩),三稜,蓬朮(各一兩),常山(一兩),阿魏(二錢)

上並用醋浸神麯糊丸,白湯下梧子大五十丸,積消及半即止。

仁齋云:瘧之經久而不歇,其故何耶?有根在也。曰飲、曰水、曰敗血是耳。瘧家多蓄痰涎黃水,或停瀦心下,則常山能吐之;或結癖脅間,則常山能破其癖而下之。其有純熱無寒,或蘊熱內實之證,投以常山,大便點滴而下,似泄不泄,須用北大黃為佐,大泄數下,然後獲愈也。

又婦人產後,敗血流經,亦能令人寒熱如瘧,至暮則發,發則身痛如被杖,宜通經活血之劑,鹿角屑和血止痛如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