尤怡

《金匱翼》~ 卷三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7)

1. 乾血勞

乾血,血瘀而干也。瘀則生熱,內傷肝肺,發熱咳嗽,日以益甚,不已則成勞。《金匱》所謂經絡營衛氣傷,內有乾血,肌膚甲錯,兩目黯黑者是也。

大黃䗪蟲丸

白話文:

乾血,是指血液瘀滯而乾燥的病症。血液瘀滯會產生熱,損傷肝臟和肺臟,出現發熱、咳嗽的症狀,病情會逐日加重,如果不加以治療,就會發展成勞疾。《金匱要略》中提到,如果經絡、營衛之氣受損,體內有乾血,皮膚粗糙、僵硬,兩眼昏暗,這就是乾血的症狀。

大黃(二兩五錢),黃芩(二兩),甘草(三兩),桃仁(一升),杏仁(一升),虻蟲(一升),䗪蟲(半升),蠐螬(百枚),芍藥(四兩),乾地黃(十兩),乾漆(一兩),水蛭(百枚)

上為末,蜜丸小豆大,酒服五丸,日三服。

白話文:

大黃(100克),黃芩(80克),甘草(120克),桃仁(400克),杏仁(400克),虻蟲(400克),䗪蟲(200克),蠐螬(100只),芍藥(160克),乾地黃(400克),乾漆(40克),水蛭(100只)。

藥丸小如紅豆,用酒送服五丸,一天三次。

王念西云:虛勞發熱,未有不由瘀血者,而瘀血未有不由內傷者。人之起居飲食,一有失節,便能成傷。瘀積之血,牢不可拔,新生之血,不得周灌,與日俱積,其人尚有生理乎。仲景施活人手眼,以潤劑濡乾血,以蠕動啖血之物行死血,死血既去,病根以鏟,而後可以從事於滋補矣。陳大夫百勞丸可與此互用。

白話文:

王念西說:虛勞發熱,沒有一種不是由瘀血引起的,而瘀血沒有不是由內傷引起的。人的生活起居和飲食,稍有不節制,便能成傷。瘀積的血液,牢固得拔不掉,新生的血液,得不到周身灌溉,日積月累,這個人還有生機嗎。仲景施展妙手回春的本事,用潤滑的藥物濡潤乾血,用蠕動的東西來消化血,死血去掉以後,病根就剷除了,然後纔可以從事於滋補。陳大夫的百勞丸可與此互相配合服用。

喻嘉言曰:此世俗所稱乾血勞之良治,血結在內,手足脈必相失,宜服此方。然必兼大補劑瓊玉膏之類服之。按:相失者,不相得也。血結脈不通使然。

陳大夫百勞丸,治一切勞瘵積滯,疾不經藥壞者宜服。

白話文:

喻嘉言說:這是世俗所稱的乾血勞的良藥,血結在內部,手足脈搏肯定會不相應,適合服用這個方劑。但是一定要同時服用大補藥劑,例如瓊玉膏之類的藥物。解釋:相失是指不相應。血結脈道不通暢,會造成這種情況。

陳大夫百勞丸,治療一切勞累造成的疾病,積聚在體內的廢物,以及久病纏身藥物無效的情況都適合服用。

錦紋大黃(去皮及黑心,四錢),乳香,沒藥,當歸(各一錢),人參(二錢),桃仁(去皮尖,另研如泥),虻蟲,水蛭(各十四枚,炒)

白話文:

  • 錦紋大黃(去皮及黑心,四錢) : 四錢的錦紋大黃,去除外皮和黑心。

  • 乳香、沒藥(各一錢):各一錢的乳香和沒藥。

  • 當歸(一錢):一錢的當歸。

  • 人參(二錢):二錢的人參。

  • 桃仁(去皮尖,另研如泥):去皮和尖端,另外研磨成泥狀的桃仁。

  • 虻蟲、水蛭(各十四枚,炒):各十四枚的虻蟲和水蛭,炒熟。

上為極細末,煉蜜丸桐子大,都作一服,可百丸,五更用百勞水下,取惡物為度,服白粥十日。

按:都作一服,服當作劑。劑,量也。量病之輕重而制其大小也。云取惡物為度,則非一服令儘可知。

白話文:

極細微地研磨,煉成桐子般大小的蜜丸,一劑百丸,於凌晨服用百勞水沖下,以排出身體中的毒素為止,接著連續十天食用白粥。

註:文中「都作一服」應作「劑」,指用藥的量。藥劑量的多寡要依據病情的輕重而定。服用後須待身體排出毒素才能停止服用,因此並非一劑就能治癒。

2. 傳屍勞

張雞峰云:傳屍勞者,緣屍疰,及挾邪精鬼氣而成者也。大概寒熱淋露,沉沉默默,不的知其所苦,而無處不惡,積年累月,漸就委頓,即死之後,又復傳易他人者是也。茲須以通神明去惡氣諸藥治之。

《百一選方》,治傳屍勞

白話文:

張雞峯說:屍勞病的傳播,是由於受到屍體的傳染,以及邪精鬼氣的侵襲而引起的。總的來說,患者會出現寒熱交替、淋漓出汗、精神萎靡、不思飲食等症狀,而且這種病症會逐漸加重,最終導致死亡。即使患者死亡後,這種病症還會傳染給他人。因此,治療屍勞病需要使用具有通神明、祛除邪氣功效的藥物。

《百一選方》

治傳屍勞

古文:

開寶七年,卒有傳屍勞者,瘦,疾不舉手。李丹,曾丹,各兩。乾躑躅,一兩。上為細末,逐日水服,五分小。

開寶七年,有人患有傳染性屍毒導致的勞疾,身體消瘦,病重到無法抬起手。

(治療方法:)

  • 李丹、曾丹:各兩
  • 乾躑躅:一兩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天用水送服,每次五分錢大小。

天靈蓋(三錢,酥炙黃為末,秤),鱉甲(極大者,醋炙黃為末,稱一兩,九肋者更妙),桃仁(二錢五分,去皮尖,研),青蛇腦(小豆許,酥炙色轉為度,無蛇腦亦得),虎糞內骨安息香(半兩以上,為末,絹篩篩過),檳榔(二錢半,別為細末),麝香(一錢,別研),青蒿(取近梢三四寸細銼,六兩),豉(三百粒),楓葉(二十一片),蔥根(二十一個,拍破),童便(半升),桃、柳、李、桑東引枝(各七莖,長七寸,如著頭大,細銼)

白話文:

  • 天靈蓋(三錢,將其酥炙至黃色,研成粉末,秤重)

  • 鱉甲(選取極大的鱉甲,用醋炙至黃色,研成粉末,稱重一兩,九肋的鱉甲更佳)

  • 桃仁(二錢五分,去除表皮和尖端,研磨成粉末)

  • 青蛇腦(黃豆大小,用酥炙至顏色轉變為度,沒有青蛇腦也可以)

  • 虎糞內骨安息香(半兩以上,研成粉末,用絹篩過濾)

  • 檳榔(二錢半,研磨成細粉末)

  • 麝香(一錢,另外研磨)

  • 青蒿(取其近梢三四寸的細嫩部分,研磨成粉末,六兩)

  • 豉(三百粒)

  • 楓葉(二十一片)

  • 蔥根(二十一個,拍破)

  • 童便(半升)

  • 桃、柳、李、桑東引枝(各取七莖,長七寸,如著頭大,研磨成細粉末)

上先將青蒿、桃、李、桑枝、楓葉、蔥、豉以官升量水三升,煎至半升,去滓,入安息香、天靈蓋、虎糞內骨、鱉甲、桃仁、童便同煎取汁,去滓有四五合,將檳榔、麝香同研勻,調作一服,早晨溫服,以被覆出汗。恐汗內有細蟲,以帛拭之,即焚此帛。相次須瀉必有蟲下,如未死,以大火焚之,並棄長流水內,所用藥,切不可令病人知之,日後亦然,十來日後,氣體復原,再進一服。

白話文:

第一步,把青蒿、桃樹、李樹、桑樹枝、楓葉、蔥和豆瓣醬,用官升單位測量,加水三升,煮到剩一半,過濾掉渣滓,加入安息香、天靈蓋、虎糞骨頭、鱉甲、桃仁和童便,一起煎煮,取汁,過濾掉渣滓,應該有四五合。把檳榔和麝香研磨均勻,調成一服藥,早上溫熱服用,蓋上被子出汗。擔心汗液中含有細小的蟲子,用布擦拭,然後焚燒這塊布。連續瀉藥,一定會有蟲子排出,如果蟲子沒死,用大火焚燒,並棄置在流動的河水中。所使用的藥物,絕對不能讓病人知道,以後也是如此,十來天後,氣色恢復正常,再服用一服藥。

獺肝散

獺肝一具,陰乾杵末,飲服方寸匕,日三,未愈再服。《肘後》云:此方甚效。

白話文:

獺肝一具,曬乾後搗成粉末。每次服用法寸許的量,一天三次,服完後症狀未痊癒可再服。據《肘後備急方》記載:此方極為有效。

《寶鑑》紫河車丸,治傳屍勞,服三月必平復,其餘勞症,須數服神效。

白話文:

《寶鑑》中的紫河車丸,用於治療傳屍勞,服用三個月就能好轉,其他勞症,服用幾次就有神奇的效果。

紫河車(一具,用米泔水浸一宿,洗淨,焙乾),鱉甲(酥炙),桔梗(去蘆),胡黃連,芍藥,大黃,敗鼓皮心(醋炙),貝母(去心),龍膽草,黃藥子,知母(各二錢半),芒硝,犀角蓬朮(各一錢半),硃砂(研,二錢)

上為細末,煉蜜丸如梧子大,硃砂為衣,食前溫酒服,二十丸,如膈熱,食後服,重病不過一料。

白話文:

紫河車(一具,用米泔水浸泡一晚,洗淨,烘乾),鱉甲(烤成酥黃),桔梗(去蘆頭),胡黃連,芍藥,大黃,敗鼓皮心(用醋烤製),貝母(去心),龍膽草,黃藥子,知母(各二錢半),芒硝,犀角蓬朮(各一錢半),硃砂(研磨,二錢)

將蜜丸煉製成梧桐子大小,用硃砂為外衣,在飯前用溫酒送服,一次服用二十丸。如有隔熱感,可在飯後服用,重病者只需一劑即可。

3. 發熱統論

有表而熱者,謂之表熱。無表而熱者,謂之裡熱。故苦以治五臟,五臟屬陰而居於內,辛者以治六腑,六腑屬陽而居於外,故曰內者下之,外者發之。

白話文:

有外感症狀並且發熱的叫做表熱,沒有外感症狀卻發熱的叫做裡熱。所以使用苦味藥治療五臟,五臟屬陰且位於人體內部;使用辛味藥治療六腑,六腑屬陽且位於人體外部;所以說,內部症狀使用瀉下法,外部症狀使用發散法。

飲食勞倦,為內傷元氣。元氣傷,則真陽下陷,內生虛熱。故東垣發補中益氣之論,用人參、黃耆等甘溫之藥,大補其氣而提其下陷,此用氣藥以補氣之不足者也。勞心好色,內傷真陰,陰血既傷,則陽氣偏勝,而變為火矣,此謂陰虛火旺勞瘵之症。故丹溪發陽有餘陰不足論,用四物加黃柏、知母,補其陰而火自降,此用血藥以補血之不足者也。益氣、補陰,皆內傷症也。

一則因陽氣之下陷而升提之,一則因陰火之上升而滋降之,一升一降,迥然不同矣。(節齋。)

白話文:

飲食過度、勞累過度,會損傷內在的元氣。元氣受損,則陽氣下降,體內產生虛熱。因此東垣提出「補中益氣」的理論,使用人參、黃耆等甘溫補氣藥,大補元氣,提升下陷的陽氣,以此來治療氣虛的人。過度用腦、嗜好女色,會損傷內在的精血,當精血受傷,則陽氣過剩,轉化為虛熱,這就是所謂的陰虛火旺、勞瘵之症。因此丹溪提出「陽有餘陰不足」的理論,使用四物湯加減黃柏、知母,滋補陰血,以降低虛火,以此來治療血虛的人。補氣、補血,都是針對內傷的治療方法。

內容之一是因陽氣下陷,而使用升提的方法;另一內容則是因陰火上升,使用滋降的方法。這一升一降,做法完全不同啊。(節齋。)

平日發熱,熱在行陽之分,肺氣主之,故用白虎湯以瀉氣中之火。日晡潮熱,熱在行陰之分,腎氣主之,故用地骨皮散以瀉血中之火。白虎湯治脈洪,故抑之,使秋氣得以下降也。地骨皮散治脈弦,故舉之,使春氣得以上升也。

白話文:

平日發熱,熱在身體陽氣的部分,肺氣主導,所以用白虎湯來宣洩氣中的火氣。下午傍晚潮熱,熱在身體陰氣的部分,腎氣主導,所以用地骨皮散來宣洩血中的火氣。白虎湯治療脈搏洪盛,所以抑制它,使秋氣可以下降。地骨皮散治療脈搏弦緊,所以提升它,使春氣可以上升。

治熱之法有五:一曰和,二曰取,三曰從,四曰折,五曰奪。假令小熱之病,當以涼藥和之。和之不已,次用取,為熱勢稍大,當以寒藥取之。取之不已,次用從,為熱勢既甚,當以溫藥從之。謂藥氣溫也,味隨所為。或以寒因熱用,味通所用;或寒以溫用,或以汗發之。不已,又用折,為病勢極甚,當以逆制之。

白話文:

治療熱證的方法有五種:第一種是「和」,第二種是「取」,第三種是「從」,第四種是「折」,第五種是「奪」。假設是小熱的病證,應該用涼藥來調和。調和無效了,接著就用「取」,因為熱勢稍大,應該用寒藥來抑制。抑制無效了,接著就用「從」,因為熱勢已經很嚴重,應該用溫藥來順從,溫藥是指藥的藥性是溫,而藥物口味則依需要來使用;有時候寒藥因為熱證而使用,藥物口味也要搭配使用;有時候寒藥用溫藥來制衡,或者用汗來發散。如果以上方法都無效,就再用「折」,因為病勢已經極其嚴重,應該用相反的藥性來剋制。

制之不已,當以下奪之。下奪之不已,又用屬,為求其屬以衰之。緣熱深陷在骨髓,無法可出,針藥所不能及,故求屬以衰之。求屬之法,是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之道也。如或又不已,當廣求其法而治之。譬如孫子之用兵,在山谷,則塞淵泉;在水陸,則把渡口;在平川廣野,當清野千里。

塞淵泉者,刺俞穴。把渡口者,奪病發時前。清野千里,如肌羸瘦弱,當廣服大藥以養正。

白話文:

如果用藥物治療一直沒有效,則要用下瀉的方法來(治療)奪它。下瀉的方法如果一直沒有效,就要用「屬」的方法,也就是用一些相同的性質來減弱它。因為熱氣深入骨髓,無法散發出去,針灸和藥物都無法到達,所以要找一屬來減損它。找「屬」的方法,就是用相同象徵意義的東西來回應,用相同氣息的東西來吸引。如果這樣還沒有效,就應該廣泛尋求各種方法來治它。就好像孫子用兵一樣,在山谷裡,就要堵住山泉水;在水陸交界的地方,就要堵住渡口;在平原廣闊的地方,就要把千里範圍內的野草清除掉。

堵塞淵泉穴者,宜刺俞穴。預防疾病發作,當於發作前即用針刺。清理身體狀態,若身體瘦弱,當廣泛服用大補藥物以養身健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