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匱翼》~ 卷二 (10)
卷二 (10)
1. 濕熱便血
濕熱便血者,血濁而色黯,滑氏所謂足太陰積熱久而生濕,從而下流也,赤豆當歸散主之。若但熱而無濕者,腹中痛,血色鮮,連蒲散主之。
赤豆當歸散
赤小豆(三升,浸,令芽出曬乾),當歸(十兩)
上二味杵為散,漿水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
連蒲散
生地,當歸,白芍,枳殼,川芎,槐角,黃芩(各一錢),黃連,蒲黃(炒,各一錢二分)
水二盅,煎八分服。
《泊宅編》云:乾柿燒灰,米飲服二錢。《本草》:柿治腸癖,解熱毒,消宿血。又《百一選方》云:曾通判子病下血十年,用此方一服而愈。
王煥之知舒州,下血不止。郡人陳宜父令其四時取柏葉,其方如春取東枝之類,燒灰調二錢,服之而愈。
潔古芍藥黃連散,治腹痛下血有熱。
芍藥,黃連,當歸(各半兩),大黃(一錢),淡桂(五分),甘草(炙,二錢)
每服五錢,水煎。痛甚者,調木香、檳榔末一錢。用淡桂者,略借辛溫以助藥力,且拔病本也。一方:平胃散加槐花、當歸、枳殼、烏梅。(丹溪。)
白話文:
濕熱便血的人,排出的血顏色暗沉黏稠。這是因為足太陰經積熱已久,產生濕邪,向下流注所致,可用赤豆當歸散治療。如果只是單純的熱證,沒有濕邪,則會腹痛,血色鮮紅,可用連蒲散治療。
赤豆當歸散的組成:赤小豆(三升,浸泡至發芽後曬乾)、當歸(十兩)。將以上兩種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米湯送服,每次服用一錢,一天服用三次。
連蒲散的組成:生地黃、當歸、白芍藥、枳殼、川芎、槐花、黃芩(各一錢)、黃連、蒲黃(炒,各一錢二分)。用水二盅煎煮至八分服下。
書中記載:用乾柿子燒成灰,用米湯送服二錢;柿子能治療腸癖,解熱毒,消散陳舊血塊。另有記載:曾有位通判的兒子,便血十年,服用此方一次就痊癒了。
王煥之擔任舒州知州時,便血不止。當地人陳宜父教他四季採集柏樹葉(例如春天採集東邊枝條的柏葉),燒成灰,每次服用二錢,服用後便痊癒了。
潔古芍藥黃連散,用於治療腹痛、便血兼有熱證的疾病。
潔古芍藥黃連散的組成:芍藥、黃連、當歸(各半兩)、大黃(一錢)、淡桂皮(五分)、炙甘草(二錢)。每次服用五錢,水煎服。疼痛劇烈者,可加入木香、檳榔末各一錢。使用淡桂皮,是利用其溫和的辛味來增強藥效,並根除病根。還有一個方子:平胃散加槐花、當歸、枳殼、烏梅。(出自朱丹溪)
2. 中虛脫血
中者,脾胃也。脾統血,脾虛則不能攝血。脾化血,脾虛則不能運化。是皆血無所主,因而脫陷妄行。其血色不甚鮮紅,或紫或黑,此陽敗而然,故多無熱證。而或見噁心嘔吐,宜理中湯溫補脾胃。中氣得理,血自歸經矣。
理中湯
理物湯,即理中,四物合劑。
黃土湯
白朮,甘草,附子,地黃,阿膠,黃芩(各三兩),灶心黃土(半升)
水八升,煮取三升,分溫三服。
白話文:
中虛脫血指的是脾胃虛弱導致的出血。脾臟主司統攝血液,脾虛則無法約束血液;脾臟也負責運化血液,脾虛則無法正常運送血液。因此,血液失去歸宿,而發生脫落、下陷或亂竄的現象。這種出血的血液顏色通常不鮮紅,可能發紫或發黑,這是因為陽氣衰敗所致,所以大多沒有發熱的症狀。患者可能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,此時適合服用理中湯溫補脾胃。脾胃之氣調理好了,血液自然就會回歸經脈。
理中湯(理物湯)是一種四物湯加上理中湯的合方。
黃土湯的組成是白朮、甘草、附子、地黃、阿膠、黃芩(各三兩),以及灶心黃土(半升)。用八升水煎煮至三升,分三次溫服。
3. 腸痔下血
《本事》治腸痔在腹內,有鼠奶出血方
白蕪荑,貫眾,狼牙根,椿東引枝,槐東引枝(白皮者,各一分),白蟮頭(一個,炙焦),雄黃(半兩),蝟皮(一分,炙焦)
上為末,臘月豬脂和為丸,如彈子大,綿裹納下部,日三易。
附方:
木耳(五錢)
浸一宿洗淨,空心生食,禁茶湯半日許。如嫌淡,少加鹽,三服必愈。但不能除根耳。(鶴年自試驗過。)
白話文:
腸痔下血
治療腹內腸痔出血的方劑:
將白蕪荑、貫眾、狼牙根、椿樹嫩枝、槐樹嫩枝(取白色的樹皮,以上藥材各一份)、白蟮頭(一個,烘烤至焦)、雄黃(半兩)、刺蝟皮(一份,烘烤至焦)磨成粉末,用臘月(十二月)的豬油調和成彈珠大小的藥丸,用棉布包裹後塞入肛門,每日更換三次。
另外一種方法:
將木耳(五錢)浸泡一夜後清洗乾淨,空腹生食,食用後半日內禁止飲茶。如果味道太淡,可以少加些鹽。一般服用三次就能痊癒,但不能徹底根治。(鶴年親自試驗過)。
4. 溲血
溲血有虛有實,實者下焦積熱,血為熱迫,尿血成淋。虛者房勞內作,血失統御,溺血不已。亦有心臟有熱。熱乘於血,血滲小腸而尿血者,當參合脈證治之。
凡小便血出,成淋作痛,或雜尿而出者,從膀胱中來也。如血出不痛者為尿血,乃心熱移於小腸,血從精竅中來也。
《濟生》小薊飲子,治下焦結熱之劑。
生地(四兩),小薊根,滑石,通草,蒲黃(炒),淡竹葉,藕節,當歸,山梔仁,甘草(炙,各半兩)
上㕮咀,每服四錢,水一盞,煎八分,空心溫服。一方有白茅根、阿膠。
鹿茸散,治下元虛憊,小便尿血,日夜不止之劑。
鹿茸(酒洗去毛,塗酥,炙令黃),當歸(焙),生地黃(焙,各二兩),蒲黃(一合),冬葵子(炒,四兩五錢)
上為極細末,每服三錢匕,空心溫酒調服,日二。一方煉蜜為丸,如梧子大,每服二十丸,食前炒鹽湯下。
如神散,治心臟有熱,熱乘於血之劑。
阿膠(蛤粉炒,一兩),山梔,車前子,黃芩,甘草(炙,各二錢半)
上為細末,每服半錢,或一錢。井華水調服,日三。此方合犀角地黃湯用之良。
發灰散
亂髮燒存性為末,每服二錢,以醋二合、湯少許調服,或以側柏葉汁調糯米粉,和丸梧子大,湯服五十丸。
鹿角膠丸,治房事勞傷,小便出血。
鹿角(一兩,炒成珠),沒藥,油發灰(各六錢)
上為末,取白茅根汁打糊為丸,如梧子大。空心鹽湯吞七八十丸。
白話文:
尿血的原因有虛實之分。實證是下焦積聚熱邪,熱邪迫使血液外溢,尿液帶血,稱為「血淋」。虛證是因房事過度或其他原因導致身體虛弱,血液失於約束,不斷從尿道排出血液。也可能因為心臟有熱邪,熱邪影響血液,血液滲漏到小腸,從而出現尿血。需根據脈象和症狀綜合判斷治療。
小便出血,伴隨疼痛,或血與尿混雜在一起排出,是來自膀胱。如果出血不痛,則稱為尿血,是心臟的熱邪移到小腸,血液從尿道排出。
《濟生》書中記載的小薊飲子,主治下焦熱結:生地黃、小薊根、滑石、通草、蒲黃(炒)、淡竹葉、藕節、當歸、山梔仁、甘草(炙),各等分。每次服用四錢,用水一盞煎成八分,空腹溫服。另有一方加白茅根、阿膠。
鹿茸散,主治下元虛弱,小便尿血,日夜不止:鹿茸(酒洗去毛,塗酥,炙黃)、當歸(焙)、生地黃(焙),各二兩;蒲黃一合;冬葵子(炒)四兩五錢。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空腹溫酒送服,每日兩次。另有一方用煉蜜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二十丸,飯前用炒鹽湯送服。
如神散,主治心臟有熱,熱邪影響血液:阿膠(蛤粉炒)一兩;山梔、車前子、黃芩、甘草(炙),各二錢半。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半錢或一錢,用井水送服,每日三次。此方與犀角地黃湯合用效果更佳。
發灰散:將頭髮燒成灰,每次服用二錢,用醋二合、少許水調服,或用側柏葉汁調糯米粉,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五十丸。
鹿角膠丸,主治房事過度損傷,小便出血:鹿角(炒成珠)一兩,沒藥、油發灰各六錢。研成末,用白茅根汁和成梧子大小的丸藥,空腹用鹽湯送服七八十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