尤怡

《金匱翼》~ 卷二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2)

1. 一曰攻逐

愚按:痰之與飲,同類而異名者耳。痰者,食物所化,飲者,水飲所成,故痰質稠而飲質稀也。痰多從火化,飲多從寒化,故痰宜清而飲宜溫也。痰多膠固一處,飲多流溢上下,故痰可潤而飲可燥也。是以控涎、十棗,為逐飲之真方,礞石滾痰,乃下痰之的藥。易而用之,罕有獲效者矣。學者辨之。

白話文:

我認為:痰和飲,實際上是同類的物質,只是名稱不同而已。痰是食物消化後產生的,飲是水液停滯形成的,所以痰的質地比較濃稠,而飲的質地比較稀薄。痰多半是由火熱導致,飲多半是由寒冷導致,因此治療痰適合用清熱的方法,而治療飲適合用溫熱的方法。痰容易凝結固著在一處,而飲容易在身體上下流動,所以治療痰可以用滋潤的方法,而治療飲可以用乾燥的方法。因此,像控涎丹、十棗湯,是排除飲的真正有效的方子,而像礞石滾痰丸,則是治療痰的特效藥。如果將它們搞混用錯,很少有能獲得療效的。學習中醫的人應該仔細辨別這其中的差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