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匱翼》~ 卷八 (17)
卷八 (17)
1. 診候生死要法
九候之脈,皆沉細懸絕者,為陰主冬,故以夜半死。盛躁喘數者,為陽主夏,故以日中死。寒熱病者,以平旦死。熱中及熱病者,以日中死。病風者以日夕死。病水者以夜半死。其脈乍疏乍數,乍遲乍疾者,日乘四季死。形肉已脫,九候雖調猶死。七症雖見,九候皆從者不死。脈不往來者死。皮膚著者死。
瞳子高者,太陽不足;戴眼者,太陽已絕,此決死生之要也。(《三部九候論》)
乳子而病熱,脈懸小者,手足溫則生,寒則死。乳子中風熱,喘鳴肩息者,脈實大也,緩則生,急則死。腸澼便血,身熱則死,寒則生。脈澼下白沫,脈沉則生,浮則死。腸澼下膿血,脈懸絕則死,滑大則生。腸澼之屬,身不熱,脈不懸絕者,滑大者曰生;懸澀者曰死。
癲疾脈搏大滑,久自已;脈小堅急,死不治。癲疾之脈,虛則可治,實則死。
消癉虛實,脈懸小堅,病久不可治。脈實大,病久可治。(《通評虛實論》)
陽從左,陰從右,老從上,少從下,是以春夏歸陽為生,歸秋冬為死;反之則歸秋冬為生。
一上一下,寒厥到膝,少者秋冬死,老者秋冬生。
形弱氣虛死。形氣有餘,脈氣不足死。脈氣有餘,形氣不足生。(《方盛衰論》)
得守者生,失守者死;得神者昌,失神者亡。(《本病論》)
平人而氣勝形者壽;病而形肉脫,氣勝形者死,形勝氣者危。(《壽夭剛柔篇》)
熱病七八日,脈微小,病者溲血,口中乾,一日半死,脈代者一日死。
熱病已得汗出,而脈尚躁,喘且復熱,喘甚者死。
熱病七八日,脈不躁,躁不數散,後三日中有汗,三日不汗,四日死。
熱病不知所痛,耳聾不能自收,口乾陽熱甚,陰頗有寒者,熱在髓,死不可治。
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,此陰脈之極也,死。其得汗而脈靜者生。熱病脈盛躁而不得汗者,此陽脈之極也,死。脈盛躁得汗靜者生。
熱病不可刺者有九:一曰汗不出,大顴發赤,噦者死。二曰泄而腹滿盛者死。三曰目不明、熱不已者死。四曰老人嬰兒,熱而腹滿者死。五曰汗不出,嘔下血者死。六曰舌本爛,熱不止者死。七曰咳而衄,汗不出,出不至足者死。八曰髓熱者死。九曰熱而痙者死。腰折、瘛瘲、齒噤齘也。凡此九者,不可刺也。(《熱病篇》)
熱病脈靜,汗出已,脈盛躁,是一逆也。病泄脈洪大,是二逆也。著痹不移,䐃肉破,身熱脈偏絕,是三逆也。淫而奪形,身熱色夭然白,及後下後血衃,血衃篤重,是四逆也。寒熱奪形,脈堅搏,是謂五逆也。
脈一呼再至曰平,三至曰離經,四至曰奪精,五至曰死,六至曰命絕,此至之脈也。一呼一至曰離經,再呼一至曰奪精,三呼一至曰死,四呼一至曰絕命,此損之脈也。損之為病,一損損於皮毛,皮聚而毛落;二損損於血脈,血脈虛少,不能榮於五臟六腑;三損損於肌肉,肌肉消瘦,飲食不能為肌膚;四損損於筋,筋緩不能自收持;五損損於骨,骨痿不能起於床。反此者至脈之病也,從上下者,骨痿不能起於床者死。
白話文:
診斷生死要訣
全身九個部位的脈象,都呈現沉、細、懸、絕的狀態,這是屬於陰氣主導的冬季現象,所以會在半夜時死亡。脈象呈現盛大、躁動、喘氣、急促的狀態,這是屬於陽氣主導的夏季現象,所以會在中午時死亡。患有寒熱病的人,會在清晨時死亡。因熱氣過盛或熱病而生病的人,會在中午時死亡。患有風病的人,會在傍晚時死亡。患有水腫病的人,會在半夜時死亡。脈象時而疏緩、時而急促,時而遲緩、時而快速的人,會在四季交替的日子死亡。身體肌肉已經消瘦脫落,即使九個部位的脈象都平和,仍然會死亡。出現七種危險症狀,但九個部位的脈象都正常,就不會死亡。脈象停止搏動,就表示死亡。皮膚失去彈性、緊貼於骨頭,就表示死亡。
瞳孔上翻,表示太陽之氣不足;眼球突出,表示太陽之氣已經耗盡,這些都是判斷生死的關鍵。
正在哺乳的婦女如果發熱,脈象呈現懸細,手腳溫暖就表示能活,如果手腳冰冷就表示會死。正在哺乳的婦女如果感染風熱,呼吸喘鳴、聳肩,脈象實大,如果脈象和緩就表示能活,如果脈象急促就表示會死。腹瀉帶血,身體發熱就表示會死,身體寒冷就表示能活。腹瀉拉出白色泡沫,脈象沉伏就表示能活,脈象浮盛就表示會死。腹瀉拉出膿血,脈象呈現懸絕就表示會死,脈象滑大就表示能活。凡是腹瀉疾病,身體不發熱,脈象不呈現懸絕,脈象滑大就表示能活;脈象懸澀就表示會死。
癲癇發作時,如果脈象搏動大而滑順,經過一段時間會自己痊癒;如果脈象細小堅硬而急促,就表示無法治癒而會死。癲癇的脈象,如果是虛弱就可治療,如果是實盛就表示會死。
消渴病無論是虛證還是實證,如果脈象呈現懸細堅硬,病程又長久,就表示無法治癒。如果脈象實大,病程雖然長久,還是可以治癒。
陽氣從身體左側運行,陰氣從身體右側運行,年老者陽氣從上往下降,年少者陽氣從下往上升,所以春夏屬於陽,生命會因此而生長,秋冬屬於陰,生命會因此而衰亡;如果反過來,秋冬反而是生命生長的季節。
陰陽氣息一下一上,寒冷導致厥冷到膝蓋,年輕人會在秋冬死亡,年老者則會在秋冬存活。
身體虛弱、氣息衰弱就表示會死。身體強壯、氣息旺盛,但脈氣不足,就表示會死。脈氣旺盛,但身體虛弱、氣息不足,就表示能活。
能夠保持正氣就生存,失去正氣就會死亡;保持精神就昌盛,失去精神就滅亡。
健康的人是氣勝過形體,就可以長壽;生病的人如果肌肉消瘦,但氣勝過形體,就表示會死;形體強壯勝過氣,表示情況危急。
發熱病七八天,脈象微小,病人尿血,口中乾燥,一天半就會死亡,脈象呈現代脈的病人一天就會死亡。
發熱病已經流汗,但是脈象仍然躁動,呼吸急促且又發熱,呼吸非常急促就會死亡。
發熱病七八天,如果脈象不躁動,躁動也不會數散,之後三天內有汗,三天沒汗,第四天就會死亡。
發熱病不知道哪裡痛,耳朵失聰無法自己控制,口乾陽熱很嚴重,陰氣有些寒冷,表示熱在骨髓,無法治療而會死亡。
發熱病已經流汗,但是脈象仍然躁動盛大,這是陰脈衰竭的極限,就會死亡。發熱病流汗後,脈象平靜的就表示能活。發熱病脈象躁動盛大但無法流汗,這是陽脈衰竭的極限,就會死亡。脈象躁動盛大,能流汗而脈象平靜的就表示能活。
發熱病有九種情況不可針刺:第一種,汗流不出來,顴骨發紅,打嗝就表示會死。第二種,腹瀉導致腹部脹滿就表示會死。第三種,眼睛看不清楚,熱度持續不退就表示會死。第四種,老人或嬰兒,發熱且腹部脹滿就表示會死。第五種,汗流不出來,嘔吐又下血就表示會死。第六種,舌頭潰爛,熱度持續不退就表示會死。第七種,咳嗽又流鼻血,汗流不出來,或者汗流不到腳底就表示會死。第八種,骨髓發熱就表示會死。第九種,發熱又痙攣就表示會死。腰折、抽搐、牙關緊閉都是屬於這種情況,凡是這九種情況,都不能針刺治療。
發熱病脈象平靜,汗也流出來了,之後脈象又躁動盛大,這是一種反常。疾病導致腹瀉,脈象洪大,這是第二種反常。身體麻木不靈活,肌肉腐爛,身體發熱脈象偏絕,這是第三種反常。疾病侵蝕身體,身體發熱皮膚蒼白,甚至之後下血,而且血量很多,這是第四種反常。寒熱交替侵蝕身體,脈象堅硬搏動,這是第五種反常。
脈搏跳動一呼兩次表示正常,跳動三次表示脈氣已經離開經脈,跳動四次表示精氣耗竭,跳動五次表示快要死亡,跳動六次表示生命終結,這是脈搏跳動速度過快的情況。脈搏跳動一呼一次表示脈氣已經離開經脈,兩次表示精氣耗竭,三次表示快要死亡,四次表示生命終結,這是脈搏跳動速度過慢的情況。脈象衰弱的疾病,第一階段會傷害皮毛,皮膚粗糙毛髮脫落;第二階段會傷害血脈,血脈虛弱無法滋養五臟六腑;第三階段會傷害肌肉,肌肉消瘦,飲食無法轉化為肌肉;第四階段會傷害筋,筋脈鬆弛無法自主控制;第五階段會傷害骨骼,骨骼萎縮無法起床。反過來,表示脈象是過速或過慢的病症。從上下方向發病的,骨骼萎縮無法起床的,就表示會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