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匱翼》~ 卷八 (16)
卷八 (16)
1. 逐氣流經之劑
許學士云:疝病多因虛而得之,不可以虛而驟補,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,留而不去,其病則實,故必滌去所畜之邪,然後補之,是以治疝諸藥,多借巴豆氣者,蓋為此也。
天台烏藥散(東垣,下同)
天台烏藥,木香,茴香(炒),青皮(去白),良薑(炒,各五分),檳榔(銼,二枚),川楝(十個),巴豆(十四枚)
上八味,先以巴豆打碎,同楝實用麩炒,候黑色,去巴豆、麩俱不用,外為細末,每服一錢,溫酒調下。
川楝子散
川楝子(銼散,用巴豆十四粒打破,一處炒黃色,去巴豆),木香,茴香(鹽一匙炒黃,去鹽,各一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空心食前,溫酒調下。
白話文:
許學士說:疝氣大多是因為身體虛弱引起的,不能急著進補。邪氣之所以會聚集,是因為那裡的氣血已經虛弱了,邪氣停留在體內不去,病情就會加重,所以必須先清除積聚的邪氣,然後再補益身體。因此治療疝氣的藥方,很多都用到巴豆,原因就在這裡。
天台烏藥散(方劑出自李東垣,以下同)的組成:天台烏藥、木香、茴香(炒)、青皮(去白)、良薑(炒)、各五分;檳榔(銼碎),二枚;川楝子,十個;巴豆,十四枚。
以上八味藥,先將巴豆打碎,與川楝子一起用麩皮炒至黑色,然後去除巴豆和麩皮不用,其餘藥物研磨成細粉。每次服用一錢,溫酒送服。
川楝子散的組成:川楝子(銼碎),巴豆十四粒(打碎後與川楝子一起用鹽炒至黃色,然後去除巴豆),木香、茴香(用一匙鹽炒至黃色,然後去除鹽),各一兩。
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。每次服用二錢,空腹飯前,溫酒送服。
2. 診候生死要法
五臟者,中之守也。中臟盛滿,氣勝傷恐者,聲如從室中言,是中氣之濕也。言而微,終日乃復言者,此奪氣也。衣被不斂,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者,此神明之亂也。倉廩不藏,是門戶不要也。水泉不止者,是膀胱不藏也。得守者生,失守者死。五臟者,身之強也。頭者精明之府,頭傾視深,精神將奪矣。
背者胸中之府,背曲肩隨,府將壞矣。腰者腎之府,轉搖不能,腎將憊矣。膝者筋之府,屈伸不能,行則僂附,筋將憊矣。骨者髓之府,不能久立,行則振掉,骨將憊矣。得強則生,失強則死。(《脈要精微論》)
人一呼脈四動以上曰死,脈絕不至曰死,乍疏乍數曰死。
人無胃氣曰逆,逆者死。脈從陰陽病易已,脈逆陽陽病難已。脈得四時之順,曰病無他,脈反四時,及不間藏,曰難已。
春夏而脈瘦,秋冬而脈浮大,命曰逆四時也,風熱而脈靜,泄而脫血,脈實病在中。脈虛病在外。脈澀堅者,皆難治。命曰反四時也。水穀為本,故人絕水穀則死,脈無胃氣亦死,所謂無胃氣者,但得真臟脈,不得胃氣也。
平心脈來,累累如連珠,如循琅玕,曰心平。夏以胃氣為本,肺心脈來,喘喘連屬,其中微曲,曰心病。死心脈來,前曲後居,如操帶鉤,曰心死。平肺脈來,厭厭聶聶,如落榆莢,曰肺平。秋以胃氣為本,病肺脈來,不上不下,如循雞羽,曰肺病。死肺脈來,如物之浮,如風吹毛,曰肺死。
平肝脈來,軟弱招招,如揭長竿末梢,曰肝平。春以胃氣為本,病肝脈來,盈實而滑,如循長竿,曰肝病。死肝脈來,急益勁,如新張弓弦,曰肝死。平脾脈來,和柔相離,如雞踐地,曰脾平。長夏以胃氣為本,病脾脈來,實而盈數,如雞舉足,曰脾病。死脾脈來,銳堅如鳥之喙,如鳥之距,如屋之漏,如水之流,曰脾死。
平腎脈來,喘喘累累如鉤。按之而堅,曰腎平。冬以胃氣為本,病腎脈來,如引葛,按之益堅,曰腎病。死腎脈來,發如奪索,辟辟如彈石,曰腎死。(《平人氣象論》)
形氣相得,謂之可治。色澤以浮,謂之易已。脈從四時,謂之可治。脈弱以滑,是有胃氣,命曰易治,取之以時。形氣相失,謂之難治。色夭不澤,謂之難已。脈實以堅,謂之益甚。脈逆四時,為不可治。所謂逆四時者,春得肺脈,夏得腎脈,秋得心脈,冬得脾脈,其至皆懸絕沉澀者,名曰逆四時。
五實死,五虛死。脈盛,皮熱,腹脹,前後不通,悶瞀,此為五實。脈細,皮寒,氣少,泄利前後,飲食不入,此謂五虛。漿粥入胃,泄注止,則虛者活。身汗,得後利,則實者活。(《玉機真藏論》)
形盛脈細,少氣不足以息者危。形瘦脈大,胸中多氣者死。形氣相得者生,參伍不調者病。三部九候,皆相失者死。上下左右之脈,相應如參舂者病甚;上下左右相失,不可數者死。中部之候雖獨調,與眾臟相失者死。中部之候相減者死。目內陷者死。脫肉身不去者死,真臟脈見者死。
白話文:
診斷生死的重要法則
五臟,是身體內部的守護者。如果五臟功能強盛飽滿,氣力充足但又感到恐懼,說話聲音像從房間裡傳出來一樣悶悶的,這是體內中氣過於潮濕的表現。如果說話聲音微弱,要過很久才能再次說話,這是因為氣被耗損了。如果一個人衣衫不整,說話不分好壞、不避諱親疏,這是神智錯亂的表現。如果無法儲藏食物,就像門戶沒有關好一樣。如果小便不停,這是膀胱失去儲存功能。能守住這些的就能生存,失去這些的就會死亡。五臟是身體強健的根本。
頭部是精氣神明的聚集處,如果頭部歪斜、眼神深陷,就表示精神快要消散了。背部是胸部的依靠,如果背部彎曲、肩膀下垂,就表示胸部的功能快要衰敗了。腰部是腎臟的依靠,如果身體轉動困難,就表示腎臟快要衰竭了。膝蓋是筋脈的依靠,如果彎曲伸展困難,走路時身體彎腰駝背,就表示筋脈快要衰敗了。骨骼是骨髓的依靠,如果不能久站、走路時身體顫抖,就表示骨骼快要衰敗了。能保持強健就能生存,失去強健就會死亡。
如果一個人的脈搏一呼之間跳動四次以上,或者脈搏完全摸不到,或者時而快時而慢,都是死亡的徵兆。
如果一個人沒有胃氣,就表示身體機能紊亂,這種紊亂會導致死亡。脈象順應陰陽的變化,疾病容易痊癒;如果脈象違逆陰陽的變化,疾病就很難痊癒。脈象順應四時的變化,表示病情不會惡化;如果脈象違反四時變化,且不符合五臟的常態,就表示疾病很難痊癒。
春天和夏天脈象細弱,秋天和冬天脈象浮大,這就是違逆四時的表現。如果身熱但脈象卻平靜,或者腹瀉和大量失血,脈象卻變得強實,表示病在體內。如果脈象虛弱,表示病在體表。脈象澀滯堅硬,都難以治療,這也是違逆四時的表現。水穀是生命之本,所以人如果斷絕水穀就會死亡。脈象沒有胃氣也會死亡,所謂的沒有胃氣,是指脈象只剩下真臟脈,而沒有胃氣的表現。
平穩的心脈,跳動時連綿不斷,像一串珠子,又像摸著玉石,這表示心臟正常。夏天以胃氣為根本,心脈跳動急促連貫,其中帶有微微彎曲,這表示心臟有病。將死的心脈,跳動時前段彎曲後段停滯,像一把帶鉤的刀,這表示心臟快要衰竭。平穩的肺脈,跳動時輕柔和緩,像榆樹的果實落下,這表示肺部正常。秋天以胃氣為根本,有病的肺脈,跳動時不升不降,像摸著雞毛,這表示肺部有病。將死的肺脈,跳動時飄忽不定,像風吹動的羽毛,這表示肺部快要衰竭。
平穩的肝脈,跳動時柔軟而有彈性,像搖晃長竿的末梢,這表示肝臟正常。春天以胃氣為根本,有病的肝脈,跳動時飽滿且滑利,像摸著一根長竿,這表示肝臟有病。將死的肝脈,跳動時急促而堅硬,像新拉開的弓弦,這表示肝臟快要衰竭。平穩的脾脈,跳動時柔和而有間隔,像雞在地上行走,這表示脾臟正常。長夏以胃氣為根本,有病的脾脈,跳動時飽滿且次數較多,像雞抬起腳,這表示脾臟有病。將死的脾脈,跳動時銳利堅硬,像鳥的喙、鳥的爪、屋頂的漏水、水流,這表示脾臟快要衰竭。
平穩的腎脈,跳動時緩慢而連續,像一個鉤子,按下去感覺堅實,這表示腎臟正常。冬天以胃氣為根本,有病的腎脈,跳動時像拉著繩子,按下去會變得更加堅硬,這表示腎臟有病。將死的腎脈,跳動時像繩子突然斷裂,又像彈出去的石頭,這表示腎臟快要衰竭。
形體和氣色相符合,就表示可以治療。氣色光澤而浮現,就表示容易痊癒。脈象順應四時的變化,就表示可以治療。脈象柔弱而滑利,表示有胃氣,可以很快治好,應當抓住時機治療。形體和氣色不符合,就表示難以治療。氣色枯槁沒有光澤,就表示難以痊癒。脈象強硬而堅實,就表示病情更加嚴重。脈象違逆四時的變化,就表示無法治療。所謂的違逆四時,是指春天出現肺脈,夏天出現腎脈,秋天出現心脈,冬天出現脾脈,這些脈象都顯得斷絕、沉澀,這就叫做違逆四時。
五種實證會導致死亡,五種虛證也會導致死亡。脈象強盛、皮膚發熱、腹部脹滿、大小便不通暢、精神昏沉,這是五種實證。脈象細微、皮膚寒冷、氣息微弱、腹瀉不止、無法進食,這是五種虛證。如果喝下米湯粥後,腹瀉停止,虛證就能好轉。如果身體出汗,排便後順暢,實證就能好轉。
形體豐盛但脈象細弱,氣息微弱不足以呼吸的人,病情危險。形體消瘦但脈象粗大,胸中充滿氣息的人,會死亡。形體和氣色相符的人能生存,形體和氣色不協調的人會生病。身體上三部九候的脈象都失去正常狀態,就表示快要死亡。上下左右的脈象,像舂米一樣互相呼應的人,病情嚴重;上下左右的脈象互相失去聯繫,無法數清楚次數的人,會死亡。雖然只有中間部位的脈象正常,但與其他臟器的脈象不相符,也會死亡。中間部位的脈象逐漸衰弱,也會死亡。眼睛凹陷的人會死亡。身體消瘦但沒有脫落的人會死亡。出現真臟脈的人會死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