尤怡

《金匱翼》~ 卷一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7)

1. 諸濕統論

溫氣不一,有天之濕,霧露雨是也。天本乎氣,故先中表之營衛。有地之濕,水泥是也。地本乎形,故先傷皮肉筋骨血脈。有飲食之濕,酒水乳酪之類是也,傷於脾胃。有汗液之濕,汗液亦濕也,止感於外。有人氣之濕,太陰濕土之所化也,乃動於中。天之濕,汗之。地之濕,滲之。

飲食之濕,在上吐之,在中奪之,在下者引而竭之。汗液之濕,亦以汗取之。人氣之濕,屬太陰所化,在氣交之分。土兼四氣,寒熱溫涼,升降浮沉,備在其中,當分上下中外而治,以兼化四氣,淫佚上下中外,無處不到也。大率在上則病頭重胸滿嘔吐;在外則身重腫脹;在下則足脛跗腫;在中則腹脹中滿痞塞。

其所用藥,亦兼寒熱濕涼以為佐使而治之。

濕之為病,有自外入者,有自內生者,必審其方土之病本。東南地下,多陰雨地濕,凡受必從外入,多自下起,是以重腿腳氣者多,治當汗散,久者宜疏通滲泄。西北地高,人食生冷濕面,或飲酒後寒氣怫鬱,濕不能越,或腹皮脹疼,甚則中滿水蠱,或周身浮腫如泥,按之不起,此皆自內而生者也。審其元氣多少,而通利其二便,責其根在內者也。

然方土內外,亦互相有之,但多少不同,須對症施治,不可執一也。中濕與風寒氣合者為痹,其寒多者為痛,為浮腫,非朮、附、桂不能去也。其風多者,為煩劇,為流走,非麻黃、薏苡、烏頭不能散也。其濕多者,為堅滿,為氣閉,非甘遂、葶藶、枳、術不能泄也。

2. 散濕之劑

麻黃加朮湯,《金匱》云:濕家身煩疼,可與麻黃朮湯。發其汗為宜,慎不可以火攻之。

麻黃(三兩,去節),桂枝(二兩,去皮),甘草(一兩,炙),白朮(四兩),杏仁(七十枚,去皮尖)

水九升,先煮麻黃減二升,去上沫,內諸藥煮取二升半,去滓溫服八合,覆取微汗。

按:此治寒濕在表之劑也。寒固當汗,而濕在表者,亦非汗不解,故以麻黃散寒,以白朮除濕。取微汗者,汗大出,則濕反不去也。

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,治風濕一身盡疼,發熱日晡所劇。此病傷於汗出當風,或久傷取冷所致也。(方詳《金匱》,茲不贅。)

羌活勝濕湯(東垣),治濕氣在表,脈浮,身重不能轉側,自汗,或額上多汗,此為風濕。

羌活獨活(各一錢),川芎藁本防風,炙草(各五分),蔓荊子(三分)

如腰痛中冷沉沉然者,有寒濕也。加酒洗漢防己附子各五分。

按:此治風濕在腠理及關節之劑。吳鶴皋云:無竅不入,惟風藥為能,故凡關節之疾病,非羌活、獨活等不能致也。

3. 滲利之劑

五苓散,通治諸濕腫滿,嘔逆泄瀉,痰飲濕瘧,身痛身重。

豬苓茯苓白朮澤瀉,桂

上為末,每服三錢,服後多飲熱水,汗出愈。

腎著湯(《三因》),治傷濕身重,腰冷,如坐水中。

乾薑(炮),茯苓(各四兩),甘草(炙),白朮(生用,各二兩)

上每服四錢,水一盞,煎七分,空心溫服。

以上溫利之劑,濕兼寒者宜之。

清熱滲濕湯

黃柏(鹽水炒,二錢),黃連,茯苓,澤瀉(各一錢),蒼朮,白朮(各一錢半),甘草(五分)

上七味,水二蠱,煎至八分服。

此清滲之劑,濕而熱者宜之。

4. 下濕之劑

舟車神佑丸,治水腫水脹,形氣俱實者。

甘遂芫花大戟(各一兩,並醋炒),大黃(二兩,酒浸),青皮陳皮木香檳榔(各半兩),黑牽牛(頭末,四兩),輕粉(一錢),取蟲加蕪荑(半兩)

上為末,水丸,空心服。(治法服法詳載《準繩·痰飲門》。)

青木香丸(方見疝症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