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林改錯》~ 卷上 (3)
卷上 (3)
1. 津門、津管、遮食、總提、瓏管、出水道記
嚥下胃之一物,在禽名曰嗉,在獸名曰肚,在人名曰胃。古人畫胃圖,上口在胃上,名曰賁門。下口在胃下,名曰幽門。言胃上下兩門,不知胃是三門。畫胃豎長,不知胃是橫長,不但橫長,在腹是平鋪臥長。上口賁門向脊,下底向腹。下口幽門亦在胃上,偏右脅向脊。幽門之左寸許,另有一門,名曰津門。
白話文:
食物被吞下後,進入胃中,在鳥類中稱為嗉,在獸類中稱為肚,在人體中稱為胃。古代醫書中繪製的胃部圖像,上面一個入口位於胃的上方,稱為賁門。下面一個出口位於胃的下方,稱為幽門。這些記載指出胃有上下兩個出口,但事實上,胃有三個出口。此外,圖像中將胃畫成豎直的,這也不正確,實際上胃是橫向延伸的。不僅如此,胃在腹中是平鋪臥向的。胃的賁門朝向脊柱,底端朝向腹部。幽門也位於胃的上方,偏向右側脅部,朝向脊柱。在幽門左方約一寸處,還有一個出口,稱為津門。
津門上有一管,名曰津管,是由胃出精汁水液之道路。津管一物,最難查看,因上有總提遮蓋。總提俗名胰子,其體長於賁門之右,幽門之左,正蓋津門。總提下,前連氣府接小腸,後接提大腸;在胃上,後連肝,肝連脊,此是膈膜以下,總提連貫胃肝大小腸之體質。飲食入胃,食留於胃,精汁水液,先由津門流出入津管。
白話文:
胃部上面有一條管子,叫做津管,是胃部分泌津液和水液的通道。這個津管很難看到,因為上面有一塊總提遮蓋著。總提俗稱胰子,它長在胃的賁門右側、幽門左側,正好蓋住了津門。總提的下面,前面連接著氣府,通往小腸;後面連接著提,通往大腸;在胃的上面,後面連接著肝,肝又連接著脊椎,這是膈膜以下,總提連接著胃、肝、大腸和小腸的結構。食物進入胃部,食物停留在胃中,津液和水液先從津門流入津管。
津管寸許,外分三杈。精汁清者,入髓府化髓。精汁濁者,由上杈臥則入血府,隨血化血。其水液,由下杈從肝之中間,穿過入脾。脾中間有一管,體相玲瓏,名曰瓏管。水液由瓏管分流兩邊,入出水道。出水道形如魚網,俗名網油。水液由出水道滲出,沁入膀胱,化而為尿。
白話文:
津液的管道有寸許長,外端分成三個分支。精微的部分,進入骨髓庫形成骨髓。較渾濁的部分,從上端的分支進入血庫,隨血液轉化為血。水液的部分,從下端的分支進入肝臟中間,經過後進入脾臟。脾臟中間有一條管子,構造玲瓏剔透,叫做玲瓏管。水液從玲瓏管中分流到兩邊,進入出水管道。出水管道形狀像魚網,俗稱網油。水液從出水管道滲出,進入膀胱,轉化為尿液。
出水道出水一段,體查最難。自嘉慶二年看臟腑時,出水道有滿水鈴鐺者,有無水鈴鐺者,於理不甚透徹。以後診病,查看久病壽終之人,臨時有多飲水者,有少飲水者,有不飲水者,故後其水仍然在腹。以此與前所看者參考,與出水道出水一節,雖然近理,仍不敢為定準。
白話文:
關於排水道出水的部分,觀察起來最為困難。從嘉慶二年開始,我研究臟腑時,發現排水道有裝滿水鈴鐺的,也有沒有水鈴鐺的,但對於道理並不太透徹。後來在診病時,我觀察那些久病而亡的人,發現他們臨終前有些人喝了很多水,有些人喝了很少水,還有些人根本不喝水,然後他們死後,水仍然留在腹中。以此對照我之前所觀察到的,與排水道出水的部分雖然接近道理,但仍不敢就此斷定。
後以畜較之,遂喂遂殺之畜,網油滿水鈴鐺,三四日不喂之畜,殺之無水鈴鐺,則知出水道出水無疑。前言飲食入胃,食留於胃,精汁水液,自津門流出。津門既孔如箸大,能向外流精汁水液,稀粥豈不能流出?津門雖孔如箸大,其處胃體甚厚,四圍靠擠縮小,所以水能出而食不能出。
白話文:
後來用豬進行比較,把喂飽又殺掉的豬,網油上佈滿水泡;而幾天沒餵的豬,殺死後網油上沒有水泡,那麼就知道水通過水道排出來了,無疑。先前所說飲食進入胃中,食物滯留在胃裡,精華物質和水液,從津門流出。津門既然像筷子一樣大,能向外流出精華物質和水液,那麼稀粥豈不是也能流出?雖然津門像筷子一樣大,但是它位於胃體的厚壁上,周圍被擠壓得比較小,所以水能流出而食物不能流出。
況胃之內,津門之左一分遠有一疙瘩,形如棗大,名曰遮食,乃擋食放水之物,待精汁水液流盡,食方腐熟,漸入小腸,化而為糞。小腸何以化食為糞?小腸外有氣府,氣府氣抱小腸,小腸外、氣府內,乃存元氣之所,元氣化食。此處與前氣府參看。化糞入大腸,自肛門出。
此篇記精汁由胃出津門,生精生血;水液由瓏管出水道,入膀胱為尿;食由胃入小腸,元氣蒸化為糞之原委也。
白話文:
胃裡在津門的左側有一點距離的地方,有一個小肉塊,形狀像棗子那麼大,叫做遮食。它的作用是控制食物和水流向正確的地方。等到食物中的精華和水分都被吸收後,剩下的食物才會逐漸腐熟,進入小腸,然後轉化為糞便。
小腸是如何將食物轉化為糞便的呢?小腸的外面有一個氣府,氣府中的氣息環繞著小腸。小腸的外側和氣府的內側,就是元氣所存的地方。元氣會化解食物。相關的內容可以參閱前面的關於氣府的說明。
轉化成糞便的食物會進入大腸,然後從肛門排出體外。
2. 腦髓說
靈機記性不在心在腦一段,本不當說,縱然能說,必不能行。欲不說,有許多病,人不知源始,至此,又不得不說。不但醫書論病,言靈機發於心,即儒家談道德,言性理,亦未有不言靈機在心者。因始創之人,不知心在胸中,所辦何事。
白話文:
關於靈機感應的記憶不在心臟而在腦部,原本不應該討論,即使能說,也不一定能理解。如果不說,以後又會有許多疾病的成因被人們所不知,所以不得不再說。不僅醫書討論疾病時,會說靈機發於心臟,就連儒家談論道德和性理,也沒有人不說靈機在心臟的。這都是因為最早提出這些理論的人不知道心臟在胸腔中,也不知道它的作用是什麼。
不知咽喉兩旁,有氣管兩根,行至肺管前,歸併一根,入心,由心左轉出,過肺入脊,名曰衛總管,前通氣府、精道,後通脊,上通兩肩,中通兩腎,下通兩腿,此管乃存元氣與津液之所。氣之出入,由心所過,心乃出入氣之道路,何能生靈機,貯記性。靈機記性在腦者,因飲食生氣血,長肌肉,精汁之清者,化而為髓,由脊骨上行入腦,名曰腦髓。盛腦髓者,名曰髓海。
白話文:
不知咽喉兩旁有兩根氣管,它們一直延伸到肺管前面,在那裡會合為一根,進入心臟,由心臟左側轉出,經過肺部進入脊椎骨,這根氣管叫做「衛總管」,前面連通著氣府和精道,後面連通著脊椎骨,上面連通著兩肩,中間連通著兩腎,下面連通著兩腿,這根氣管是儲存元氣和津液的地方。
氣的出入,是由心臟控制的,心臟是氣出入的道路,怎麼可能產生靈智和記憶力呢?靈智和記憶力存在於大腦中,是因為飲食產生了氣血,滋養了肌肉,精華中的清澈部分轉化為腦髓,由脊椎骨向上進入大腦,這叫做「腦髓」。儲存腦髓的地方,叫做「髓海」。
其上之骨,名曰天靈蓋。兩耳通腦,所聽之聲歸於腦。腦氣虛,腦縮小。腦氣與耳竅之氣不接,故耳虛聾,耳竅通腦之道路中若有阻滯,故耳實聾。兩目即腦汁所生,兩目系如線,長於腦,所見之物歸於腦,瞳人白色,是腦汁下注,名曰腦汁入目。鼻通於腦,所聞香臭歸於腦。
白話文:
頭頂的骨頭,叫做天靈蓋。兩耳連通大腦,聽到的聲音都傳到腦中。腦氣虛弱,腦袋就會萎縮。腦氣和耳道氣息不相通,所以耳朵才會聽不清楚,這叫做「耳虛聾」。耳道連接大腦的通路如果有阻礙,就會發生真正的耳聾。兩隻眼睛是由腦汁滋生的,兩條細線似的筋脈長在大腦裡,看見的東西都傳到腦中。瞳孔呈現白色,表示腦汁流入眼睛,這叫做「腦汁入目」。鼻子連接大腦,聞到的香臭味道都傳到腦中。
腦受風熱,腦汁從鼻流出,涕濁氣臭,名曰腦漏。看小兒初生時,腦未全,囟門軟,目不靈動,耳不知聽,鼻不知聞,舌不言。至周歲,腦漸生,囟門漸長,耳稍知聽,目稍有靈動,鼻微知香臭,舌能言一二字。至三、四歲,腦髓漸滿,囟門長全,耳能聽,目有靈動,鼻知香臭,言語成句。
白話文:
如果腦部受到風熱,腦髓就會從鼻子流出,鼻涕渾濁且氣味難聞,這種情況稱為「腦漏」。
觀察剛出生的小孩,大腦還沒發育完全,囟門很軟,眼睛看東西不靈活,耳朵聽不到聲音,鼻子聞不到氣味,舌頭不會說話。
等到孩子一歲大,腦髓逐漸生長,囟門也跟著長大,耳朵開始能聽到聲音,眼睛稍微靈活了點,鼻子也能聞到氣味,舌頭會說一兩個字。
等到孩子三、四歲大,腦髓逐漸發育完全,囟門完全閉合,耳朵可以聽清楚,眼睛靈活自如,鼻子能分辨香臭,說話能說完整的句子。
所以小兒無記性者,腦髓未滿;高年無記性者,腦髓漸空。李時珍曰:腦為元神之府。金正希曰:人之記性皆在腦中。汪訒庵曰:今人每記憶往事,必閉目上瞪而思索之。腦髓中一時無氣,不但無靈機,必死一時,一刻無氣,必死一刻。
白話文:
因此,小孩記性不好的原因是腦髓尚未發育完全;老年人記性不好的原因是腦髓逐漸萎縮。李時珍說:大腦是精神之所在。金正希說:人的記憶力全在腦中。汪訒庵說:現在的人在回想過去的事情時,一定會閉上眼睛,往上看並思考。腦髓中如果一時沒有氣,不但會失去靈感,而且會立即死亡;如果一刻沒有氣,就會立即死掉。
試看癇症,俗名羊羔風,即是元氣一時不能上轉入腦髓。抽時正是活人死腦袋。活人者,腹中有氣,四肢抽搐;死腦袋者,腦髓無氣,耳聾、眼天吊如死。有先喊一聲而後抽者,因腦先無氣,胸中氣不知出入,暴向外出也。正抽時,胸中有漉漉之聲者,因津液在氣管,腦無靈機之氣,使津液吐咽,津液逗留在氣管,故有此聲。抽後頭疼昏睡者,氣雖轉入於腦,尚未足也。
白話文:
看一看羊癲癇的症狀,俗稱「羊羔風」,就是元氣一時無法上升進入腦髓。發作時就像活人卻有死腦袋。活人指的是腹中有氣,四肢抽搐;死腦袋指的是腦髓沒有氣,耳聾、眼睛上吊而像死人般。有的發作前會先叫一聲,這是因為腦中先缺氣,胸中的氣不知如何出入,所以它突然衝出去。發作中,胸中會有咕嚕咕嚕的聲音,這是因為津液停留在氣管中,腦中沒有靈活的氣,無法讓津液吐出和吞嚥,所以津液就停留在氣管中,才會有這種聲音。發作後頭痛昏睡的人,是因為氣雖然已經轉入腦中,但還不足。
小兒久病後元氣虛抽風,大人暴得氣厥,皆是腦中無氣,故病人毫無知識。以此參考,豈不是靈機在腦之證據乎!
白話文:
兒童久病後,元氣虛弱,容易抽搐。大人突然中氣失調,氣絕暈厥。這些都是因為腦中沒有氣,所以病人失去意識。以此為參照,難道不是大腦主導思維的證明嗎?
3. 氣血合脈說
(脈之形,余以實情告後人,若違心裝神仙,喪天良,評論必遭天誅。)
白話文:
(關於脈象的形狀,我將如實告知後人。若違背事實而虛構,喪失良心,將遭天譴。)
氣府存氣,血府存血。衛總管由氣府行周身之氣,故名衛總管。榮總管由血府行周身之血,故名榮總管。衛總管體厚形粗,長在脊骨之前,與脊骨相連,散布頭面四肢,近筋骨長,即周身氣管。榮總管,體薄形細,長在衛總管之前,與衛總管相連,散布頭面四肢,近皮肉長,即周身血管。氣在氣府,有出有入,出入者,呼吸也。
白話文:
氣府儲存氣,血府儲存血。衛總管從氣府輸送全身氣血,因此被稱為衛總管。榮總管從血府輸送全身血液,因此被稱為榮總管。
衛總管結構厚實,形狀粗壯,位於脊椎骨前面,與脊椎骨相連,分佈在頭部、面部和四肢,靠近筋骨生長,即全身氣管。榮總管結構薄弱,形狀細長,位於衛總管前面,與衛總管相連,分佈在頭部、面部和四肢,靠近皮肉生長,即全身血管。
氣在氣府,有吸入和呼出,吸入和呼出的過程,就是呼吸。
目視耳聽,頭轉身搖,掌握足步,靈機使氣之動轉也。血自血府入榮總管,由榮總管灌入周身血管,滲於管外,長肌肉也。氣管近筋骨生,內藏難見。血管近皮肉長,外露易見。氣管行氣,氣行則動;血管盛血,靜而不動。頭面四肢按之跳動者,皆是氣管,並非血管。如兩眉稜骨後凹處,俗名兩太陽,是處肉少皮連骨,按之跳動,是通頭面之氣管。
白話文:
用眼睛觀察和用耳朵聆聽,頭部轉動和身體搖晃,掌握腳步移動,這是靈活運用氣血變化的表現。血液從儲血器官進入統領周身血脈的總管,再從總管灌輸到全身的血管中,滲透血管滋養肌肉,促進其生長。氣管靠近筋骨生長,內藏於體內不易看見。血管靠近皮肉生長,外露在外容易看見。氣管運行氣血,氣血運行就會導致運動;血管中充滿血液,靜止不動。頭面四肢按壓時會跳動的,都是氣管,而不是血管。比如兩條眉毛外側凹陷的地方,俗稱「兩太陽」,這個地方肉少,皮緊貼骨頭,按壓時會跳動,這是貫通頭面的氣管。
兩足大指次指之端,是處肉少皮連骨,按之跳動,是通兩足之氣管。兩手腕橫紋高骨之上,是處肉少皮連骨,按之跳動,是通兩手之氣管。其管有粗有細,有直有曲,各人體質不同。胳膊肘下近手腕肉厚,氣管外露者短。胳膊肘下近手腕肉薄,氣管外露者長。如外感中人,風入氣管,其管必粗,按之出膚。
白話文:
腳上大拇指和二拇指的頂端,那裡肉少,皮連著骨頭,按壓時會跳動,這裡是貫通雙腳氣管的地方。手腕上橫紋高骨之上,那裡肉少,皮連著骨頭,按壓時會跳動,這裡是貫通雙手的氣管。
這些氣管有粗有細,有直有曲,這是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。肘部下方靠近手腕的地方,如果是肉厚的人,氣管會比較短,外露在外。而如果肘部下方靠近手腕的地方肉薄的人,氣管會比較長,外露在外。
比如有人受到外邪入侵,風邪進入氣管,那麼氣管就會變粗,按壓時會凸出皮膚。
寒入氣管,管中津液必凝,凝則阻塞其氣,按之跳動必慢。火入氣管,火氣上炙,按之跳動必急。人壯邪氣勝,管中氣多,按之必實大有力。人弱正氣衰,管中氣少,按之必虛小無力。久病無生機之人,元氣少,僅止上行頭面兩手,無氣下行,故足面按之不動。若兩手腕氣管上,按之似有似無,或細小如絲,或指下微微亂動,或按之不動,忽然一跳,皆是氣將絕之時。此段言人之氣管,生平有粗細、曲直之不同。
白話文:
寒氣進入氣管,氣管中的津液會凝結,凝結就會阻塞氣的流動,按壓氣管時,跳動的幅度會變慢。火氣進入氣管,火氣會向上灼燒,按壓氣管時,跳動的幅度會變快。
身體強壯,邪氣虛弱,氣管中的氣就多,按壓時會感到飽滿有力。身體虛弱,正氣衰弱,氣管中的氣就少,按壓時會感到空虛無力。
長期患病,沒有生機的人,元氣不足,元氣只能供給頭部、面部和雙手,沒有氣向下運行,所以按壓足部和麪部時,不會有跳動感。如果按壓兩手腕上的氣管,感到氣的流動忽有忽無,或者細小如絲,或者手指下有細微的亂動,或者按壓不動,但突然跳動一下,這些都是氣息將要消失時的徵兆。這段文字描述了 人體的氣管,不同的個體在氣管的粗細、曲直上存在差異。
管有短長者,因手腕之肉有薄厚也。按之大小者,虛實也。跳動之急慢者,寒火之分也。前所言明明是脈,不言脈者,因前人不知有左氣門、右氣門、血府、氣府、衛總管、榮總管、津門、津管、總提、遮食、瓏管、出水道,在腹是何體質,有何用處。論臟腑、包絡,未定準是何物。
白話文:
手的脈搏長短不同,是由於手腕上的肌肉厚薄不同造成的。脈搏大小不一,則反映了氣血的虛實。脈搏跳動快慢,可以分辨是寒證還是熱證。
前面所說的「脈」,其實就是血管。之所以不直接說脈,是因為以前的人不知道腹部的左氣門、右氣門、血府、氣府、衛總管、榮總管、津門、津管、總提、遮食、瓏管、出水道等器官的具體結構和功能。對於臟腑和包絡,也沒有明確的定義。
論經絡、三焦,未定準是何物。並不能指明經絡是氣管、血管。論脈理,首句便言脈為血府,百骸貫通。言脈是血管,氣血在內流通,周而復始。若以流通而論,此處血真能向彼處流,彼處當有空隙之地,有空隙之地,則是血虛,無空隙之地,血流歸於何處?古人並不知脈是氣管,竟著出許多《脈訣》,立言雖多,論部位一人一樣,並無相同者。
白話文:
關於經絡和三焦,古人尚未確定它們的具體性質。經絡無法明確地指明它們是氣管或血管。
關於脈絡的理論,開頭就提到脈是血液的通道,貫通全身。這表明脈是血管,氣血在血管中循環,往復不息。
如果根據循環來理解,這個地方的血液真的能流到那個地方嗎?那個地方一定有空隙,如果有空隙,那就是血虛;沒有空隙,血液流向哪裡?
古人不知道脈是氣管,卻寫出了很多《脈訣》。雖然說了很多,但關於脈位,每個人都不一樣,沒有相同的地方。
古人論脈二十七字,余不肯深說者,非謂古人無容足之地,恐後人對症無論脈之言,診脈斷死生易,知病難。治病之要訣,在明白氣血,無論外感、內傷,要知初病傷人,何物不能傷臟腑,不能傷筋骨,不能傷皮肉,所傷者無非氣血。氣有虛實,實者邪氣實,虛者正氣虛。
白話文:
古人談論脈象時曾有「二十七字訣」,但我不想深入探討。並不是因為古人理論不值得一提,而是擔心後人只憑脈象判斷症狀,輕易判定生死,這樣很容易,但卻難以確知病因。治療疾病的訣竅在於瞭解氣血。無論是外感還是內傷,都要明白初期病症對人體的影響。任何因素都可能損傷五臟六腑、筋骨,以及皮肉。而所受到的傷害,無非是對氣血的損傷。氣有虛實之分,實則是指邪氣旺盛,虛則是指正氣不足。
正氣虛,當與「半身不遂門」四十種氣虛之症、「小兒抽風門」二十種氣虛之症,互相參考。血有虧瘀,血虧必有虧血之因,或因吐血、衄血,或溺血、便血,或破傷流血過多,或崩漏、產後傷血過多;若血瘀,有血瘀之症可查,後有五十種血瘀症互相參考。惟血府之血,瘀而不活,最難分別。
白話文:
如果正氣虛弱,應該參考「半身不遂門」中關於氣虛的 40 種症狀,以及「小兒抽風門」中關於氣虛的 20 種症狀。
如果血氣不足且瘀滯,血氣不足一定有原因,例如吐血、流鼻血、小便或大便帶血、受傷或流血過多、崩漏或產後失血過多。
如果血瘀,可以參考後文中的 50 種血瘀症狀來確定。但是,血府中的血瘀而不活,最難以分辨。
後半日發燒,前半夜更甚,後半夜輕,前半日不燒,此是血府血瘀;血瘀之輕者,不分四段,惟日落前後燒兩時,再輕者,或燒一時,此內燒兼身熱而言;若午後身涼,發燒片刻,乃氣虛參耆之症;若天明身不熱,發燒止一陣,乃參附之症。不可混含從事。
白話文:
下午發燒,半夜燒得更厲害,下半夜稍退,白天不燒,這表示血府有淤血。血瘀症狀輕微者,不會分為四個時段,只在日落前後發燒兩個時辰。再輕微者,可能只發燒一個時辰。這都指的是內在發燒兼有身體發熱。如果下午身體涼爽,只發燒一小段時間,則可能是氣虛需要用參耆來調理。如果天亮時身體不發熱,發燒只持續一小陣子,則可能是氣血不足需要用參附來調理。這兩種情況不能混淆,應分別對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