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林改錯》~ 張序
張序
1. 張序
醫,仁術也。乃或術而無仁,則貪醫足以誤世;或仁而無術,則庸醫足以殺人。古云不服藥為中醫,蓋誠慮乎醫之仁術難兼也。至於稍讀方書,即行市道,全無仁術,奚以醫為?余來粵數年,目擊此輩甚眾,輒有慨乎其中。每遇救急良方,不惜捐資購送。今於癸丑四月,適聞佛山友人有幼子患症,醫以風藥投之,竟至四肢抽搐,口眼歪斜,命垂旦夕,忽得一良方,一劑稍愈,三服霍然。又有人患半身不遂者十餘年,得一良方,行走如故。
余甚奇之,再四訪求,始知二方皆出《醫林改錯》一書,遍求得之,歷試多驗,因於公餘沉潛反覆,頗悟其旨,竊嘆此書之作,直翻千百年舊案,正其謬誤,決其瑕疵,為希世之寶也,豈非術之精而仁之至哉!余不忍秘藏,立刊布以公於世,使今人得悉臟腑經絡之實,而免受庸醫之誤,亦不負王勳臣先生數十年濟世之苦心矣。願同志君子勿視為尋常善書,幸甚!幸甚!
咸豐癸丑仲夏順天張潤坡識
白話文:
醫學,是仁愛之術。然而,有時醫者有醫術卻沒有仁心,那麼貪婪的醫生足以危害世人;或者有仁心卻沒有醫術,那麼庸醫足以害人性命。古人說不吃藥是中等醫生,大概是真擔心醫術和仁心難以兼顧。至於那些稍微讀了點醫書,就到處行醫的人,完全沒有仁愛之心,又怎麼能稱作醫生呢?我來到廣東幾年,親眼見到這種人很多,常常對此感到感慨。每當遇到能救急的良方,我都不惜捐錢購買送給他人。
今年癸丑年四月,剛好聽說佛山的朋友有個幼子患病,醫生用治療風邪的藥給他服用,竟然導致四肢抽搐,口眼歪斜,性命危在旦夕。後來偶然得到一個良方,服用一劑就稍有起色,三劑就完全痊癒了。又有一個人患半身不遂十多年,得到一個良方,竟然能像平常人一樣走路了。
我對此感到非常驚奇,再三打聽尋求,才知道這兩個方子都出自《醫林改錯》這本書。我四處尋找才得到這本書,多次嘗試都有效,因此在公務之餘潛心研究,反覆思考,頗能領悟其中的道理。我暗自感嘆這本書的作者,簡直是推翻了千年來的舊案,糾正了錯誤,判斷了瑕疵,真是稀世珍寶啊!這難道不是醫術精湛、仁心至極的表現嗎?我不忍心將它藏起來,決定刊印出版公諸於世,讓今人能夠了解臟腑經絡的真實情況,而免受庸醫的誤導,也不辜負王勳臣先生數十年濟世的苦心了。希望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不要把它看作是一本普通的善書,那就太好了!太好了!
咸豐癸丑年仲夏 順天 張潤坡 題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