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清任

《醫林改錯》~ 劉序

回本書目錄

劉序

1. 劉序

丁未之秋,寄跡吳門,適同鄉焦子浚文來,手執臟腑全圖,乃勳臣王先生《醫林改錯》之稿也。臟腑圖,漢魏以來,醫家所習見,何異乎爾?異乎!勳臣先生所繪之圖,與古人殊也。臟腑人人皆同,勳臣背古人以傳圖,得毋炫奇立異乎?曰:否,不然也。古人之圖傳其誤,勳臣之圖傳其信。

天下物理之是非,聞虛而見實,寡見猶虛,多見為實。古人竊諸刑餘之一犯,勳臣得諸親見之百人,集數十載之精神,改正乎數千年之遺誤,譬諸清夜鐘鳴,當頭棒喝,夢夢者皆為之喚醒焉。醫書汗牛充棟,豈儘可徵,然非善讀書者,獨具支眼,終為古人所牢籠,而潛受其欺。

孟子曰:吾於武城取二二策。武城,周書也。孟子,周人也。當代之書,猶且不可盡信,況遠者乎?是書繪圖立說,定方救逆,理精識卓,絕後空前,可為黃帝之功臣,即可為長沙之畏友。抑又聞之,葉氏《指南》有久病入絡之說,徐氏非之,不知入絡即血瘀也。今勳臣痛快言之,而《指南》入絡之說益明。

坊友汪子維之見而悅之,開雕梨棗,以公諸世,斯真能刊錄善書者也。是為序。

道光戊申中秋日上元后學小窗氏劉必榮識

白話文:

道光丁未年秋天,我寄居在吳地,正好同鄉焦浚文來訪,他手上拿著一幅臟腑全圖,原來是功臣王先生所著《醫林改錯》的草稿。臟腑圖,是漢朝魏朝以來,醫家都常見的東西,有什麼特別的呢?這可不一樣!功臣先生所繪製的圖,和古人畫的不一樣。臟腑的結構人人相同,功臣先生卻違背古人的畫法來傳圖,難道是想炫耀奇特,標新立異嗎?不是的,不是這樣的。古人的圖傳播了錯誤,而功臣先生的圖傳播了真實。

天下萬事萬物的是非對錯,聽到的不一定是真的,看到的才是實情。見識少的時候,聽到的就好像是虛假的,見識多的時候,聽到的才是真實的。古人只是從一個犯人身上取得片面的觀察,而功臣先生卻是從親眼見到上百人身上得來,集中數十年的精力,改正了數千年來的遺留錯誤,就好像在寂靜的夜晚敲響鐘聲,當頭一棒,讓還在做夢的人都能被喚醒。醫學書籍多到汗牛充棟,難道每本都可信嗎?如果不是善於讀書的人,有獨到的眼光,終究會被古人所束縛,在不知不覺中被他們欺騙。

孟子說過:「我從《武城》這本書中選取了兩條。」武城是周朝的書,孟子是周朝人,當代的書都不能完全相信了,更何況是遠古的書呢?這本書繪製圖形,闡述道理,確定方劑來救治危急的病症,理論精闢,見識卓越,前無古人,可以說是黃帝的功臣,也可以說是張仲景的好朋友。還有聽說,葉氏《溫熱論》中說有久病入絡的說法,徐氏反駁它,卻不知道入絡就是血瘀。現在功臣先生痛快地說出了這個道理,反而讓《溫熱論》的入絡之說更加清晰。

書坊的汪維之看了這本書非常喜歡,於是決定刻版印刷,把它公諸於世,這真是能夠刊印好書的人啊。這就是這篇序文。

道光戊申年中秋節後,上元書院後學小窗氏劉必榮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