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林改錯》~ 卷上 (12)
卷上 (12)
1. 胸疼
胸疼在前面,用木金散可愈;後通背亦疼,用栝蔞薤白白酒湯可愈;在傷寒,用栝蔞、陷胸、柴胡等,皆可愈。有忽然胸疼,前方皆不應,用此方一副,疼立止。
白話文:
胸口前面的疼痛,可以用木金散來治好;如果疼痛連到後背也痛,可以用栝蔞薤白白酒湯來治好;如果是傷寒引起的疼痛,可以用栝蔞、陷胸、柴胡等藥物來治療,都可以治好。如果突然發生胸痛,而且前面提到的方法都沒有效果,用這個方子一副,疼痛就能立刻停止。
2. 胸不任物
江西巡撫阿霖公,年七十四,夜臥露胸可睡,蓋一層布壓則不能睡,已經七年,召余診之,此方五副痊愈。
白話文:
江西巡撫阿霖先生,七十四歲,晚上睡覺時可以裸露胸膛入睡,但如果蓋上一層布,壓迫到胸部就無法入睡,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七年了。請我去看診,我開了五帖藥就治好了。
3. 胸任重物
一女二十二歲,夜臥令僕婦坐於胸方睡,已經二年,余亦用此方,三副而愈。設一齊問病源,何以答之。
白話文:
有一個女子二十二歲,她每晚睡覺都讓婢女坐在她的胸口上才睡,這樣已經持續兩年了。我也用了這個方法,吃了三帖藥就好了。如果有人問起這個病的原因,該怎麼回答呢?
4. 天亮出汗
醒後出汗,名曰自汗。因出汗醒,名曰盜汗,盜散人之氣血。此是千古不易之定論。竟有用補氣、固表、滋陰、降火,服之不效,而反加重者,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、盜汗,用血府逐瘀湯,一兩副而汗止。
白話文:
睡醒後出汗,叫做自汗。因為出汗而醒來的,叫做盜汗,盜汗會耗散人的氣血。這是千古不變的定論。竟然有人用補氣、固表、滋陰、降火等方法治療,吃了藥卻沒有效果,反而更加嚴重,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血瘀也會導致自汗、盜汗。使用血府逐瘀湯,吃一兩帖藥,汗就停止了。
5. 食自胸右下
食自胃管而下,宜從正中食入咽。有從胸右邊嚥下者,胃管在肺管之後,仍由肺葉之下轉入肺前,由肺下至肺前出膈膜入腹,肺管正中,血府有瘀血,將胃管擠靠於右。輕則易治,無礙飲食也;重則難治,擠靠胃管,彎而細,有礙飲食也。此方可效,痊愈難。
白話文:
食物從胃管往下走,應該從咽喉正中央吞嚥進去。有些人食物卻從胸部右邊吞下去,這是因為胃管在肺管的後面,食物仍然會從肺葉下方轉到肺的前面,再從肺下方經過橫膈膜進入腹部。正常情況下,肺管在正中間,但如果血府有瘀血,就會把胃管擠到右邊去。這種情況如果比較輕微,容易治療,不會影響飲食;如果比較嚴重,就很難治療了,因為擠壓到胃管,使它變得彎曲又狹窄,就會影響飲食。這種情況用這個方法可能有效,但要完全痊癒很困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