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林改錯》~ 卷上 (10)
卷上 (10)
1. 紫印臉
臉如打傷血印,色紫成片,或滿臉皆紫,皆血瘀所致。如三五年,十副可愈;若十餘年,三二十副必愈。
白話文:
臉色像被打傷瘀血的印子,呈現紫色且成片狀,或者整張臉都是紫色,這些都是因為血瘀所導致的。如果是三、五年內的症狀,吃十帖藥就可以治好;如果是十幾年以上的症狀,吃三十帖左右的藥一定可以治好。
2. 青記臉如墨
血瘀症,長於天庭者多,三十副可愈。白癜、紫癜、紫印、青記,自古無良方者,不知病源也。
白話文:
臉色呈現青黑色,多半是血瘀的症狀,如果長在額頭部位,通常服用三十帖藥可以治好。至於白癜風、紫癜、紫印、青記這些疾病,自古以來都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,是因為人們不了解這些疾病的根本原因。
3. 牙疳
牙者,骨之餘;養牙者,血也。傷寒、瘟疫、痘疹、痞塊,皆能燒血,血瘀牙床紫,血死牙床黑,血死牙脫,人豈能活?再用涼藥凝血,是促其死也。遇此症,將此藥晚服一副,早服血府逐瘀湯一副,白日煎黃耆八錢,徐徐服之,一日服完。一日三副,三日可見效,十日大見效,一月可痊愈。縱然牙脫五七個,不穿腮者,皆可活。
白話文:
牙齒是骨頭的末梢,滋養牙齒的是血液。像是傷寒、瘟疫、痘疹、或是身體內部的腫塊,都可能耗損血液,導致血液瘀積在牙齦,牙齦顏色會呈現紫色;若血液完全耗盡壞死,牙齦就會變成黑色,接著牙齒就會脫落,這樣人怎麼可能活下去呢?如果還用寒涼的藥物來凝結血液,簡直是加速死亡。遇到這種情況,晚上服用我開的藥方一副,早上服用血府逐瘀湯一副,白天則煎煮黃耆八錢,慢慢服用,一天內喝完。一天服用三副藥,三天就能看到效果,十天效果會更明顯,一個月就能痊癒。即使牙齒脫落五、七顆,只要沒有傷到臉頰,都還可以活下去。
4. 出氣臭
血府血瘀,血管血必瘀,氣管與血管相連,出氣安得不臭?即風從花里過來香之義。晚服此方,早服血府逐瘀湯,三五日必效。無論何病,聞出臭氣,照此法治。
白話文:
當身體的血府有血瘀的情況,血管裡的血液也一定會瘀滯。由於氣管和血管是相連的,呼出的氣怎麼可能不臭呢?這就像風從花叢中吹過會帶有花香的道理一樣。晚上服用這個藥方,早上服用血府逐瘀湯,三到五天一定會見效。無論是什麼疾病,只要聞到呼出的氣有臭味,就按照這個方法治療。
5. 婦女干勞
經血三四月不見,或五六月不見,咳嗽急喘,飲食減少,四肢無力,午後發燒,至晚尤甚,將此方吃五副,或六副,至重者九副,未有不痊愈者。
白話文:
婦女月經三、四個月沒來,或者五、六個月沒來,同時出現咳嗽、呼吸急促,食慾下降,四肢無力,下午發燒,而且到晚上更嚴重。服用這個藥方五副或六副,嚴重的人服用九副,沒有治不好的。
6. 男子勞病
初病四肢痠軟無力,漸漸肌肉消瘦,飲食減少,面色黃白,咳嗽吐沫,心煩急躁,午後潮熱,天亮汗多,延醫調治,始而滋陰,繼而補陽,補之不效,則云虛不受補,無可如何。可笑著書者,不分別因弱致病,因病致弱。果系傷寒、瘟疫大病後,氣血虛弱,因虛弱而病,自當補弱而病可痊。
本不弱而生病,因病久致身弱,自當去病,病去而元氣自復。查外無表症,內無里症,所見之症,皆是血瘀之症。常治此症,輕者九副可愈,重者十八副可愈。吃三副後,如果氣弱,每日煎黃耆八錢,徐徐服之,一日服完,此攻補兼施之法。若氣不甚弱,黃耆不必用,以待病去,元氣自復。
白話文:
剛開始生病時,會覺得四肢痠軟無力,接著肌肉逐漸消瘦,食慾也變差,臉色變得蠟黃蒼白,還會咳嗽吐痰,心煩氣躁,午後容易發熱,天亮時會流很多汗。去看醫生調理,一開始用滋陰的藥,後來又改用補陽的藥,但補了都沒效果,就說這是「虛不受補」,沒辦法醫治了。
那些寫醫書的人真可笑,都不區分是因為身體虛弱才生病,還是因為生病才導致虛弱。如果是因為傷寒、瘟疫等大病後,導致氣血虛弱,這是因為虛弱才生病,當然要用補虛的方法,病自然就會好。
但如果本來身體不虛弱,是因為生病久了才導致身體虛弱,就應該先治好病,病好了元氣自然會恢復。仔細檢查,這類情況沒有外感表證,也沒有內裡實證,看到的症狀都是屬於血瘀引起的。我常常治療這種病症,輕微的吃九帖藥就可以痊癒,嚴重的吃十八帖藥也能痊癒。
吃了三帖藥後,如果覺得氣虛,可以每天煎八錢黃耆,慢慢服用,一天內喝完,這是攻邪和補虛同時進行的方法。如果氣不是很虛,就不必用黃耆,等病好了,元氣自然會恢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