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林改錯》~ 卷下 (2)
卷下 (2)
1. 半身不遂本源
或曰:君言半身不遂,虧損元氣,是其本源,何以虧至五成方病?願聞其說。余曰:夫元氣藏於氣管之內,分布周身,左右各得其半。人行坐動轉,全仗元氣。若元氣足,則有力;元氣衰,則無力;元氣絕,則死矣。若十分元氣,虧二成,剩八成,每半身仍有四成,則無病。
白話文:
有人問:您說半身不遂是因為元氣虧損,這是根本原因。為什麼虧損到一半才發病?希望能聽您解釋。
我回答:元氣儲藏在人體的氣管中,分佈在全身,左右各佔一半。人體的行走、坐臥、活動,都依賴於元氣。如果元氣充足,就會有力氣;元氣衰弱,就會無力;元氣耗盡,人就會死亡。
如果元氣十分,虧損兩成,剩下八成,那麼每半身仍然有四成元氣,就不會發病。
若虧五成,剩五成,每半身只剩二成半,此時雖未病半身不遂,已有氣虧之症,因不疼不癢,人自不覺。若元氣一虧,經絡自然空虛,有空虛之隙,難免其氣向一邊歸併,如右半身二成半,歸併於左,則右半身無氣;左半身二成半,歸併於右,則左半身無氣,無氣則不能動,不能動,名曰半身不遂。不遂者,不遂人用也。
白話文:
如果元氣虧損了一半,剩下的只有一半,每一半身體只剩下一半的元氣。此時,儘管身體還沒有出現半身不遂的症狀,但已經有了元氣不足的問題。因為沒有疼痛或瘙癢,所以人們不會察覺。
如果元氣繼續虧損,經絡自然會空虛。在空虛的地方,氣很難避免向一邊集中。比如右半身的元氣集中到左邊,那麼右半身就會沒有元氣;左半身的元氣集中到右邊,那麼左半身就會沒有元氣。沒有元氣就無法活動,無法活動就是所謂的半身不遂。不遂的意思是,身體不聽使喚。
如睡時氣之歸併,人不能知覺,不過是醒則不能翻身,惟睡醒時氣之歸併,自覺受病之半身,向不病之半身流動,比水流波浪之聲尤甚,坐時歸併,身必歪倒,行走時歸併,半身無氣,所以跌僕。人便云因跌僕得半身不遂,殊不知非因跌僕得半身不遂,實因氣虧得半身不遂,以致跌僕。
白話文:
當你在睡著時,氣會聚集,你不會意識到。只是清醒的時候無法翻身,只有在睡醒時,氣會聚集,你會感覺身體有病的一半向健康的一半流動,就像水流過波浪的聲音一樣。當你坐著時,氣會聚集,你的身體會歪倒。當你走路時,氣會聚集,身體的一半沒有氣,所以你會跌倒。人們會說因為跌倒而導致半邊不遂,但他們不知道半邊不遂並非因為跌倒,而是因為氣虛導致半邊不遂,致使你跌倒。
2. 口眼歪斜辨
或曰:半身不遂,既然無風,如何口眼歪斜?余曰:古人立歪斜之名,總是臨症不細心審查之故。口眼歪斜,並非歪斜,因受病之半臉無氣,無氣則半臉縮小,一眼無氣力,不能圓睜,小眼角下抽,口半邊無氣力不能開,嘴角上抽,上下相湊,乍看似歪斜,其實並非左右之歪斜。嘗治此症,凡病左半身不遂者,歪斜多半在右;病右半身不遂者,歪斜多半在左。
白話文:
有人說:半身癱瘓既非風疾,為何會出現歪嘴斜眼?我說:古人之所以提出「歪斜」這個名稱,是因為臨牀上沒有仔細觀察診斷。歪嘴斜眼並非真正歪斜,而是因為患病的一側臉部沒有氣血,沒有氣血就會收縮,一隻眼睛沒有力氣,無法睜圓,靠近鼻子的那一側眼角會下垂,半邊嘴巴沒有力氣無法打開,嘴角會上揚,上下兩側配合看起來像是歪斜,其實並不是左右傾斜。曾經治療過這種病症,凡是左半身癱瘓的,歪斜大多在右邊;右半身癱瘓的,歪斜大多在左邊。
此理令人不解,又無書籍可考。何者?人左半身經絡上頭面從右行,右半身經絡上頭面從左行,有左右交互之義。余亦不敢為定論,以待高明細心審查再補。
白話文:
這個道理令人難以理解,也沒有書籍可以參考。為什麼呢?人的左半身經絡從右邊往頭面走,右半身經絡從左邊往頭面走,有左右交替的意思。我也無法下定論,還是等有見識的人仔細研究後再補充吧。
又曰:口眼歪斜,盡屬半臉無氣乎?余曰:前論指兼半身不遂而言。若壯盛人,無半身不遂,忽然口眼歪斜,乃受風邪阻滯經絡之症。經絡為風邪阻滯,氣必不上達,氣不上達頭面,亦能病口眼歪斜,用通經絡散風之劑,一藥而愈,又非治半身不遂方之所能為也。
白話文:
有人說:口眼歪斜,都屬於面部半邊沒有氣血?我說:前面所談的,指的是兼有半身不遂的情況而言。如果是身體健壯的人,沒有半身不遂,忽然口眼歪斜,那是因為受了風邪阻滯經絡所致。經絡被風邪阻滯,氣血必定不能上達,氣不上達頭面,也能導致口眼歪斜的疾病。用通經絡、散風邪的藥方,一種藥就能治好,而且不是治療半身不遂的方子所能做到的。
3. 辨口角流涎非痰飲
或曰:口角所流非痰飲乎?余曰:嘗治此症,見所流盡是清水,並非稠痰。明明氣虛不固津液。不明此理,試看小兒氣不足時,流涎者十有八九,高年人氣衰時,流涎者十有二三,再以他症互相參看,流涎者屬氣虛無疑。
白話文:
有人問:嘴角流出的難道不是痰嗎?我回答:我曾經醫治過這種症狀,發現流出的全是清水,並不是濃痰。這明顯是氣虛導致津液不能固攝。如果不明白這個原理,觀察一下小兒在氣不足時,十個有八九個會流口水;老年人在氣衰時,十個有二三個會流口水。再根據其他症狀相互參照,流口水的人必定是氣虛。
4. 辨大便乾燥非風火
或曰:患半身不遂,兼大便乾燥,古人名曰風燥,言其病有風有火,有是理乎?余曰:若是風火,用散風清火潤燥攻下藥,大便一行,風散火清,自當不燥。嘗見治此症者,誤用下藥,下後乾燥更甚。總不思平素出大恭時,並非大恭順穀道自流,乃用氣力催大恭下行。既得半身不遂之後,無氣力使手足動,無氣力使舌言,如何有氣力到下部催大恭下行。
以此推之,非風火也,乃無氣力催大恭下行。大恭在大腸,日久不行,自乾燥也。
白話文:
有人說:得半身不遂,還有大便乾燥,古人稱之為「風燥」,認為這個病是由風邪和熱火引起的,這是合理的嗎?我說:如果是風火引起的,應使用祛散風邪、清熱潤燥、促進大便通暢的藥物。大便通暢之後,風邪散去,熱火清降,自然就不會乾燥了。我曾經見過治療這種疾病的醫生,誤用了瀉下藥物,導致大便過於稀溏,乾燥問題反而更嚴重了。他們根本沒有想到,平時排便時,並不是大便順著腸道自然流出,而是需要用氣力將大便向下催促才能排出。得了半身不遂後,手腳無法動彈,說話時舌頭也發僵,又怎麼會有氣力催促大便向下排出呢?
5. 辨小便頻數遺尿不禁
或曰:小便頻數、遺尿不禁,有火有虛,有分別乎?余曰:有溺時玉莖內疼痛,尿一點一滴而出,兼之色紅,乃是火症。若高年人,或虛弱人,尿長而痛,其色清白,乃屬氣虛。溺孔開張,尿流而不知,名曰遺尿。不禁者,尿欲出而人禁止不溺,尿仍自出。此專指小便自病而言。若半身不遂,兼小便頻數,遺尿不禁,絕無玉莖疼痛之苦,此是氣虛不固提也。
白話文:
有人問:小便次數頻繁、無法控制小便,是火氣大還是虛弱造成的,有區別嗎?
我回答:小便時陰莖內疼痛,尿液一滴一滴地流出,而且顏色發紅,這是火症。如果老年人或虛弱的人,小便時間長、疼痛,尿液清白,這是氣虛。小便口張開,尿液流出而不自知,這叫遺尿。不能控制小便是指小便自己流出,而人試圖忍住,但小便仍然自己流出。這特指小便本身的疾病。如果半身不遂,同時小便次數頻繁、無法控制小便,但沒有陰莖疼痛的症狀,這是氣虛無法固攝的緣故。
6. 辨語言蹇澀非痰火
或曰:說話不真,古名語言蹇澀。前人論舌之本有痰有火,此理想來不錯?余曰:非痰火也。舌中原有兩管,內通腦氣,即氣管也,以容氣之往來,使舌動轉能言。今半身無氣,已不能動,舌亦半邊無氣,亦不能全動,故說話不真。試看小兒氣不足不能行走時,高年人氣衰時,說話俱不真,是其證也。
白話文:
有人說:說話不清楚,古時候叫做語言蹇澀。以前的人認為舌頭的根部有痰火,這個觀點對嗎?我說:並不是痰火。舌頭原本有兩條氣管,內在通往腦部的氣息,也就是氣管,讓氣息往返,使舌頭能動彈,才能說話。現在半身沒有氣息,已經不能動彈了,舌頭一半沒有氣息,也不能完全動彈,所以說話才會不清楚。試著觀察小孩子的氣不足、無法行走的狀況,以及老年人的氣虛,說話也不清楚,就是這個道理。
7. 辨口噤咬牙
或曰:既無風火,如何口噤咬牙?余曰:口噤自是口噤,咬牙自是咬牙,古人以口噤、咬牙混成一症,何臨症粗心之甚!口噤是虛,咬牙是實。口噤是牙緊不開,咬牙是叩齒有聲。在傷寒、瘟疫、雜症、婦科,有虛證口噤者,有實證咬牙者。獨半身不遂,有口噤,絕無咬牙,亦有口噤太甚,下牙里收,其聲如銼似咬牙,實非咬牙,亦虛症也。
如無半身不遂,又無他症相兼,忽然口噤不開,乃風邪阻滯經絡,氣不上達之所致,用疏通經絡之劑即愈。
白話文:
有人質疑:既然沒有風火,為什麼會口緊閉、咬牙切齒?
我說:口緊閉就是口緊閉,咬牙切齒就是咬牙切齒,古人把口緊閉和咬牙切齒混為一症,臨牀上怎麼如此粗心大意!口緊閉屬於虛證,咬牙切齒屬於實證。口緊閉是牙齒緊閉不能張開,咬牙切齒是叩響牙齒發出聲響。在傷寒、瘟疫、雜症和婦科中,有虛證而口緊閉的,也有實證而咬牙切齒的。只有半身不遂的患者出現口緊閉,絕不會出現咬牙切齒。也有口緊閉非常嚴重,下牙收縮,聲音如同銼刀,類似於咬牙切齒,但實際上並非咬牙切齒,也是虛證。
8. 記未病以前之形狀
或曰:元氣既虧之後,未得半身不遂以前,有虛症可查乎?餘生平治之最多,知之最悉。每治此症,愈後問及未病以前之形狀,有云偶而一陣頭暈者,有頭無故一陣發沉者,有耳內無故一陣風響者,有耳內無故一陣蟬鳴者,有下眼皮常跳動者,有一隻眼漸漸小者,有無故一陣眼睛髮直者,有眼前常見旋風者,有常向鼻中攢冷氣者,有上嘴唇一陣跳動者,有上下嘴唇相湊發緊者,有睡臥口流涎沫者,有平素聰明忽然無記性者,有忽然說話少頭無尾、語無倫次者,有無故一陣氣喘者,有一手常戰者,有兩手常戰者,有手無名指每日有一時屈而不伸者,有手大指無故自動者,有胳膊無故發麻者,有腿無故發麻者,有肌肉無故跳動者,有手指甲縫一陣陣出冷氣者,有腳指甲縫一陣陣出冷氣者,有兩腿膝縫出冷氣者,有腳孤拐骨一陣發軟、向外稜倒者,有腿無故抽筋者,有腳指無故抽筋者,有行走兩腿如拌蒜者,有心口一陣氣堵者,有心口一陣發空、氣不接者,有心口一陣發忙者,有頭項無故一陣髮直者,有睡臥自覺身子沉者,皆是元氣漸虧之症,因不痛不癢,無寒無熱,無礙飲食起居,人最易於疏忽。
白話文:
有人問:元氣已經虧損之後,但還沒有半身不遂之前,是否有虛弱的症狀可以發現?這類症狀我一生中治療過最多,也最瞭解。每次治療這種症狀,在治癒後問起還沒發病之前的徵兆,有人說偶爾會感到一陣頭暈,有人說腦子突然一陣發沉,有人說耳朵裡莫名其妙地一陣風響,有人說耳朵裡無端地一陣蟬鳴,有人說下眼皮經常跳動,有人說一隻眼睛逐漸變小,有人說莫名其妙地一陣眼睛發直,有人說眼前經常看到旋風,有人說常常覺得鼻腔裡有冷氣,有人說上嘴脣突然一陣跳動,有人說上下嘴脣對在一起發緊,有人說睡著時會流口水,有人說平時很聰明但突然記不起事,有人說說話突然含糊不清、語無倫次,有人說莫名其妙地一陣氣喘,有人說一隻手常常發抖,有人說兩隻手都常常發抖,有人說手上的無名指每天都會有一段時間彎曲無法伸直,有人說大拇指莫名其妙地自動活動,有人說胳膊無端地發麻,有人說腿無故發麻,有人說肌肉不由自主地跳動,有人說手指甲縫裡陣陣冒出冷氣,有人說腳趾甲縫裡陣陣冒出冷氣,有人說兩腿膝蓋之間冒出冷氣,有人說小腿骨某個點突然變軟,向外傾斜,有人說腿不由自主地抽筋,有人說腳趾莫名其妙地抽筋,有人說走路兩條腿像拌蒜一樣,有人說胸口突然一陣氣堵,有人說胸口突然一陣發空,氣不順暢,有人說胸口突然一陣發慌,有人說頭頸部無故地一陣發直,有人說睡著時自己感覺身體沉重,這些都是元氣逐漸虧損的症狀,因為這些症狀不痛不癢,沒有寒氣也沒有熱氣,也不影響飲食起居,所以人們很容易忽視它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