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大倫

《嬰童類萃》~ 上卷 (6)

回本書目錄

上卷 (6)

1. 變蒸賦

凡看嬰兒,先明四時。既有變蒸之狀,還有強弱之推。寒熱初來,慎一七而方退;周期未滿,當四八以重期。原夫魂魄將營,筋骨始成,開舒腠理,通徹奇經。運用而陰陽以正;往來氣血初平,頓覺精神,喜笑嚶嚶,有異未知變蒸,仔細一一須明。肝者干也,東方所屬為木,象之三數,發形證於兩目。

渾身壯熱,令瞳子以無輝;徹夜驚啼,因神魂而未足。四數於金,二由在火。咳嗽頻頻,汗珠顆顆。兩日間噴涕仍加,數夜虛驚。又可暗增骨髓,學反復以翻身;漸長性情,畏傍人而戀母。脾土五呼,腎水一稱。穀氣暗引,精志時增。乳哺甘甜,尻骨成而獨坐戲;經絡流利,掌骨具而匍匐能。

次後筋骨之少更;膝踝之漸硬。氣血乃榮於四肢;光彩而盎於滿面。停停立猶未穩,嘍嘍語尚聲顫。手足受血,移步行而堪憐;耳目精通,意智生而可羨。斯乃呼息稍勻,肌體乃厚。兩氣而外陽內陰;一氣而入鼻出口。期來應節,自然臟腑充盈,將養乖宜,感受寒邪,甚有於是發豎無潤,乳哺吐嘔,珠起丹唇;冷侵骫骨,內腸鳴而微利,或驚啼而勿喜。經云:蒸則蒸氣血之堅,變則變形容之正矣。

白話文:

觀察嬰兒,首先要了解四季變化。當出現變蒸的情況時,還要分辨強弱體質。寒熱剛開始出現時,通常在七天左右會消退;如果週期還沒滿,就要留意到四八(32天左右)的時候,可能會再次出現。

探究變蒸的根本,是魂魄正在成長,筋骨開始形成,腠理(皮膚紋理)開始舒展,經絡也開始暢通。這是為了讓陰陽平衡,氣血流通正常。這時嬰兒會突然精神好,喜笑顏開。如果出現異常,還不清楚是否是變蒸,就必須仔細一一觀察。

肝臟屬木,在東方,對應的數字是三,在身體上的表現是眼睛。如果全身發熱,會導致眼睛失去光澤;如果徹夜啼哭,是因為神魂不夠安定。

四對應金,二對應火。這時嬰兒會頻繁咳嗽,冒出汗珠。兩天內會增加噴嚏,數夜間會虛驚。同時,骨髓會暗中增長,會學習翻身;逐漸長出性情,會怕生,黏著母親。

脾屬土,對應五;腎屬水,對應一。穀物的營養會暗中吸收,精力和意志會時常增長。喝奶時會感到甘甜,尾椎骨長成,可以獨自坐著玩耍;經絡通暢,掌骨形成,可以開始爬行。

接著,筋骨會再次成長,膝蓋和腳踝會逐漸變硬。氣血會滋養四肢,臉色也會變得紅潤有光澤。站立時還不太穩,說話聲音還有些顫抖。手腳得到氣血滋養,可以開始走路,看起來很可愛;耳聰目明,開始產生意識和智慧,讓人感到驚奇。

這時,呼吸會比較均勻,身體也更加強壯。身體內的氣有陰陽之分,外為陽,內為陰;呼吸之氣從鼻孔吸入,從口中呼出。變蒸的週期會配合節氣而來,這樣臟腑就會自然充盈。如果調養不當,感受寒邪,就可能會出現頭髮豎立無光澤,喝奶後吐奶,嘴唇周圍出現紅疹,寒氣侵入骨頭,肚子咕嚕叫,稍微腹瀉,或者驚哭不止等情況。

古籍說:「蒸」是蒸氣充實氣血,「變」是改變身體的容貌形態。

2. 變蒸日例

三十二日,一變生癸,腎臟生焉。屬足少陰經。

六十四日,二蒸生壬,膀胱腑氣生焉。屬足太陽經。

九十六日,三變生丁,心臟氣生焉。屬手少陰經。

一百二十八日,四蒸生丙,小腸腑氣生焉。屬手太陽經。

一百六十日,五變生乙,肝臟氣生焉。屬足厥陰經。

一百九十二日,六蒸生甲,膽腑氣生焉。屬足少陽經。

二百二十四日,七變生辛,肺臟氣生焉。屬手太陰經。

二百五十六日,八蒸生庚,大腸腑氣生焉。屬手陽明經。

二百八十八日,九變生己,脾臟氣生焉。屬足太陰經。

三百二十日,十變五蒸生戊,胃腑氣生焉。屬足陽明經。

心胞絡臟三焦腑,此臟腑俱無形,故不變亦不蒸焉。

十變五蒸訖後,又三大蒸,計六十日一蒸。

三百八十四日為一大蒸,四百四十八日為二大蒸,五百七十六日為三大蒸。

共五百七十六日,變蒸俱畢,兒乃成人。所謂變者,變生五臟也;蒸者,蒸養六腑也。變蒸全,血脈方榮,骨節方長,情性方異於前也。凡當變蒸之時,先看兒上唇尖有水泡微腫即斯候也。切不可藥攻火炙傷兒。慎之!慎之!

白話文:

嬰兒出生後第三十二天,會經歷第一次「變」,此時腎臟開始發育。這歸屬於足少陰經脈。

第六十四天,會經歷第二次「蒸」,此時膀胱的氣開始發育。這歸屬於足太陽經脈。

第九十六天,會經歷第三次「變」,此時心臟的氣開始發育。這歸屬於手少陰經脈。

第一百二十八天,會經歷第四次「蒸」,此時小腸的氣開始發育。這歸屬於手太陽經脈。

第一百六十天,會經歷第五次「變」,此時肝臟的氣開始發育。這歸屬於足厥陰經脈。

第一百九十二天,會經歷第六次「蒸」,此時膽的氣開始發育。這歸屬於足少陽經脈。

第二百二十四天,會經歷第七次「變」,此時肺臟的氣開始發育。這歸屬於手太陰經脈。

第二百五十六天,會經歷第八次「蒸」,此時大腸的氣開始發育。這歸屬於手陽明經脈。

第二百八十八天,會經歷第九次「變」,此時脾臟的氣開始發育。這歸屬於足太陰經脈。

第三百二十天,會經歷第十次「變」和第五次「蒸」,此時胃的氣開始發育。這歸屬於足陽明經脈。

心包絡、三焦這兩個臟腑,因為它們是無形的,所以不會經歷變或蒸的過程。

在經歷完十次變和五次蒸之後,還會有三次大的蒸,每次間隔六十天。

第三百八十四天是第一次大蒸,第四百四十八天是第二次大蒸,第五百七十六天是第三次大蒸。

總共五百七十六天,變和蒸都結束後,嬰兒就長成一個小孩子了。所謂的「變」,指的是五臟的發育;所謂的「蒸」,指的是六腑的發育。變和蒸都完成了,血脈才會暢通,骨骼才會生長,情緒和性格才會和之前不一樣。在變和蒸發生的時候,可以觀察嬰兒上嘴唇尖端是否有水泡或輕微腫脹,這是判斷的徵兆。千萬不能用藥物或火灸來傷害嬰兒。一定要謹慎!一定要謹慎!

3. 看三關證經訣

小兒三歲以前,若有疾病,須看虎口三關脈紋,次辯何樣以知病源,再看五色,以知深淺吉凶。紅黃病淺,青紫病深,黑至重。男左女右察之。

白話文:

嬰兒三歲以前,如果生病了,必須觀察他們虎口的三關脈紋,然後分辨脈紋的樣子,藉此了解病因。接著觀察臉上的五種顏色,來判斷病情是輕微還是嚴重,是吉還是凶。臉色呈現紅色或黃色,表示病況輕微;青色或紫色,表示病況較嚴重;如果呈現黑色,則表示病情非常危急。男孩看左手,女孩看右手來觀察。

4. 入門辯症歌

初起寅關淺,紋形過卯深,生枝終不治,辰位實難禁。五指稍頭冷,驚來未可安。若逢中指熱,必定是傷寒。中指獨自冷,痧痘證相傳。女右男分左,分明仔細看。

白話文:

剛開始發病,病邪只在寅關這個部位(手掌大拇指根部)淺淺的顯現;如果紋路已經越過卯關(手掌食指根部)就表示病邪已經深入了;若紋路還生出分支,這種情況就難以治癒了;如果病邪已經深入到辰位(手掌中指根部),那就更難控制了。

如果五個手指的指尖都發冷,同時出現驚嚇的症狀,表示病情還不穩定,需要注意觀察。如果只有中指發熱,那很可能是得了傷寒。如果只有中指發冷,那很可能是痧症或是痘症,這兩種疾病會互相傳染。

女性看右手,男性看左手,一定要仔細分辨清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