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大倫

《嬰童類萃》~ 下卷 (5)

回本書目錄

下卷 (5)

1. 心腹痛論

(附諸蟲痛)

心腹疼痛之症,非止一端。或有積、有聚、有蟲、有食、有冷、有熱。辨明症候,庶無誤矣。經云:五臟有五積,六腑有六聚。肝之積,曰肥氣,在左脅下,如覆杯,有頭足,心之積,曰伏梁,起臍上,大如臂,上至心下;脾之積,曰痞氣,在胃中脘,覆大如盤;肺之積,曰息賁,在右脅下,覆如大杯,腎之積,曰奔豚,發於小腹,上至心下,若豚狀,或上或下無時。積者五臟之所生;聚者六腑之所成。

積者積也,發有常處,其痛不離其部;聚者聚也,其痛止無常處。經有九蟲,嬰兒脾氣衰弱,腸胃脆薄,凡一切生冷之物,積之於中,久而不化,皆能為積,變生諸蟲矣。再失於不治,附食臟腑,內耗精血。其候面色㿠白,口吐清水,心腹時疼,肌肉消鑠,變生疳疾矣。凡蟲在人腹中,上旬頭向上,中旬橫之,下旬頭向下。

欲取蟲,須上旬五更時服藥,至午前蟲盡下矣,否則藥不驗矣。張子和云:諸痛皆屬於氣,凡一切心腹痛疾,當先理氣為主。治熱以寒,必因時而制伏;驅邪養正,須仗藥力以成功。

指迷七氣湯,治大小一切疼痛,諸般痞積,面色痿黃,肌體羸瘦,皆緣內有蟲積,或好食生米,或好食泥土、茶炭、酸鹹等物,並效。

蓬朮(醋炒),三稜(醋炒),藿香,甘草(炙),官桂,桔梗(炒),青皮(醋炒),陳皮,益智仁,香附(醋炒),檳榔(各等分),大黃(酒煨,多用五錢,少用二錢)

水一碗三分,煎三滾入大黃,再煎一滾,空心早服。日午後下蟲鱉之物,用粥補之。

勻氣散,治一切氣痛,冷熱不和,肚腹疼痛,嘔吐吞酸,停滯生冷之物。

桔梗,藿香,陳皮(各三錢),白豆蔻,砂仁,沉香,木香(各一錢二分),丁香,茴香,良薑(各一錢),玄胡索(炒),五靈脂(炒。各二錢)

為末,每服一二錢,視大小,用薑湯下。

冷氣痛:五積散(見中寒門。)加香附、紫蘇、木香。

熱症痛:四苓散加山梔、木通、生地。

三稜丸,治男婦小兒,五積六聚,癥瘕氣塊。

三稜(醋炒),青皮(醋炒),陳皮,蓬朮(醋炒),枳殼(麩炒),枳實(麩炒),蘿蔔子(炒),香附(醋炒。各一兩),神麯(炒),麥芽(炒),鱉甲(酥炙),乾漆(炒煙盡),桃仁(炒研),硇砂(綠豆甘草湯煮),砂仁,歸尾,木香(各三錢),檳榔(二兩),山楂(一兩五錢),甘草(二錢)

為末,醋糊為丸,白滾湯下。

肥氣丸,肝之積在左脅下,如覆杯,有頭足。久不愈,令人發咳逆、㾬瘧連歲不已。

厚朴(五錢,制),黃連(七錢),柴胡(二兩),花椒(四錢),乾薑(五分),廣朮(二錢五分),烏頭(一錢二分),人參(二錢五分),甘草(三錢),昆布(二錢五分),茯苓(一兩),皂角(一錢五分),巴霜(五分,制)

白話文:

心腹疼痛的病症,不只一種原因。有些是積聚、有些是團塊、有些是蟲、有些是食物、有些是寒冷、有些是熱。要分辨清楚症狀,才不會誤診。經典說:五臟有五種積聚,六腑有六種團塊。肝的積聚叫做肥氣,在左邊肋骨下方,像倒扣的杯子,有頭有腳;心的積聚叫做伏梁,從肚臍上方開始,像手臂一樣粗,向上延伸到心臟下方;脾的積聚叫做痞氣,在胃的中間位置,像覆蓋的盤子一樣大;肺的積聚叫做息賁,在右邊肋骨下方,像倒扣的大杯子;腎的積聚叫做奔豚,從小腹開始發作,向上衝到心臟下方,像小豬一樣,有時向上有時向下,沒有固定時間。積聚是五臟產生的;團塊是六腑形成的。

積聚就是積累,發作位置固定,疼痛不會離開那個部位;團塊就是聚集,疼痛位置不固定。經典有記載九種蟲,嬰兒的脾胃虛弱,腸胃薄弱,凡是生的冷的食物,積聚在體內,時間久了不消化,都會形成積聚,然後變成各種蟲。如果再不治療,這些蟲就會附在臟腑上,消耗精血。症狀是臉色蒼白,口吐清水,心腹時常疼痛,肌肉消瘦,然後變成疳疾。蟲在人腹中,上旬頭向上,中旬橫著,下旬頭向下。

要驅蟲,必須在上旬五更時服藥,到中午之前蟲就會全部排出,否則藥效就會不好。張子和說:各種疼痛都與氣有關,凡是心腹疼痛的疾病,應該先調理氣為主。治療熱症要用寒藥,必須依照時節來制服它;驅除邪氣、培養正氣,必須藉助藥力才能成功。

指迷七氣湯,可以治療各種大小疼痛、各種痞塊積聚、臉色蠟黃、身體瘦弱,這些都是因為體內有蟲積,或是喜歡吃生米、泥土、茶炭、酸鹹等東西引起的,都有效。

藥方:蓬朮(醋炒),三稜(醋炒),藿香,甘草(炙),官桂,桔梗(炒),青皮(醋炒),陳皮,益智仁,香附(醋炒),檳榔(各等份),大黃(酒煨,多用五錢,少用二錢)

用水一碗三分煎煮,煮滾三次後放入大黃,再煮滾一次,空腹早上服用。中午過後會排出蟲卵等物,要用粥來補養身體。

勻氣散,可以治療各種氣痛、寒熱不調、肚腹疼痛、嘔吐吞酸、停滯不化的生冷食物。

藥方:桔梗,藿香,陳皮(各三錢),白豆蔻,砂仁,沉香,木香(各一錢二分),丁香,茴香,良薑(各一錢),玄胡索(炒),五靈脂(炒。各二錢)

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到兩錢,視病情輕重,用薑湯送服。

冷氣痛:用五積散(見中寒門)加上香附、紫蘇、木香。

熱症痛:用四苓散加上山梔、木通、生地。

三稜丸,可以治療男女老少各種五積六聚、癥瘕氣塊。

藥方:三稜(醋炒),青皮(醋炒),陳皮,蓬朮(醋炒),枳殼(麩炒),枳實(麩炒),蘿蔔子(炒),香附(醋炒。各一兩),神麯(炒),麥芽(炒),鱉甲(酥炙),乾漆(炒至無煙),桃仁(炒研),硇砂(用綠豆甘草湯煮),砂仁,歸尾,木香(各三錢),檳榔(二兩),山楂(一兩五錢),甘草(二錢)

磨成粉末,用醋糊製成藥丸,用白開水送服。

肥氣丸,肝的積聚在左肋下方,像倒扣的杯子,有頭有腳。如果久治不好,會讓人咳嗽、發瘧疾、持續多年。

藥方:厚朴(五錢,制),黃連(七錢),柴胡(二兩),花椒(四錢),乾薑(五分),廣朮(二錢五分),烏頭(一錢二分),人參(二錢五分),甘草(三錢),昆布(二錢五分),茯苓(一兩),皂角(一錢五分),巴霜(五分,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