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大倫

《嬰童類萃》~ 中卷 (20)

回本書目錄

中卷 (20)

1. 嘔吐論

胃為水穀之海。胃主受盛,脾司運化,人身賴之以生,將養乖宜,致有嘔吐之患。嘔吐之症,非止一端,各從症治。或為寒氣內蓄;或為暑氣所幹;或為飲食所傷;或痰結而氣逆。須辨明是何症嘔吐,寒則溫暖之;暑則清涼之;停食當從消化;痰積必須順氣。有未周之兒,或乳母夏月當風取涼;或冬月觸冒風寒,此乳乳兒,亦令嘔吐,隨其冷熱而治之。凡小兒乳不可過飽,若滿則溢,亦令嘔吐。

胃之納乳,如器之盛物,杯卷之小,不可容巨𨴗之物,雨驟則沼溢,酒暴則卮翻,理必然也。

青金丹,專治吐逆。

水銀(八錢),硫黃(一錢)

入銚內,慢火化開,將柳條撥炒,或有煙焰,以醋灑之,結成砂子,碾細,糊丸,麻子大。每二十丸,生薑、陳皮湯下。

定吐紫金核,治冒寒嘔吐,及胃氣不和。

白茯苓(一兩),藿香葉,枇杷葉(薑汁炙去毛。各六錢),砂仁(二錢),官桂(二錢),木香(二錢),乾薑(三錢),白朮(五錢),丁香(一錢五分)

棗肉為丸,硃砂三錢為衣。每服一丸,薑湯下。

燒針丸,治吐瀉。

黃丹(二兩),生礬(一兩),硃砂(三錢)

棗肉為丸,桐子大。每用二三丸,針簽燈上燒存性,米泔化下。

香胃九仙丹,治小兒一切嘔吐,及男婦反胃噎塞。

人參,甘草,南星,木香(各二錢),半夏(五錢,制),枳殼(一兩,麩炒),枯礬(一錢),豆豉(一兩),厚朴(五錢,薑製)

為末,候晴夜露一宿,人參、厚朴煎湯作糊,作餅子,慢火焙乾。每服一餅,薑湯下。

辰砂五苓散,治受暑毒,心煩嘔吐,小便不通,大便頻泄無度。

赤茯苓(二錢),豬苓,澤瀉(各一錢),白朮(一錢五分),官桂(三分)

水煎,和硃砂末五分服。氣虛加生脈散:人參(五分),麥冬(一錢),五味(十粒)

益胃散,止嘔吐,進飲食,益脾胃,寬胸。

茯苓,陳皮,藿香(各五錢),白豆蔻,砂仁,木香(各三錢),丁香,甘草(各二錢)

為末,每服一錢,薑湯下。

清膈飲,治伏暑嘔逆。

香薷(二錢),茯苓(一錢),人參,半夏,甘草,檀香(各五分)

淡竹葉二十片、粳米百粒,水煎。

人參藿香散,治脾胃不和,嘔逆不止。

人參,白朮,藿香,枇杷葉(各一錢),丁香,良薑,甘草(各一分),木瓜(五分)

生薑三片,水煎。

白豆蔻散,治脾胃不和,腹痛嘔吐,飲食不進。

枇杷葉(姜炙去毛),白豆蔻,陳皮,川芎,甘草,人參,木瓜,黃耆(各一錢)

生薑三片,棗一枚。

定吐良方,治吐逆,諸藥不效,此方立驗。

半夏(二兩),生薑(二兩,銼碎),官桂(五錢)

生薑、半夏順手同炒,令香熟為度,方入官桂再焙,用紙鋪地上,出火毒,去焦屑。每服二錢,水煎。

白話文:

嘔吐論

胃就像是儲存食物和水分的倉庫。胃負責容納,脾負責運化,人體依靠它們生存。如果沒有好好保養,飲食不當,就會導致嘔吐。嘔吐的原因有很多種,治療方法也各有不同。有些是寒氣積聚在體內;有些是受到暑氣侵襲;有些是因為吃壞東西;有些是痰液阻塞導致氣逆。必須辨明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嘔吐,如果是寒氣引起的,就用溫熱的方法治療;暑氣引起的,就用清涼的方法治療;如果是消化不良引起的,就用幫助消化的方法治療;如果是痰液積聚引起的,就用順氣的方法治療。剛出生的嬰兒,或是哺乳的母親在夏天吹到風受涼,或是冬天受寒感冒,這些都可能導致嬰兒嘔吐,應根據受寒或受熱的情況來治療。還有,給嬰兒餵奶不能過飽,如果餵太飽,奶就會溢出來,也會導致嘔吐。

胃接納乳汁,就像容器盛裝東西一樣,杯子很小,不能裝太多東西。如果暴雨來襲,水塘就會溢出來;如果暴飲烈酒,酒杯也會翻倒,這是理所當然的。

青金丹,專門治療嘔吐。

水銀(八錢),硫黃(一錢)

放入鍋中,用小火慢慢加熱融化,用柳條攪拌翻炒,如果產生煙霧,就灑上醋,使其結成砂狀,研磨成細粉,用糊做成藥丸,像麻子那麼大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用生薑、陳皮湯送服。

定吐紫金核,治療受寒引起的嘔吐,以及胃氣不和。

白茯苓(一兩),藿香葉,枇杷葉(用薑汁炙過,去除絨毛。各六錢),砂仁(二錢),官桂(二錢),木香(二錢),乾薑(三錢),白朮(五錢),丁香(一錢五分)

用棗肉做成藥丸,用硃砂三錢包在外面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薑湯送服。

燒針丸,治療嘔吐和腹瀉。

黃丹(二兩),生礬(一兩),硃砂(三錢)

用棗肉做成藥丸,像桐子那麼大。每次服用二三丸,用針在燈火上燒一下,使其存性,用米湯送服。

香胃九仙丹,治療小兒一切嘔吐,以及男女反胃、食道阻塞。

人參,甘草,南星,木香(各二錢),半夏(五錢,炮製過),枳殼(一兩,用麩皮炒過),枯礬(一錢),豆豉(一兩),厚朴(五錢,用薑汁炮製過)

研磨成粉末,在晴朗的夜晚露宿一夜,用人參、厚朴煎湯做成糊,做成餅狀,用小火慢慢烘乾。每次服用一餅,用薑湯送服。

辰砂五苓散,治療受暑邪毒,心煩嘔吐,小便不通暢,大便次數多且不成形。

赤茯苓(二錢),豬苓,澤瀉(各一錢),白朮(一錢五分),官桂(三分)

用水煎煮,加入硃砂末五分服用。如果氣虛,可以加入生脈散:人參(五分),麥冬(一錢),五味子(十粒)

益胃散,止嘔吐,增進食慾,健脾胃,寬胸。

茯苓,陳皮,藿香(各五錢),白豆蔻,砂仁,木香(各三錢),丁香,甘草(各二錢)

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錢,用薑湯送服。

清膈飲,治療伏暑引起的嘔吐。

香薷(二錢),茯苓(一錢),人參,半夏,甘草,檀香(各五分)

淡竹葉二十片、粳米一百粒,用水煎煮。

人參藿香散,治療脾胃不和,嘔吐不止。

人參,白朮,藿香,枇杷葉(各一錢),丁香,良薑,甘草(各一分),木瓜(五分)

加入生薑三片,用水煎煮。

白豆蔻散,治療脾胃不和,腹痛嘔吐,食慾不振。

枇杷葉(用薑汁炙過,去除絨毛),白豆蔻,陳皮,川芎,甘草,人參,木瓜,黃耆(各一錢)

加入生薑三片,紅棗一枚。

定吐良方,治療嘔吐,其他藥物無效,此方效果明顯。

半夏(二兩),生薑(二兩,切碎),官桂(五錢)

將生薑、半夏一起翻炒,炒至香熟,然後加入官桂再次烘烤,用紙鋪在地上,去除火毒,去掉焦屑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水煎煮。

萬安丹,治療胃受寒引起的嘔吐。

半夏(炮製過),白朮(各一錢),附子(五錢,炮製過),硫黃(一錢),硃砂(五錢)

研磨成粉末,用薑汁做成藥丸,像麻子那麼大。每次服用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

丹方,治療嘔吐腹瀉,效果迅速。

硫黃,滑石(各等分)

每次服用一錢,用米湯調和送服。

灸法,中庭穴(可以立即止住嘔吐腹瀉,在中庭穴下一寸的凹陷處,灸三壯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