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嬰童類萃》~ 中卷 (8)
中卷 (8)
1. 中寒中暑
陳皮,半夏(薑製),厚朴(薑製),藿香,白朮(炒),茯苓,人參(各五分),吳茱萸,砂仁,乾薑,甘草(各三分),生薑三片,水煎。
消腎散,治感受寒邪,腎囊腫痛,或偏墜舉發,沖連心腹,㽲痛不可忍者,大小並效。
豬苓,澤瀉,白朮,茯苓,陳皮,官桂,大茴香,小茴香,玄呼索,木通
各等分,水煎,乘熱服,取汗。
中暑諸方
至聖來復丹,治榮衛不和,心腎不交,上實下虛,氣厥痰閉,心腹冷痛,臟腑虛滑。不問男婦老幼,危急之症,但有胃氣,無不獲安。此藥類二氣,均調陰陽,掌天地衝和之氣,有水火既濟之功。可冷可熱,可緩可急,其效殊勝。
硝石,硫黃(各一兩),大陰玄精石(一兩),五靈脂(四兩,研,水飛),陳皮,青皮(各二兩,俱去白,取淨末)
先將硝、硫入銚內,細火微炒,用柳條不住手攪勻,候冷得所,碾細。次加諸藥,醋糊為丸,麻子大。大人四十丸,小兒二十丸,薑湯下。
二氣丹,治伏暑傷冷,二氣交錯,中脘痞結,或吐或瀉。
硝石,硫黃(各一兩)
為末,銀石器內,微火炒黃色,碾細,糯米為丸,每服三四十丸,新汲水下。
龍涎散,治中暑,迷悶不醒人事,及泄瀉藿亂,解暑毒,消煩渴。
飛羅面(一兩),五味(二兩),烏梅(二兩,去核),甘草(一兩五錢,半生半熟),白礬(一兩,生)
為末,水丸,彈子大。大人一丸,小兒半丸,新汲水下。一方有訶子一兩。
香樸飲,治大小伏熱,吐瀉,虛煩口渴。
人參,茯苓,甘草,紫蘇葉,木瓜,澤瀉,香薷,半夏曲,白扁豆(炒),陳皮,烏梅,厚朴(各等分)
生薑三片,棗一枚,水煎。
十味香薷飲,消暑氣,和脾胃。
香薷,人參,陳皮,白朮,厚朴(制),木瓜,扁豆(炒研),茯苓,甘草,黃耆(各等分)
生薑三片,水煎。
清暑益氣湯,治長夏濕熱太甚,熏蒸熾人,肢體困倦,精神短少,不思飲食,身熱而煩,小便赤數,大便溏瀉,口渴自汗。
人參,蒼朮(炒),乾葛,黃耆,陳皮,當歸,白朮(炒),麥芽(炒),澤瀉,青皮,神麯(炒),黃柏(酒炒),升麻,甘草(炙),五味
生薑三片,棗一枚,水煎,母子同服。
六和湯,驅暑和中,調心脾,定吐瀉。
香薷,藿香,茯苓,人參,半夏,厚朴,木瓜,扁豆(各七分),砂仁,杏仁,甘草(五分)
生薑三片,棗一枚,水煎。
香薷飲,治夏月一切暑症。
香薷(二錢),厚朴(一錢),扁豆(一錢五分),黃連(一錢)
水煎。
二香散,治夏月一切外感。
香薷,藿香,厚朴,扁豆,黃連,陳皮,半夏,大腹皮,桔梗,紫蘇,茯苓,蒼朮,白芷(各等分),甘草(減半)
白話文:
[中寒中暑]
藥方一:
將陳皮、用薑製過的半夏、用薑製過的厚朴、藿香、炒過的白朮、茯苓、人參各取五分,吳茱萸、砂仁、乾薑、甘草各取三分,再加上三片生薑,用水煎煮服用。
藥方二:消腎散
這個藥方治療因感受寒邪引起的腎囊腫痛,或是陰囊偏墜腫痛,疼痛向上蔓延到心腹,疼痛劇烈難以忍受的情況,無論大小便是否正常都能有效。
將豬苓、澤瀉、白朮、茯苓、陳皮、肉桂、大茴香、小茴香、玄胡索、木通等藥材,每種取相同份量,用水煎煮,趁熱服用,以求發汗。
中暑的各種藥方
藥方三:至聖來復丹
這個藥方治療身體營衛不和、心腎不交,導致上熱下寒,氣逆痰阻,心腹冷痛,臟腑虛弱滑脫等症狀。無論男女老幼,只要還有胃氣,即使是危急重症,服用此藥都能獲得平安。此藥能調和陰陽,使身體恢復天地間和諧之氣,具有水火相濟的功效。藥性可冷可熱,可緩可急,效果非常顯著。
將硝石、硫黃各取一兩,大陰玄精石取一兩,五靈脂取四兩研成粉末後用水淘洗過,陳皮、青皮各取二兩,去除白色部分後取淨粉末。
先將硝石、硫黃放入鍋中,用小火稍微翻炒,用柳條不停攪拌均勻,冷卻後研磨成細粉。再加入其他藥材,用醋調成糊狀做成藥丸,大小如麻子。成人每次服用四十丸,兒童服用二十丸,用薑湯送服。
藥方四:二氣丹
這個藥方治療因暑邪潛伏體內又受寒冷侵襲,導致身體陰陽二氣混亂,出現中脘(胃部)痞塞不舒、嘔吐或腹瀉等症狀。
將硝石、硫黃各取一兩,研成粉末,放入銀製或石製的器皿中,用小火炒至黃色,再研磨成細粉,用糯米粉做成藥丸。每次服用三四十丸,用新汲取的井水送服。
藥方五:龍涎散
這個藥方治療中暑導致昏迷不醒人事、腹瀉霍亂,能解暑毒、消除煩渴。
將飛羅面(麵粉)取一兩,五味子取二兩,烏梅取二兩去核,甘草取一兩五錢,一半用生的,一半用熟的,白礬取一兩,使用生的。
將所有藥材研成粉末,用水做成藥丸,大小如彈子。成人每次服用一丸,兒童服用半丸,用新汲取的井水送服。另一種配方還加入訶子一兩。
藥方六:香樸飲
這個藥方治療大小暑熱,引起的嘔吐、腹瀉、虛煩、口渴等症狀。
將人參、茯苓、甘草、紫蘇葉、木瓜、澤瀉、香薷、半夏曲、炒過的白扁豆、陳皮、烏梅、厚朴等藥材,每種取相同份量,再加上三片生薑、一枚棗,用水煎煮服用。
藥方七:十味香薷飲
這個藥方能消除暑氣,調和脾胃。
將香薷、人參、陳皮、白朮、用薑製過的厚朴、木瓜、炒過並研成粉的白扁豆、茯苓、甘草、黃耆等藥材,每種取相同份量,再加上三片生薑,用水煎煮服用。
藥方八:清暑益氣湯
這個藥方治療在長夏季節,因濕熱過盛,人體被濕熱侵襲,導致肢體困倦、精神不振、不想吃飯、身體發熱而煩躁、小便赤黃且次數多、大便溏瀉、口渴自汗等症狀。
將人參、炒過的蒼朮、乾葛、黃耆、陳皮、當歸、炒過的白朮、炒過的麥芽、澤瀉、青皮、炒過的神麯、用酒炒過的黃柏、升麻、炙甘草、五味子等藥材,再加上三片生薑、一枚棗,用水煎煮,母親和孩子都可以服用。
藥方九:六和湯
這個藥方能驅除暑熱、調和腸胃、調理心脾、止吐止瀉。
將香薷、藿香、茯苓、人參、半夏、厚朴、木瓜、白扁豆各取七分,砂仁、杏仁、甘草各取五分,再加上三片生薑、一枚棗,用水煎煮服用。
藥方十:香薷飲
這個藥方治療夏季各種暑熱引起的疾病。
將香薷取二錢,厚朴取一錢,扁豆取一錢五分,黃連取一錢,用水煎煮服用。
藥方十一:二香散
這個藥方治療夏季各種外感疾病。
將香薷、藿香、厚朴、扁豆、黃連、陳皮、半夏、大腹皮、桔梗、紫蘇、茯苓、蒼朮、白芷等藥材,每種取相同份量,甘草的用量減半,混合在一起研成粉末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