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嬰童類萃》~ 上卷 (19)
上卷 (19)
1. 急慢驚風論
大驚丸,治症同前。
羌活,防風,川芎,茯苓,茯神(各五錢),白附子(炮),白朮(炒),全蠍(炙),殭蠶(炙。各二錢),膽星(六錢),明天麻(三錢)
為末,蜜丸,芡實大,薄荷、燈心化下。
安神丸,治急慢驚風,安神鎮心,消痰順氣,育養心神,心經伏熱,夜啼並效。
人參,白朮(各五錢炒。),茯苓(五錢),甘草(二錢),羌蠶(炒),桔梗(各二錢五分),全蠍(五個,炙),麥冬(五錢),酸棗(五錢,炒),木香(三錢),辰砂(五錢),大赭石(一兩,醋煅七次)
為末,蜜丸,芡實大,每服一丸,薄荷、燈心湯下。
羌活湯,治驚風潮熱,痰涎壅盛,牙關緊急。
柴胡,羌活,地骨皮(各一錢),前胡,川芎,茯苓,獨活,天麻,枳殼,桔梗(各七分),人參(肺熱少用),薄荷,甘草(各五分)
生薑三片水煎。體僵直加麻黃,驚熱加蟬蛻。
鉤藤飲,治一切驚風潮熱,痰涎壅盛,抽制眼竄,昏沉不醒,驚癇變易,並效。
麻黃,升麻,甘草,蟬蛻(研去土,五分),膽草,川芎,鉤藤,羌活,防風,獨活,薄荷(各七分),天竺黃(三分,乳細和煎劑服)
生薑三片,水二鍾,煎一鍾五分,乳母同服。
防風湯,治急驚餘熱不退,手足時復搐掣,心悸不寧。
防風,柴胡(各一錢),半夏(五分),黃芩,川芎(七分),細辛(四分),白芷,薄荷,甘草(各六分),大黃(一錢)
生薑三片,水一鍾五分,煎一鍾服。便秘加芒硝。
導赤飲,治急驚之潮熱,瀉心經之蘊熱,分陰陽,利小水。
赤茯,木通,生地,山梔,黃芩,柴胡(各一錢),半夏(五分),麥冬(八分),甘草,薄荷(各五分)
燈心二十寸,水煎。便秘加大黃。春加防風、蟬蛻;夏加香薷、五味;秋加升麻;冬加連翹。
溫膽湯,治心驚膽怯,煩燥多痰,驚後夜睡不眠。
陳皮,半夏(制),茯苓,甘草,枳實(麩炒),酸棗(炒。各等分)
竹葉十片,水煎。
瀉青丸,肝主風,瀉心肝之火,風自退矣。
龍膽草(三錢),大黃(五錢,煨熟),當歸,川芎,山梔,羌活,防風,黃連(各四錢)
為末,蜜丸,蘿蔔子大,竹葉、燈心湯下。
紫金錠(即玉樞丹),治小兒一切驚風癇症,痰涎壅盛,手足顫掉。治痰之功過於牛黃等劑。男婦諸症,並皆服之。解諸毒,療諸瘡,通關利竅,百病如神。
山茨菰(三兩,去皮焙),文蛤(即五倍子,捶碎洗淨,二兩),麝香(三錢),千金子(一兩五錢,去殼去油),紅芽大戟(一兩五錢,如苦參段堅實紫色者佳),大硃砂(六錢,透明者),大雄黃(六錢,透明者。俱𠪙極細)
各取淨末,糯米打稀糊和勻為錠。紫金錠。大人加倍用之。修制此藥須擇端午、七夕重陽。如欲急用,或天德、月德日亦佳。要在淨室焚香虔誠,更忌婦人、雞、犬及孝服之人見之。否則無效。
白話文:
大驚丸,功效與之前所述的相同。
藥材包含:羌活、防風、川芎、茯苓、茯神各五錢,炮製過的白附子、炒過的白朮、炙過的完整蠍子、炙過的殭蠶各二錢,膽星六錢,明天麻三錢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藥丸,大小如芡實,用薄荷或燈心草煎煮的水送服。
安神丸,用於治療急性和慢性的驚風,能安定心神、鎮定心悸、消除痰液、使氣機順暢、滋養心神,對於心經有伏熱,以及嬰兒夜啼都有療效。
藥材包含:炒過的人參和白朮各五錢,茯苓五錢,甘草二錢,炒過的羌蠶、桔梗各二錢五分,炙過的完整蠍子五個,麥冬五錢,炒過的酸棗仁五錢,木香三錢,辰砂五錢,醋淬煉七次的大赭石一兩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藥丸,大小如芡實,每次服用一丸,用薄荷或燈心草煎煮的水送服。
羌活湯,用於治療驚風引起的潮熱、痰液壅盛、牙關緊閉。
藥材包含:柴胡、羌活、地骨皮各一錢,前胡、川芎、茯苓、獨活、天麻、枳殼、桔梗各七分,人參(若肺熱不宜多用),薄荷、甘草各五分。
用生薑三片煎水服用。若身體僵直,加入麻黃;若驚熱,加入蟬蛻。
鉤藤飲,用於治療各種驚風引起的潮熱、痰液壅盛、抽搐、眼睛上竄、昏迷不醒、驚癇變化等症狀,均有療效。
藥材包含:麻黃、升麻、甘草、去除泥土研磨的蟬蛻五分,膽草、川芎、鉤藤、羌活、防風、獨活、薄荷各七分,天竺黃三分(磨成細粉,用乳汁調和後加入煎劑中服用)。
用生薑三片,加兩碗水煎至一碗五分,與乳母一同服用。
防風湯,用於治療急性驚風後餘熱未退、手腳時常抽搐、心悸不安。
藥材包含:防風、柴胡各一錢,半夏五分,黃芩、川芎各七分,細辛四分,白芷、薄荷、甘草各六分,大黃一錢。
用生薑三片,加一碗半水煎至一碗服用。若便秘,加入芒硝。
導赤飲,用於治療急性驚風引起的潮熱,能清瀉心經的鬱熱,區分陰陽,利小便。
藥材包含:赤茯苓、木通、生地黃、山梔子、黃芩、柴胡各一錢,半夏五分,麥冬八分,甘草、薄荷各五分。
用燈心草二十寸煎水服用。若便秘,加入大黃。春天加入防風、蟬蛻;夏天加入香薷、五味子;秋天加入升麻;冬天加入連翹。
溫膽湯,用於治療心驚膽怯、煩躁多痰、驚嚇後夜間失眠。
藥材包含:陳皮、制半夏、茯苓、甘草、麸炒枳實、炒酸棗仁各等分。
用竹葉十片煎水服用。
瀉青丸,肝臟主導風,此方能瀉心肝之火,火氣平息,風自然消退。
藥材包含:龍膽草三錢,煨熟的大黃五錢,當歸、川芎、山梔子、羌活、防風、黃連各四錢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藥丸,大小如蘿蔔子,用竹葉或燈心草煎煮的水送服。
紫金錠(即玉樞丹),用於治療小兒各種驚風、癲癇,痰液壅盛,手腳顫抖。此藥化痰的功效比牛黃等藥更強。男女各種疾病皆可服用,能解各種毒、治療各種瘡瘍、通暢關竅,對於各種疾病都有奇效。
藥材包含:去皮焙乾的山茨菰三兩,搗碎洗淨的文蛤(即五倍子)二兩,麝香三錢,去殼去油的千金子一兩五錢,大戟一兩五錢(以像苦參段般堅實紫色者為佳),透明的大硃砂六錢,透明的大雄黃六錢(均需研磨成極細粉末)。
將各藥材磨成細粉,用糯米糊調勻製成錠劑。成人用量加倍。此藥的製作需選擇端午節、七夕節或重陽節,如果急需使用,選擇天德日或月德日亦可。製作時要在乾淨的房間焚香,並保持虔誠,忌諱婦女、雞、犬及身穿喪服的人看見,否則會失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