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邯鄲遺稿》~ 卷之四 (6)
卷之四 (6)
1. 產後
產後傷寒脈象論訣:產後傷寒熱病臨,脈細四肢暖者生,脈大忽然肢逆冷,便是神仙醫不醒。
蓋熱病之脈,固當洪大,但產後血氣俱虛,亦所不宜,勿以陽病見陰脈論也。
產後內傷與暑病者,與常人同治,故不書湯藥也。
產後惡露未盡,而兼傷風咳嗽、腹痛者,必行血理氣為先,輕則以四烏湯,川芎為君,重則以二四湯;如不解,以五個散加行血之劑治之;如兼瀉者,亦以五個散治之,但薑、桂少用為上。
若惡露既盡,小腹不痛,而傷風頭疼者,不拘咳嗽痰有無,無汗者,旋覆花湯治之;不咳嗽而重感者,芎蘇散治之;虛汗出者,參蘇飲;內傷而瀉者,但以五個散治之,不必用行血之藥也。
產後勞碌,感冒,頭痛寒熱者,宜服三元散。
產後重感傷風,骨節皮膚皆痛,未汗,宜服敗毒散治之;若虛者,只可服五個散;若惡露淨後,兼痰飲,十分虛者,宜用參蘇飲治之。若產後虛甚而著風,不可專與之發散,必須逍遙散治之,其效雖遲,漸解無失也。
產後蓐勞,寒熱頭疼者,宜增減柴胡湯治之。
產後傷風,寒熱者,以五積散治之。
產後傷風,寒熱,咳嗽,喘急,痰涎壅盛者,以旋覆花湯,見汗則止,有汗勿服。
產後血虛寒熱者,治之以逍遙散。
若寒熱往來者,宜小柴胡湯主之。
若久坐、多語、勞力,頭目四肢寒痛,寒熱如瘧,名曰蓐勞,以茯苓散治之。
【茯苓散】,茯苓,當歸,川芎,白芍,人參,熟地,黃耆,肉桂
用豬腰子一隻(去膜),生薑二片,大棗二枚,水二鍾,煎湯代水煎前藥。
產後冒寒,頭痛發熱,足冷者,以芎蘇散,或五積散亦可。
產後偏正頭痛,宜川芎茶調散治之;又不若敗毒散之尤勝,合五積散,原治敗血流經之劑耳。
【川芎茶調散】,川芎,荊芥,白芷,甘草,羌活,防風,薄荷,細辛
等份為細末,用茶煎濃調服。
一方加香附。
產後大發熱者,必用炮姜治之,何也?此熱非有餘之邪,乃陰虛生熱也,故乾薑炮用之。其入肺則利氣,入肝則生血,其妙在此也。
產後大失血,陰血暴亡,必大發熱,名曰陰虛發熱。此陰字,正謂氣血之陰,若以涼藥正治必斃。正所謂症象白虎,誤服白虎必死。此時偏不用四物湯何也?有形之物,不能速化幾希之氣,急用獨參湯,或當歸補血湯,無形生出有形來,陽生陰長之妙,不可不知也。
【當歸補血湯】,黃耆(炙,一兩),當歸(酒洗,二錢)
空腹服。
產後日晡發熱轉甚,非柴胡不能治,以八物湯加柴胡,或四物湯合小柴胡湯治之亦可。
產後咳嗽痰盛者,宜旋覆花湯治之;如血未盡,則先治血,後發散可也;或二四湯加消食藥為善。
痰火怔忡嘈雜,宜茯苓半夏湯。
【茯苓半夏湯】,茯苓,半夏,黃連,黃芩,熟地,當歸,川芎,香附,杏仁,栝蔞,竹瀝
白話文:
產後傷寒的脈象判斷要訣:產後如果得了傷寒發熱的病,脈象細微但四肢溫暖的,通常可以痊癒;如果脈象變大,但四肢突然冰冷的,就算神仙也難以救治。
一般來說,發熱的病脈象應該是洪大,但產後婦女氣血虛弱,也不應該這樣,不要把陽性病症看成陰性脈象來論斷。
產後如果患了內傷或暑熱病,治療方法和一般人相同,所以這裡就不列出具體的藥方了。
產後惡露還沒排乾淨,又同時感冒咳嗽、腹痛的,必須先以活血理氣為主,病情輕微的,可以用四烏湯,以川芎作為主要藥材;病情嚴重的,可以用二四湯;如果病情沒有緩解,可以用五個散加上活血的藥材來治療;如果同時有腹瀉,也用五個散治療,但要少用薑、桂等藥材。
如果惡露已經排乾淨,小腹也不痛,但感冒頭痛,無論是否有咳嗽痰,沒有出汗的,可以用旋覆花湯治療;如果沒有咳嗽但感冒症狀較重,可以用芎蘇散治療;如果虛弱多汗的,可以用參蘇飲;如果是內傷引起的腹瀉,只需用五個散治療,不需要使用活血的藥物。
產後過度勞累,感冒引起頭痛、發冷發熱的,應該服用三元散。
產後嚴重感冒,全身關節和皮膚都疼痛,沒有出汗的,應該服用敗毒散來治療;如果體虛的,只能服用五個散;如果惡露已排乾淨,同時有痰飲,而且體力十分虛弱的,應該用參蘇飲治療。如果產後非常虛弱又受風,不能單純用發散的藥物,必須用逍遙散來治療,雖然效果比較慢,但可以逐漸緩解,不會有過失。
產後因為勞累引起的寒熱頭痛,應該用增減後的柴胡湯來治療。
產後感冒發冷發熱的,可以用五積散來治療。
產後感冒發冷發熱,咳嗽、呼吸急促、痰液壅盛的,可以用旋覆花湯,見到出汗就停止服藥,如果已經出汗就不要服用。
產後血虛發冷發熱的,可以用逍遙散來治療。
如果出現忽冷忽熱的情況,應該以小柴胡湯為主來治療。
如果因為久坐、多說話、勞累,導致頭、眼、四肢寒冷疼痛,忽冷忽熱像瘧疾一樣,這叫做「蓐勞」,可以用茯苓散來治療。
【茯苓散】的組成包括:茯苓、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人參、熟地、黃耆、肉桂。 用豬腰子一個(去掉薄膜)、生薑兩片、紅棗兩枚,加兩碗水煎湯,代替水來煎煮前面的藥材。
產後受寒,頭痛發熱,腳冷的,可以用芎蘇散,或者也可以用五積散。
產後偏頭痛或正頭痛的,可以用川芎茶調散來治療,但不如敗毒散的效果更好,可以與五積散合用,原本就是治療產後惡血流經的藥方。
【川芎茶調散】的組成包括:川芎、荊芥、白芷、甘草、羌活、防風、薄荷、細辛。 將這些藥材等份磨成細末,用濃茶調服。 有一個方子會加入香附。
產後發高燒的,必須用炮製過的乾薑來治療,為什麼呢?因為這種發熱不是因為有外來的邪氣,而是因為陰虛引起的發熱,所以要用炮製過的乾薑。它進入肺部可以理氣,進入肝部可以生血,其中的奧妙就在這裡。
產後大量失血,導致陰血驟然虧虛,必然會引起高燒,這叫做「陰虛發熱」。這裡的「陰」指的是氣血的陰,如果用寒涼的藥物來治療,一定會導致死亡。這就所謂的「症狀像白虎湯證,但誤用白虎湯就會死」的情況。這個時候為什麼不用四物湯呢?因為有形的物質無法迅速轉化為虛無的氣,所以要立即用獨參湯或當歸補血湯,讓無形的氣血生出有形來,這是陽氣生發陰氣滋長的奧妙,必須要知道。
【當歸補血湯】的組成包括:炙黃耆(一兩)、酒洗當歸(二錢) 空腹服用。
產後在午後發熱加重的,只有柴胡才能治療,可以用八物湯加上柴胡,或者用四物湯合小柴胡湯來治療。
產後咳嗽痰多的,應該用旋覆花湯來治療;如果惡露還沒排乾淨,應該先治療惡露,然後再發散表邪;或者用二四湯加上消食的藥物也是可以的。
如果痰火上擾,出現心悸、煩躁不安,可以用茯苓半夏湯。
【茯苓半夏湯】的組成包括:茯苓、半夏、黃連、黃芩、熟地、當歸、川芎、香附、杏仁、栝蔞、竹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