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獻可

《邯鄲遺稿》~ 卷之四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 (3)

1. 產後

醋煎服。

若兒枕塊凝滯,小腹刺痛,宜琥珀黑龍丹,或三聖散,或延胡散,或桃仁承氣湯,三聖散加青皮、山楂、五靈脂、蒲黃治之亦可。

【三聖散】,肉桂,當歸,延胡索

【桃仁承氣湯】,桃仁,當歸,赤芍,甘草,蒲黃,川芎,肉桂

產後惡露不行,小腹刺痛,甚至發熱者,用四烏湯。因怒氣相搏,刺痛者,枳殼散合五積散,加醋、童便服。

【枳殼散合五積散】,枳殼,甘草,陳皮,川芎,乾薑,肉桂,白芷,茯苓,麻黃,桔梗,半夏,厚朴,藿香,生薑

腹臍間急痛不止,因淤血未盡行也,宜歸鬚散、佛手散,加肉桂、丹皮、延胡索、蒲黃、烏藥、香附,童便煎,治之。若惡露不行,腹痛,兼冒風勞碌、寒熱者,此症以三元散治之則愈矣。

【三元散】,人參,熟地,半夏,川芎,當歸,白芍,黃芩,柴胡,茯苓,生薑,大棗

產後月餘,因怒氣,惡露不止,如有塊淡紅色似米粒者,以九仙散治之。

【九仙散】,當歸,川芎,芍藥,甘草,丹皮,青皮,蒲黃,黃芩,香附

將青皮、黃芩、蒲黃,炒黑為末,同煎服。

產後惡露不快,小腹急痛有塊者,及發熱頭暈,宜用五積散,加醋(少許),童便服之。

產後二月餘,惡露不止,腹痛,宜服加艾湯。

【加艾湯】,熟地,艾葉,阿膠,白芍,當歸,川芎,香附,青皮,地榆,蒲黃,甘草

產後小腹刺痛不止,以四烏湯加桂心、童便,酒煎。或佛手散加蒲黃、延胡索、肉桂、童便、酒煎;若小腹攻痛,蒲黃必用;若腹痛,以平胃散去甘草治之。

【平胃散】,蒼朮,厚朴,陳皮,甘草

如胎前原有陰火證,至產後、去血過多,必大發熱、煩躁、汗出等症,若以前法大補氣血,其症必甚,當用逍遙散以清肝火、養肝血,因去血既多,肝虛血燥之故,不可泥於氣血虛之論也。

產後乍寒乍熱有二:有陰陽不和,有敗血不散,寒熱相似,虛實不同。但小腹不痛者,是陰陽不和也,宜用芎歸散治之,不可作瘧治,又當量其虛實,加減四物治之。若小腹刺痛者,是敗血不散,宜五積散去麻黃,加香附。

產後二三日,覺壯熱頭痛,胸膈刺痛,不可作傷寒治,此乃乳脈將行,宜服玉露散。

【玉露散】,人參,茯苓,甘草,當歸,白芷,桔梗,川芎,白芍

產後去血過多,陰虛內熱,頭痛,晡時尤甚,與大病後虛煩相似,宜服人參當歸散。若小腹甚痛,手足麻木,及遍身麻、暈,為痰與血虛也,宜二四湯加香附治之。蓋血虛證亦能作小腹痛,但重按之痛若緩者,是血虛也。

【人參當歸散】,人參,當歸,丁香,青皮,吳茱萸

果系去血過多,腰腹空痛者,宜用補劑,以止為愈,在於隨證用藥可也。

白話文:

產後

產後可以使用醋煎服來調理身體。

如果產後有胎盤殘留或血塊凝結,導致小腹刺痛,可以使用琥珀黑龍丹、三聖散、延胡索散或桃仁承氣湯等藥方。也可以用三聖散加上青皮、山楂、五靈脂、蒲黃來治療。

  • 三聖散:包含肉桂、當歸、延胡索。
  • 桃仁承氣湯:包含桃仁、當歸、赤芍、甘草、蒲黃、川芎、肉桂。

產後如果惡露排出不順暢,導致小腹刺痛,甚至發燒,可以使用四烏湯。如果是因為情緒激動導致刺痛,可以用枳殼散和五積散合用,加入醋和童便一起服用。

  • 枳殼散合五積散:包含枳殼、甘草、陳皮、川芎、乾薑、肉桂、白芷、茯苓、麻黃、桔梗、半夏、厚朴、藿香、生薑。

如果產後腹部肚臍周圍突然劇烈疼痛,是因為體內瘀血沒有完全排出,可以使用歸鬚散或佛手散,再加入肉桂、丹皮、延胡索、蒲黃、烏藥、香附,用童便一起煎煮後服用。如果惡露不順暢、腹痛,同時又感到冒風受寒、勞累、忽冷忽熱,可以使用三元散治療。

  • 三元散:包含人參、熟地、半夏、川芎、當歸、白芍、黃芩、柴胡、茯苓、生薑、大棗。

產後一個多月,如果因為情緒激動導致惡露不止,且有淡紅色像米粒一樣的血塊,可以使用九仙散治療。

  • 九仙散:包含當歸、川芎、芍藥、甘草、丹皮、青皮、蒲黃、黃芩、香附。

也可以將青皮、黃芩、蒲黃炒黑後磨成粉末,一起煎煮後服用。

產後如果惡露不順暢、小腹劇痛並有硬塊,同時發燒頭暈,可以使用五積散,加入少量醋和童便一起服用。

產後兩個多月,如果惡露仍然不止,且有腹痛,可以服用加艾湯。

  • 加艾湯:包含熟地、艾葉、阿膠、白芍、當歸、川芎、香附、青皮、地榆、蒲黃、甘草。

產後如果小腹刺痛不止,可以用四烏湯加上桂心和童便,用酒煎煮後服用。也可以用佛手散加上蒲黃、延胡索、肉桂、童便,用酒煎煮後服用。如果小腹疼痛嚴重,一定要使用蒲黃。如果只是腹痛,可以用平胃散去掉甘草來治療。

  • 平胃散:包含蒼朮、厚朴、陳皮、甘草。

如果產前就有體內陰虛火旺的狀況,產後失血過多,容易出現高燒、煩躁、出汗等症狀。如果按照一般的補氣血方法來治療,反而會加重病情,應該使用逍遙散來清肝火、養肝血。因為失血過多會導致肝虛血燥,不能單純認為是氣血虛弱。

產後忽冷忽熱的情況有兩種原因:一種是陰陽失調,一種是體內瘀血沒有散去。雖然症狀相似,但虛實不同。如果小腹不痛,就是陰陽失調,可以使用芎歸散治療,不要當作瘧疾來治療。同時也要根據個人情況,調整四物湯的用量。如果小腹刺痛,就是體內瘀血沒有散去,可以使用五積散去掉麻黃,加上香附來治療。

產後兩三天,如果出現高燒、頭痛、胸口刺痛,不要當作傷寒來治療,這是因為乳汁開始生成,可以使用玉露散。

  • 玉露散:包含人參、茯苓、甘草、當歸、白芷、桔梗、川芎、白芍。

產後失血過多,導致體內陰虛內熱,出現頭痛,尤其在傍晚更加嚴重,類似大病後虛弱煩躁的情況,可以使用人參當歸散。如果小腹劇痛、手腳麻木、全身麻木或暈眩,是因為體內有痰和血虛,可以使用二四湯加上香附來治療。血虛也可能導致小腹痛,但如果按壓時疼痛緩解,就是血虛引起的。

  • 人參當歸散:包含人參、當歸、丁香、青皮、吳茱萸。

如果是因為失血過多,導致腰腹部空痛,應該使用補藥來治療。總之,產後用藥要根據具體情況來調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