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獻可

《邯鄲遺稿》~ 卷之四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 (1)

1. 卷之四

2. 產後

凡新產婦人,氣血大損,諸事必須保重,切不可恃健勞碌,致內傷外感,六淫七情諸症,為患莫測。故產後症,先以大補氣血為主,雖有他症,以末治之。或欲去邪,必兼補劑為當,不宜專用峻厲,再損血氣也。

或問產後症,丹溪云:當大補氣血為主,雖有雜症,以末治之。又云:產後中風,切不可作中風治,用風藥。然則產後不問諸症,悉宜大補氣血乎?曰:詳主末二字,其義自明。虛而無他症者,合宜大補氣血自愈;或陰虛而感冒風寒者,補氣血藥帶驅風之劑;或因脾虛而食傷太陰者,補氣血加消導之劑;或因淤血,惡露未盡而惡寒發熱者,必先逐其淤血,然後大補。經曰:有本而標之者,有標而本之者。

又曰:急則治標,緩則治本。丹溪之主末二字,即標本之意也。

新產婦脈訣歌:新產之脈緩滑寧,實大弦急死來侵;俱要沉重小者吉,忽然堅牢命不停;寸口澀疾不調死,沉細附骨不絕生;審看此疾分明記,方知醫者有神靈。

大凡新產之後,血氣衰弱,脈必沉細緩滑為正,實大弦牢堅急不調為反。正則吉,反則凶。

產後切勿側臥,免致敗血流經。若流至膝,輕則無妨,重則生癰,其症難愈,豈可不慎也哉!

才生產時,切戒飲酒,臟腑皆虛,不勝酒力,多致眩暈,宜用黑豆炒出煙,同羌活入酒煎飲之,避風邪、養氣血、下惡露、行乳脈也。

產婦胞衣不下,惡露不盡,攻衝心腹刺痛,或血暈神昏,眼黑,口噤,宜服黑神散。若臨產難生,及胞衣不下,血暈不省人事者,敗血沖攻,心腹刺痛,語言狂妄,困頓垂死,宜用琥珀黑龍丹。若敗血攻心迷暈,或胞衣不下,胎死腹中,垂危者,但心頭暖,急以童便調花蕊石散服之,不能服者灌之。若胞衣不下,寒熱腹痛,以五個散去茯苓、麻、桔主之。

【花蕊石散】,花蕊石(一斤,煅透,輕者為上),硫黃(四兩)

上二味拌勻,入瓦罐內,將泥固口,候乾、放磚上,以炭火煅經宿,候冷取出,為末,童便調服。

因墮胎,胞衣不出,及胎死腹中,宜牛膝散,或大黃醋熬成膏,為丸,醋湯下。

凡胞衣不下,稍久困倦,敗血流入胞中,因血脹滿,衝心喘急,疼痛危篤,先用物繫住臍帶,然後斷之。否則胞上掩心,危在頃刻。須令產母口銜髮尾,得嘔噦,即時下矣。或單將蓖麻子搗爛,塗腳底,若胞下,隨即洗去,如遲,恐傷母,腸亦下,慎之!如胞無沖掩等患,雖延數日,亦不害人,止要產婦安心,終自下也。

產後中風、中氣,口噤,湯藥不能下者,用舊油篦箕,燒存性,為末,擦其牙根即開,應驗,然後主意用藥。

婦人分娩,昏冒瞑目,因陰血暴亡,心神無所養。心與包絡,君火相火也,得血則安,亡血則危矣。火上熾,故令人昏冒,火乘肺,令人瞑目不省人事,是陰血暴亡,不能鎮撫也。經云:病氣不足,宜補不宜瀉。瞑目閤眼,病悉屬陰。暴去有形之血,則火上熾,但補其血,則神自安,心得血則能養而神不昏迷矣。

白話文:

產後婦女,氣血大量耗損,各方面都必須特別保重,千萬不可仗著身體還算健壯就過度勞累,導致內傷或外感風寒等疾病,像是六淫邪氣或七情內傷等各種症狀,一旦發生後患無窮。所以產後調理,應先以大補氣血為主要方向,即使有其他症狀,也應視為次要而後處理。若要驅除邪氣,也必須搭配補養氣血的藥物,不宜單獨使用過於強烈的藥物,以免更加耗損氣血。

有人問到,產後疾病的處理方式,朱丹溪曾說:「應以大補氣血為主,就算有其他雜症,也應視為次要而後處理。」又說:「產後中風,絕對不能當成一般中風來治療,更不能使用治療風症的藥物。」那麼,產後不論出現什麼症狀,都應該大補氣血嗎?我認為,應該仔細理解「主」和「末」這兩個字的意思,其道理自然明白。如果產後虛弱,而且沒有其他症狀,那當然適合大補氣血,自然會康復;如果產後陰虛,又同時感冒風寒,就應使用補氣血的藥物,再搭配一些驅風的藥物;如果因為脾胃虛弱導致消化不良,就應使用補氣血的藥物,再搭配一些幫助消化的藥物;如果因為有瘀血,導致惡露排不乾淨,並出現怕冷發熱,就必須先排除瘀血,然後才能大補氣血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有先治本再治標的,也有先治標再治本的。」又說:「病情緊急時先處理表面的症狀,病情緩和時再處理根本的問題。」朱丹溪所說的「主」和「末」,其實就是標本的意思。

新產婦的脈象歌訣是這樣說的:新產婦的脈象應該是緩和滑順的,如果出現實大、弦急的脈象,就表示情況危險;脈象應該是沉重而細小的才是吉象,如果突然變得堅牢,就表示生命有危險;寸口的脈象如果變得澀滯急促、不協調,就表示情況危險;脈象沉細而且好像附在骨頭上,而且連續不斷,就表示情況良好。仔細觀察這些脈象,就能分辨出醫師的醫術高低。

一般來說,產後婦女氣血衰弱,脈象應該呈現沉、細、緩、滑,這是正常的現象。如果脈象呈現實、大、弦、牢、堅、急、不協調,就表示是反常的現象。脈象正常就表示吉利,脈象反常就表示凶險。

產後切勿側身躺臥,以免導致惡露敗血流到經絡。如果敗血流到膝蓋,輕微的情況還沒關係,嚴重的話會長癰瘡,這種疾病很難治癒,怎麼能不謹慎呢!

剛生產完時,切記不要飲酒,因為此時五臟六腑都很虛弱,承受不了酒的刺激,很容易導致頭暈,應該將黑豆炒出煙,搭配羌活一起放入酒中煎煮後飲用,這樣可以避開風邪、補養氣血、幫助惡露排出、促進乳汁分泌。

如果產婦出現胎盤不下、惡露排不乾淨,導致心腹刺痛,或因為血暈而神志不清、眼睛發黑、牙關緊閉,可以服用黑神散。如果臨產時難產,或是胎盤不下、血暈昏迷不醒,可能是敗血衝擊心腹導致刺痛、胡言亂語、身體虛弱到快要死亡,應該服用琥珀黑龍丹。如果敗血攻心導致昏迷,或是胎盤不下、胎死腹中、情況危急,只要心頭還溫熱,就趕緊用童子小便調花蕊石散服用,如果不能服用,就灌下去。如果胎盤不下,並且出現發冷發熱、腹痛,可以用五個散(去掉茯苓、麻黃、桔梗)來治療。

【花蕊石散】的配方是:花蕊石(一斤,煅燒透,燒透且質輕的為上品),硫黃(四兩)。將這兩味藥混合均勻,放入瓦罐中,用泥土封住罐口,等泥土乾燥後,將瓦罐放在磚上,用炭火煅燒一夜,等冷卻後取出,磨成粉末,用童子小便調和後服用。

如果是因為墮胎導致胎盤不下,或是胎死腹中,可以服用牛膝散,或是將大黃用醋熬成膏狀,做成藥丸,用醋水送服。

如果胎盤不下,且時間稍久而感到疲倦,可能是敗血流到子宮中,導致子宮脹滿、衝擊心臟、喘氣急促、疼痛危急,應先用東西綁住臍帶,然後再剪斷。否則胎盤會向上掩蓋心臟,情況非常危險。必須讓產婦口含頭髮末梢,如果能夠嘔吐,胎盤就會立刻下來。或者單獨將蓖麻子搗爛,塗抹在腳底,如果胎盤下來後,立刻洗乾淨,如果太慢,恐怕會傷害到產婦,甚至導致腸子脫落,要謹慎!如果胎盤沒有衝擊心臟等問題,即使延遲幾天,也不會對人造成傷害,只要產婦安心靜養,胎盤自然會下來。

產後如果出現中風或中氣,導致牙關緊閉,無法服藥,可以用舊的竹製油篦子燒成灰燼,磨成粉末,塗抹在牙齦上,牙關就會打開,非常有效,然後再根據情況用藥。

婦女分娩時,如果出現昏迷、眼睛緊閉,是因為陰血大量耗損,心神沒有了養分。心和心包絡,屬於君火和相火,得到血液就能安穩,失去血液就會危險。火氣向上燃燒,所以使人昏迷;火氣侵犯肺部,就會使人眼睛緊閉、不省人事,這是因為陰血大量耗損,無法鎮壓虛火。中醫說:「病邪虛弱時,應該補養而不是瀉下。」眼睛緊閉,這種病屬於陰虛。大量失去有形的血液,會使虛火更旺,只要補養陰血,心神自然會安定,心臟得到血液的滋養,神智也就不會昏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