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獻可

《邯鄲遺稿》~ 卷之三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 (10)

1. 妊娠

川芎,當歸(各一兩),敗龜版(一個,酥炙),多生婦人發(一握,燒存性)

每服三錢,水煎服。

妊娠臨月欲瘦胎易生,世多用枳殼散。此方本能瘦胎易生者,然胎肥實則可,否則僨事,不若救生散之妙,且能安胎,又能益氣。或以紫蘇飲加枳殼、香附治之亦通。

【救生散】,人參,訶子,白朮,神麯,麥芽,陳皮

上等份為末,每服三錢。

妊娠未產而乳汁先下者,名曰兒泣,生子多不育。

妊娠煩躁悶亂,口乾臟熱,宜知母散。

【知母散】,黃芩,黃耆,麥冬,甘草,知母,赤苓

入桑皮煎,再入竹茹煎服。

妊娠未產而胎水先下者,應以無憂散治之。

【無憂散】,艾葉,當歸,川芎,乳香,枳殼,亂髮,白芍

水煎服。

妊娠轉胞不得小便,由中氣虛怯不能舉胎,胎壓其胞,胞系了戾,小便不通,以補中益氣加升舉之藥,令下竅通則愈。

妊娠轉胞不得小便,症不同論,有稟受弱者,有憂悶多者,有性急躁者,有食厚味者,有過忍小便者,皆用利藥,便可解得。因思胞不自轉,為胎所壓,轉在一邊,胞系了戾不通,立則尿,下蹲則不能;胎若舉起於中,胞系自疏,水道自利,故此胎逼小便不通,名曰轉胞。若尿出不止者,名曰漏胎,治各有方。

若不得溺而腹脹者,名曰轉胞,宜八味丸治之,或丹溪參朮飲;服過,以指探之,吐出藥汁,少頃氣定,又與之亦然。立則尿,蹲則不能者,宜五苓散治之。過忍小便至久不通者,以滑石末,蔥湯調服,或紫蘇葉、蔥白、良薑煎湯熏洗前陰亦可。

妊娠無故悲泣不止,象若神靈,謂之臟躁悲傷,宜用竹茹湯、甘麥大棗湯,或以紅棗燒炭存性,米飲下。

【竹茹湯】,竹茹,人參,麥冬,半夏,茯苓,甘草,生薑

【甘麥大棗湯】,甘草,小麥,大棗

安胎與固胎不同:血虛欲墮而補之者,謂之固胎;氣不和而順之者,謂之安胎。安胎以順氣涼血為主,固胎以生血補氣為主。

妊娠經水雖不多,或一月一至者,名曰漏胎。有氣虛者,有血虛者,有熱者,有風者,有因血盛者,有因多氣而動血者,又有因事而下血者,非至一端。

若氣血虛者,以膠艾四物湯加烏梅,或四物湯加參、朮、升麻。

若虛而挾熱者,以紫蘇飲加黃芩、白朮、阿膠、砂仁治之。

若因事而下血者,以佛手散加枳殼、黃芩、白朮。

若因氣而動血者,因血盛而自至者,不須服藥,而胎亦無恙。

白話文:

妊娠

川芎、當歸(各一兩),酥炙過的龜板(一個),產婦的頭髮(一把,燒成炭)

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煎服。

懷孕到了臨產月份,想要讓胎兒變小容易生產,很多人會用枳殼散。這個藥方本來可以讓胎兒變小容易生產,但是如果胎兒本來就肥大,那還可以使用;如果胎兒本來就不大,反而會弄巧成拙。不如使用救生散,不但可以讓胎兒容易生產,還可以安胎,又能補氣。或者用紫蘇飲加上枳殼、香附來治療也可以。

【救生散】,人參、訶子、白朮、神麯、麥芽、陳皮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,每次服用三錢。

懷孕還沒生產,乳汁就先流出來的,叫做「兒泣」,生下的孩子通常不容易養育。

懷孕時煩躁不安、心悶,口乾覺得身體發熱,適合使用知母散。

【知母散】,黃芩、黃耆、麥冬、甘草、知母、赤茯苓

加入桑樹皮一起煎煮,再加入竹茹一起煎煮後服用。

懷孕還沒生產,羊水就先破了的,應該用無憂散來治療。

【無憂散】,艾葉、當歸、川芎、乳香、枳殼、亂髮、白芍

用水煎服。

懷孕時發生轉胞,無法小便,是因為中氣虛弱,無法托舉胎兒,胎兒壓迫到膀胱,導致膀胱系統堵塞,小便不通。要用補中益氣的藥物加上可以提升的藥物,讓下竅通暢就會好。

懷孕時發生轉胞,無法小便,原因不同,有些是體質虛弱,有些是憂愁太多,有些是性情急躁,有些是飲食過於肥膩,有些是經常忍尿,這些情況都應該使用通利小便的藥物來解決。要知道,膀胱本身不會轉動,是胎兒壓迫導致膀胱轉到一邊,膀胱系統堵塞不通。站立時可以小便,蹲下就不能小便;如果胎兒向上抬起,膀胱系統自然就疏通,水道就通暢了。所以這種情況是因為胎兒壓迫導致小便不通,叫做轉胞。如果尿液一直流不止,叫做漏胎,治療方法各有不同。

如果無法小便且腹脹,叫做轉胞,應該用八味丸來治療,或者用丹溪參朮飲;服用藥物後,用手指探喉嚨把藥吐出來,稍後氣定後,再服用一次。站立可以小便,蹲下就不能小便的,應該用五苓散來治療。如果因為忍尿太久導致小便不通的,可以用滑石粉用蔥湯調服,或者用紫蘇葉、蔥白、良薑煎湯來熏洗陰部也可以。

懷孕時無緣無故一直哭泣,像被神靈附身一樣,叫做臟躁悲傷,應該用竹茹湯、甘麥大棗湯,或者把紅棗燒成炭,用米湯送服。

【竹茹湯】,竹茹、人參、麥冬、半夏、茯苓、甘草、生薑

【甘麥大棗湯】,甘草、小麥、大棗

安胎和固胎不一樣:因為血虛導致胎兒可能滑落而用藥補血的,叫做固胎;因為氣不順暢而用藥來調順氣的,叫做安胎。安胎以調順氣血為主,固胎以補血益氣為主。

懷孕時月經雖然不多,或者一個月來一次,叫做漏胎。有因為氣虛的,有因為血虛的,有因為體內有熱的,有因為感受風邪的,有因為血旺盛的,有因為氣太多導致血妄動的,也有因為外在因素而導致出血的,原因不只一種。

如果因為氣血虛弱,用膠艾四物湯加上烏梅,或者用四物湯加上人參、白朮、升麻。

如果虛弱而且體內有熱,用紫蘇飲加上黃芩、白朮、阿膠、砂仁來治療。

如果因為外在因素而導致出血,用佛手散加上枳殼、黃芩、白朮。

如果因為氣不順暢導致血妄動,或是因為血太旺盛而自然出血的,不需要服用藥物,胎兒也不會有問題。